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棉花保險政策-期貨頻道-和訊網

2020-12-06 和訊期貨

  作者:甘露 浙江大學 經濟學院 金融專業

  0 引言

  棉花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大宗農產品(000061,股吧)之一,在世界農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國是全球重要的棉花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也是農業保險最發達的國家。從1938年美國政府開始引入農業保險以來,其棉花保險產品體系不斷完善和豐富,並通過保險手段實現了對棉花生產風險與價格風險的同步管理。且自2014年美國《農業法案》頒布後,美國對農業保險,尤其是棉花保險做出了較大的改革。

  1 美國棉花保險政策

  從1917年由私營保險公司提出農作物保險、1938年國會批准成立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1980年成為國家項目、1996試點棉花收入保險,到2014年《農業法案》中形成棉花保險體系,美國的棉花保險歷經近100年的演變,目前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棉花保險計劃。

  在美國棉花保險政策演變歷程中,重要的影響事件之一是巴西與美國的棉花貿易爭端。2002年巴西政府認為美國的直接補貼、市場援助貸款、生產補貼、出信用擔保、出口補貼等政策違反了WTO關於補貼和反補貼措施的協定,違反了WTO《農業協定》,其理由是美國政府對棉花的補貼政策壓低了世界棉花價格,增加了美國在世界棉花出口中的份額,對巴西生產者不利。巴西政府起訴美國棉花支持政策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理由:一是認為美國對陸地棉提供的支持方案,需要作為和平條款的一部分列入;二是對陸地棉的補貼扭曲了美國棉花生產,從而壓低了世界棉花價格。在向WTO提起申訴,歷經10年談判後,2014年10月1日,兩國政府在華盛頓籤署了關於棉花爭端的諒解備忘錄,最終達成協定。美國在之後的《農業法案》中,取消了過去的直接補貼政策,增加了保險項目。


  2 美國棉花保險產品

  2.1 保險產品分類

  從產品體系構建的角度,美國農業部下屬的風險管理局(Risk Management Agency,RMA)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棉花保險進行分類:一方面從承保的風險類型上,分為產量保險和收入保險。棉花產量保險僅對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產量損失提供風險保障;而棉花收入保險在產量保險的基礎上,還同時對因棉花收穫價格低於預期價格造成的收入減少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根據風險單位設置的不同,分為個體保險(Individual-based Insurance)和區域保險(Area-based Insurance)。前者是以單個投保單位的產量或收入數據作為保險賠付指標,後者一般是以縣為單位的產量或收入數據作為保險賠付指標。

  2.1.1 按承保的風險類型分類

  (1)針對產量損失的棉花保險

  承保自然風險,保障棉花因乾旱、極度潮溼、乾旱、大風、霜、害蟲、疾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產量損失。賠償觸發條件:【實際產量】<【目標產量×保障程度】。

  a.產量保護保險(Yield Protection)

  產量保護政策以與APH政策相同的方式為生產者提供保險,除了使用預期價格來確定保險範圍。預計價格是根據商品交易所的價格規定和某些期貨合約的每日結算價格確定的。保障單產以實際歷史單產(Actual Production History,APH)為基礎確定,被保險人可以選擇APH的一定百分比作為保障單產,從50%~85%不等。保障的價格水平可以在棉花預測價格(Projected Price)的55%~100%進行選擇。如果收穫時棉花的單產低於保障單產水平,那麼單位面積賠付額就等於實際單產與保障單產的差額,再乘以被保險人選擇的價格保障水平。

  b.區域產量保障保險(Area Yield Protection)

  區域風險保障保險(ARPI)是一種基於整個地區(通常是一個縣)的經驗承保的保險計劃。區域風險保障保險(ARPI)取代了集團風險計劃(GRP)和集團風險收益保護計劃(GRIP),具體分為區域產量保障保險和區域收入保障保險。其中區域產量保障保險提供保護,防止一個縣普遍的產量損失,而單個農場的產量則不被考慮。

  c.巨災風險保障(Catastrophic Risk Protection)

