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歸國的北大才女,點亮3.5億人的希望

2020-12-04 秦思君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是在戰爭年代,面對生死之命和國家危亡的時候,革命烈士們的毅然抉擇;「苟利國際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在和平年代裡,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們,面對西方國家的優越待遇與積極挽留,卻仍選擇回到科技較為落後的祖國,渴望為祖國作出應有貢獻的豪言壯語。

現在的祖國日漸繁榮昌盛,這也導致海外留學生的歸國率日漸高漲。但是時間倒回到十幾年前,那時候的祖國還處於經濟的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都遠遠不如發達國家。

但是卻有這樣一位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科學家,帶著豐碩的研究成果和報國的赫赫雄心,回到了闊別數年的祖國。

無論是從當時還是現在來看,這都需要很超凡的勇氣,也是一個不被大多數人理解的選擇。

這位勇敢而堅定的女科學家,叫做胡海嵐,1991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就讀,在1996年前往美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深造。2008年,在層層阻撓之下,她回到祖國創建了自己的團隊,並取得了驚豔世界的成果。

華夏兒女赤子心

美國充滿誘惑的待遇和條件,國家科研的落後設施和較低的工資,家人的反對與不解,美國導師的強烈挽留……這些理由中的任何一條,都足以成為擊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她決定在美國定居,並且取得美國的國籍,然後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她偏不,而是在完成了博士的學習之後,立即捲起鋪蓋,回到了祖國。

促使她這樣做的動力,全然是由於自己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她寬廣而博大的家國情懷。「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她用切實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的存在,也感染了更多海外的學子,為祖國吸引了更多的歸國人才。她的心裡始終裝著對祖國的愛戀,這真是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

回國後,她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的神經研究所,幾年之後,她被浙江大學聘為求是高等研究院、醫學雙聘教授

直到現在,她還在浙江大學任職博士生導師,創建了「胡海嵐實驗室」,專注神經研究,為祖國培養著一批又一批人才。正如她所說的:我希望把一生的科研的黃金階段留給祖國

冷門專業的堅持

1973年,胡海嵐出生於浙江東陽,從小就是一名學霸,不同於文學生的柔情與文藝,胡海嵐對於自然科學相關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

15歲那年,她考上了全浙江數一數二的高中,並由於這個契機,全家搬遷到了杭州,她也因此成為了整個家庭的希望。

胡海嵐對生命科學有著超脫他人的興趣,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在她因為在奧林匹克競賽上斬獲冠軍而獲得保送北大的資格後,她卻選擇了極為冷門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並暗自發誓:「要是學不好生物,那就去工廠打工。」這份背水一戰的信念,最終以舉世矚目的成就回報給了她。

當人們的物質水平和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精神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匱乏。

近年來,據權威研究顯示,全世界患抑鬱症的人數達將近3.5億人,也就是說,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報告還顯示,在十年之後,抑鬱症很可能成為對都市人危害最大的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專業對口的胡海嵐為了減輕抑鬱症帶給人們的困擾,開始了對於抑鬱症方面的專攻,並且在經年累月的不懈奮鬥之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她的研究成果被譽為「整個精神疾病領域近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也被世界多個實驗室當作範本來使用。

2019年7月15日,胡海嵐獲得第12屆凱默理神經科學國際獎,成為首獲該獎的亞洲人。消息一出,胡海嵐收穫了無數的掌聲和讚揚,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稱胡海嵐是生物科學領域的「亞洲第一人」。然而面對無盡的榮譽與讚美,更令胡海嵐感到無比驕傲的,是她第一個發現一項規律的快感。

正如她所說的:「名氣並不重要,重大的成就感來自於,你是第一個發現了自然未知某個環節的人。」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她認為是源於她的好奇心,以及比較善於觸類旁通,能從別人的工作中借鑑好的思路和想法。這也是她作為一名科學家的嚴謹。

女科學家的窘境

在中國科學院躬耕了幾年之後,胡海嵐選擇了回到自己的家鄉浙江,在浙江大學當一名博士生導師,並創立了「胡海嵐實驗室」,與十餘名博士生一起,組建了一批更加富有年輕活力的隊伍。工作中,她一絲不苟,容不得半點差錯;生活中,她又給予學生如家人般的關懷,深受學生的喜愛。

胡海嵐被學生譽為「最美教授」。一位學生曾這麼評價她:「胡老師是我生活中最佩服的人,並不是因為她所獲得的成就,而是因為與她共事中親眼目睹到她對工作的勤奮,對科研的精益求精,對新知識的好奇,對自己的嚴格自律。每一個學生都會從她身上收穫巨大的成長。」

觀察胡海嵐學生的男女比例,我們不難發現,女生的比例要高於男生。這並不是由於胡海嵐教授有著性別歧視,而是胡海嵐認為,在一些科研領域,女生往往有著比男生更高的細膩度,也更加善於觀察與發現規律。

