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導讀

2020-12-08 中藥材天地網

  《中國藥品標準》雜誌 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鵬,申明睿,李浩,翟為民,倪龍,郝博,石上梅,楊昭鵬,蘭奮,張偉

  通訊作者:石上梅,主任藥師,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標準處


  摘要 2020年版《中國藥典》草案已經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會議審議並通過。為了社會各界系統了解此版藥典中藥標準體系,本文從標準理念、主要增修訂內容與編制思路三個方面介紹了以保障中藥質量、滿足臨床需求而進行的相關標準工作,期望凝聚共識,促進新版藥典標準的貫徹實施。


  關鍵詞:標準體系,中藥,質量,標準化,適用性,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92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656(2020)

  doi:10.19778/j.chp.2020.00.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he Monographs of TCMs in 202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ZHANG Peng, SHEN Mingrui,LI Hao, ZHAI Weimin, NI Long, HAO Bo, SHI Shangmei *, YANG Zhaopeng,LAN Fen, ZHANG Wei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Beijing 100061, China)

  Abstract The 202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Eleventh Edition of ChP) had been reviewed and adopted by the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Executive Committe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ndard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in this edi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work which was intend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CMs and meet the clinical needs, from aspects of standard concept, main revisions and compilation ideas. And then tries to make more consensuse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pcoming Pharmacopoeia.

  Key words:standard syste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applicability; safety


  藥品應當符合國家藥品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是國家藥品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集大成者,是藥品研製、生產(進口)、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等相關單位均應遵循的法定技術標準。《中國藥典》不僅是藥品質量控制和保障公眾健康的有效工具之一,同時對規範行業秩序、引導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關於藥品監管工作「四個最嚴」要求以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精神,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確立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完成了2020版藥典(一部)的編制工作。


  1 標準的認知和理念發生深刻變化

  隨著科學技術及認知水平的發展,「標準」概念的定義也逐步發展,但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最佳秩序和共同效益[1]。因此,中藥標準的發展在為監管服務的同時,也是中藥產業健康發展與滿足人們用藥需求的重要保障之一。「最嚴謹的標準」要求標準設置的項目科學、限度合理,是以嚴謹的科學研究、嚴謹的標準工作與審議程序來實現的,是以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與適用性來體現的。


  1.1 標準的安全性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強

  《意見》就「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要求「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大綱》「各部重點工作」中亦已在安全性方面進行了系統規劃。


  2020版藥典修訂了「0212藥材與飲片檢定通則」(四部),規定植物類藥材及飲片禁用農藥(33種禁用農藥)不得檢出,並在「2341 農藥殘留量測定法」中新增第五法「藥材及飲片(植物類)中禁用農藥多殘留測定法」;修訂「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新增第五項「中藥中重金屬及有害元素一致性限量指導值(植物類)」。


  1.2 標準的實用性與適用性進一步加強

  《中國藥典》2020年版穩步推進藥典品種收載,進一步滿足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品種的需求。針對目前中藥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國家藥典委員會從立項開始即廣泛採納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以中醫臨床需求與質量標準問題為導向,以建立科學、可行的標準為目標開展制修訂工作。在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標準制修訂工作外,還通過宣貫培訓、企業交流、專家諮詢、媒體引導等多種渠道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各層面標準理念的融合,回應社會關切,推進藥品標準工作的貫徹落實。


  1.3 標準的研究結果與產品實際進一步吻合

  標準以科學研究與實踐經驗為基礎,而對於本身療效多依賴於實踐經驗的中藥,目前科學研究尚難以全面揭示其作用機制,物質基礎的現代研究還有待深入。因此,現階段藥材與飲片質量標準中用於日常檢驗的相關項目的制修訂實際上可分為三個部分:基於本草考證與現代應用實際的來源規定(包括基原、部位、加工方式等);基於來源正確的代表性樣本「辨狀論質[2]」的性狀規定;基於「辨狀論質」合格的代表性樣品建立的以相關物質與結構為標的的鑑別特性(包括顯微結構,物質的光譜特徵、色譜屬性,浸出物、水分、灰分等相關檢查,指定成分含量等),這也是近二三十年來《中國藥典》中藥標準體系發展的客觀趨勢。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製劑和單味製劑質量標準,則是各藥味相關質控項目在製備過程轉移規律的體現。而隨著質量控制需求與標準項目設置相輔相成不斷發展,《中國藥典》中藥質量標準成為一個整體的標準體系,其中設置的各項內容對中藥的質量控制和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有效均有其特有的目的與意義[3]。


