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構建混合量子系統,量子計算機更近一步

2020-08-28 科學新聞前沿


NIST物理學家周在實驗中調整用於操縱原子和分子的雷射束。來源:Burrus/NIST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物理學家通過將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連接或「糾纏」,加強了他們在量子水平上對分子基本性質的控制,展示了一種構建混合量子信息系統的方法,該系統可以操作、存儲和傳輸不同形式的數據。

《自然》雜誌5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種新的NIST方法,它可以通過連接基於其他不兼容的硬體設計和工作頻率的量子比特(Qubit)來幫助建立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機和網絡。混合平臺量子系統可以提供像傳統計算機系統那樣的多功能性,例如,可以在電子處理器、光碟和磁性硬碟驅動器之間交換數據。

NIST實驗成功地將原子離子中電子的性質與分子的旋轉態糾纏在一起,因此對一個粒子的測量將控制另一個粒子的性質。這項研究建立在該小組2017年展示的分子量子控制的基礎上,該演示將長期以來用於操縱原子的技術擴展到由多個原子結合在一起的分子提供的更複雜、可能更富有成效的領域。

分子和原子一樣,具有不同的內部能級,但也以許多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旋轉和振動。因此,分子可以通過在每秒幾千到幾萬億周的大範圍量子比特頻率上轉換量子信息,在量子系統中充當介體。通過振動,分子可以提供更高的量子位頻率。

量子糾纏

NIST物理學家姆斯·金文·周(James Chin-wen Chou)說:「我們證明了原子離子和分子離子是糾纏在一起的,我們還證明了在分子中有廣泛的量子比特頻率可供選擇,」量子位用兩種不同的量子態來表示數字數據位0和1,例如原子中的低能級和高能級。一個量子比特也可以同時存在於兩種狀態的「疊加」中。NIST的研究人員將鈣原子離子的兩個能級與氫化鈣分子離子的兩對不同旋轉態糾纏在一起,氫化鈣分子離子是一個與氫原子相連的鈣離子。分子量子比特有一個轉換頻率,即在兩個旋轉態之間循環的速度,或者是13.4千赫茲(kHz,每秒數千個周期)的低能,或者是8550億周期每秒(千兆赫茲或GHz)的高能。

「分子提供了一系列的躍遷頻率選擇,我們可以從許多類型的分子中進行選擇,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量子比特頻率範圍,我們可以將其引入量子信息科學,」周說。「我們正在利用自然界中發現的過渡,所以結果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

實驗使用不同強度、方向和脈衝序列的藍色和紅外激

光束的特定公式來冷卻、糾纏和測量離子的量子態。

量子計算機概念圖

首先,NIST的研究人員捕獲這兩個離子並將其冷卻到最低能量狀態。由於物理上的接近和正電荷,這對行星相互排斥,這種排斥作用就像一個彈簧,鎖定了他們的運動。雷射脈衝增加了分子旋轉的能量,並創造了低能和高能旋轉態的疊加,這也引發了共同的運動,因此這兩個離子開始同步搖擺或擺動,在這種情況下是朝著相反的方向。

因此,分子的旋轉與其運動糾纏在一起。更多的雷射脈衝利用兩個離子的共同運動來誘導原子離子進入低能級和高能級的疊加。這樣,糾纏就從運動轉移到了原子周圍。研究人員通過向原子離子照射雷射並測量它的螢光,或者說它散射了多少光來確定原子離子的狀態。

NIST的研究人員用兩組分子的旋轉特性演示了這項技術,在低能對(量子位)下87%的時間成功實現了糾纏,在高能對(量子位)下成功實現了76%的糾纏。在低能量的情況下,分子以兩個略微不同的角度旋轉,就像一個頂部,但同時處於兩種狀態。在高能情況下,分子同時以兩種速度旋轉,速度相差很大。

2017年實驗中展示的量子邏輯技術使這項新工作成為可能。研究人員應用紅外雷射脈衝來驅動分子100多個可能的旋轉狀態中的兩個狀態之間的切換。研究人員知道這種轉變的發生是因為在兩個離子的共同運動中添加了一定的能量。根據原子離子發出的光信號,研究人員知道這些離子是糾纏的。