其實胡海嵐還是有著自己的私心。她認為女性在科研方面的道路充滿曲折,舉步維艱,每逢適婚年齡,她的一些女學生就不得不在婚姻和事業之間作出選擇,有的女學生很有天賦,但是卻由於家裡的催促,不得不退出科研舞臺,過上了家庭主婦的生活,這令胡海嵐感到深深的惋惜。

胡海嵐呼籲:「希望社會和家庭能夠對女性的職業選擇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她們的選擇,讓她們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華。」

也正如胡海嵐所憂慮的那樣,女性實現擇業自由和婚姻自由的道路,還有很長很長,但是正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敢於面對不公並作出無與倫比的成績。

小結:

從很小的時候,胡海嵐就成績優異,並在後來由於出色的競賽成績保送北大,進入了冷門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習,結束了四年的大學生涯,胡海嵐前往美國加州的伯克利分校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學習,她研製出的抗體,現在正在被全世界各大實驗室廣為使用。

她致力於抑鬱症領域的研究,為3.5億人帶來了絕處逢生的希望,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換來了抑鬱症人群更高的治癒率與康復率,成為了引領他們走向嶄新的明天的指路明燈。她是胡海嵐,一個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子,棄美歸國,成為了中國民族的驕傲,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還將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愛國科學家,愛國企業家,愛國作家,他們用自己的努力,不斷構建出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也終將使得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生,回到祖國的懷抱。

