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這位台州人入選中國十大年度探險家

2020-12-05 浙江在線

2016-09-24 13:06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編輯 趙靜 羅亞妮

外太空跳傘超越音速?

單人單艇划過大西洋?

自由攀登「地獄裡滾雪球」的山峰?

……

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人類極限,只有他們能做到。

他們是誰?

籃球運動中,nba每年評出一位mvp(最有價值球員)。

戶外探險的領域,也有類似的「mvp」,那就是美國《國家地理》評選的「年度探險人物」。

他們天賦異稟又膽識卓絕,前赴後繼地在全世界的各個危險惡劣的角落,完成一個又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冒險。

《國家地理》年度探險人物:當代、全世界、頂尖中的頂尖。(至今已有十一年,還沒中國人獲得這一頭銜。)

但是!今年,美國國家地理首次評選出中國區的十大年度提名探險家。

2016美國國家地理年度探險人物評選(中國區)經過評委的緊張終評後,10大年度提名探險家終於出爐。

來自台州玉環的極限馬拉松運動員陳盆濱的名字赫然在列!

本次中國區十大年度提名探險家將報送美國總部參與國際角逐,與全世界創造了不可能的奇蹟的探險家們爭奪這項殊榮!

此次評選選出的十位探險人物當中,或獨自用皮划艇漂流黃河寫下30萬字報告,或無視人類極限連續一百天跑一百個馬拉松,或常年致力於華北豹與野貓的追蹤與保護,或成為南極探險史上第一個駛帆船航海進入南極圈內的未知地域進行探險的中國人……

陳盆濱為何能入圍?

他曾經靠賣魚為生,438個伏地挺身讓他走向了比賽之路。一路奔跑,一路向前,永不止步。

後來,他成為登上美國《戶外》雜誌封面的第一個中國人;成為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松世界第一人(2014年)。

在南極100公裡極限馬拉松中,他以13小時57分46秒的成績勇奪冠軍,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國際性極限馬拉松比賽冠軍的中國人,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松大滿貫」的極限跑者。

2015年4月2日,陳盆濱從廣州海心沙亞運公園出發,在連續100天的時間裡每天跑完42.195公裡的距離。100天中,陳盆濱遭遇惡劣天氣、克服傷病、收穫友誼、傳遞申奧祝福,用執著的力量感染更多人邁出成為跑者的第一步。他創造了「連續跑馬拉松最長天數」的金氏世界紀錄。

他如今榮譽加身,與十多年前的青澀小夥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奔跑的步伐從未停止,向著每一個人類極限巔峰,向著每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發起挑戰。

他這些「瘋狂之舉」的背後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熱情讚頌,對自然的敬畏,對人類極限的不斷刷新。陳盆濱的身體裡藏著一個開拓進取、永無止境突破自我的大寫的台州人。這種精神值得被世界所記住!

評選將繼續開啟獨一無二的「公眾之選「年度提名探險家全民公投環節,十位提名探險家當中得票最多者便將獲此殊榮。

只要參與投票還有額外福利相贈

位於陳盆濱家鄉玉環的台州譽爾福汽配科技有限公司將對陳盆濱的支持者推出系列回饋活動,包括陳盆濱粉絲集會、至陳盆濱家鄉玉環的駕車自由行、參觀陳盆濱能量館等內容,並舉辦私人物品分享會(可近距離參觀獎盃、獎狀)、粉絲抽獎等環節。

這一票你不僅僅為陳盆濱而投!更是為台州而投!

點此投票

各位可以在投票之後將投票頁面截圖發送給「譽爾福車友管家」(即陳盆濱粉團負責人)參與活動。

操作方法:識別二維碼進入「譽爾福車友管家」,並發送截圖。

台州譽爾福汽配科技有限公司是台州市「500精英」企業、國家「同質配件」試點企業,是台州汽配產業優質集成商,力求給廣大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配件。譽爾福車友俱樂部倡導人·車·生活合一,日常主要通過組織駕車出遊、汽車知識交流等公益活動,實現戶外運動、休閒旅遊與駕車馳騁的有機結合。
 

1474693608000

相關焦點

  • 武大這一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武大這一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2021-01-16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3年度十大新詞語出爐 「中國大媽」「土豪」入選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國家語委29日在京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央八項規定」「稜鏡門」「H7N9」「土豪」「自貿試驗區」「單獨二胎」「中國大媽」「光碟行動」「女漢子」「十面霾伏」等獲評年度十大新詞語。
  • 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打開APP 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發表於 2020-05-12 17:45:30
  • 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2月16日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等入選。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16日,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中科院多項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和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m6A甲基化修飾調控脊椎動物造血幹細胞命運決定」、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水稻廣譜持久抗病與產量平衡的遺傳與表觀調控機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癢覺信息傳遞的神經環路機制」等成果分別入選。
  •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3-20  瀏覽
  • 2017年度十大風雲武器排行之全球篇:中國無一入選
    2017年即將離我們遠去,在新年到來之際,軍機圖綜合過去一年中各型武器的關注度、新鮮度、影響力等綜合因素,評選出了「2017年度十大風雲武器」,本篇為全球武器篇,國產裝備篇另見《2017年度十大風雲武器排行之國產篇:殲-20和運-20難分伯仲》。
  • 「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
  • 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
    記者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型多功能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初步設計完成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入選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
  • 量子密鑰分發、智能雷射器等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今天,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兩名專家入選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中國科學家張永振和李蘭娟入選。名單中包括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張永振。
  • 深晚報導|深大一項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近日,中國雷射雜誌社公布了 "2019 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 名單,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 20 項重大光學成果獲此殊榮 ( 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 10 項 ) 。其中,深圳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杜路平、袁小聰教授的研究成果 " 近場光學旋渦中的光學斯格明子結構 " 入選十大基礎研究類成果。據悉,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由光的自旋 - 軌道耦合產生的 " 光學斯格明子 " 結構,為微納尺度的光場調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科學網—「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開展基於幹細胞技術的「人工造血工程」,能大規模體外生產造血幹細胞、各類造血祖細胞、通用型紅細胞、血小板、粒細胞等,為國家醫療和國防安全提供戰略性儲備,具有重大的社會、科學、經濟和軍事價值。 裴雪濤團隊提出了幹細胞程序性高效擴增與血液定向誘導分化關鍵技術,涵蓋幹細胞、祖細胞、終末細胞三個關鍵環節,提高了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和擴增的效率,在規模化製備紅細胞環節取得新的突破。
  • 我校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
  •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2020-12-31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媒體評選2014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 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
    臺灣門戶網站雅虎奇摩再次評選出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16日結果公布。不同於去年榜單中奪人眼球的萌萌噠的熊貓「圓圓」,今年可算是一份「憤怒」的榜單。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政治素人」柯文哲入選,高居排行榜第二。臺媒稱這顯示了公民發聲時代的崛起,期待「素人」能帶給臺灣改變動力。
  • 寧波科學探索中心觸摸幾何展覽入選「典贊2020科普中國」十大年度...
    「典贊2020科普中國」分類評選結果日前出爐,寧波科學探索中心觸摸幾何展覽入選十大年度科普展覽展品。觸摸幾何展由寧波科學探索中心自主研發,將虛擬幾何實體化,從認識平面的無限世界開始探索三圍的異度空間,通過16個趣味互動展項深度解析幾何知識。
  •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PLoS年度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PLoS年度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 2016-10-31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評選揭曉(https://www.plos.org/paleo-top-ten),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李淳主導研究的「奇異濾齒龍(Atopodentatus unicus)」入選,並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