來源:Phys.org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建立混合量子系統
    研究人員通過連接或「纏結」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增強在量子水平上對分子基本性能的控制,展示了一種通過構建可混合的量子信息系統來操作、存儲和傳輸不同形式數據的方法。NIST的新方法可以在不兼容的硬體設計和不同的工作頻率下,通過連接量子位來幫助構建大規模量子計算機和網絡。混合量子系統仍可以像常規計算機系統一樣提供多種功能。
  • 量子計算機的真實原理成功地模擬了經典計算機中量子計算機的特性
    科學家已經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的真實運作,並成功地模擬了經典計算機中量子計算機的特性。在決定如何構建量子計算機時,結果應該非常重要。建造超高速和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的夢想再次成為焦點,世界各地的研究投入了大量資源。瑞典量子計算機計劃將在十年內完成,歐盟已將量子技術指定為其旗艦項目之一。
  • 量子計算機的真正原理,成功在經典計算機中模擬了量子計算機特性
    科學家已經展示了量子計算機的真正工作原理,並成功地在經典計算機中模擬了量子計算機的特性,結果應該在決定如何建造量子計算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造超高速和強大量子計算機的夢想再次成為焦點,世界各地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瑞典量子計算機計劃將在十年內建成,歐盟已將量子技術指定為其旗艦項目之一。
  • 成功在經典計算機中模擬了量子計算機特性,量子計算機的真正原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科學家已經展示了量子計算機的真正工作原理,並成功地在經典計算機中模擬了量子計算機的特性,結果應該在決定如何建造量子計算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造超高速和強大量子計算機的夢想再次成為焦點,世界各地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瑞典量子計算機計劃將在十年內建成,歐盟已將量子技術指定為其旗艦項目之一。目前,量子計算機幾乎沒有可用的有用算法,但預計這項技術將在生物、化學和物理系統的模擬中具有巨大的意義。
  • 新型二維量子點陣列:朝著通用量子計算機邁出重要一步!
    導讀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與法國研究機構 CEA-Leti 採用晶圓鑄造工藝打造了一個二維量子位平臺,朝著通用量子計算機邁出了重要一步。背景量子力學揭示了經典物理學所無法解釋的奇妙現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疊加」和「糾纏」。疊加,是指一個量子系統可以處在不同量子態的疊加態上。
  • 重磅| Science:實用量子計算機已近在咫尺
    在 50 量子比特階段,許多人認為一臺量子計算機就可以成為「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這是加州理工的物理學家 John Preskill 創造的詞彙以表示一臺可以完成超越傳統計算機範圍的任務的量子計算機,比如模擬化學和材料科學中的分子結構,或解決機器學習或密碼學中的某些問題。ionQ 的團隊並沒有被谷歌的成功所折服。
  • 我們離「量子霸權」又近了一步!
    我們離「量子霸權」又近了一步!就在最近,我國中科院院士潘偉健院士表示,有一項技術取得新的突破,那就是量子計算機技術。我國與德、意一起研究的量子計算機過不了多久將能用於實際。又一項技術迎來突破!我們離「量子霸權」又近了一步。那麼什麼是量子計算機呢?首先,大家都應該知道,量子作為物理中最小的計量單位,而量子計算機就是能夠高效而又準確的處理量子信息,解決量子問題的裝置。雖然量子計算機無法運用到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他對我國其他科技板塊的研究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 量子計算機最新動態:大腦式量子計算機
    據谷歌最新報導,科學家正在構建一種「像大腦一樣」的量子計算機。這一最新研究項目旨在利用量子計算機的威力來構建一種新型的神經網絡,為量子神經網絡做準備。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可以引領下一代人工智慧。人的大腦具有驚人的能力,使其在許多方面比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都更強大。
  • 谷歌發現構建量子計算機簡便方法,大大提前量子計算機問世時間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基於量子物理機制處理數據的計算機,能夠以遠高於目前計算機的速度運行。政府和技術企業巨頭已對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投入了海量資源,但是沒人能說清量子計算機離實用化到底還有多久。前日,谷歌和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人類有望以較之前簡便的多的方法構建一臺能充分發揮量子計算能力的驗證樣機。
  • 量子網際網路關鍵技術的突破,使我們離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又近了一步
