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奇特的藻類植物,形狀似木耳,嫩若凝脂,半透明狀。有的地方叫做「地木耳」,也有的地方將它叫做「地皮」。但是萬萬沒想到,它居然還有另外一個特別奇怪的名字,叫做「雷公屎」。
傳說東晉道家、醫學家葛洪入朝將「雷公屎」進獻給當朝皇帝,說此物可解熱清火、明目益氣。當時太子體弱多病,食用「雷公屎」後,竟然神清氣爽,身體康復。皇上大悅,御賜「葛仙米」之名。
地皮一般在打雷下雨之後會依附在地面、稻草、石壁等之上。而且下雨之後地衣之中充滿了水分,看起來就如木耳一般。所以有很多地方也把這個叫做「地木耳」。但是隨之雨停之後,地衣之中的水分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流失,不到半天,它就會變幹了。所以每逢下雨之時,想要摘地衣就要趁早,因為幹了以後就不太好撿。
過年的時候,因為疫情的緣故,在家中呆的時間頗長。正好有幾天打雷下雨,雨停之後,出門在田間遊蕩,無意之中在一條小路上發現很多類似木耳一樣的東西,但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便拍了個照片給發給我那堂哥瞧瞧,還跟他說這東西好噁心啊,一坨一坨的,跟翔一樣。結果堂哥告訴我這是地衣,可以吃的,外面賣要十幾塊錢一斤了。於是便告訴他地方,讓他帶上菜籃子來撿。花了一個多小時,撿了大概有7.8斤,收穫不小,這又多了一個菜了。
不過,地皮清洗起來有些麻煩,以後它裡面會裹上一些沙子和一些小雜物。所以撿回來之後,先得用水泡個一兩個小時,待其發開之後用菜簍清洗數遍,然後瀝乾水以備食用。
地皮不管是清炒、涼拌或者是煮湯,味道都很不錯,不僅清爽而且鮮美。
沒想到地皮居然還有個這麼怪異的名字,不過貌似還蠻形象的。不過顯然叫做地木耳更好聽些,也讓人更有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