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最美衛子夫,卻為愛整容丟了事業:容貌焦慮,毀了多少女性?

2021-01-08 勇哥de書舍

淡出娛樂圈很久的張檬,最近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

表演完畢後,她首次回應自己整容的問題——我活到現在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去整容。

三年前的張檬正是事業的高峰期,一部部大火電視劇的播出,她清純可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最巔峰的時候,就是出演新版《天龍八部》的神仙姐姐王語嫣,這部劇中備受矚目的女性角色之一,可見張檬彼時的咖位。

成也王語嫣,敗也王語嫣。

也正是因為這部劇,她遭受了網絡暴力,很多網友說她「醜」,根本配不上「神仙姐姐」的角色,讓她一度陷入自我懷疑。

更重要的是,那時候她的男朋友也說她醜,一句「為愛整容」斷送了她整個演藝生涯。

沒整容之前的張檬到底有多美?

《美人心計》中衛子夫只有一個鏡頭,就被稱為「最美衛子夫」。

《美人無淚》中清純動人的海蘭珠,一顰一笑都動人心弦。

可這些都沒有被她看到,那些否定的聲音,仿佛分外刺耳,一句一句鑽進她心裡。

容貌這件事之所以會讓一個女性焦慮,並不在於她聽到的稱讚有多少,而在於她聽到的否定有多少。

把皮囊等同於自我,皮囊被否定,自我也就陷入了懷疑。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明明長得很好看,卻還是不自信,一直懷疑自己。

「吃過醜的虧,我只想變美」

其實,容貌焦慮不只存在於娛樂圈,它滲透在千千萬萬普通女孩的生活中。

有一項調查顯示,18-35歲的女性,每天平均照鏡子的時間為45分鐘,只有1%的女性對自己的外貌非常滿意,表示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女性分別佔比55%和14%。

其實愛美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我們只能因為外在好看,才能被肯定,恐怕就變味兒了。

有數據顯示,每年8月都是「學生整容季」,超過三成的大學生有整容意向。

覺得自己不夠漂亮,希望用美讓自己的路更好走一些,似乎成為了默認的社會潛規則。

但女性變美之後,人生真的可以變得「容易」一些嗎?

誠實的回答的話——是的,社會的確更加接納美一點的女性。

當我們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第一張名片往往是我們的形象氣質,然後才是有趣的靈魂與豐富的內在。

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指的就是:人第一次與某人或者某物接觸時,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第一印象輸入的信息對以後的認知產生極大的影響。

很多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吃過「不美」的苦,她們的第一張名片不夠吸引人,也就根本沒有人願意去認識真正的她。

她們的同學或者親友那些不友好甚至是嘲笑的聲音,都會成為她們否定自己的理由。

因為負面的否定一定比正面的讚美更令人印象深刻,慢慢地,這些否定、偏見和質疑的聲音,就會被她們內化成對自己的否定。

獨白劇《魔鏡》講得就是一名「長得不好看」的女孩自述,她少年的時候,一直被班上的同學嘲笑瘦得像麻杆還有醜,就連她最喜歡的班長,都沒有正眼看過她一眼。

長得不好看,是她一直以來的陰影。

長大以後,她不敢「真面目」見人,怕不被喜歡、不被肯定,於是她就用化妝來讓自己變美,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去化妝,才敢面對「變好看了」的自己。

大家發現了嗎?

其實,一個人因為容貌焦慮、自卑的原因,更多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因為偏見受過的傷害,無法面對那個雖然受傷卻無能為力的自己。

