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美回國的女科學家,成為「亞洲第一人」,為3.5億人帶來希望

2020-12-05 騰訊網

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優秀留學生在國外留學,他們大部分的人被國外優厚的條件所吸引,選擇學有所成之後,在外國工作、生活。然而同樣也有一批人在學有所成之後,寧可國外豐厚的待遇,也要選擇的回國發展。因為這些人心裡裝著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他們願意用自己的學識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提起這部分回國的學子,有名的不計其數,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學子也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其中的女中豪傑,胡海嵐。

胡海嵐,女,出生於1973年,浙江省東陽市人,雖然年僅46歲,但已經是我國神經學方向科學領軍人物。在科研能力方面,雖說是女子,但比起男同胞來毫不遜色。自進入神經學領域以來,在科研方面,獲得的各類獎項不計其數。

這其中最讓人稱讚的獎項是IBRO-Kemali國際獎,IBRO-Kemali國際獎是國際腦研究組織基金會設立的一個獎項。該獎在基礎與臨床神經科學領域屬於數一數二的權威獎項,並且這個獎項兩年才評選一次,而且一次只獎一位,還要求獲獎者年齡必須在45歲以下。而胡海嵐是活的這個獎項的第一個亞洲人,被稱為「亞洲第一人」一點也不過分。獲得獎項的科研成果主要在抑鬱症的研究方面,這方面研究的突破為全球3.5億抑鬱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初中和大學,胡海嵐一直是別人口中的鄰居家的孩子,那個成績一直是第一名的孩子。並且胡海嵐的興趣和愛好跟其他女生不同,她對物理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不像其他女生對物理敬而遠之。她的物理成績同樣一直名列前茅,還曾獲得了全國物理奧賽一等獎,這個獎項含金量十足。高考之後,北大給她伸出了橄欖枝,於是胡海嵐進入北京大學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活。

以優異的成績從北大畢業之後,和眾多北大學子的選擇一樣,胡海嵐來到了美國。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學習,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胡海嵐到了美國,依然掩蓋不了她身上耀眼的光芒。她2002年獲得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

獲得博士之後,胡海嵐在美國進行了一段時間工作之後,成為美國的「中產階級」,工資待遇豐厚,豪車洋房應有盡有。

在那個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為,胡海嵐應該留在美國發展,不會在回國了。

但是事情的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2008年,也就是北京成功舉行奧運會的那一年。胡海嵐毅然決然放棄了在美國一切豐厚待遇,回到了她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祖國之後,她首先加入了中國科學院下屬神經科研究所,並擔任神經環路與行為可塑性研究小組組長。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進入浙江大學,被浙江大學醫學院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身兼高級研究員、神經科學中心執行主任等職務。用自己的學識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天道酬勤,經過多年的科研攻關,胡海嵐和她的團隊在抑制抑鬱症研究的方向終於有了重大突破,她們發表的兩篇論文被譽為突破了世界性的難題。

胡海嵐,在我看來,真是留學生回國發展的典範,雖然說外國豐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環境讓很多留學生選擇待在了異國他鄉,但是,我堅信有一天,隨著祖國經濟的發展,這些留學生將不再留戀外國的待遇和環境,學成之後,立即回國,因為那時我國的科研人員待遇、和科研環境已經強過其他國家。我堅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相關焦點

