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發燒到一定程度,確實很多人已經脫離了音樂的本質,而是一味地追求器材,所以就會有人站出來說:「呔!單反窮三代、HIFI毀一生,快快迷途知返回頭是岸!」,看到這裡我估計會有老燒會心一笑,可不嘛,說這話的人多了。然而,HiFi玩到一定程度,就算是追求器材又怎麼樣,其實我們並沒有失去聽歌的本質,而就是單純地去享受折騰器材這個過程帶給我們這些老男人的快樂而已,僅此而已。
所以,女人買個包包腫麼了?!女人買點化妝品腫麼了?!女人買點首飾腫麼了?!買!沒毛病嘛老鐵對不對。所以的所以,男人買個HIFI播放器腫麼了?!男人買個耳放腫麼了?男人買個耳機又又又腫麼了?不闊以咩?沒毛病老鐵,淦就完了。
這就是男人們的小快樂而已,現代生活節奏這麼快,yq又搞得大家小心翼翼悶悶不樂,中高風險區域的男人們更是天天在家不讓出門都快憋瘋了。買個耳機那真的是可以大大大大地緩解心情,給我們帶來「真男人」的快樂,所以這次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剛剛入手的HIFIMAN HE-R10真男人大饅頭耳機。
HE-R10的造型像極了30年前的SONY MDR-R10,那個曾經讓無數個老燒垂涎三尺的終極發燒耳機,價格高達數萬元而且由於非量產版,更是一票難求。索尼R10的外殼是櫸木殼,之所以採用這種大饅頭造型,目的是達到吸收聲音/反射聲音,同時也正是這種異形造型吸引了老燒們的眼球。HIFIMAN R10正是向經典致敬,同樣採用「大饅頭」外形設計,並且同樣採用了原木材質,所以它還真就是個「木耳」,不過跟平時我們說的「木耳」(耳機圈表示耳朵已經聽不出器材之間的任何區別,金耳朵的反義詞)肯定是兩碼事了。
HE-R10的兩側耳柄上分別印有「HIFIMAN」和「HE-R10」的品牌、型號LOGO,頭梁部分為小羊皮包裹,摸上去彈性十足,也特別柔軟,尤其是冬天,感受特別溫暖,佩戴後也是非常舒適,很暖心。
HIFIMAN HE-R10耳機標配了3.5mm音頻線、4pin XLR平衡耳機線、6.35mm單端線,可以搭配各種各樣的前端HIFI播放器、外置音效卡、功放等等,多場景使用。而且就算你是用來出街聽那也完全沒有問題,因為HE-R10還標配了一個Bluemini先進有源耳機適配器外置藍牙模塊,高通CSR8675藍牙晶片,支持aptX-HD、LDAC、AAC、SBC等等,續航時間7-10小時,直接插在3.5mm音頻口上即插即用,不過我覺得這麼高端的耳機拿來出街聽真是浪費,哈哈。
在耳柄內側分別有L、R標識,說來也怪,往往老燒對這個基本無視,反而是新手初燒就特別在乎左右耳的標識,每次也要堅持必須佩戴正確才行。作為這麼高端的動圈動圈拓撲振膜耳機,有線才是我們使用最多的方式,接下來就從佩戴、音質給大家分享試戴、試聽感受吧。
以上為妹子佩戴之後的側面、正面、背面的試戴樣張,怎麼樣,這個造型是你的菜嗎?反正我是超級喜歡啊,HIFIMAN HE-R10的淨重僅為337g,佩戴後結合頭梁的羊皮棉質材質,並沒有任何壓迫感,反而會覺得耳機很輕,佩戴特別舒適。
這款耳機阻抗僅為32Ω,靈敏度103dB,50mm直徑動圈大單元,超強稀土磁體、高科技單晶音圈、拓撲振膜,高頻細節直衝30kHz,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推的,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大家選擇HIFIMAN自家的前端播放器比如黑太子、太上皇等等,或者也可以利用你的MP3外加耳放的話,也能夠輕鬆驅動。
音質方面,HIFIMAN HE-R10的木耳杯超大內部空間,給強勁的驅動單元帶來了巨大的等效容積和足夠的呼吸空間,在試聽體驗中,個人感覺R10不同於以往的HIFIMAN聲音取向,左右耳分離度特別明顯,橫向聲場寬闊,低頻仿若又讓我回到了當年第一次聽IE8時候的厚重感,HE-R10的低頻量大但不轟頭,特別醇厚,給人一種輝煌感,尤其是聽大編制歌曲,例如《拉德斯基進行曲》,誒呀,很爽,如同置身於音樂廳,享受著殿堂級的交響樂,各種樂器既有聲音清晰的定位又有交織在一起的瞬態爆發,讓人聽了渾身直起雞皮疙瘩;而中頻相對來說略微纖細,吐字吐音的氣息細節豐滿,但聽王力宏的《唯一》、梁靜茹的歌曲在中頻上也會略微聽到一些齒音;高頻部分由於受到中頻影響,個人感受是略微過亮,很明顯聽王宏偉的《西部放歌》你會感到高頻特別打得開,如果前端本身推力就很大的情況下,那就有點刺激了。
總的來說,HIFIMAN HE-R10特別適合有情懷的老燒,一方面能夠給你帶來大饅頭獨特的經典外觀再現,其次特別適合平時聽大編制歌曲交響樂比較多的兄弟,真的,拿這個聽大編制簡直不能太爽!最後,在這個2021新年即將來臨之際,祝願所有的音樂愛好者們、耳機發燒友們都能過個好年,健健康康,買個真男人大饅頭好好犒勞犒勞自己吧,一年了,所有的辛苦都應該得到釋放,花錢買個開心,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