於是,別人的傷害、諷刺的話,就像無刃的箭,被全部內化成對自己的攻擊。

「我也許會因為變美而被愛」

對於深陷外貌焦慮的女性來說,美更像是一種執念,她們會覺得自己不美,是自身很多悲劇的來源。

她們被偏見所傷害,每一句評價的話語,都會不由自主地鑽入她心裡:「原來那些人說得很對,自己就是那麼醜,就是那麼不堪。」

然後她們就已經陷在了這種模式裡,沒有盡頭地循環。她們在心裡給自己豎起了一個非常高的標尺,她們拼盡全力想要到達,卻永遠也到達不了。

使得她們不能到達的,不是她們不夠美,而是內心的空洞填不滿。

即使通過各種手段變美之後,她們又會不可控地面對新的否定,然後重新陷入自我懷疑。

就像鄭爽被稱為「談一次戀愛整一次容」,根植於她內心的早已不是對自己外貌的客觀評價,而是深深的自卑與不確定性。

她們不知道的是,正如人不會因為優秀而被愛,自然也不會因為變美而獲得真正的愛。

即使是短暫的關注,也不是發自內心的愛。

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從小被叫胖丫頭,還因為胖而遭受過校園暴力,外貌令她極度自卑。

上了大學後,她發現身邊的女孩都是高瘦美,於是她踏上了瘋狂減肥之路:一日三餐只吃蘋果喝粥,別的食物一概不吃;每天跑步十公裡,不管颳風下雨。

三個月的時間她瘦了20斤,身邊的人都誇她變美了,可迎來了脫髮、失眠、閉經、內分泌失調等疾病。

疾病的纏身,加上長期催吐的習慣,她已經很難再胖起來。

別人依然會誇她變美變瘦,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已經陷入更難以自拔的自卑。

她變瘦了變美了,可她的目的達到了嗎?

顯然是沒有的,因為僅僅在外貌上努力,遠遠無法填補一個人內心的枯竭。

就像用熱水去澆一大塊冰塊,只能解決表面的問題,內在的焦慮與不安,只會日積月累地增加,因為認同別人的偏見,已經變成她逃避自卑的生存模式。

她可能已經忘了。一個人只有從心裡認可自己,相信自己有價值,堅信自己值得被愛被尊重的時候,才會被愛被尊重。

美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束縛

女性在面對外貌與年齡的焦慮無處緩解,明明付出了很多卻依然覺得自己可以更美。

但大家發現了沒有,為什麼生活當中很多男性,他們或許相貌普通,甚至人到中年後,挺著小肚腩,頂著油膩的頭髮,卻依舊會很自信。

《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面,小姐姐們一個個訓練有素,為了訓練可以不睡覺不吃飯。上節目之前提前半年健身,對身材管理極度嚴苛,卻還是總在自我懷疑。

再看看隔壁《追風吧!哥哥》,哥哥們甩著遮不住的小肚腩,跳著好無力度的舞姿,眼神裡卻寫滿了「看我看我,帥不帥!」

為什麼男性可以對外貌毫不在意,女性卻對外表總是充滿焦慮?

其實這是因為,女性的外貌價值往往是與社會價值結合在一起的。

千百年來,女性被禁錮在家裡,其他價值無處發揮,所以對她們來說,外表不只是修飾打扮,而是社會處境的彰顯,是自己最直接的資本與資源。

但到了今天,女性不只是被禁錮在家裡,能證明自己價值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可是潛意識裡對「美貌資源」的追求沒變,社會對女性的評價標準也沒有變。

社會上一部分人的價值觀,還是習慣去物化女性。

但大部分女性遇見這種情況,一定下意識的是認同、欣賞,甚至還可能引起自卑的情緒,因為我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因為顏值而被比較。

追求美,早就成了女性融入骨血的一部分。

你需要美,但不需要為別人而美

但回到正題,作為女性,我們怎麼去建立自己的容貌自信呢?

楊瀾說過: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你必須精緻,這是女人的尊嚴。

我們承認,女性可以活得精緻,也會在變精緻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只不過,愛美應該是一個人的本能,是一個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而不應該變成一種瘋狂,一種執念。

首先,把別人的評價,還給對方,那不是屬於你的。

引起我們容貌焦慮的,往往是我們認同了那些負面的聲音。

但其實,別人攻擊或者否定我們,恰恰暴露了他們對自己的不接納,以及對事物的偏見,沒有人是完美的,批判容貌本就是錯誤的偏見,

所以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不屬於我們的聲音拒之門外。

那些不友好的聲音,一個字也不要聽,那不是屬於我們的功課。

其次,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漂亮。

千篇一律的錐子臉、A4腰、天鵝頸、雙眼皮、高鼻梁,應該是美的標準嗎?