  同時,根據馬克思主義認識論[4]「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基於科學研究之實踐經驗,標準制修訂工作中,通過編制大綱、課題立項等發揮能動性,對中藥標準的專屬性、特徵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限於現階段的認知水平與檢測體系整體能力,對相關規律的科學研究無法一蹴而就。例如飲片炮製研究,決不能因為一時顯示不出所用的實驗指標的變化,就輕率地否定炮製的意義和作用[5]。由這些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共同決定了現階段中藥質量標準的水平,體現出標準是現階段科學認知與實踐經驗的平衡。


  2 主要增修訂內容和特點

  《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共收載標準2711個,其中新增117個,直接修訂452個,不再收載 4個。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增修訂。


  2.1 全面提升安全性控制水平

  如表1所示,在控制具潛在風險的外源性有害物質方面:完善「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及相關方法;對於植物類藥材及飲片,制訂了33種禁用農藥殘留限量規定,建立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指導限度;制訂了易黴變中藥材與飲片真菌毒素限量標準。


  在控制內源性毒性成分方面,開展了中藥中所含成分與肝腎毒性的毒-效關係研究,對於具有較高潛在風險的中藥品種則不再收載。另外,還立項開展了烏頭鹼等毒性物質相關研究,為其限量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毒理學(生物學)數據支撐。


  表1 植物類中藥材安全性控制項目

  Tab.1 Safety control items of plant Chinese crude drugs


  



  2.2 進一步完善以中醫臨床為導向的中藥質量控制技術體系

  2.2.1 來源表述規範化


  中藥幾千年的臨床應用實踐積累了大量經驗與智慧,重點體現在歷代本草和文獻上,結合本草考證,在不引起用藥混亂的情況下,根據植物、動物、礦物分類學等領域中被廣泛認可的研究成果,對部分品種來源項目中中文名稱、拉丁學名等進行了規範化修訂,如表2所示。


  表 2 中藥品種來源項目規範化修訂

  Tab.2 Standardized revision for the source items of Chinese crude druges


 


  2.2.2 完善飲片質量標準體系,突出中醫藥特色

  飲片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國藥典》2020年版進一步完善了飲片質量標準體系。對於飲片炮製項為淨制、切制的,經過對性狀、鑑別、檢查等項目的系統研究,逐步完善;對於經炮炙或其他處理後的飲片,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專屬性質量控制,突出中藥炮製「生熟異治」的傳統特色。《全國中藥飲片炮製規範》的編制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


  例如:金銀花 金銀花功能清熱解毒,現代藥理研究證明金銀花中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具有保肝利膽、抗炎鎮痛、解熱、抗病毒等作用,因此在新版藥典標準中增加環烯醚萜苷類成分控制的特徵圖譜[7]項目。


  酒女貞子 根據酒女貞子炮製過程中特女貞苷轉化為紅景天苷的特點,將酒女貞子飲片標準中含量測定指標成分改為紅景天苷,反映出所控制成分與炮製的相關性,體現中藥特色。


  熟地黃 原標準中地黃、熟地黃均有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測定限度要求,但毛蕊花糖苷含量在地黃中僅為萬分之二左右,且在炮製過程中極不穩定,易發生降解和轉化。針對此問題,通過立項研究,並與國家評價性抽驗工作相結合,以具有滋陰、補血及降血糖活性且含量較高、性質更穩定的地黃苷D[8] 代替毛蕊花糖苷作為地黃和熟地黃的含量測定指標。


  炒苦杏仁 通過炒苦杏仁炮製機理的驗證,發現炒苦杏仁是通過炒制產生苦杏仁苷異構化反應,炒後D-苦杏仁苷、L-苦杏仁苷總量雖與燀苦杏仁基本持平,但D-苦杏仁苷含量明顯升高,L-苦杏仁苷下降,與臨床報導D-苦杏仁苷作用強於L-苦杏仁苷相符合[9]。故將炒苦杏仁飲片標準中苦杏仁苷含量限度提高到與燀苦杏仁一致,即不得少於2.4%。


