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國產大耳機領域,HiFiMAN一直穩坐頭把交椅,而去年推出的HE1000旗艦平板耳機更是一騎絕塵,將眾多國外品牌甩在身後,國貨如此長臉,作為整天與一眾外國HiFi產品打交道的國內發燒友們自然也覺得揚眉吐氣,「Made in China」也使更多國外發燒友見識了我們國產廠商在產品研發上的不懈努力。
毫釐之間見匠心 HiFiMAN HE1000 V2評測
筆者總以為HE1000更新換代應該還得過個三四年,畢竟大多數旗艦級耳機更新周期都不是特別快。但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年我們又迎來了HE1000 V2。前段時間去過我們舉辦的第二屆Z·HiFi體驗會的朋友估計已經在現場見識過這款耳機了,HiFiMAN在參展的時候把它拿到了現場,據說現場就有人聽了之後拍下現金直接購買,可見HE1000 V2還是有鐵桿粉的。
當然了,見過HE1000 V2的人或許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並不能將其與HE1000分辨出來,因為這兩款耳機長得基本一模一樣。長得像的前後兩代產品其實並不少見,比如拜亞動力的T1和T1 MK2,對於一款成熟的設計,更新換代的時候還是需要充分考慮到大改帶來的後果問題,如果激進的改動影響到了聲音表現,那倒還不如延續經典的設計。外觀基本沒變,是不是意味著內在差別也很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HE1000 V2的世界吧。
作者近期熱門文章:
《捍衛萬元級耳塞王者地位 qdc雙子座評測》
《39度發燒堂:如何把女友拉進HiFi的坑?》
《穩中求進的升級 拜亞DT1990 PRO試聽》
《溫潤如玉 凱音HA-1A MK2電子管耳放試聽》
《這才是入門標杆! 飛傲X1二代播放器評測》
《無心之舉 蘋果換耳機接口救了隨身HiFi?》
這些外觀細節改動可能你看不出來
前面已經說了,HE1000 V2與HE1000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細看還是有區別的,有些改變你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細節你可能不那麼容易發現。
HE1000 V2沿用HE1000的包裝盒
說明書
耳機放置方式也與HE1000一樣
HE1000 V2
最容易發現的區別當然是線材了,HE1000 V2採用了透明線皮,從視覺效果上看要比HE1000的黑色織物線皮要好看一些,柔軟度也較HE1000的線材有所改善。從線材內部來說,HE1000 V2的線材採用新型單晶銀/單晶銅混編的方式,線的股數也有所增加。
HE1000 V2的平衡耳機線
HE1000 V2的6.3mm插頭耳機線
HE1000 V2的3.5mm插頭耳機線
HE1000 V2的線材與HE1000的線材外觀差異明顯(左HE1000 V2,右HE1000)
線材編織股數有所增加
然後就是耳機的重量。單個耳機拿起來可能沒什麼感覺,把一代和二代兩隻耳機同時拿起來,你會感覺HE1000 V2要明顯輕一些。相比HE1000的480克的重量,HE1000 V2減重60克,降到了420克。雖然這個重量依然算不上輕巧,但能減重總是一件好事,使頭部的壓力進一步減小。
HE1000 V2的重量要比HE1000輕一些(左HE1000 V2,右HE1000)
HE1000 V2減重60克
第三個改變來自於耳罩。HE1000的耳罩是皮革加絨面,而HE1000 V2則將絨面換成了織物面,HiFiMAN稱其為「高透過性材料」。這個面料手感不錯,在吸熱防汗方面確實比絨面要好。HE1000 V2的這款新耳罩在外形設計上也更符合人體工學,整體厚度略有增加,更加挺括,前後傾角也更大,佩戴的舒適感有了進一步提升。
HE1000 V2的耳罩
耳罩的區別(左HE1000 V2,右HE1000)
HE1000 V2的耳罩
耳罩的區別
耳罩的區別
木質耳杯依然是HE1000 V2的特色,不過在厚度上有了進一步的降低,由HE1000的14mm降低到11mm,耳機的整體減重與這一改變可能有不小的關係。筆者拿到的這副HE1000 V2的木質耳杯在顏色上要淺於HE1000,不知道是批次不同略有差別,還是HE1000 V2本來就如此?