當然不是。

我們要建立起自己的審美認知,不被他人左右的標準。比如我覺得微胖一點也挺好,我覺得單眼皮也挺憂鬱的,我覺得我自己有缺點,但是還挺可愛的。

再次,接納自己,建立「內聚性自我」。

我們生活在社會,永遠都無法逃脫別人的評價與眼光。當我們還沒建立起堅定的自我評價體系時,就很容易被別人的評價帶著走。

想要在自己心裡豎起定海神針,就要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建立一個堅不可摧的「內聚性自我」,這個自我不斷地提醒你:即使你變老變醜變胖,你也依然值得被愛,也依然有人在愛著你。

最後,坦誠面對生活中真正令你不滿的地方。

當一個人內心漂泊的時候,總會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像很多女孩都覺得自己不美,生活才會糟糕。

其實,真正令人焦慮、令人不安的不是外貌,而是別的事情。

也許那件事情我們不敢面對,只能拿外貌當「擋箭牌」,但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認識自己,找到那個令你覺得羞恥、覺得恐懼的點,直視它,改變它。

要清楚一點:身體、容貌都是為你服務的,不應該成為你的主宰。

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你可以不完美,但你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因為你內在缺失的東西,外貌無法幫你填補。

你不會因為美麗而被愛。

你想要獲得的那些,就藏在你不敢看清的內心深處,等著你去發現。

相關焦點

  • 容貌焦慮正在刺痛著1000萬年輕人……
    但她依舊覺得自己是個醜陋基因的集大成者。她曾動過整容的念頭,隆鼻、削骨、填充、豐唇......但醫生卻說她很美,並且直指她內心的自卑。那一刻,她迷茫了,為什麼自信的人最美?難道不是因為美才自信嗎?到底什麼才是美?
  • 趙薇齊溪談容貌焦慮說了什麼?容貌焦慮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容貌焦慮
    近日,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幕後紀錄片上線,監製、導演趙薇和主演齊溪首次在鏡頭前公開談論"容貌焦慮"問題。幕後紀錄片當中,趙薇對一些片段產生共情,流下了眼淚。她坦言自己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對自己不自信,覺得自己滿臉都是缺點。但是,趙薇作為過來人也告訴各位女性:"有時候缺點你認可它,它也是可愛的。"
  • 趙薇也有容貌焦慮,一定要五官完美才叫好看?
    繼身材焦慮之後,容貌焦慮也成了很多人的煩惱。什麼叫容貌焦慮?顧名思義就是覺得自己長相不好看而產生的焦慮。趙薇發起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昨天開播,第一集《魔鏡》就將焦點放到了容貌焦慮上,並且很成為熱議話題。在關於容貌焦慮的話題下,大家暢所欲言。圍觀了一些網友的發言,kiyo發現當下對容貌焦慮的人還真不少,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
  • 張檬的衛子夫真的豔壓群芳嗎?她才是真正的大漢「白月光」
    近日《我就是演員》當中,張檬回應整容一事掀起了很大的熱度,特別是於正當場的點評更是帶來很多人對於張檬曾經的顏值的好奇。於正說張檬曾經就是因為出演了衛子夫而讓人一下子記住了她的美貌。不過吧,這事網友們抱有不同的看法。
  • 全世界都有容貌焦慮!22萬人線上問別人:「我醜嗎?」
    摘要:有多少人,一生都痛恨自己的長相?全世界「外貌焦慮」最厲害的,要屬「重度顏控」的日本。在那裡,高達38%的人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而回答「滿意」的,只有 26%。而此前GfK的調查則指出,世界上對自己長相滿意度較低的,多為日本、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滿意度較高的,多為發展中國家,比如墨西哥、土耳其 ——這些國家的網際網路,也相對不那麼發達。
