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科學探索不僅充滿理性與客觀,更蘊藏著無窮盡的生命力量與魅力,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當你為它傾盡全力、堅持付出時,它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迸發出盎然的生機,帶給你驚喜。」
11月14日
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
31歲的北大美女博導黃芊芊
作為最年輕的獲獎者
在現場這樣分享了自己
科研路上的心路歷程
對,你沒看錯,黃芊芊是31歲
這麼年輕的美女竟有如此高的成就
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
一起來看看~
黃芊芊的高光時刻
此次2020「科學探索獎」,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35歲以下6位,她以31歲成為其中最年輕的一位!
看看這次大獎的規模有多大?不僅每人獲得300萬獎金,還是超過800名中國兩院院士、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13位諾獎級別得主參與提名、推薦和評審,申報與獲獎比例約為25:1,是國內科技大獎中含金量最高之一的獎項。
牛不牛?這還不算,今年,她還獲得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早在2019年,榮獲了全球微電子學領域中分量最高的獎項——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協會「IEEE青年成就獎」,全球僅3人,她還是亞洲唯一獲獎者!
真是夠牛的,佩服佩服!
漂亮小姐姐的高光時代遠不僅此,2017年,28歲的黃芊芊,不但入選全國只有4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還成為北大特聘研究員和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晶片界奇才黃芊芊
說起她的研究方向,大家更是對她豎起大拇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黃芊芊是國內晶片界的奇才。
她在讀博時,在新機理隧穿場效應電晶體的實驗中,取得階段性進展,依託北京大學的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平臺成功製備出了性能國際領先的新型器件結構。
在機遇和挑戰中,她越戰越勇,2018年,黃芊芊所申請的「新型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項目還成功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
截止到目前,黃芊芊在各大世界一流學術平臺和期刊上,累計發表世界頂級論文50餘篇,持續在頂級國際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成果,不斷加強來自中國的話語權。此外,她已申請專利70餘項。
公開資料顯示,黃芊芊團隊研製出的成果打破了國際上相關領域的紀錄,目前正與中芯國際開展合作。她的研究成果,將對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打破國外技術在某些領域壟斷的困境。
黃芊芊研究的是當今最前沿的科技,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像她這樣的女科學家,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
黃芊芊不愧是晶片研究領域的奇才!
持之以恆黃芊芊
1989年,黃芊芊出生在江西上饒一個普通的家庭,乖巧文靜漂亮的黃芊芊從小就是學霸。
黃芊芊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從初中到高中,幾乎每一次考試都能考第一。她總是給自己的學習安排一個個小目標,然後各個突破,不懂的地方就問老師,會的地方也毫不保留,跟同學們分享學習的經驗。
2006年,17歲的黃芊芊如願考入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學系,當時就轟動了整個上饒。
在北大,她本碩連讀大三時就加入課題組,潛心超低功耗微鈉電子器元件的研究。她在26歲獲得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一路走來,雖然她的年齡比同班的同學都要小,但她的成績卻可以說是最好的,先後獲得教育部學術新人獎、學術十傑等多項榮譽。
「黃芊芊的成功秘訣在於恆心」,她的高中、大學老師都這樣評價黃芊芊。
愛國科學家黃芊芊
「一個人生活力之強弱,以能否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為準;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民族也是如此」。這是她2019年給北大學子親筆信中的一句話,她時刻以國家為重,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相對於她的研究領域,科研條件和待遇方面國外肯定比國內好,很多人也都在本科之後選擇了出國,當她碩士畢業時,很多國外高校也向她拋來了橄欖枝,但是她卻毅然地選擇了留在國內發展。
她說,雖然當時國內微電子技術不如國外,但主要是因為起步晚,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在國內一樣可以做出不遜於國外一流大學的科研成果。
這份信心和初心,讓她更致力於搞科研,「我沒有被其他容易出成果的道理所吸引,我不耍小聰明,坐得起冷板冷凳,經得住挫折失敗,並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在祖國向著好的往上走的路上,我希望我自己能出一份力。 」她深深知道,她所主要研究的領域,正是中國急需的技術。
這樣一個愛國的女科學家,怎能不讓人讚嘆!不僅僅讚嘆她的學術,也讚嘆她的精神!
為黃芊芊點讚!
或許我們不可能都能成為黃芊芊
但從她的成長曆程中
我們會發現
只有堅定自己的目標
堅持不懈地努力
鎖定目標後持之以恆
才能獲得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素材資料來源:北大信息科技技術學院官網、上饒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