  另外,依託相關立項研究,起草了「中藥材品種收載指導原則」「增收中藥飲片指導原則」等指導原則,相關內容擬收入再版的《國家藥品標準工作手冊》。


  2.3 以問題為導向提高標準的實用性與適用性

  根據《大綱》中「提高中藥標準應對質量問題的能力」的要求,針對存在問題的典型品種開展專項研究,解決相應標準中存在的問題。


  2.3.1 藥材和飲片

  例如:半夏 通過調研,發現部分生產廠家在產地初加工過程將焦亞硫酸鈉拌入半夏中,目的是提高半夏藥材的浸出物。為保證半夏藥材質量和安全性,通過收集未經伴有焦亞硫酸鈉的97批樣品開展研究,修訂了浸出物的限度。《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半夏以琥珀酸計算總酸含量,測定方法為電位滴定法,但該方法滴定終點判定難度大,導致滴定結果誤差較大,專屬性不強。通過研究發現,半夏所含有機酸以草酸為主,琥珀酸不足總有機酸含量的10%,琥珀酸不能夠代表總有機酸的含量,且半夏經硫磺燻蒸後總有機酸的含量(電位滴定法測定)升高,存在產地加工通過硫燻提高總有機酸含量的現象。這些成分與半夏的質量和療效相關性不強,有機酸是否有必要作為半夏的質量控制指標,還有待商榷。故經專家審議,刪去了總酸的含量測定項目。清半夏由半夏藥材加工而來,一併進行了相應的修訂。


  廣陳皮 針對廣陳皮按原標準含量測定項目(含橙皮苷不得少於3.5%)難以達標問題,經系統研究審議,擬對廣陳皮單獨制定含量限度要求(含橙皮苷不得少於2.0%;含川陳皮素和橘皮素的總量,不得少於0.42%)。

  淫羊藿 針對相關單位反映的淫羊藿含量問題,通過大量的產地調研和文獻檔案查閱,在充分收集樣品、科學研究、專家論證基礎上,恢復飲片炮製需「摘取葉片」使用的規定(即《中國藥典》2005年版的炮製要求),並根據不同植物來源制訂了不同的含量限度。


  連翹 對於「青翹」與「老翹」的問題,通過本草考證說明二者在本草中均有記載和使用,不存在孰優孰劣的表述,根據代表性樣本的研究結果,就相同的含量測定指標分別制訂了不同的限度要求。


  2.3.2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丹參總酚酸提取物 針對丹參總酚酸提取物標準中含量測定規定最低限度值僅為5.0%,將此品種名稱改為「丹參水提物(丹參總酚酸提取物)」。


  銀杏葉提取物 採用中藥指紋圖譜等技術手段從整體上評價中藥質量。針對銀杏葉提取物不同批次間的質量差異,分別建立了HPLC和UPLC指紋圖譜方法,以「供試品指紋圖譜中應呈現 17 個與對照提取物指紋圖譜相對應的色譜峰,其中 6 號峰與參照物峰保留時間相對應;全峰匹配,按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計算供試品指紋圖譜與對照提取物指紋圖譜的相似度,應不低於0.90」的要求來控制銀杏葉提取物的質量。


  2.3.3 中成藥

  相對於中藥材與飲片,中成藥生產鏈長、風險點多[10],中藥材與飲片本身就是一個含有多種成分的複雜體系,而由其組成的中成藥則更為複雜。這在客觀上決定了中成藥質量標準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重點關注中成藥中的君臣藥或貴細藥,同時控制與製備工藝等過程相關的指示性項目。


  例如:板藍根顆粒 板藍根顆粒現有批准文號800餘個,相關生產企業700餘家。依託前期國家評價性抽驗研究成果,發現不同廠家之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11]。特別是(R,S)-告依春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該成分易升華散失而導致在板藍根顆粒中含量下降。因此,考慮到該成分的控制不僅是對原藥材與生產工藝的控制,也是對包裝材料與儲藏條件的控制,在標準中新增以(R,S)-告依春為對照品的色譜鑑別項目,和以尿苷、鳥苷、腺苷總量計的含量測定限度規定。


