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人們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莫過於是全球變暖了。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凍土開始融化,甲烷開始釋放,南北兩極的冰架逐步坍塌,二氧化碳的濃度急劇飆升,這都和人類的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全球變暖就是人類的活動所導致的。
在2020年11月12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這樣一篇論文,科學家們對全球變暖提出了新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變暖依舊會到來,也是無法避免的,這樣的觀點和此前我們對於全球變暖的認知是截然相反的,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沒有必要再繼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方針也沒有必要再繼續實行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地球的溫度變化是受到兩個主要因素影響的,第1個就是太陽溫度的變化,第2個是地球大氣層的變化,自從太陽在誕生之後,短短幾百年的時間內,太陽變化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地球大氣層的變化是地球變冷和變暖的決定性因素。那麼地球在哪些情況下會變得溫暖呢?
這就和人類溫室氣體的排放有一定關係了。從自然的角度來說,當太陽輻射到達地球之後,大氣層也會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有一部分的紅外能量是依舊被留存在地球上的,這也就保持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溫度,其實這也是溫室效應的一種改變,如果地球上真的沒有了溫室氣體,那麼這樣的環境是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
在地球溫室效應急劇增加的情況下,科學家進行了全新的模擬,如果沒有溫室效應,那麼地球的溫度只有零下21攝氏度而已,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生存下來的生物寥寥無幾。所以從一方面來說,溫室效應的存在也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環境。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會如此排斥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呢?
這還是要從人類的活動開始說起,排放的溫室氣體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已經超過了地球可以承受的範圍。各種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相繼排放,人類對地球毫無遏制的開採,大量的礦石燃料被人類利用,這些自然資源都是經過了數億年的累積說保存在地層中的,而人類在幾百年的時間內就讓這些資源接近於枯竭,所以人類活動的出現無疑加劇了整個溫室效應的進程。
而在溫室效應加劇之後,將會帶來一系列的溫室效應,就是上文所說的全球變暖,冰架坍塌,病毒釋放極端天氣的增加等等。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溫室氣體的存在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人類的出現加快了溫室效應出現的節奏。如果沒有人類出現全球變暖也是一大趨勢,只不過會來得更晚一些。所以對於人類來說,節能減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