  巨災風險保障(CAT)需要和基本的保險合約同時申請,但RMA規定如果投保人申請了收入保障保險或區域收入保障保險,則無法申請CAT;因此,CAT目前僅作為產量保險的附加險。如果投保人選擇的是棉花產量保障保險,那麼CAT的保障水平是指保障單產為APH的50%,保障的價格水平為棉花預期價格的55%;即當生產者實際單產低於APH的50%時,啟動CAT賠付,賠付的計價單位為棉花預測價格的55%。如果投保人選擇的是棉花區域產量保障保險,那麼CAT的保障水平是指:保障單產為縣預期單產的65%,保障的價格為棉花預測價格的45%;即當縣實際單產低於縣預期單產的65%時,啟動CAT賠付,賠付的計價單位為棉花預測價格的45%。對於CAT保障水平內的損失,美國政府提供100%的保費補貼,投保人只需要對每種投保的作物支付300美元的管理費即可。此外,生產規模很低或者剛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還可以減免管理費,這充分體現了CAT對低收入農戶的社會保障性質。

  (2)針對收入損失的棉花保險

  承保價格風險,保障棉花因乾旱、極度潮溼、乾旱、大風、霜、害蟲、疾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產量損失,以及由於預計價格和成交價格變動造成的收入損失。賠償觸發條件:【實際收入】<【目標收入×保障程度】。

  a.收入保障保險(Revenue Protection)

  收入保護政策確保生產者免受由於自然原因造成的產量損失以及由於收成價格較預期價格變化而造成的收入損失。被保險人選擇APH的一定百分比作為保障單產,從50%~75%不等(在部分地區可以達到85%)。保障價格是由預測價格和收穫價格中的較高者確定。保障收入(Revenue Guarantee)等於保障單產乘以預測價格和收穫價格中的較高者。保障收入是收入保障保險的賠付觸發條件,也稱賠付觸發收入(Trigger Revenue)。如果實際平均收入低於保障收入,由保險人補償其差額。由於收穫價格可能超過預測價格,因此保障收入水平可能隨收穫價格的上漲而上升;為了控制保險人的承保風險,RMA規定收穫價格不得超過預測價格的100%,即最大承保的收穫價格是預測價格的2倍。

  b.農場整體收入保障計劃(Whole-Farm Revenue Protection)

  農場整體收入保障(WFRP)在一份保單下,為農場內所有商品提供風險管理安全網絡。該保險計劃適用於投保收入不超過850萬美元的任何農場,包括具有特種或有機商品(包括作物和牲畜)的農場,或面向本地、區域、農場身份保護、特種或直接市場營銷的農場。WFRP對在保險期間發生的不可避免的自然損失造成的保險收入損失提供保護,如果在次年投保,WFRP還將提供承轉損失。

  c.區域收入保障保險(Area Revenue Protection)

  區域風險保障保險(ARPI)是一種基於整個地區(通常是一個縣)的經驗承保的保險計劃。具體分為區域產量保障保險和區域收入保障保險。其中區域收入保障保險提供保護,防止一個縣普遍的收入損失,而單個農場的收入則不被考慮。

  d.累計收入保險計劃(Stacked Income Protection Plan)

  累計收入保護計劃(STAX)是一種針對陸地棉花的作物保險產品,為所在地區的部分預期收入提供保險。大多數情況下,所在地區以縣為單位。然而,為了獲得可靠的數據量以及建立可靠的預期收益和溢價率,所在地區也可能包括其他郡縣。STAX可以單獨購買,也可以與其他保單一起購買,稱為「伴侶保單」。配套保單可能包括產量保護、收益保護、附帶收穫價格除外的收益保護,以及任何區域風險保護保單。從2017作物年開始,如果你的農場受全農場收入保護政策保護,你也可以購買STAX。聯邦政府將為STAX支付80%的保費。STAX在所有為陸地棉花提供聯邦農作物保險的縣都可以使用。

  e.補充保險選擇(Supplemental Coverage Option)

  補充保險選項(SCO)是一種作物保險選項,它為基本作物保險保單的一部分提供附加保險,可免賠。你必須購買它,作為對產量保護、收入保護或帶有收穫價格排除政策的收入保護的背書,或者對沒有收入保護的作物的實際生產歷史政策的背書。聯邦政府為SCO支付65%的溢價。以棉花為例,如果棉花生產者想在基本的保險產品規定的保障上限之外,再獲得更高的風險保障,則可以選擇申請SCO。SCO只能和個體作物保險同時申請。SCO提供的風險保障和投保人選擇的基本保險合約有關,如果投保人選擇的是產量保障保險,那麼SCO提供產量風險保障;如果投保人選擇的是收入保障保險,那麼SCO提供收入風險保障。SCO性質屬於區域指數保險,僅當縣平均的產量或收入低於保障水平時才啟動賠付。根據RMA的規則設定,SCO提供的保障水平的上限為縣平均預期收入或預期單產的86%,下限為投保人在基本保險合約中選擇的保障水平。

  f.價格損失保障(Price Loss Coverage)