  • 女科學家棄美歸國,科研成果讓3.5億人受益,被譽「亞洲第一人」
    世衛組織曾有過相關調查統計,世界上總共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疾病,這是一個令人震驚擔憂的數字,患有抑鬱症的人著實太多了。01事到如今,傳統的抑制抑鬱症藥物效果不佳,治療周期太長,因此經常有患者中途放棄治療。想要拯救這億萬人的內心,僅僅只需一個女科學家,她就是胡海嵐。
  • 胡海嵐為3.5億人帶來希望,成為「亞洲第一人」,棄美回國的科學家
    如今,北大不僅發展成為世界名校,在國際上享有非常高的聲譽,還是我國的頂尖學府,成為我國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由於IBRO-Kemali國際獎設立以來,初次頒給北美和歐洲以外的科學家,胡海嵐也被稱為「亞洲第一人」。有些人可能會問,她是憑藉什麼研究成果獲得這項大獎的呢?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歸國的科學家,點亮3.5億人的希望
    她用切實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的存在,也感染了更多海外的學子,為祖國吸引了更多的歸國人才。她的心裡始終裝著對祖國的愛戀,這真是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回國後,她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的神經研究所,幾年之後,她被浙江大學聘為求是高等研究院、醫學雙聘教授。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歸國的北大才女,點亮3.5億人的希望
    她用切實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的存在,也感染了更多海外的學子,為祖國吸引了更多的歸國人才。她的心裡始終裝著對祖國的愛戀,這真是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回國後,她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的神經研究所,幾年之後,她被浙江大學聘為求是高等研究院、醫學雙聘教授。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棄美回國為3.5億人帶來希望,成國人驕傲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這句句不知為多少拋棄生他養他培養的中國,為國外科技進步做貢獻的科學家開脫了「罪名」,讓他們免受輿論的譴責。是的,科學的的確確是全人類的事,它的最終目的也是為全人類造福,不能夠用國家來簡簡單單地界定。不過,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啊!
  • 北大學子胡海嵐放棄留美優厚待遇,成為「亞洲第一人」,為3億人帶來...
    物理是一個比較難學的科目,能把物理學好的人,都是聰明絕頂的人。 博士畢業後的她並沒有立馬回國,2003至2008年期間,胡海嵐先後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和冷泉港實驗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室工作學習,攻讀博士後。
  • 中國女科學家棄美回國,研究成果讓億萬人受益,成「亞洲第一人」
    這位女科學家,名叫胡海嵐。胡海嵐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位以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身份斬獲這項大獎的人!可以說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人!IBRO評獎委員會這樣描述胡海嵐的貢獻: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通俗地說,她的貢獻在於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 女科學家棄美回中國,研究成果令億萬人受益,她是誰?做了什麼?
    最近一些年,有很多人為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去了美國,從世界範圍來看,美國應該是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這麼多年以來,美國始終在技術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有時候美國的政府領導,甚至還會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其他國家進行封鎖和限制。
  • 國寶級女科學家出走美國後,10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658億
    國寶級女科學家出走美國後,10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658億愛因斯坦說&34;。很多重要成果的獲得都一個靈感迸發時期。不管在任何時候,創新都是極其重要的,就像王若虛在《評東坡山谷四絕》中所說的&34;。
  • 她是堅持回國的美女科學家,為3.5億人帶來希望
    好在一位來自中國的美女科學家,為全世界3.5億抑鬱症患者們帶去了生的希望,被人民日報點讚為「亞洲第一人,實力顏值雙爆表!」,也是因此,人們將胡海嵐稱之為「亞洲第一人」。而她之所以能取得這個獎項,就是因為胡海嵐與她的團隊在抑鬱症方面所做出的傑出研究成果,讓這世上所有的抑鬱患者都看到了希望。2018年2月的《自然》雜誌,胡海嵐團隊關於抑鬱症研究的重大突破直接「壟斷」了兩篇長文,引起學術界的巨大轟動!要知道,每一期的《自然》總共也就10多篇短文以及2-3篇長文!
  • 棄美歸國的北大才女,點亮3.5億人的希望,網友:實至名歸
    但我們也不能因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不?並非所有的清北留學生都是不回國的嘛!這其中就有一個顏值與實力雙爆表的「亞洲第一人」北大才女——胡海嵐。美女學霸的進階胡海嵐何許人也?出生於1973年的浙江東陽人。要說到胡海嵐的成長過程,學霸兩個字方顯其實力。比如聞名全國的物理競賽一等獎,對於她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
  •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0年後又棄美歸國,憑AR技術撈金586億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0年後又棄美歸國,憑AR技術撈金586億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
  •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
  •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後,10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586億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後,10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586億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
  • 浙大女博導顏值爆表,毅然棄美回國,人民日報稱「亞洲第一人」!
    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雖然一直在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地為科研事業奉獻著,但是人們卻早已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優秀人才,就是被視為「浙大女神博導」、人民日報稱為「亞洲第一人」的胡海嵐教授。
  • 我國女科學家棄美回國,研究讓億萬人獲益,成"亞洲第一人"
    而正因如此,這些人才也成為了世界上其他國家覬覦的對象,曾經,有很多清華北大的學生在畢業之後都被美國誘惑了過去,而這也為我國造成了十分嚴重的人才流失。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留在中國。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毅然回國,如今成果造福3億人
    亞洲首富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而毅然回國,如今成果惠及3億人IBRO-Kemali國際獎由國家大腦研究小組(IBRO-Kemali)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能拿到這個獎的科研者一般都是年齡在45歲以下,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科學家。
  • 女科學家顏寧棄美歸國,千萬年薪也留不住她,憑AR技術發展我國教育
    女科學家顏寧棄美歸國,千萬年薪也留不住她,憑AR技術發展我國教育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
  • 女科學家顏寧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500億,並助力中國科技發展
    女科學家顏寧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500億,並助力中國科技發展當今,科技飛速發展,許多科學家都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技術也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
  • 30歲顏寧當選美國院士,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
    30歲顏寧當選美國院士,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科技無國界!!!科技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的貢獻,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奔赴美國留學深造,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女科學家顏寧表示,AR目前作為市場備受歡迎的技術,其原因也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那就是國民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