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年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名單出爐。我校周怡博士獲此殊榮。
周怡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醫學博士,是近年來腎內科湧現出來的80後優秀青年學者之一。
「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由中國科協於2015年設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萊雅公司聯合設立的「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在中國的發展和延伸,旨在幫助處於博士或博士後研究階段的女性科技人才成長成才,發現和舉薦國際化科技後備人才。
該計劃每年評選1次,每次不超過5名,並推薦其中1名入選者作為「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候選人。
2016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
萬蕊雪 (清華大學)
龍 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叢 楠(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周 怡(中山大學)
徐 莉(南京農業大學)
其中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龍冉被推選為「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候選人。
2009年5月22日至26日,世界腎臟病學大會於在義大利米蘭召開,近萬名腎科醫生出席大會,就各自在腎臟病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在此次大會上,我校附屬一院腎內科周怡等3位博士生榮獲最佳摘要獎並獲大會資助(Travel Grant)。
6月5-8日在韓國首都首爾召開的第12屆亞太腎臟病大會(Asian Pacific Conference of Nephrology)上,周怡獲優秀論文獎並在會上進行論文宣讀。
2011年,周怡同其導師餘學清教授憑「熱休克蛋白72抑制腎臟纖維化分子機制的研究」入選「2011年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名單。
在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中,周怡以「HSP72在腎臟纖維化過程中對成纖維細胞炎症反應和活化增殖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獲得青年基金科學項目。
2014年,周怡作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第八批培養對象校級人員入選。
2015年,我校附屬第一醫院餘學清教授團隊與哈佛大學醫學院施國平教授團隊合作的研究新成果在Cell子刊發表,該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是我校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周怡博士。
餘學清教授、周怡博士和哈佛醫學院施國平教授發現了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新依據。業界認為,該研究成果對推動糖尿病腎病的繼續深入研究,探討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的措施,減少尿毒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畢業論文發表在腎臟病領域排名第一的《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上(JASN,IF 9.34),並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在科研的道路上,支撐她前行的是興趣還是強烈的使命感,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她決不會輕易止步。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縱使困難重重、荊棘遍地,相信她也會毫無畏懼,勇敢前行。
文稿:運鋨
編輯: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