  • 玻尿酸後遺症太可怕,看看這些被毀顏的女星,你還會選擇整容嗎?
    說到整容這個詞語,很多人都會說這是很多女性的一個專利,的確在整容上面女性站了大部分,她們為了讓自己變美,甚至不惜代價的在臉上動刀子,或者打一些玻尿酸。甚至有的時候真會成為她們的一個習慣,總感覺臉部的一些小變化,都需要用整容來調整。
  • 張檬:還記得《美人心計》最後出場的衛子夫那驚鴻一瞥嗎?
    原因是整容未遂,顏值盡毀。在她未整之前其實很耐看,最為驚豔的是《美人心計》中最後出場的衛子夫那驚鴻一瞥。近年來隨著整容技術的發展,娛樂圈明星整容愈發流行,似乎不論自己美不美都要去整一整。比如張檬整容,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她整容前後的圖片,真的有點慘不忍睹。
  • 《衛子夫》36-42集 電視劇1-47集劇情 大結局:衛子夫與劉徹為李姬...
    但是實際上,王燕是愛慪的手下,奉命來到宮中,打算為當初因為衛子夫而死的楚服報仇。愛慪指導了王燕怎麼勾引劉徹,隨後劉徹果然很關心王燕,和王燕一起休息。衛子夫在宮中看望平陽公主,平陽公主此時看衛子夫格外不順眼,但是衛子夫卻表情真摯的希望能夠和平陽公主重歸於好。平陽公主以為曹時和衛子夫見面,衛子夫說了自己的壞話,但是衛子夫實際上卻只是想要曹時和平陽公主感情更好一點而已。
  • 衛子夫的扮演者中誰最美?王珞丹第三,寧靜墊底,第一非她莫屬!
    《大漢天子2》中換成了寧靜扮演「衛子夫」,寧靜姐姐固然是很美的,但是總覺得這個髮型和這個角色都與她格格不入…從不施脂粉的妝容,到清新淡雅的漢服,一股濃濃的漢風撲面而來,首次以古裝造型亮相的王珞丹可謂驚豔!
  • 《1988》子賢因自卑整容,父母外貌也遭炮轟,女丑就食物鏈底層?
    又分享了做普拉提減肥的照片↓那時就有人質疑她樣貌有變化,她回應說沒做雙眼皮只是化妝加持。到10月就公開了自己決定去割雙眼皮↓到前兩天在視頻裡公開「眼部能做的手術都做了」↓和之前樣貌對比,確實變化不小↓之前的↓整容這事兒,就是李世英自己的私事,如果她覺得樣貌改變能讓她更快樂,那整容又有何不可?
  • 她是新生派演員,出演《衛子夫》正式出道,如今卻撞臉範冰冰
    當然我也不調侃韓國了,我今天來介紹的這一位也是一女明星,本來就小有名氣後來跑到韓國整容去了,現在一出來還倒是撞臉範冰冰了!她是新生派演員,出演《衛子夫》正式出道,如今卻撞臉範冰冰提起「王瑞子」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不認識吧,畢竟最近幾年才是娛樂圈裡的新人,但就沒當下小鮮肉那麼火!
  • 「容貌焦慮」背後:不完美才是廣闊的美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趙薇導演新作《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上線,該集以一個自卑女孩的內心獨白出發,探討當代年輕女性普遍存在的「容貌焦慮」,引發觀眾廣泛共鳴。劇中齊溪扮演的女孩是一個熱衷化妝與自拍的「朋友圈集贊狂魔」,但外表豔麗的她卻一直隱藏著自己脆弱敏感的內心。「一定得是有胸有屁股還得瘦嗎?」「是誰定義了美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又是為誰定義的?」「你到底在取悅誰?為什麼活得如此卑微?」「到底是自信的女孩最漂亮還是漂亮的女孩最自信?」一連串「靈魂拷問」折磨著女孩,也叩擊著屏幕前觀眾的內心。
  • 80年代,母親驚豔了中國影壇,20年後,女兒獲得「全球最美」稱號
    她低調溫柔,但也敢作敢當,即使當時自己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如果戀愛便會影響她的事業發展,可她還是向大眾說出了自己的 朱曼芳的女兒名叫鄔君梅,從小她就在母親的影響下,跟隨著母親去劇組,看周圍人演戲或許是耳濡目染得多了,久而久之,鄔君梅也想要成為向母親那樣的人,站在舞臺上。但是,身為母親的朱曼芳卻知道這一行業的艱難,她不想讓女兒以後受苦,就從來沒有想過讓她踏進演藝圈。 但是,母親的阻止卻抵擋不住鄔君梅對演藝事業的熱愛。
