捲尺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買床墊需要測量床的尺寸,買家具需要測量房間的大小,給孩子量身高也會用到捲尺。但是,捲尺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
捲尺的原理
捲尺
捲尺主要由尺帶、發條彈簧(盤式彈簧)、捲尺外殼三部分組成,所謂發條彈簧,就像舊式上鏈式鐘錶裡的發條。鋼條標尺末端連接著發條彈簧前端,發條彈簧的末端則固定在捲尺的正中間。
捲尺
當拉出刻度尺時,發條彈簧被卷緊,產生向回卷的力,當鬆開刻度尺的拉力時,刻度尺就被發條彈簧的拉力拉回。只要發條拉到最長和收到最短的差值大於捲尺的最大長度,就不會使彈簧超過形變極限而無法收回。
誰發明了捲尺
捲尺
最早的捲尺是中國人發明的。明朝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內閣首輔張居正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清丈田地政策,為了快速準確地完成土地丈量,徽州府休寧縣程大位發明了竹製捲尺——丈量步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捲尺。
但是世界上第一把鋼條捲尺是美國人發明的。史丹利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把鋼捲尺,大大提高了工業化進程。我們今天最常用的捲尺也是由史丹利公司發明的。
如何挑選捲尺
首先看尺帶拉出後是否容易收回去,如果發條彈簧合格,那麼長時間使用後也不會收不回去。其次就是看尺帶的厚度和堅韌程度,不會出現拉太長發生彎折的情況。最後是看一些細節,比如捲尺外殼的材質、造型等等。
史丹利捲尺
史丹利黑金剛公制捲尺就不錯,黑黃外觀,類似於天貓的造型圖案很有特色,橡塑雙材料外殼、加寬尺帶、尼龍塗層,讓它成為一款極為優秀的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