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在上海參加了HiFiMAN HM1000便攜播放器的發布會,等了快一年產品才正式推出,主要是金屬機殼加工的優化,產品設計的完善,並且一直在開發APP控制,直到蘋果IOS APP完成後我們終於有機會體驗當今最高音質的便攜播放器。拿著用一整塊鋁CNC出來的HM1000,表面處理細膩精巧,香菸大小的尺寸握感非常舒服,看上去更象是珠寶配件而非音響產品。玻璃下使用參考了大馬士革刀的紋理,富有精緻的朦朧感和細膩的紋理,有效填補了由於取消顯示屏帶來的空曠感。同時正面黑色玻璃中隱隱露出內部的核心元件PCM1704解碼晶片,二側金色按鍵嚴絲合縫,不愧是男人家有史以來最高檔的播放器產品。但是,把正反二面容易留指紋的黑色玻璃仔細瞧了遍,HM1000居然沒有顯示屏? 其他產品如韓國Astell&Kern、海貝、飛傲、凱音等,無不想方設法讓屏幕變得更大或更漂亮、更多功能,而HiFiman居然取消了顯示屏!
三款HM1000播放器搭載的解碼晶片不同,價格也有較大差異
我想到《馬太福音》十三章中記載,耶穌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又翻閱了一下網上對HM1000的評價,在產品尚未正式推出時,就開始有不少流言蜚語,有人說這是HiFiMAN挖的坑,有人說性能指標太差,也有人說功能不夠完善。總之,HiFiMAN就象是先知,它走得太超前,它讓很多人無法理解接受。聖經中的故事是說耶穌的鄉親們同樣為拿撒勒人,他們對耶穌的出生、成長、家庭等一切都很了解,所以不相信耶穌是神差來的。人靠自己的智慧、理性都不能認識耶穌。無疑的,HM1000也可以說是可攜式播放器的先知型產品,首先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HM1000取消了顯示屏?
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極簡線路,避免幹擾、純化音質。其實上一代的R2R2000太子播放器就可以見到,設計者儘量避開任何胡裡花哨的東西,一小塊黑白顯示屏只提供最基本的信息,不炫酷,卻是獲得最佳音質的捷徑。這就好比當年的HiFi手機,曾經是各廠家的掌上明珠,從2014年開始,出於擺脫同質化競爭的考量,包括vivo、OPPO、魅族、中興在內的一眾廠商紛紛入局。到了2016年,這一概念達到最高潮,如同今天的全面屏一樣,誰家的手機沒有HiFi加持,好像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一樣。HiFi手機使用了更高端的DAC、SRC以及運放,確實給對音質有要求的手機用戶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但2017年全面屏崛起之後,HiFi手機很快退流行。HiFi概念沒能成功在手機「固寵」,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拍照和音樂都是手機的剛需,廠商在拍照上的努力最終呈現的效果所見即所得。反觀音樂,相比視覺不僅聲音審美門檻更高也更主觀,大多數消費者很難分辨聲音的優劣,消費者自然不願為其買單。更別說手機中的4G或5G模塊、WiFi模塊、顯示屏等都會對聲音信號造成幹擾,手機HiFi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不存在的偽命題。HM1000聲音至上的原則絕不妥協,所以雖然擁有藍牙傳輸信號再解碼的功能,HiFiMAN卻把它設計成必須透過手機藍牙遙控,本地播放的獨特方式。利用手機的顯示屏操作,HM1000保證了主機的隔離封閉與最低幹擾。第二個原因是為了省電,屏幕越大越耗電,據邊仿博士在直播中說太上皇以三組電池並聯,加起來大概有五六千毫安時,我用高增益本地播放推同廠的Edition X平板耳機,也有8小時以上續航,如果是小耳塞來一趟飛越太平洋航線都可以持續工作。