相關焦點

  • 棄美歸國的北大才女,點亮3.5億人的希望,網友:實至名歸
    但我們也不能因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不?並非所有的清北留學生都是不回國的嘛!這其中就有一個顏值與實力雙爆表的「亞洲第一人」北大才女——胡海嵐。美女學霸的進階胡海嵐何許人也?出生於1973年的浙江東陽人。要說到胡海嵐的成長過程,學霸兩個字方顯其實力。比如聞名全國的物理競賽一等獎,對於她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歸國的科學家,點亮3.5億人的希望
    正如她所說的:我希望把一生的科研的黃金階段留給祖國。冷門專業的堅持1973年,胡海嵐出生於浙江東陽,從小就是一名學霸,不同於文學生的柔情與文藝,胡海嵐對於自然科學相關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近年來,據權威研究顯示,全世界患抑鬱症的人數達將近3.5億人,也就是說,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報告還顯示,在十年之後,抑鬱症很可能成為對都市人危害最大的疾病。
  • 北大才女胡海嵐!她的研究點亮3.5億人的希望
    據WHO數據統計,全球範圍內罹患抑鬱症的人數超過了3.5億人。國內患者人數的估算,也超過了9000萬人。這雖然是一種看起來不痛不癢的病,但是長期的情緒低沉甚至失眠,哪一個都會讓人扛不住。這個領域的研究極其複雜。多年來,也沒人能完全攻克這個難題。但是胡海嵐做到了!
  • 女科學家棄美歸國,科研成果讓3.5億人受益,被譽「亞洲第一人」
    世衛組織曾有過相關調查統計,世界上總共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疾病,這是一個令人震驚擔憂的數字,患有抑鬱症的人著實太多了。01事到如今,傳統的抑制抑鬱症藥物效果不佳,治療周期太長,因此經常有患者中途放棄治療。想要拯救這億萬人的內心,僅僅只需一個女科學家,她就是胡海嵐。
  • 胡海嵐為3.5億人帶來希望,成為「亞洲第一人」,棄美回國的科學家
    北大人才輩出,為我國的建設和發展,文明和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些優秀學子也成為北大的驕傲。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了解一位讓北大引以自豪的學子,她就是胡海嵐。由於IBRO-Kemali國際獎設立以來,初次頒給北美和歐洲以外的科學家,胡海嵐也被稱為「亞洲第一人」。有些人可能會問,她是憑藉什麼研究成果獲得這項大獎的呢?
  • 北大學子胡海嵐放棄留美優厚待遇,成為「亞洲第一人」,為3億人帶來...
    胡海嵐就是那眾多不一般學生中的佼佼者。 1973年,浙江東陽出生了一個小女孩,她就是胡海嵐。胡海嵐從小聰明好學,是師生眼中的「學霸」,曾經榮獲全國物理奧賽金牌。物理是一個比較難學的科目,能把物理學好的人,都是聰明絕頂的人。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回國為3.5億人帶來希望,成國人驕傲
    這樣的情況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太好的改變,作為中國的最高的兩座學府——清華和北大,每年出去深造的留學生,在國外畢業後,選擇歸國的人,還佔不到總留學人數的百分之20,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在這樣「崇洋媚外」的氛圍之下,還是有不少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發展添磚加瓦的科技人才的,胡海嵐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 棄美回國的女科學家,成為「亞洲第一人」,為3.5億人帶來希望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其中的女中豪傑,胡海嵐。 胡海嵐,女,出生於1973年,浙江省東陽市人,雖然年僅46歲,但已經是我國神經學方向科學領軍人物。在科研能力方面,雖說是女子,但比起男同胞來毫不遜色。自進入神經學領域以來,在科研方面,獲得的各類獎項不計其數。
  • 中國女科學家棄美回國,研究成果讓億萬人受益,成「亞洲第一人」
    這位女科學家,名叫胡海嵐。胡海嵐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位以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身份斬獲這項大獎的人!可以說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人!IBRO評獎委員會這樣描述胡海嵐的貢獻: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通俗地說,她的貢獻在於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毅然回國,如今成果造福3億人
    亞洲首富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而毅然回國,如今成果惠及3億人IBRO-Kemali國際獎由國家大腦研究小組(IBRO-Kemali)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能拿到這個獎的科研者一般都是年齡在45歲以下,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科學家。
  • 她是堅持回國的美女科學家,為3.5億人帶來希望
    好在一位來自中國的美女科學家,為全世界3.5億抑鬱症患者們帶去了生的希望,被人民日報點讚為「亞洲第一人,實力顏值雙爆表!」,也是因此,人們將胡海嵐稱之為「亞洲第一人」。衷心希望胡海嵐不要像顏寧一樣,因為競選院士失敗就出走美國,胡侃教育相信在胡海嵐以及同她一樣優秀的科學家努力下,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好!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無視美國各大機構的「競拍」,果斷回國
    來到北大的胡海嵐沒有選擇當時正值熱門前途無限的計算機與金融,而是一頭扎進了相對冷門的生物系。聰明人都很相似,他們一旦明確目標後就不再更改,胡海嵐就是這樣。選擇了這條路之後,她忘記了自己的榮譽,忘記了自己的天賦,腳踏實地在這條不算寬廣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在北大這個匯聚了全國頂尖人才的高等學府,胡海嵐不願浪費一點點時間,把自己奉獻給了圖書館課堂和實驗室。也許是對於這門學科的熱愛讓她沉迷於此,日復一日。
  • 美少女14歲上清華,解釋留美原因,被喊話:「胡海嵐發展怎樣?」
    特別是近期,浙大美女教授胡海嵐獲得腦研究大獎(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亞洲第一人。人們又想起了何碧玉,她也是研究腦科學的。她在美國,胡海嵐在國內,得獎確實美女胡海嵐。胡海嵐學生時代也是超級學霸,曾經獲得全國物理奧賽金牌,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學生物系,個何碧玉的專業方向基本一致。後來,胡海嵐也去了美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深造,獲得神經生物學博士後歸國。
  • 浙大女博導顏值爆表,毅然棄美回國,人民日報稱「亞洲第一人」!
    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雖然一直在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地為科研事業奉獻著,但是人們卻早已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優秀人才,就是被視為「浙大女神博導」、人民日報稱為「亞洲第一人」的胡海嵐教授。
  • 思政課 | 胡海嵐:亞洲第一人!這位站上世界之巔的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
    胡海嵐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位以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身份,斬獲這項大獎!可以說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人!NO.3揪出抑鬱症真兇或將拯救數億人抑鬱症而一直研究生物神經學的胡海嵐,希望能馴服抑鬱這條「黑狗」,為世界人民身心健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患者多達3.5億人,每年因抑鬱症自殺人數高達100萬。
  • 中國女科學家,高三被保送北大,35歲當博士生導師,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
    她是中國美女科學家,從小就是學霸,18歲被保送北大,35歲成為博士生導師,帶領團隊攻克世界級難題,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有著「亞洲第一人」的美譽,她就是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嵐,一位低調而不張揚、溫文爾雅且博識多識的女科學家。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分享下這位學霸的故事。
  • 女科學家棄美回中國,研究成果令億萬人受益,她是誰?做了什麼?
    不過,並非所有的人都願意留在美國,有一些人只是去美國學習先進的知識和理念,其根本目標是希望自己學業有成後報效祖國。之前,有一個中國的女科學家棄美回國,其研究成果可能會讓億萬人受益,由於貢獻比較卓越,她得到了許多社會榮譽,被評為亞洲第一人。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她就是獲得了IBRO-Kemail國際獎的胡海嵐。 胡海嵐其人 1973年,胡海嵐出生於浙江東陽,胡海嵐從小就是大人眼中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努力刻苦,
  • 我國女科學家棄美回國,研究讓億萬人獲益,成"亞洲第一人"
    &34;——《須溪詞》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都是十分神聖的存在,一般來說,能夠考入這兩所學校的人都是不折不扣的人才。在胡海嵐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在父母的培養之下,胡海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非常出色的。在高中的時候,小小年紀的胡海嵐就曾經拿到過全國物理競賽的一等獎,而在高三時,成績優異的她也被保送到了北大的生物學專業。在那個時候,作為全國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北大的生物學專業也吸引了很多人才。
  • 30歲顏寧當選美國院士,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
    30歲顏寧當選美國院士,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科技無國界!!!科技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的貢獻,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奔赴美國留學深造,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30歲顏寧當選美國院士,13年後又棄美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