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高三被保送北大,35歲當博士生導師,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

2020-11-29 騰訊網

她是中國美女科學家,從小就是學霸,18歲被保送北大,35歲成為博士生導師,帶領團隊攻克世界級難題,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有著「亞洲第一人」的美譽,她就是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嵐,一位低調而不張揚、溫文爾雅且博識多識的女科學家。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分享下這位學霸的故事。

1、胡海嵐從小是學霸

1973年,胡海嵐出生在浙江東陽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特別重視胡海嵐的教育,胡海嵐從小就比較聰明可愛,學習從不讓父母擔心,考試成績一直穩居班級前三名,是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小學的胡海嵐對數學特別感興趣,成績幾乎都是滿分,父母也是給她買了很多數學課外參考資料讓她學習;到了初中後,胡海嵐對物理又產生了極大興趣,在別的女孩眼裡物理是比較難學的科目,可在胡海嵐眼裡,她認為物理非常有趣,不僅能拓展思維能力,更能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這也為胡海嵐日後做科研實驗打下了良好基礎。

高中階段,胡海嵐不僅對化學、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數學、物理成績一直在校名列前茅,而且她參加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了全國一等獎,因此她沒有參加高考,在高三時提前被保送到北京大學生物系,真是令人羨慕啊。

2、留學歸來,35歲成為博士導師

1996年未滿23歲的胡海嵐從北京大學畢業,獲得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學士,然而當時國內生物領域科研實力並不強,胡海嵐就選擇跟其他人一樣出國留學繼續深造,於是她就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神經生物學領域,並在2002年以優異成績獲得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胡海嵐一心想回國發展,但綜合考慮之下認為應該先在美國鍛鍊自己的科研能力及學術水平,於是胡海嵐先後在美國著名實驗室維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歷經6年的學習與實踐,胡海嵐的學術及科研的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並對神經學領域有了新的認識。

2008年35歲的胡海嵐一心想回國為國家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於是就放棄國外豐厚薪水和良好的科研資源、科研環境,毅然返回國內加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並擔任神經環路與行為可塑性研究組組長,同年擔任博士生導師;回國後的胡海嵐全心撲在科研上,事業一帆風順,先後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15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名單。2015年5月胡海嵐接到浙江大學的邀請並正式加入浙江大學。

3、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有「亞洲第一人」的美譽

胡海嵐加入浙大後,她和她的科研團隊的目標非常明確,主要攻研神經生物學領域,並取得了非凡成就,先後在國際權威論刊《自然》、《細胞》、《科學》、《神經元》發表數10篇高質量的論文;而且她對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步,發現了氯胺酮能有效地快速抑制抑鬱分子,為人類研究抑鬱病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並為研究新型的抗抑鬱藥物提供了科研成果,被認為「解決了世界性難題」。

近年來,隨著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患上抑鬱症,據統計全球有抑鬱症人數高達3億多,而胡海嵐的研究成果正是為研究抑鬱藥物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她也獲得2019年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項是1998年設立,主要獎勵在基礎和臨床神經科學領域內45歲以下的年輕科學家,每兩年評選一次,獎金為2.5萬歐元;此次胡海嵐教授獲獎,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引起全球轟動,可以說胡海嵐教授成為亞洲第一位榮獲此獎的科學家,被稱為「亞洲第一人」。