前一代旗艦R2R2000-太子播放器已經可以預見HM1000太上皇的發展方向
接著來談談為什麼HM1000(太上皇播放器)賣價這麼高?很簡單,它一口氣用上四顆Burr-Brown(TI德州儀器的子公司)PCM1704K解碼晶片,上一代R2R2000(太子播放器)只用了二顆,就收割了口碑與銷量的雙豐收。使用四顆PCM1704K不是難事,但號稱線路與臺式機完全相同,並將外殼尺寸控制在只有卡帶(115×62×18mm)大小,於便利性與聲音兩者之間取得了最佳的平衡,這就需要很大的本事了。PCM1704解碼晶片在1999年推出,是多比特DAC的終極產品,恐怕再也很難有多比特DAC超過它。BB公司獨有的Colinear結構,在每一個聲道使用兩個23 bit完全互補的DAC分別負責正負半周訊號,再將DAC的電流輸出部分合二為一,不但有著多Bit DAC的高動態特性,更成功解決了其他DAC出現的過零失真問題,使輸出的線性獲得改善。兩個DAC共享一個參考時鐘,共享一個R-2R梯形電阻網絡,通過不斷分壓來取得準確的數位電流源信號。R-2R梯形電阻網絡使用的雙平衡電流迴路,確保在任何電平下對電壓信號都有理想的跟蹤能力。這兩個DAC在內部數據計算上完全獨立,可以有非常線性的電平響應,尤其是在低電平(即小音量)下線性良好。R-2R梯形電阻網絡裡的電阻都是將鎳鉻薄膜電阻經雷射微調製得的,精度非常高,工藝複雜而且製造成本昂貴,所以PCM1704最終停產。由於兩個DAC經過精密配對才加以使用,K級PCM1704晶片信噪比達到120dB,總諧波失真和噪聲0.0008%(-101.94 dB),動態範圍112dB,在當年是很高的成就。
HM1000可能是地球上最後的四顆PCM1704解碼傑作
新一代AKM、ESS等解碼晶片規格參數很漂亮,△-Σ結構的製造工藝更為簡單,價格也便宜得多。以現代眼光來看PCM1704的參數或許有點落伍,但很多工程師卻認為這是歷史上聲音最佳的解碼晶片之一,HM1000太上皇則成為最後一批使用PCM1704K晶片的終極器材,經典不可複製。BB公司大部分的DAC晶片通常分為三級,包括標準型的P級,較高等的J級與最高等的K級,內部結構完全一樣,但在性能上略有不同。某寶上面銷售PCM1704者一大堆,卻沒人敢保證百分百真品,搞個白點、紅點,什麼J、K、刷漆等造假技術一個比一個厲害。邊仿博士認為PCM1704是最具模擬味道的解碼晶片,所以很早以前就悄悄囤貨,現在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HM1000香檳金版(使用四顆PCM1704K)售價31500元;使用二顆PCM1704K的冰霜銀版售價18000元,而使用二顆PCM1702的胭脂紅版售價只要6600元,可見其在成本中佔比非常。甚至HiFiMAN早期的旗艦HM-801播放器,採用的晶片也是PCM1704,拿去換購HM1000隻需花1.3萬元,折價18500元,R2R太子更折價21000元,誰說男人家的產品不保值?當年的HM-801外觀看起來有些簡陋,聲音實力卻連索尼D50都得靠邊站,PCM1704晶片居功厥偉。
廠方公布HM1000線路輸出的總諧波失真為0.00123%
既然HM1000(太上皇播放器)的最大賣點是PCM1704晶片,我們就來多聊二句。BB公司後來推出可以取代PCM1704的新一代DAC晶片PCM1738,採用先進程序段晶片架構設計,以取得更高的動態範圍和更低的時基抖動,雖然信噪比略微降低至117dB,但動態範圍卻加大至117dB,總諧波失真和噪聲也降低到0.0004%(-107.96 dB)。PCM1738可以通過光纖界面另外連接數字濾波器和對應SACD的DSD解碼器,但這顆專為多聲道設計的DAC晶片依舊無法撼動PCM1704的地位。另外一顆PCM1794性能指標更是強悍,動態範圍最高132dB(單聲道)和129dB(兩聲道),THD+N失真低至0.0004%,支持24bit/192k採樣率。據說它的細節、動態、解析力和PCM1704一樣無可挑剔,聲音效果同樣屬於寬鬆大氣,舉重若輕又舒適悠閒,低音動態表現非常到位,是能靜能動類型。PCM1794缺點是價格比較貴,需要更複雜的配套線路才能達到最高最強的效果,同時採樣率越高失真越大(192k時失真率 0.0015%)、分離度越差,功耗也會隨之增加(192k比44.1k時功耗大了85-130mW),所以不適合便攜產品使用。