  牛黃解毒片 牛黃解毒片收載於醫保目錄和基本藥物目錄,生產廠家眾多,屬於臨床需求量大的重點品種,在《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該品種標準收錄了5個薄層鑑別項目用以鑑別其中5個藥味或有效成分(冰片、膽酸、大黃、人工牛黃、黃芩),需要分別製備5份供試品用於相應的鑑別項目,還用到了大量的三氯甲烷。新版標準對鑑別方法進行了簡化,僅需取樣一次,按不同極性分步提取處理,就可以在3個項目中達到同樣的鑑別效果,既簡化了操作,提高了檢測效率,又以替換毒性較高的溶劑並減少用量來體現藥品標準綠色環保的理念。


  2.4 穩步推進成方製劑和單味製劑質量標準 


  加強中成藥標準控制項目與中醫臨床相結合,加強專屬性質量控制,充分體現中醫藥特點。

  2.4.1 按照大綱要求,開展中成藥品種的遴選工作

  《中國藥典》2020年版擬新增的品種中,大部分從國家標準提高課題中產生,也有一部分品種來自企業自主研究後的上藥典申請。處方藥味涉及含野生瀕危動植物、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的中成藥均,不再收入藥典。

  2.4.2 完善和規範中成藥標準體系(包括處方公開)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強制性標準文本應當免費向社會公開」,中成藥處方對指導醫師用藥、滿足消費者知情權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對於藥典已收載的非國家保密品種,按照大綱要求和專業委員會討論,除涉及國家秘密技術項目品種外,公開處方、製法。採取先在外網上公開品種名單,再公開檔案中查到的處方、製法,請相關生產企業核對,最後在《中國藥典》2020年版相關標準中填補內容的做法,將251個處方、製法內容再標準中補充完善。

  2.4.3 規範中成藥的製法

  製法不同於生產工藝,是對關鍵工藝步驟的濃縮。對於標準中製法項目的修訂,一貫採取審慎的態度,經製劑專家審議,對於申請修改的,通過相關研究證明確實屬於沒有質的變化的,如制粒前濃縮相對密度的明確、藥材粉碎等,同意修訂。

  2.4.4 加強控制項目與中醫臨床相結合,充分體現中醫藥特點

  以冠脈寧膠囊為例,其為國家醫保目錄品種,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藥,多廠家生產,其中丹參和葛根是活血化瘀的主要藥味,丹參中的丹酚酸B和葛根中的葛根素是主要的有效成分,新版藥典建立了同時測定丹酚酸B、葛根素的含量測定方法,將質量標準控制指標與中醫臨床功效相結合,以體現質量標準與中醫臨床相結合的標準制修訂思路。


  3 藥典編制的思考與啟示

  3.1 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標準體系的建設

  完善以《中國藥典》為核心主體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標準體系,必須認識到中藥的資源依賴性及隨之而來的品質波動,以及多元化資本進入中藥產業所帶來的正負兩方面的相關問題。近幾十年及未來十年二十年內,在中藥野生資源緊缺、人工種植養殖模式仍有待規範化的大前提下,現階段中藥品質與質量要求、質量標準之間的矛盾將一直存在。這就要求對於中藥標準,應傳承實踐經驗規律總結下的質量核心,以物質基礎科學研究為佐證發展創新,中藥質量標準和標準體現仍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標準體系的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3.2 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禁用農藥殘留的要求應循序漸進

  農藥殘留、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問題一直是中藥被「詬病」的癥結之一。《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於中草藥材的生產」,農業部的相關公告中亦不時增補中草藥作物禁用農藥名單,但從市場情況來看,中草藥材大多屬於小宗作物,禁用農藥檢出、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超標時有發生,但由於屬於農作物監管與藥品監管重疊區而受到忽視。隨著藥品追溯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中藥生產企業需要對中藥源頭進行質量控制,因此新版藥典在通用技術要求中對植物類藥材33種禁用農藥限量做出規定,並提出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推薦限度,將有助於形成倒逼機制,使得企業更加重視中藥材的種植、採收等,從源頭把控好中藥質量。


  3.3 要正確認識標準對於藥品質量控制的局限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定義「標準」是指有關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就藥品而言,藥品應當符合藥品標準,但是滿足標準要求的不一定就是藥品,這種辯證關係在《中國藥典》凡例中亦有體現:任何違反GMP或有未經批准添加物質所生產的藥品,即使符合《中國藥典》或按照《中國藥典》未檢出其添加物質或相關雜質,亦不能認為其符合規定。藥品的質量受諸多因素共同作用與影響,具體來說,即是以合格的原輔料、經合乎規範的生產過程與儲運條件而獲得的具特定預期療效的物質載體,而中藥的複雜性與特殊性在於原輔料的質量轉移甚至發生於不同的領域及層級。藥品標準僅僅是對藥品及原輔料合格與否的檢定規定,不可機械地僅靠標準來替代對中藥種植及生產全過程的完整控制[12]。