胡海嵐,一位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美女科學家,研究成果將拯救數億抑鬱患者,令人稱讚,我們也希望胡海嵐教授,未來在神經學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黃芊芊17歲進北大,28歲成博士生導師,入選「未來女科學家」
    她17歲考入北大,26歲獲得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更為難得的是,她所主要研究地領域是國家急需要的技術——後摩爾時代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在邏輯電路、神經形態計算等領域的應用,該領域屬於基礎學科領域,其一旦有所突破,就會推動相關產業的進步,幾乎能夠開創一個新時代。
  • 中國女科學家棄美回國,研究成果讓億萬人受益,成「亞洲第一人」
    提起女科學家,大家想像中她們是什麼樣子?表情嚴肅?沉穩高冷?最近,就有這麼一位中國女科學家,摘獲國際大獎,連人民日報微信都發文稱讚她是:實力顏值雙爆表!這位女科學家,名叫胡海嵐。,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歸國的北大才女,點亮3.5億人的希望
    但是卻有這樣一位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科學家,帶著豐碩的研究成果和報國的赫赫雄心,回到了闊別數年的祖國。無論是從當時還是現在來看,這都需要很超凡的勇氣,也是一個不被大多數人理解的選擇。直到現在,她還在浙江大學任職博士生導師,創建了「胡海嵐實驗室」,專注神經研究,為祖國培養著一批又一批人才。正如她所說的:我希望把一生的科研的黃金階段留給祖國。
  • 這位站上世界之巔的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
    22歲畢業於北大生物系;28歲獲得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博士學位;34歲,成為中國科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內在是驚人的實力,外在是驚豔的顏值,胡海嵐簡直顛覆了大家腦海中女科學家嚴肅高冷的形象。」2008年,胡海嵐毫不猶豫回到中國,成為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之一,而這一年她才只有34歲!
  • 女科學家棄美歸國,科研成果讓3.5億人受益,被譽「亞洲第一人」
    世衛組織曾有過相關調查統計,世界上總共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疾病,這是一個令人震驚擔憂的數字,患有抑鬱症的人著實太多了。01事到如今,傳統的抑制抑鬱症藥物效果不佳,治療周期太長,因此經常有患者中途放棄治療。想要拯救這億萬人的內心,僅僅只需一個女科學家,她就是胡海嵐。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歸國的科學家,點亮3.5億人的希望
    但是卻有這樣一位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科學家,帶著豐碩的研究成果和報國的赫赫雄心,回到了闊別數年的祖國。近年來,據權威研究顯示,全世界患抑鬱症的人數達將近3.5億人,也就是說,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報告還顯示,在十年之後,抑鬱症很可能成為對都市人危害最大的疾病。
  • 關注|年輕的中國女科學家,正在影響世界
    近日,一個消息刷屏網絡:1991年出生的28歲女博士李琳,獲聘南方醫科大學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網友紛紛留言祝福,有的說:太牛了,28歲成教授,關鍵是頭髮那麼多,人又那麼甜美!也有人「酸溜溜」地說:比我美、比我年輕,還比我有才!以前每提起女科學家,大家腦中浮現的總是不苟言笑、表情嚴肅的女學霸。
  • 9年了,從北大畢業,赴萊斯大學讀博的山東男孩,如今怎樣
    曾經在9年前從北大畢業,赴美國萊斯大學讀博的山東男孩宮勇吉,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工作之後,於2017年便歸國效力,成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還獲得300萬元的科研經費,以及一套價值千萬的北京房子。宮勇吉是誰?
  • 北大30歲女博導獲2019 IEEE青年成就獎,全球僅3人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65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期間,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芊芊,獲得2019年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
  • 北大黃芊芊:17歲進北大28歲博導,今獲300萬大獎不輸顏寧
    ,同樣有一位美女科學家,比顏寧還要年輕得多,她默默在自己的科研領域裡不斷掘進,科研成果早就震驚了世界。那一年,北大新生通知書裡,有著名校友給新生的一封信,29歲的黃芊芊就是這些校友中的一位。當年,很多北大新生都感到好奇,一位如此年輕的姐姐,怎麼跟一群老教授一起寫了一封信呢?那一年,北大新生真的是無人不識黃芊芊。看了信,到了北大才知道,小姐姐已經是博士生導師了,令這些學霸都欽佩不已。
  • 17歲考入北大,28歲北大博導​,31歲成2020「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得者!
    一起來看看~黃芊芊的高光時刻此次2020「科學探索獎」,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35歲以下6位,她以31歲成為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漂亮小姐姐的高光時代遠不僅此,2017年,28歲的黃芊芊,不但入選全國只有4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還成為北大特聘研究員和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北大30歲女博導獲2019 IEEE青年成就獎,全球僅3人!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65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期間,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芊芊今年全球共3人獲獎,黃芊芊是亞洲地區的唯一獲獎者,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二位來自中國科研單位的獲獎者。圖源:北京大學如此傲人的「戰績」,引得網友們紛紛感嘆:「太優秀了,我仿佛是來地球湊數的」、「學問好,顏值高,頭髮還多,簡直神仙」、「獻上我的膝蓋」。
  • 50位科學家拿到1.5億大獎 最年輕才30歲
    1.5億重獎50位科學家,最年輕獲獎人僅30歲   據了解,「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   每經記者注意到,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而在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 30歲北大美女博導,獲獎300萬,顏值才華堪比當年顏寧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
  • 北大30歲女博導獲2019IEEE青年成就獎,深耕微納電子,神經形態計算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蛋醬、澤南在 2019 年 IEEE 青年成就獎的頒獎典禮上,全球共有 3 位研究者獲獎,來自北大的黃芊芊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亞洲地區的唯一獲獎者,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二位來自中國科研單位的獲獎者。
  • 「美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研究員、博導,與中芯國際合作
    她17歲考入北大,26歲獲得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4人入選。也只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關注中國的基礎學科,中國才能夠真正的擺脫束縛。在「晶片」方面,元器件可謂是更加基礎的東西,而這也是美女科學家黃芊芊所研究的方向,並且她在所研究的領域,不斷取得成果,獲得大獎。
  • 保送北大,連發三篇Science,川妹子再發重磅級研究成果
    根據研究人員對細胞的各種測試,這些小豬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並且完全消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可以滿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類體內的要求。開掛人生獲國際奧賽金牌、保送北大、連發3篇Science,公司大獲成功
  • 中國天才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博導,30歲獲世界級科技大獎
    ——《天下無賊》 在當今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人才」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爭相搶奪的對象,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員,而與其他科技人才比起來,她的履歷,更加「特殊」——她從未出國留學,是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今天,我們便來說說她的傳奇經歷。
  • 她28歲成為北大博導
    她的名字叫做黃芊芊,是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根據公開資料,黃芊芊在17歲的時候就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所學的專業是微電子學。26歲那年,她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28歲留校成為博士生導師,關鍵人還長得特別漂亮,妥妥的一名「別人家的孩子」。
  • 28歲任北大博導的她,再獲科學大獎
    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該獎項每年遴選50位獲獎者,每人在未來5年獲得每年60萬元(稅後)、累計300萬元的現金資助,並可對獎金做自由支配。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