有著與臺式音響同樣的線路架構
PCM1704聲音雖好,運用的廠家卻不多,我所知道的僅有Arye藝雅D-1、Krell奇力KAV280、Sim Audio MOON Eclipse(四顆)、WADIA懷念861(四顆)、NAIM銘CD555/CDS3/CDX2/CD5X、Primare翩美CD31(四顆)、Mark Levinson No.360(部分用PCM 1702)等幾個產品,當時PCM 1704賣30美元一顆,用上四顆算是很豪華的。
廠方公布HM1000信噪比為112-113dB
性能參數與聲音表現往往無法畫上等號,比如老掉牙的PCM63(20Bit),這應該是BB公司最經典的DAC晶片了,有著非常優異的聽感。後來BB公司推出20bit的PCM1702來替代PCM63,性能指標更好,發燒友認為聲音通透流暢,卻已經失去溫暖飽滿的效果。又如PCM1704與8倍超取樣數字濾波DF1704晶片相配合可達到768kHz(96kHz的8倍)的超取樣速率,用它組成的系統具有很高分析力。但實際上分析力的重放還要考慮輸出放大器的噪音電位與上沿、下沿特性,如果上沿特性不好,信號來了不能準確及時跟上,只能達到信號電平的一半或更低,聽來自然不清晰甚至是聽不到,分析力也就差了,所以多數的的DAC,即使數字部分用了分析力極高的D/A轉換器,由於模擬電路速度低,大部分的細節還是放不出來。解決之道是選用高速低噪音的電晶體,能有效減小對音質影響極大的TIM失真,一般運放OP與電子管搭配更不容易,也很難將PCM1704K的強大優勢完全發揮。
HM1000的設計初衷是以手機作為遙控器,本地播放為主,取消顯示屏以獲得最佳聲音表現
這裡再澄清一些觀念,有些朋友對於「分析力」與「清晰度」有點搞混,基本上清晰度決定於電源設計與線路板的布線,而分析力卻決定於DSP算法之計算準確度與足夠高的信號雜音比。換句話說,如果線路板不夠清晰.分析力再高都沒有用,因此沒有良好的布線與電源,即使採用PCM1704也會設計出很爛的產品。要知道有的噪聲雖然耳朵聽不到,但卻會吃掉一些細節;反過來說,在信噪比足夠高的情況下,DSP算法的計算越準確,則音場深度與寬闊感更好,定位清晰,低頻深沉而結實,中高頻清晰,但音聽感上會變得較清瘦。用多顆PCM1704並聯工作,除了讓細節更豐富、中高頻更加圓潤,電池供電對提升動態範圍也有幫助。網絡上有人吐槽說HM1000的測試數據不夠漂亮,那又如何?實際聽感並非如此。
HM1000太上皇採用藍牙5.0規格,全面支持HWA、LDAC、apt-X HD、apt-X LHDC、AAC、SBC等主流藍牙編碼格式。同時HM1000可通過USB/OTG模式連接電腦等音源,把它當成高端解碼器使用,最高支持24bit/192kHz的無損音樂文件。在手機APP尚未推出前,更多發燒友選擇以藍牙傳輸音樂給HM1000,他們說apt-X HD編碼的效果一點不輸本地播放,手機的播放也很穩定方便。不過我覺得這就有違原始設計的初衷了,HM1000取消顯示屏,就是要讓本地播放的效果更加無敵啊!代理商發了一個升級版的APP,我用華為手機安裝後以藍牙連接HM1000。每部手機的藍芽傳輸速度都不一樣,連接前先測試無線連結的速度,我的是在15-20mS之間,速度良好。這時可以選擇以手機直接播放音樂,經由藍牙傳輸(華為Mate 30居然不支持apt-X HD!),使用LDAC編碼。HiFiMAN從太子、Ananda BT到TWS600等一系列無線產品,藍牙模式都有極低延遲的優點,比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藍牙產品都好用。也可以選擇USB/OTG模式連接電腦,HM1000底部的USB3.0接口透過旁邊的小按鍵可切換充電或信號傳輸。我的試聽主要是本地播放為主,TF卡插槽支持最高1TB(FAT32)容量,絕對夠用了,手機只充當遙控的角色,把HM1000放在背袋中,手機能很方便進行所有操控。