    與嘗試生產實用的商用量子計算機一樣,將量子網際網路從潛力變為現實也需要時間-考慮到所涉及的極其複雜的物理學,這不足為奇。量子數據機對於該技術而言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位的概念構建的,與傳統計算機位不同,量子位可以同時存儲多個狀態。這項新的研究著重於將量子計算機中的靜止量子位與在這些機器之間移動的運動量子位連接起來。
  • 每一步量子系統都在朝量子態坍縮
    今天,小量子的你來給大家講講。相信很多網友第一次聽說量子計算機是從薛丁格那裡聽到的。也許當時聽得很仔細,但是很快的,你又知道了,薛丁格先生解釋為什麼量子計算機是「量子」而不是「立方」。如此,你又知道了,量子也就是量子糾纏。說到量子,很多人的理解是太少了,覺得量子計算機好大,天文數字般的大。可是你真的了解了嗎?你了解量子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嗎?你知道量子糾纏嗎?
  • 量子計算機首次成功模擬化學反應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導,谷歌公司研究人員首次藉助量子計算機,成功模擬了一個化學反應!他們表示,儘管這一反應很簡單,但卻是量子計算機走向實用化的重要一步。
  • 5分鐘 搞懂量子計算機 至少天氣預報更準確
    請你一定要耐心地讀完這個開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成功構建了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Q:中國這臺量子計算機,是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它比前輩牛在哪裡?早期經典的計算機是二進位的。意思是說,它們只能用「0」和「1」,來記錄所有的信息狀態,每一步能做到的只有2的一次方——2次運算。量子計算機,由量子狀態來描述信息,它們擁有更快速的運算方式。
  • 要聞 | 超越「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成功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中美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分子與原子糾纏建立混合量子系統
    中美兩國科學家通過連接或「糾纏」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增強了他們在量子水平上對分子基本性能的控制,展示了一種通過構建可混合的量子信息系統來操作、存儲和傳輸不同形式數據的方法。在該研究論文中,描述了這種新的方法,它可以基於不兼容的硬體設計和工作頻率,通過連接量子位來幫助構建大規模量子計算機和網絡。混合平臺量子系統可以像常規計算機系統一樣提供多功能性,例如,可以在電子處理器、光碟和磁性硬碟驅動器之間交換數據。
  • 實用型「量子計算機」怎麼才算成功?超過這個量子「標準」才算!
    使用經典計算機,PNNL(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計算科學家已經設定了一個基準,一個量子系統需要超過這個基準才能在化學領域建立量子霸主地位。包括目前最快超級計算機在內的傳統計算機不足以模擬描述具有挑戰性和重要分子系統過程所需的量子系統,而理解化學體系和設計新材料需要更好的計算工具。
  • 量子信息周報:美在全國推廣量子教育;加拿大將發射量子通信衛星
    日本將在8個領域建立量子研發基地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為推動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術實用化,日本政府將構建產業、政府、科研一體化的研發體制,並在5年內陸續完善。在2020年度內成立負責整體管理和協調的主管機構,在8個領域建立核心研發基地。
  • 研究人員正在一條構建強大而實用的量子計算機的道路上
    新系統是發展實用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杜克大學的 Junki Kim 將在 9 月 14 日至 17 日首屆OSA Quantum 2.0大會上展示新的硬體設計,作為全虛擬活動與 OSA 光學和雷射科學前沿 APS/DLS (FiO + LS) 會議合二為一。量子計算機不使用只能是零或零的傳統計算機位,而是使用可以疊加計算狀態的量子位。
  • 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又進一步,成功測量量子點中一個電子的自旋!
    科學家成功地重複測量了矽量子點(QD)中一個電子的自旋,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改變它的自旋,而這種類型的「非破壞」測量對於創造容錯的量子計算機非常重要。量子計算機將使執行某些類別的計算變得更容易,例如多體問題,這對傳統計算機來說是極其困難和耗時的。從本質上講,這涉及到測量量子值,它永遠不會像傳統電晶體那樣處於單一狀態,而是以「疊加態」的形式存在。
  • 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問世,「量子霸權」仍任重道遠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宣布,基於對半導體及超導量子比特的長期研究,成功研製出一套精簡、高效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這套被命名為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的系統,可以實現對量子晶片的操控並發揮其性能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