  3.4 要以嚴謹的程序保障標準化工作的公開透明

  《大綱》「指導原則」中明確指出「著力突出政府在國家標準制定中的主導作用和企業在產品標準制定中的主體地位」,在「保障措施」中亦明確了「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專家指導、社會參與』的藥品標準工作新格局」。按照相關工作程序,國家藥品標準的課題立項與標準制修訂等均及時予以公示,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從近期相關反響來看,業界對標準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有關單位或個人就課題立項疑義的諮詢,生產企業就新標準草案的覆核驗證意見與建議,相關社會團體、科研人員與醫藥愛好者等基於自身理解提出的許多建設性觀點等等,其中有許多建議被採納。同時,由於野生變家種、不規範種植、不合理採收等導致的質量問題仍有待系統研究,對於許多根據個別批次樣本考察而提出的標準制修訂建議則難以被採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國家藥品標準提高工作需要並且期望社會各界的參與,相關工作技術要求建議參照《國家藥品標準工作手冊》[13]。


  4 展望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寶庫,其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思維方式將繼續造福於人類,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防治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藥整體質量存在下滑的風險是一定時期內存在的問題,值得警惕。隨著對中藥相關科學技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期望能夠發現更多與療效相關聯的指標項目,為《中國藥典》中藥標準的不斷完善和提高,為促進中藥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與創新發展,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


  參考文獻

  [1] GB/T20000.1-2014. 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術語[S].2014

  GB/T 20000.1-2014.Standardization Work Guide, PartⅠ:CommonTerminology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Related Activities[S].2014

  [2] 謝宗萬,梁愛華. 中藥品種新理論的研究[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1

  XIE ZW,LIANG AH.Research on the new theory Chinese Medicine Varieties[M].Beijing:People’s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5:11

  [3] 屠鵬飛,黃璐琦,陳萬生,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工作思路[J]. 中國現代中藥,2018,20(12):1459

  TU PF,HUANG LQ,CHEN WS,et al.Working ideas on amendment of quality standards of Chinese crude drugs and decoction piece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2020 Edition)[J].Mod Chin Med,2018,20(12):1459

  [4] 本書編寫組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5年修訂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58

  The complication group.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2015 revision)[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5:58

  [5] 徐楚江. 中藥炮製學(供中藥專業用)[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5

  XU CJ.Science of Chinses medicinal herbs preparation[M].Shanghai: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85:5

  [6] 劉珊珊,魏守輝,朱晶晶,等. 澤瀉的本草考證、原植物調查及DNA條形碼鑑定研究[J].中國中藥雜誌,2020,45(07):1536

  LIU SS,WEI SH,ZHU JJ.et al.Herbal textural research,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DNA barcoding and of botanical origin of Alismatis Rhiizoma[J].China J Chin Mater Med,2020,45(7):1536

  [7] GAO W,WANG R,LI D,et al. Comparison of five Lonicera flowers by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single reference standardmethod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16,117:345

  [8] 嶽超,高傑,石上梅,等. HPLC測定地黃炮製前後3種苷類物質的含量[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5,21(04):71

  YUE C,GAO J,SHI SM,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ree components in crude and processed Rehmanniae Radix by HPLC[J].Chin J Exp Tradit Med Form,2015,21(4):71

  [9] XU SY,XU XF,YUAN SX,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mygdalin,Neoamygdalin and Amygdalin Amide in DifferentProcessed Bitter Almonds by HPLC-ESI-MS/MS and HPLC-DAD[J]. Molecules,2017,22,1425

  [10] 馬雙成. 整體質量良好 全程管控需加強[N]. 中國醫藥報,2020-03-30(004)

  MA SC.Quality is good overall,while the whole-process control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N].China Pharmaceutical News,2020-03-30(004)