HE1000 V2的木質耳杯更薄一些(左HE1000 V2,右HE1000)
HE1000 V2的木質耳杯薄了3毫米
還有一個改變的小細節很不容易被發現,HE1000 V2在頭梁上增加了兩個調節檔位,也就是一邊多了兩個小孔,頭圍比較大的用戶就不用發愁耳機戴不上去了。HE1000 V2頭梁上還有一個隱藏的小細節,你在HE1000 V2機身遍體只能找到腔體支架根部印著「HE1000」的字樣,那麼「V2」在哪裡呢?秘密就隱藏在HE1000 V2頭梁的內側,平行的雙鋼頭梁其中一根內側印著「V2」,這個實在是太隱蔽了。
HE1000 V2頭梁增加了兩個調節檔(左HE1000 V2,右HE1000)
頭梁部位的變化
「V2」字樣隱藏在頭梁內側
配件方面,HE1000 V2與HE1000保持一致,依然是三條耳機線,四芯平衡插頭線、6.3mm插頭線、3.5mm插頭線一應俱全。另外需要說的是,HE1000 V2的線材和耳罩是可以通用的,用戶可以替換體驗一下。
評測參考設備簡介
在本次的測試中,主要選擇了我們HiFi頻道評測的參考平臺AURALiC品牌西裝ARIES+VEGA+TAURUS的組合作為參考。
AURALiC ARIES流媒體播放器
聲韻AURALiC Aries高級版擁有小巧的體積和極其方便的操作,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對這個設備直接操作。並且高級版配置了線性電源以及雙飛秒時鐘,在數位訊號部分具有更好的保障。而後面的雙USB接口一個可以用來連接U盤、移動硬碟等設備,另一個則直接可以連接解碼器進行USB輸出,當然,傳統的AES、RCA同軸和光纖也是配備的。
AURALiC VEGA解碼器
聲韻AURALiC的VEGA旗艦解碼器。這款解碼器可謂是蜚聲國際,它不僅擁有兆赫茲升頻、飛秒主時鐘,ORFEO甲類輸出模塊等來自聲韻的突破性技術,更提供了豐富的功能埠,可以連接多種數字音源並直接驅動功率放大器。
AURALiC TAURUS二代耳放
聲韻AURALiC的金牛座二代耳放。AURALiC參照NEVE模擬調音臺設計理念,研發了ORFEO甲類輸出模塊並裝備於金牛座二代中,為其提供了1000mW(600ohm)到4500mW(32ohm)的強大驅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挖掘每一款耳機的潛能,展現出耳機所具有的獨特格調。AURALiC還為金牛座二代量身打造了低噪音輸入電路,使其實現了低於5微伏的輸出噪聲和超過130分貝的動態範圍。
變化不大的頂級聲音
外觀變化不大,那麼聲音的變化是不是也保持了一致性呢?答案是肯定的,HE1000 V2的聲音與HE1000相比變化確實不大。但變化不大與沒變化是兩回事,我們下面就談一下這兩者之間的異同之處。
HiFiMAN HE1000 V2
首先要說的是HE1000 V2依然是目前頂級的平板耳機聲音,HE1000的優點被全盤保留了下來,這點發燒友盡可放心。這副全能的耳機在聲音硬素質方面基本挑不出什麼毛病,在HE1000上有人會稍嫌量感多的低頻,在HE1000 V2這裡有所收緊,聽起來更加結實,更富有彈性。中頻表現依然維持了極高的水準,與HE1000旗鼓相當。高頻方面HE1000 V2要更明亮一些,但不刺激,有著出色的泛音表現。HE1000 V2整個頻段的解析力都相當驚人,細節交代極其清楚。
HiFiMAN HE1000 V2
HE1000 V2的整體聲音比HE1000略微前移,請注意是整體前移而不是部分頻段前移,人聲並沒有前凸,位置適當,結像精準實在,口型大小也比較適中,極個別情況下才有齒音。對弦樂的表現令人陶醉,既有極高的聲音密度,又富有光澤,空氣感十足,對於那些追求「松香味」的發燒友,HE1000 V2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HiFiMAN HE1000 V2
HE1000 V2的聲場同樣十分寬闊,同時又有著良好的縱深層次感。與HE1000不同的是,HE1000的聲場位置是一個齊平的位置,而HE1000 V2則稍微抬高了一些,略有一種居高臨下之感。HE1000 V2的聲音透明度也略有提升,雖然是毫釐之間的事,但對於頂級的聲音表現來說本來提升空間就小,能提升一點就很不錯了。
HiFiMAN HE1000 V2的ZH-1.1最後得分
寫在最後:
從HE1000到HE1000 V2是一次平穩的升級,屬於局部的完善,使聲音臻於完美。這樣的完善雖然看起來簡單,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難度想必人人都知道。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用戶,那麼HE1000 V2可能還不能激起你換代的衝動,但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用戶,那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小改款,相信它能滿足你挑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