  • 衛子夫47集大結局全集劇情:衛子夫假死與劉徹修正果
    她只是一介平民歌女,沒有嬌豔媚態,沒有顯赫家勢,但卻憑著睿智蘭心和建立「和諧後宮」的決心,令一代雄主漢武帝與她相守三十八年,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也是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后。衛子夫的經歷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其弟大將軍衛青(沈泰飾) 、外甥驃騎將軍霍去病(張亞希飾)都是漢代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英雄。
  • 衛子夫還有一個妹妹,兩人結局大不相同,妹妹比她還要幸運
    我們都知道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第二個皇后,她原本出身非常低微,但是卻逆流而上做到了皇后的位置,可以說她一生的經歷是傳奇,並且她的經歷也讓她成為了大漢著名的皇后之一,衛子夫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平陽公主府中一名小小的歌女,她之所以能夠與漢武帝產生關係,是因為漢武帝去霸上祭祀祖先,回來的時候順道去了一下平陽公主的府邸
  • 美女的煩惱:從一個很胖的美女整容成火辣美女!太好看了!
    即使改變了容貌又如何,漢娜依舊愛得那麼卑微。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再加上整形後的美麗外貌,如今的她,終於可以真正的站在舞臺上,而不是躲在臺後,可以不再為別人代唱,而是以她自己,姜漢娜的身份唱歌了。可是,這個笨女人還是願意去代唱,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和他一起工作。幸運的是,她的歌聲與魅力吸引了所有的人,大家都決定,將她作為新人推出。
  • 你有容貌焦慮嗎?什麼樣的女生最『美麗』?
    《聽見她說》,是由趙薇做導演,專門針對女性問題拍攝的微電影。 而第一期《魔鏡》,正是針對女孩的容貌焦慮。「好身材」、「才華兼備」、「運動達人」都是她的標籤,自律如彭于晏,見到她都要由衷獻上一聲:「女神!」 因為自律,38歲的她不懼素顏出鏡、身邊集結了一群優秀的朋友、渾身散發著知性美。 有多自律,就有多優秀,這話一點都不假。
  • 漢武帝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是誰?不是衛子夫和李夫人,其結局最悽慘
    漢武帝繼陳阿嬌之後是衛子夫,衛子夫色衰之後是王夫人,王夫人早逝之後是李夫人,而李夫人早逝之後,又一個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奇女子出現了。這個女子名叫趙鉤弋。趙鉤弋的家鄉在河間(河北省河間縣)。相傳漢武帝一次北巡過黃河時,看見河間青紫雲氣,氤氳繚繞,就向隨行的方士詢問:此主何徵兆?方士們原本就是濫竽充數之人,便信口開河地說道:「這裡的天空祥雲籠罩,一定有奇女子出現。」
  • 衛子夫(大漢賢后衛子夫)第33集劇情介紹
    霍去病抽空來到衛子夫府上,與衛子夫談論王桑姐妹的為人,雖然平時經常出徵作戰,霍去病的心思卻非常細膩,總覺得王桑姐妹妹意圖搶走衛氏的權力。  衛子夫其實也對王桑姐妹升起了疑心,數日之前王燕的兒子被衛子夫的大兒子打傷,衛子夫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是自己的兒子下了重手,後來經過一番思慮漸漸覺得事情發生得太古怪。
  • 反容貌焦慮| 我和你一樣普通,為什麼不能自信
    她常會對我說,你看你的嘴形不太好看,要是男孩長這樣還不要緊,但是女孩這樣就不行了。其實你的容貌焦慮也不是你的父母灌輸的,而是社會塑造的結果。父母之愛子女,必為其計深遠,他們知道女性容貌的社會期望值在那裡,知道大眾審美一向對男性寬容而對女性嚴苛。所以,不只是你在「容貌焦慮」,而是父母也在為你的容貌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