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芊芊17歲進北大,28歲成博士生導師,入選「未來女科學家」

2020-11-29 騰訊網

她17歲考入北大,26歲獲得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更為難得的是,她所主要研究地領域是國家急需要的技術——後摩爾時代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在邏輯電路、神經形態計算等領域的應用,該領域屬於基礎學科領域,其一旦有所突破,就會推動相關產業的進步,幾乎能夠開創一個新時代。

而這位厲害的女科學家,就是才華與美貌融於一身的黃芊芊。

談及很多專業名詞,可能大眾很難明白這位女科學到底在研究什麼領域?但是談及中興通訊,乃至華為被制裁,大家會立刻想到一個讓人興奮又有些沮喪的兩個字「晶片」。中國在「晶片」上被他國掐了脖子,吃了很多虧,而這些虧不能白吃,可是研發晶片卻需要很多技術支持,需要很多的科學家去攻克關鍵技術,尤其是在很多基礎學科上。然而,在基礎學科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能夠在基礎學科上用心專注做事的人,其實並不多,但是黃芊芊是這為數不多之一。

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集成電路的相關技術地位會日益凸顯,而在物聯網發展的今天,集成電路發展的相關技術也遇到了瓶頸,尤其是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生物醫療和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需要更加低功耗,極低靜態功耗的晶片,然而,要突破這些技術問題,就需要從基礎器件層面著手。

2019年10月,黃芊芊因其在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貢獻,獲得了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今年獲得如此殊榮的僅有3人,而黃芊芊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2位來自中國科研單位的獲獎者。

然而,她的成功並非偶然,黃芊芊大三的時候就開始著手這方面的研究,直到現在依然聚焦在這個方向展開相關研究,其專注的程度可見不一般。

科學家對於搞科研就需要專注,而科學家能夠潛心地做基礎科學研究,並能持續在前沿創新,這對於國家的相關產業發展以及國際科技競爭力的提升卻意義重大。

正是因為黃芊芊十年如一日的專注研究,才取得了很多矚目的成績:2016年,年僅27歲的黃芊芊便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資助,還曾獲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論文、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等數十項獎勵與榮譽;28歲又入選中國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當年全國僅有4人入選;29歲年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30歲當選中國電子學會青年女科學家俱樂部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並且登上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榜單。

黃芊芊能夠得到這麼多榮譽,更加驗證了其研究的價值,而她與自己的團隊目前正繼續在「新型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方面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將會對我國晶片產業帶來極大的利好,據說,目前已經研製出世界上首個基於12英寸CMOS生產線上的互補隧穿器件集成技術,隨著進一步研究,其成果將會更加優秀,一旦成果轉化,中國「晶片」崛起指日可待。

