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太空訊(桂林)11月10日,美國大選結束,唐納德·約翰·川普(Donald John Trump)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回顧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歷任美國總統在任期內的太空探索活動側重點各有不同,比如現任總統歐巴馬在當選後不久,就擱置了布希政府時期重返月球的「星座計劃」。隨著美國國內航天私企的迅速崛起,川普如何處理NASA與航天企業的關係尤其值得關注。
雖然目前距離明年1月川普上任還有段時間,但結合此前他對美國太空政策的一些論述,我們可以判斷NASA在地球科學方面的研究經費將被削減,大型深空探索活動則不太會受到影響,甚至很可能獲得更多支持。
NASA對地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大部分由地球科學部任務理事會執行。來源:NASA
地球科學研究將受影響
早在九月,有關商業、科學和運輸的參議院委員會通過了NASA2016年的過渡授權法案,該法案使得NASA在2017財年獲得了195億美元的資助,確保NASA的運作不受換屆的影響,而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美國宇航局「火星之旅」(Journey to Mars)項目的運營。
在2017財年,雖然前景仍然不清晰,但因為川普總統此前否認氣候變化的存在,NASA地球科學項目的預算將遭到削減。早在今年5月,川普就制訂了他的能源政策願景:取消巴黎協議,專注石油、天然氣、煤等化石能源,並中斷對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的資助。這相對於歐巴馬現行的氣候政策是一個完全的逆轉,後者為地球科學研究增加了50%的撥款,在11月2日NASA發布的一份有關宇航局地球科學使命主題的官方報告中指出,這些資助讓公眾獲利並已取得很多進展。
很多政府機構、科學家與私人團體依靠NASA,將來自地球觀測系統的原始信息轉換為可用數據。宇航局地球觀測數據的使用者經常是政府機構、政策的制定者以及科研人員,他們擴大了科學家對地球系統的認識,提高了美國經濟競爭力,並制定良好的政策保護生命財產與地球的安全。此外,NASA一直在努力解決有關使用商業數據,增強地球觀測的建議。這些變化使得近些年NASA交付給用戶的產品數量激增,從2000年的814萬增加到2015年14.2億。換句話說,在短短十五年的時間裡,美國宇航局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了175倍,這些也意味著更多合作與商業利潤。
但美國國會中的共和黨人不這麼看,並以財政責任的名義,要求改變並提出新的標準。早在2015年3月,NASA的2016財年申請期間,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就表示:「我們注意到聯邦基金在地球科學項目上的開支數額有不成比例的增長,而且這是以犧牲深空探索、行星科學研究、太陽與天體物理等領域的預算為代價,我相信這些都源於探索,但是我們應該讓宇航局回歸核心工作。我們需要重新回到硬科學領域,進行載人航天項目,並對NASA進行革新。」
NASA正致力於2025年將人類送上小行星,2030年代送人類去火星。來源:NASA/JPL
載人航天 深空探索 航天私企會獲更多支持
雖然川普本人在他競選過程中很少說到太空領域,但是他的競選團隊一直設法招募羅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一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前共和黨議員,他在剛過去的十月為川普的競選團隊起草了一項政策。十月底,在美國太空新聞網站SpaceNews的專欄上,他贊同克魯茲關於削減地球科學開支,更多關注太空探索的觀點。
羅伯特·沃克表示:「NASA應該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深空活動,而不是以地球為中心,這些應該是其他政府機構該做的事情。人類本世紀末對整個太陽系的探索活動,才是宇航局的目標和重點。以我們目前的知識水平,發展航天技術去實現這一目標具有很高挑戰性,但這也正是科學探索的使命。重複開發無數技術相同、運力也相同的火箭是沒有意義的。政策協調將結束這種重複努力,並儘快讓航天私企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不一定需要NASA投入精力。」
另外,有關NASA的長期目標願景,目前看起來是讓人安心的。在今年5月,川普接受了由NASA發布的美國航天問卷,該問卷的十項問題由美國宇航局提供,以確定候選人對太空探索的立場。在有關未來載人火星任務的問題上,川普的競選活動表明,它將由美國的經濟狀況決定。
「政府會給我很多建議,這些將取決於我們的經濟狀況。如果經濟在全民層面都有增長,而且我們的準備夠充分,那麼我們可以看著時間表送更多的人去太空。」
不管怎麼樣,川普團隊對宇航局給予了讚賞,並對NASA的總體目標有承諾。
「在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川普1946年出生,NASA成立於1958年),NASA早已是美國最重要的政府機構之一,未來它同樣也是。NASA應該專注於太空探索,有太多未知等待我們去發現與探索,而目前我們僅僅只有最表層的了解。」
所以,未來幾年NASA的預算前景幾乎已經能夠勾勒出來,NASA的地球科學部及其他部門預算很可能會以新的標準進行詳細審議。除非這些項目能夠有益於地球以外的太空研究與探索,否則它將不太會得到持續的資金支持。
在目前這個時刻,NASA應該是展望未來並保持謹慎樂觀的。現任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Charles Bolden)在周三發布了一份內部備忘錄,標題是「在2017年達到和超越新的高度」,對政府換屆後NASA的未來表示積極樂觀。
作為太空探索的領先者,NASA的工作重心回歸地球以外的深空,很值得期待。在2018年,運力堪比土星五號的太空發射系統(SLS)與獵戶座飛船將進行首次不載人繞月飛行任務,而在那一年後就是阿波羅登月五十周年,我們拭目以待吧。
SpaceX是如何帶我們去火星的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