  價格損失保障項目實施原理與我國的目標價格補貼實施原理相似。該計劃起初先設定一個參考價格,如果當年市場價格低於法定參考價格時,則向生產者提供補貼。補貼率(單位農產品補貼額)是法定參考價格與本年度國內市場價格12個月平均值之間的差額,兩者差額越大,補貼率越高,反之亦然。

  g.農業風險保障(Agriculture Risk Coverage)

  農業風險保障項目是一項收入保障計劃,分為縣和個人兩項農業風險保障計劃,生產者可以在兩項計劃之間做出選擇。具體來看,一方面個人農業風險保障計劃主要是針對農場主整個農場的所有作物品種進行補貼,如果只是單個農產品受損,但整體收入高於保障收入時,農場主則不會得到補貼。而另一方面,與個人農業風險保障政策不同的是,縣農業風險保障政策補貼的對象是農場單一品種,而非整個農場的收入。

  註:棉花的價格損失保障計劃(PLC)與農業風險保障計劃(ARC)在目前(2018年修訂的《農業法案》中)只針對籽棉。

  2.1.2 按風險單位的設置分類

  (1)針對個體風險的棉花保險

  個體棉花保險與區域棉花保險相對,是基於個體農場的保險計劃,主要包括產量保障保險(Yield Protection)和收入保障保險(Revenue Protection)兩個部分,上文已有說明。

  (2)針對區域風險的棉花保險

  除去上文提及的區域產量保障保險(Area Yield Protection)、區域收入保障保險(Area Revenue Protection)、累計收入保險計劃(Stacked Income Protection Plan)及補充保險選擇(Supplemental Coverage Option)之外,還有以下幾類。

  a.美元計劃(Dollar Plan)

  美元計劃政策為自然發生的危險造成的損失提供保護。擔保是根據精算文件上公布的價值(參考最高美元數額)確定的,這些價值通常代表建立一種作物的成本。被保險人一般可以選擇保險精算文件中參考最高金額的一個百分比。當損失的百分比超過免賠額時,就會觸發賠償。免賠額是根據被保險人選擇的保險範圍水平確定的。

  b.集團風險計劃(Group Risk Plan)

  群體風險計劃(GRP)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以保障一個縣的被保險作物的廣泛生產損失。GRP政策使用縣產量指數作為確定損失的基礎。當由國家農業統計服務局(NASS)確定的被保險作物的縣估產低於生產者選擇的觸發產量水平時,就會得到賠償。支付不是基於單個生產者的作物產量。覆蓋率可達到縣預期產量的90%。如上文所述,GRP比個人損失保險計劃涉及的文書工作和費用更少。根據GRP,如果該縣沒有遭受類似水平的產量損失,個別生產者的受保作物面積可能產量較低,而且得不到賠償。這種保險主要針對那些作物產量通常遵循縣平均產量的生產者。

  c.降水指數保險(Rainfall Index)

  降雨量指數(RI)是基於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收集和維護的天氣數據。該指數反映了相對於某一特定地區和時間範圍的長期平均降雨量。根據不同的天氣模式,該計劃將美國分成六個地區,可供選定的縣進行試點。

  2.2 保險產品計算

  產量保險計算公式:保險費=每畝目標產量×保險面積×保障程度×目標價格×農戶選取價格比例(55%-100%)×投保人所佔土地份額×費率×費率調整係數。

  收入保險計算公式:保險費=每畝目標產量×保險面積×保障程度×max(目標價格,收穫價格)×投保人所佔土地份額×費率×費率調整係數。

  2.2.1 產量保護保險

  如果擁有50英畝作物的100%份額,每英畝保障產量650磅,預計價格是0.1220美元,收穫價格為0.1110美元。總產量是31000磅。產量保護保險計算如下:


  2.2.2 收入保護保險

  如果擁有50英畝作物的100%份額,每英畝保障產量650磅,預計價格是0.1220美元,收穫價格為0.1110美元。總產量是31000磅。產量保護保險計算如下:


  2.2.3 區域收入保護保險

  生產者A在X縣種植了100英畝作物,具有100%份額(或1.00)。從X縣的保險精算文件中,生產者A選出了75%覆蓋率和保護係數110%(或1.10)。X縣的精算文件也表明該縣的預期產量為每英畝141.4蒲式耳,預計價格為$4.00,以及預期的縣收入是565.60美元。補貼因素:75%覆蓋率下0.55收入覆蓋率,0.59產量覆蓋率。損失限制因子為18%(或0.18)。在保險期限結束時,對於X縣,FCIC發布了4.57美元的收穫價格和最終的縣產量為75.0蒲式耳每英畝。保險費率基於公布的波動因子。區域收入保護的保險費率是0.0166。


  2.2.4 區域產量保護保險

  生產者A在X縣種植了100英畝作物,具有100%份額(或1.00)。從X縣的保險精算文件中,生產者A選出了75%覆蓋率和保護係數110%(或1.10)。X縣的精算文件也表明該縣的預期產量為每英畝141.4蒲式耳,預計價格為$4.00,以及預期的縣收入是565.60美元。補貼因素:75%覆蓋率下0.55收入覆蓋率,0.59產量覆蓋率。損失限制因子為18%(或0.18)。在保險期限結束時,對於X縣,FCIC發布了4.57美元的收穫價格和最終的縣產量為75.0蒲式耳每英畝。保險費率基於公布的波動因子。區域產量保護的保險費率為0.0116。


  2.2.5 SCO

  如果選擇產量保護,那麼SCO覆蓋產量損失;如果選擇收入保護,那麼SCO覆蓋收入損失。SCO的覆蓋率取決於責任、覆蓋率水平和基礎保單的批准收益率。然而,SCO在如何觸發損失支付方面不同於基本政策。基礎保單以個人為基礎支付損失;SCO則按照地區支付損失,當縣一級的產量或收入出現損失時,可觸發賠償。

  例如,假設種植者的作物的預期價值為每英畝765美元(按每蒲式耳4.50美元計算為170蒲式耳)。假設種植者購買了一項75%的收入保護政策(此為「基本政策」)。基礎保單覆蓋預期作物價值的75%(573.75美元),剩下25%(191.25美元)作為免賠額。在這一點上,種植者可以選擇購買SCO覆蓋。SCO也將提供收入保護,但支付將由縣級決定。下表描述了SCO的收入範圍。


  當縣平均收入低於預期水平的86%時,SCO的支持就開始生效。當縣平均收入下降到基本政策的覆蓋水平時,就支付SCO覆蓋的全部金額。(在本例中,它是75%,如表中的B行所示)。SCO付款僅由縣平均收入決定,不受到是否從基礎保單收到付款的影響。因此,有可能經歷個人損失,但沒有收到SCO付款;或反之亦然。SCO保險的金額是根據所承保的作物價值的百分比計算的。在這個例子中有11個百分點的覆蓋率(從86%到75%)。預計作物價值的11%為84.15美元(或11%×765美元)。SCO政策最多可覆蓋基本政策未覆蓋的191.25美元免賠額中的84.15美元。

  2.2.6 STAX

  STAX的覆蓋率取決於預期產量、預計價格、覆蓋範圍和保護係數。STAX的預期產量將基於被保險種植者向RMA報告的該縣的歷史平均產量。在產量數據比較少的地區,將合併各縣,以積累足夠的數據,以確定預期產量和溢價。STAX會以補償為基礎支付損失。

  下面的示例有助於闡明如何在下面的表格中確定STAX覆蓋率。首先,我們將使用棉花,其預期作物價值為每英畝538.20美元(按每磅0.78美元計算為690磅)。假設種植者同時購買了一份75%的收入保護政策——這就是「同伴政策」。(購買稅收保護政策時並不需要購買STAX)STAX覆蓋度的計算如下表所示。在本例中,STAX背書在區域收入低於預期水平的90%時開始支付。當區域平均收入下降到75%時,STAX覆蓋的全部金額將被支付。


  2.2.7 價格損失保障(PLC)

