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是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學府,自然是人才濟濟,能人輩出。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
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
說起這位美女博導,履歷可不簡單。
1989年出生於江西省上饒市的黃芊芊,2006年畢業於上饒一中,考取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學系,2015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17年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獎項(全國僅有4人獲得該獎項),29歲入職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截止2019年1月時,她已在IEDM、VLSI、IEEE EDL、IEE-TED等國際會議和期刊上論文50多篇,其中在微電子器件領域最具標誌性國際頂級會議IEDM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5篇,為中國內地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IEDM論文篇數的最高記錄。
2019年黃芊芊成為中國電子學會青年女科學家理事會理事。同年獲得了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這個獎項在電子器件研究領域屬於頂級獎項,至今全球只有3人獲得此項大獎。她還曾經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並獲得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除此之外黃芊芊還申請專利70餘項,其中部分專利授權已轉移到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將為中國的晶片事業發展提供助力。
這不由不讓我們想起也曾同樣優秀,並在30歲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顏寧。
說起顏寧大家都不陌生,也是顏值與才華同樣突出,當年才女學神一樣的存在。2012年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5年獲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2016年入選《自然》雜誌評選的「中國科學之星」,2017年獲得第十八屆吳楊獎以及「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當年的顏寧,是廣大青年學子的榜樣,並多次衝上熱搜,讓無數人稱讚。然而2017年,她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受聘成為該校講席教授,從此離開了祖國,引發了多少網友的感嘆。
雖然到了美國後,顏寧同樣表現出眾,並成績斐然,各種頂級大獎榮獲不斷,但這樣的榮譽和科研成果卻與我們少了關聯,更與我們國家的科研建設沒有了貢獻。每每想來,都讓人倍感可惜。
與顏定相比,黃芊芊不但年輕,更突出的特點是,她是我們自己的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純粹「國產」的博士,沒有海外留學經歷。雖然她和她的團隊也頻繁地對外交流,但主戰場仍然在北大,事業仍在祖國。
當很多的學子出國深造成為潮流時,當很多人才學成後把留在國外當成選擇讓我們倍感痛惜時,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一心為國、才華出眾,讓自己的科研事業與國家的發展緊緊相連,更顯得難能可貴。
著名教授鄭強曾說,科學可以沒國界,但科學家必須有祖國。
「國產」博士,根在祖國,心中愛國,她們才是未來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為北大博導黃芊芊這樣的人才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