  [11] 任國萍,李錚,傅欣彤,等. HPLC法同時測定板藍根藥材中尿苷、鳥苷、(R,S)-告依春和腺苷[J]. 中國新藥雜誌,2012,21(19):2330

  REN GP ,LI Z,FU XT,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uridine,guanosine,(R,S)-goitrin and adenosine in Isatidis Radix by HPLC[J].China J New Drugs,2012,21(19):2330

  [12] 石上梅,於江泳,王旭,等. 解讀《 中國藥典》2015 年版一部[J]. 中國藥品標準,2015(6):403

  SHI SM,YU JY,WANG X,et al.Explanation on Chines Pharmcopoeia 2015 edition Volume I [J].Drug Stand China,2015,16(6):403

  [13] 國家藥典委員會編. 國家藥品標準工作手冊:國家藥品標準技術規範(第四版)[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ion. Workbook for Drug Standards of China: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Drug Standards(Fourth Edition)[M].Beijing: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3



聲 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繫電話:135 1810 4025,郵箱:kefu@zyctd.com。


相關焦點

  • 《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最新進展
    生意社01月08日訊   2020版《中國藥典》的編制情況及最新進展牽動著廣大醫藥人的心,2019年12月15日,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媒體發布了《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工作最新進展》一文,透露了2020年版藥典的修訂情況。
  • 2020版藥典調整了哪些中藥品種?
    生意社07月06日訊   近日,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發布2020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時間為2020年12月30日。公布了新版藥典的目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調整了哪些品種?為何調整?未來會有哪些影響?
  • 2020年版《中國藥典》出爐 穿山甲等被除名
    《中國藥典》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由國家藥典委員會創作的,用於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藥品法典。社會在進步,科技水平在不斷提升,藥物的檢驗檢測工作也得到了完善,而《中國藥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當前醫藥發展和檢測技術的水平,故而及時更新藥典不僅能提升其標準水平,也能更好地推動我國藥品質量的提高、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確保藥典能充分體現我國研究新成果、展現新技術,添加診治、治療過程中所需的藥物,或者是將一些不適當的藥物篩除出藥典名單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
  • 分子生物學檢查法1001通則《聚合酶鏈式反應法》被202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
    日前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正式頒布,其中收載了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牽頭起草的1001通則《聚合酶鏈式反應法》,這是首個被中國藥典收載的分子生物學檢查法通則。2010年蘄蛇、烏梢蛇PCR鑑別方法被收載於《中國藥典》一部,成為第一個被《中國藥典》收載的分子生物學檢查方法。川貝母PCR-RFLP方法被收載於2010年版《中國藥典》增補本,金錢白花蛇PCR鑑別方法被收載於2015年版《中國藥典》增補本,霍山石斛PCR-RFLP方法被收載於2020年版《中國藥典》。
  • 強力枇杷露、小兒咳喘靈口服液首次進入2020年版《中國藥典》
    7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經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20年12月30日起實施。
  • 2020年版中國藥典頒布,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
    藥典除名!給穿山甲再添一片「鎧甲」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因保護待遇一再升級,穿山甲不斷躋身話題榜單,成為野生動物界的網紅擔當。6月5日,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而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包括穿山甲在內的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
  • 兩位院士力挺艾鐵民教授對編制《中國藥典》2020版的建議
    《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寫大綱「努力實現中藥標準繼續主導國際標準制定」的理念,筆者提出幾點建議。1  依照「最嚴謹的標準」要求,《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名須要做到「一名一物,一物一名」《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載有「綿馬貫眾」和「紫萁貫眾」,主治與功能基本相同,但臨床醫生的處方裡出現的只是「貫眾」,並無「綿馬貫眾」和「紫萁貫眾」的藥名。
  • 2020版《中國藥典》重組治療性生物製品命名原則擬修訂