  價格損失保障計劃補助金額=(法定參考價格-年度全國平均市場價格)×支付單產×85%×基礎面積。其中,補貼單產可以延續2014年《農業法案》實施過程中農場主已經在美國農業部農場服務局(FSA)登記的單產水平,但鑑於許多生產者在2008-2012年期間作物產量欠佳,因此,允許農場主選擇按照2013-2017年平均單產(不包括種植面積為零的任何作物年)的90%向農場服務局重新登記;基礎面積確定方法與2014《農業法案》規定相同,可以延續農場主在農場服務局登記的基礎面積,也允許按照2009-2012年農場的種植情況進行產品間比例調整,但是每個農場的基礎面積總量不得改變。2018美國新農業法案為價格損失保障計劃涵蓋商品創建了新的有效參考價格,有效參考價格在下述1)和2)兩者中選擇較小者,其中2)為i)和ii)中更高者:

  1)2014美國農業法法定參考價格的115%。

  2)i)和ii)兩者中的更高者。

  i)2014美國農業法法定參考價格。

  ii)最近5個營銷年度涵蓋商品銷售年平均價格的85%,不包括平均價格最高和最低的營銷年度。

  2.2.8 農業風險保障(ARC)

  對於個人農業風險保障而言,如果農場主整體收入低於保障收入,則政府將根據農場主的總收入與保障收入之間的差額來確定補助金額,整個農場補助總金額=65%×單位面積的補助金額×整個農場的基礎面積。其中單位面積的補助金額=單位面積基準收入×86%-實際收入。基準收入=本農場最近5年單產的奧林匹克平均值×最近5年國內平均價格的奧林匹克平均值。對於縣農業風險保障而言,當某種農作物實際的縣收入水平低於縣農業風險保障收入基準水平的86%時,如果農場參加了縣級計劃,政府可以分作物進行補助,每個作物的補助總金額=85%×每個作物單位面積的補助金額×基礎面積(與價格損失保障政策內容中基礎面積規定相同)。其中每個作物單位面積的補助金額=單位面積基準收入×86%-實際收入。基準收入=最近5年單個作物的平均縣產量(不包括縣產量最高和最低的年度)×最近5年該作物的全國平均市場價格(不包括國內平均價格最高和最低的年度)。實際收入=當年縣的平均產量×全國平均價格。單位面積的補助金額不得超過單位面積基準收入的10%。

  3 指標設置及數據來源

  3.1 棉花價格指標設置及數據來源

  棉花保險產品的預計價格與實際價格設置如下:

  RMA發布的農產品交換價格條款(Commodity Exchange Price Provisions,CEPP)規定:將作物的預測價格作為保障價格指標設定的依據,將作物的收穫價格作為實際價格指標設定的依據。預測價格和收穫價格基於美國的期貨交易所相應的作物期貨合約價格確定,其數據也來源於期貨市場。美國棉花保險的價格指標是基於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的棉花期貨價格設定的。

  具體地:棉花預測價格與收穫價格使用的是該年12月交割的棉花期貨合約在不同時期的日平均結算價格。棉花預測價格為預測價格發現期間(Projected Price Discovery Period)該年12月交割的棉花期貨合約的日平均結算價格;棉花收穫價格是該年度的收穫價格發現期間(Harvest Price Discovery Period)該年12月交割的棉花期貨合約的日平均結算價格。預測價格發現期間與收穫價格發現期間的持續期均為1個月。由於不同州的棉花播種與收穫期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州之間的預測價格發現期與收穫價格發現期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預測價格發現期間為上年的12月15日到當年的1月14日、當年的1月15日到2月14日或者當年的2月1日到2月28日;收穫價格發現期間為當年的9月1日到9月30日、10月1日至10月31日或者11月1日至11月30日。


  3.2 棉花產量指標設置及數據來源

  棉花保險的預期單產和實際單產的確定如下:

  預期單產一般使用作物產量的歷史平均值,實際單產一般為作物在保險年度收穫期的單位面積產量。依據RMA的規定,對於個體棉花保險而言,預期單產等於投保農戶的實際歷史單產(APH)。APH是根據被保險人提供的保險單位過去4-10年歷史產量記錄計算出的平均單位面積產量。能夠證明投保人過去歷史產量的主要信息是銷售存根、農場或商業貯存記錄及能源消費記錄,且記錄必須連續,從最近1年開始,依次前推。如果投保人不能提供至少連續4年的產量記錄,則按一定規則由過渡產量(Transition Yield,T-yield)替代缺失產量值。過渡產量由該縣過去10年的平均歷史產量決定。此外,由於美國作物保險已有很長的歷史,保險公司已積累了許多農戶多年的作物產量與賠付歷史數據,因此,保險公司積累的歷史數據也可以用來作為計算APH的依據。