女科學黃芊芊巾幗不讓鬚眉,這樣的科學家值得國民尊敬。

相關焦點

  • 北大黃芊芊:17歲進北大28歲博導,今獲300萬大獎不輸顏寧
    她就是黃芊芊。黃芊芊一直低調,只管埋頭做科研,她廣為人知是從2019年那封信開始的。那一年,北大新生通知書裡,有著名校友給新生的一封信,29歲的黃芊芊就是這些校友中的一位。當年,很多北大新生都感到好奇,一位如此年輕的姐姐,怎麼跟一群老教授一起寫了一封信呢?
  • 「美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研究員、博導,與中芯國際合作
    她17歲考入北大,26歲獲得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她就是2017年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獎項的黃芊芊,當年全國僅有4人入選。在「晶片」方面,元器件可謂是更加基礎的東西,而這也是美女科學家黃芊芊所研究的方向,並且她在所研究的領域,不斷取得成果,獲得大獎。2019年10月,黃芊芊因其在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貢獻,獲得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這一年獲得如此殊榮的僅有3人,黃芊芊便是其中之一,她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2位來自中國科研單位的獲獎者。
  • 中國天才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博導,30歲獲世界級科技大獎
    打小,黃芊芊就是一個特別聽話懂事的孩子,從來不讓父母操心,入學以後,各科成績更是名列前茅,性格開朗活潑的她,還經常參加學校各種活動,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2006年,年僅17歲的黃芊芊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17歲考入北大,28歲北大博導​,31歲成2020「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得者!
    一起來看看~黃芊芊的高光時刻此次2020「科學探索獎」,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35歲以下6位,她以31歲成為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漂亮小姐姐的高光時代遠不僅此,2017年,28歲的黃芊芊,不但入選全國只有4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還成為北大特聘研究員和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30歲博導!上饒人黃芊芊又獲獎!5年將獲300萬獎金
    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他們將在未來5年各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科研獎金。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
  • 北大30歲女博導獲2019 IEEE青年成就獎,全球僅3人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65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期間,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芊芊,獲得2019年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
  • 她28歲成為北大博導
    她的名字叫做黃芊芊,是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這麼年輕就擔任博導,黃芊芊的學術能力可想而知。根據公開資料,黃芊芊在17歲的時候就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所學的專業是微電子學。26歲那年,她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28歲留校成為博士生導師,關鍵人還長得特別漂亮,妥妥的一名「別人家的孩子」。
  • 28歲任北大博導的她,再獲科學大獎
    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該獎項每年遴選50位獲獎者,每人在未來5年獲得每年60萬元(稅後)、累計300萬元的現金資助,並可對獎金做自由支配。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
  • 北大30歲女博導獲2019IEEE青年成就獎,深耕微納電子,神經形態計算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蛋醬、澤南在 2019 年 IEEE 青年成就獎的頒獎典禮上,全球共有 3 位研究者獲獎,來自北大的黃芊芊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亞洲地區的唯一獲獎者,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二位來自中國科研單位的獲獎者。
  • 北大傳聞中的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者,女神博導是如何煉成...
    北大「網紅導師」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人,憑啥?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中國民間科學獎項「科學探索獎」已在9月25日揭曉第二屆獲獎名單,最年輕的獲獎者是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黃芊芊,年僅30歲。很多人的30歲都還一事無成,而黃芊芊卻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做了2年多的博士生導師了,這次科學探索獎並不是黃芊芊第一次獲得如此大獎了,在今年的早些時候,黃芊芊就已經獲得了IEEE青年成就獎,今年只有三位青年科學家獲得了此獎。在科研領域,更是牛到飛起。黃芊芊目前已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在微電子領域頂級國際IEDM和VLSI上發表論文9篇,申請專利70餘項。
  • 北大30歲女博導獲2019 IEEE青年成就獎,全球僅3人!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65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期間,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芊芊今年全球共3人獲獎,黃芊芊是亞洲地區的唯一獲獎者,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二位來自中國科研單位的獲獎者。圖源:北京大學如此傲人的「戰績」,引得網友們紛紛感嘆:「太優秀了,我仿佛是來地球湊數的」、「學問好,顏值高,頭髮還多,簡直神仙」、「獻上我的膝蓋」。
  • 30歲北大美女博導,獲獎300萬,顏值才華堪比當年顏寧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
  • 年僅30歲的北大超級美女黃芊芊,獲科學探索獎,獎金300萬
    年僅30歲的北京大學超級美女——黃芊芊博士生導師,喜獲騰訊2020年科學探索獎,贏得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科學家們!加油!青年科學家們!在獲得騰訊2020年科學探索獎的50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北京大學黃芊芊博士生導師,年僅30歲。黃芊芊博士生導師不僅有高深的科學研究能力,其顏值更是頂尖水平,是北京大學的超級美女。年僅30歲的黃芊芊的人生簡直是「開掛」的人生。黃芊芊於1989年出生於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 2006年進入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微電子學系學習。
  • 北大美女博導獲IEEE青年成就獎 學問好、顏值高全球僅3人獲獎
    北大美女博導獲IEEE青年成就獎。第65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上,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芊芊獲得了2019年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2019 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圖源:北京大學)2019年,全球僅3人獲得此獎,黃芊芊是亞洲地區的唯一獲獎者。
  • 29歲成為北大博導,近日再獲科學大獎!她給學子們寫了一封信
    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他們將在未來5年各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科研獎金。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
  • 50位科學家拿到1.5億大獎 最年輕才30歲
    但當我們環顧周遭,會發現對科學的支持,尤其是對年輕科學家的支持,尚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對年輕科學家早期科學研究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教授(Prof。 Honjo Tasuku)在致辭中說道。   每經記者注意到,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
  • 29歲成為北大博導,近日再獲科學大獎!她給學子們寫了一封信
    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而在2017年,她就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2018年獲獲國家優青項目資助;2020年獲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幾乎把所有青年科學家所能獲的獎項都囊括了,2019年,在北大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上,黃芊芊也為學子們寄語寫了一封信。一位非常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是怎麼練成的?快跟著小募來看看吧
  • 科學探索獎頒布,30歲年輕女科學家獲獎
    科學探索獎頒布,30歲年輕女科學家獲獎編輯/貝塔的大飛機校稿/貝塔的大飛機9月25日,一年一度科學探索獎頒布,50位年輕科學家獲得此項獎項。科學探索獎是國內規模較大的,影響力較廣的一個獎項。由騰訊總裁馬化騰、著名科學家施一公等共同設立。目的是為了獎勵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年輕科學家。
  • 中國女科學家,高三被保送北大,35歲當博士生導師,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
    她是中國美女科學家,從小就是學霸,18歲被保送北大,35歲成為博士生導師,帶領團隊攻克世界級難題,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有著「亞洲第一人」的美譽,她就是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嵐,一位低調而不張揚、溫文爾雅且博識多識的女科學家。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分享下這位學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