    文 | 滴水司南2019年12月09日,密切圍繞"國家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的總體目標,以建立"最嚴謹的標準"為準則,為進一步完善生物製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規範重組治療性生物製品通用名稱,保證對上市藥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藥物警戒監管,避免"一藥多名"或不同藥品採用同一通用名稱的混淆,經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擬對《中國藥典》2015
  • 【行業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
    本文系統介紹《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的思路,並對業界和社會關注的有關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問題進行討論,以供參考。為了做好《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工作,國家藥典委員會面向全國徵求意見,同時組織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方面的藥典委員以及有關專家,對收集的意見、建議和媒體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數據溯源和深入研討。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的工作思路。
  • 2020版藥典重點增加中藥材、藥用輔料標準 品種遴選有啥看點?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將《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大綱初稿在網上進行公示,徵求意見和建議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1日。 對比《中國藥典》2015年版 梳理發現,2020年版藥典編制大綱將以臨床需求為目標來遴選出安全有效、質量穩定、標準成熟的品類收錄到藥典,並進一步擴大品種收載;預計相比2015年版收錄的5608個品種,增加約800個。
  • 2020版藥典新鮮出爐!中藥材和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
    2020版藥典變化2020年版《中國藥典》新增品種319種,修訂3177種,不再收載10種,品種調整合併4種,共收載品種5911種。一部中藥收載2711種,其中新增117種、修訂452種。2、中藥材名稱、來源和藥用部位的修訂與規範為了保持藥典的權威性和科學性,2020年版《中國藥典》對中藥材名稱、來源和藥用部位等進行梳理和規範。
  • 【安捷倫】一文讀懂 |《 2020 版中國藥典》化藥元素雜質檢測的...
    元素雜質可能來源於化藥中原輔料、催化劑以及環境汙染物,2020 版《中國藥典》對於化藥中元素雜質檢測也進行了規範,首次提出元素雜質限度和測定指導原則。2020 版中國藥典中關於化藥元素檢測有哪些修改和新增內容?
  • ​2020年版藥典 中藥材、中藥飲片都有哪些新變化
    生意社03月19日訊   202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品種總數計劃達到6400個左右,其中:中藥增加品種約220個,化學藥增加品種約420個,生物製品增加品種收載30個,藥用輔料增加品種約100個,藥包材品種收載30個,共約800個。
  • 津苑無機園丨2020版《中國藥典》,生物製品安全無小事
    石子園主前話:2020年,疫苗被全球人高度關注,佐劑是一種能夠增強對疫苗組分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或改變免疫反應的物質,氫氧化鋁佐劑是疫苗中最常使用的一種,其含量的高低影響疫苗的安全性;人血白蛋白,其工藝中所用的原材料及包裝材料均有可能產生鋁汙染,鋁殘留的測定對於生物製品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 2020版《中國藥典》│ 島津柱切換二維液相,助您輕鬆應對「0722...
    《中國藥典》2020年版《0722維生素D測定法》,保留原先的第一、二、三法外,新增加了第四法——柱切換二維液相法。 本次,小編和您一起探討新加入的第四法。 《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0722維生素D測定法》,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維生素D製劑中所含維生素
  • 2020版藥典前瞻丨中藥重金屬及元素形態分析出新規,島津助您從容應對
    導語2019年12月19日,國家藥典委官網發布關於《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增修訂內容(第二十五批)的公示,其中《23222020年3月25日,國家藥典委官網發布「關於中國藥典四部通則
  • 穿山甲被請出藥典 中醫已做了多年準備|中藥|天仙藤|中國藥典|...
    最新出版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品種未被繼續收錄。中醫藥業界人士對此怎麼看?會對中醫中藥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近日,南都記者就此採訪了兩名中醫藥專家,分別為南方醫科大學中藥方劑教研室主任程衛東,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彭康。
  • 賽默飛蓄能|2020版藥典開始徵訂了,關於重金屬的變化你知道嗎?
    關注我們,更多乾貨和驚喜好禮劉莉飛飛:小賽同學,好消息,期待已久的2020版中國藥典編制工作已經完成,現在開始徵訂啦,看來正式實施指日可待呀~小賽:飛飛,你不要激動,我現在還沒搞清楚狀況呢!2020藥典修改了什麼增加了什麼,早已經被一遍又一遍的公示稿混亂了,誰來幫幫我理理啊!
  • 2020版《中國藥典》│遺傳毒性雜質檢測,您準備好了嗎?
    導 讀2020版《中國藥典》已於今年6月正式發布,並將於12月30日起開始實施。2020版與此前版本的藥典相比,有多處重要的增刪與修改,四部新增《9306 遺傳毒性雜質控制指導原則》為其中之一。該指導原則的出現,為遺傳毒性雜質的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據此,藥典二部又在十種藥物項下規定了對磺酸烷基酯類和N-亞硝胺類遺傳毒性雜質的監控要求。
  • 2020版藥典已將其刪除!
    繼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後,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與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多個品種,均未被繼續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