透過手機APP,很容易就能與HM1000進行藍牙連線,延遲非常低
太上皇HM1000沒有公布輸出功率,前一代的R2R2000黑太子平衡輸出功率每聲道500mW(半瓦),推力非常之大,已經相當於一臺小型臺式耳放,太上皇應該相去不遠!搭配同廠的Edition X平板耳機(靈敏度103dB,阻抗25歐)表現相當平衡輕鬆,播放爆棚音樂簡直易如反掌一般,足夠的推力將平板耳機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然我知道用HiFiMAN Susvara旗艦耳機價格上更門當戶對,但是83dB的靈敏度(阻抗60歐)根本不適合以便攜播放機推動,小馬拉大車,談不上什麼效果。
我手裡還有男人家早期的HM-801播放器,同樣採用PCM1704晶片,聲音溫暖敦厚是一定的,但清晰度、通透感、細節表現卻非最佳,動態對比起伏也略有壓抑。現在常用的是R2R2000黑太子播放器,外出時搭配AKG的N700降噪耳機,在高鐵與飛機上可以帶來安靜與舒適的音樂享受。黑太子的高低增益音質差距比較明顯,高增益會有惱人的底噪,尤其直推高靈敏度的Edition X平板耳機更有體會,所以只能犧牲更好的動態改用低增益輸出。低增益時黑太子的背景乾淨漆黑,音質更細膩平滑,聽古典音樂呈現的平衡性極佳。HM1000太上皇的增益分為H、L、SL三檔,以H檔推Edition X平板耳機沒有任何可聞底噪,這下可以放心打開音量,享用豐盈細節和有力的衝擊節奏了。嘗試過雙木三林的SP200,這是國內首款採用美國THX AAA-888方案的耳放,據說諧波、互調和交叉失真都很低,即使最大輸出功率都能保持線性。以Edition X耳機搭配聲音中性通清,聲底偏薄,雖不至於刺耳但寬鬆感比起HM1000差了一截,細節表現也是HiFiMAN領先。太上皇對比自家的早期產品,那種模擬韻味一脈相承,但在舞臺清晰度、聲場縱深、人聲與樂器的定位、立體浮凸感等方面都更勝一籌。
其中最明顯的進步可能是聲音密度與低頻的線條感。HM-801就不用說了,整體表現有點蒙與糊、黏滯性很高但不夠清爽。R2R2000黑太子的各種音響要素都有提升,速度、瞬態反應、衝擊力、細節剖析等方面尤其可觀。這二部播放器表現DG伯恩斯坦版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第一樂章開始的弦樂齊奏,有充足能量,有寬大規模,唯獨線條欠缺精確,聽到的是一團而不是各弦樂組一片一片的分離開來。太上皇HM1000在更黝黑的背景下,除了讓舞臺往後、往左右伸展,弦樂群開始抽絲剝繭的變得清晰立體,低音大提琴不但有重量,更結實緊密,猛力拉奏時的松香味大量噴湧而出,聽起來煞是過癮。簡單的說,HM1000更精準、更安靜、更穩定、更龐大,同時也更熱情洋溢,音樂韻味濃鬱多彩。的確HM1000並非淡而寡味的類型,達不到清清如水的要求,但HiFiMAN提供了絕大多數人都會喜愛的多姿多採。
太上皇新增了二個Line Out輸出,也就是可以當成高端解碼器,連接家裡的音響系統使用。前面說過歷史上使用多顆PCM1704來製作解碼器者極為罕見,那幾部經典作品幾乎都名列《發燒天書Stereophile》的A級榜推薦,HM1000可能是地球上最後的四顆PCM1704解碼傑作,有機會不妨試試它的魅力。從這個角度來說,HM1000已經跳脫可攜式耳放的桎梏,成為Hi-End音響系統中另類的存在,這樣它的售價就顯得合理多了,太上皇的稱號也實至名歸。
售 價:HM1000香檳金版¥31500元 冰霜銀版¥18000元 胭脂紅版¥6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