  對於區域棉花保險而言,全縣的預期單產等於全縣的實際歷史單產。縣預期單產是該縣自1962年以來有數據統計的歷史單位面積產量的簡單平均值,一般依據美國農業部下屬的國家農業統計服務局(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NASS)提供的縣棉花歷史平均產量。此外,保險公司積累的歷史產量數據也可作為直接依據。

  以上內容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相關信息翻譯整理,並且借鑑整合了知網文獻上的部分內容,具體網站及文獻資料來源見附錄。

  附錄:資料來源

  [1]汪必旺.2014年農業法案後美國棉花保險體系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農業展望,2017,13(04):20-25.

  [2]彭超,彭楚喬.美國作物保險如何運行——以美國棉花價格保險為例[J].農村工作通訊,2017(15):62-63.

  [3]許榮,肖海峰.美國新農業法案中農業補貼政策的改革及啟示[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135-142+169.

  [4]https://www.rma.usda.gov/Policy-and-Procedure/Insurance-Plans/Commodity-Exchange-Price-Provisions-CEPP

  [5]https://www.rma.usda.gov/en/Fact-Sheets/Topeka-KS-Region-Fact-Sheets/Cotton-2018-MO

  [6]https://www.rma.usda.gov/Fact-Sheets/National-Fact-Sheets/Supplemental-Coverage-Option-2017

  [7]https://rma.usda.gov/en/Fact-Sheets/National-Fact-Sheets/Stax-Upland-Cotton

  [8]https://www.rma.usda.gov/-/media/RMAweb/Policies/Area-Risk-Protection/2020/Area-Risk-Protection-Insurance-20-ARPI.ashx

  [9]https://www.rma.usda.gov/-/media/RMAweb/Policies/Canola-and-Rapeseed/2017/Canola-and-Rapeseed-Crop-Provisions-17-0015.ashx

  [10]http://www.cotton.org/issues/2018/loader.cfm?csModule=security/getfile&pageid=189661&CFID=476138&CFTOKEN=2e6145b985c67020-5CFE6B41-CAB1-6AD5-84E1440B46F99D38

  

(責任編輯:趙鵬 )

相關焦點

  • 1月15日晨間策略-期貨頻道-和訊網
    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回到90萬人以上,就業明顯放緩。鮑威爾演講傳遞「鴿聲」,稱現在還不是考慮退出寬鬆的時候,除非出現令人不安的通脹否則不會加息。而拜登公布將推出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10年期美債收益率表現震蕩偏強,國際金價未現明顯波動。總體來看隔夜市場信息有利於金價企穩,暫時觀望,關注市場邏輯變化。
  • 低硫燃料油50問-期貨頻道-和訊網
    同時脫硫設施產生的廢水、廢液需要處理,目前我國與美國、新加坡、德國、比利時、挪威、阿聯等地區,明確規定國際航行船舶不得在當地排放開環式廢氣清洗系統洗滌水,而日本、南非等國允許開環式脫硫洗滌塔水排放。  三是,選擇液化天然氣(LNG)等新型能源作為船舶動力燃料。目前適合遠洋航行的以LNG為動力的船舶數量較少,且補給配套尚不完備,燃料成本較高。
  • 業內人士:參與紅棗期貨切忌「經驗主義」 -期貨頻道-和訊網
    紅棗期貨上市僅十幾個交易日,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品種。市場參與者認為,在當前現貨水果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紅棗期貨價格難免水漲船高。但也有一些人用的是套用相似品種的質檢、交割等制度的投資邏輯。  「參與一個品種,首先要搞清它的制度。」
  • 燃料油品種概況-期貨頻道-和訊網
    為了與國際接軌,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化工總公司於1996年參照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燃料油標準:美國材料試驗 協會(ASTM)標準ASTMD396-92燃料油標準,制定了我國的行業標準SH/T0356-1996。  2010年7月1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新的船用燃料油標準ISO8217:2010版正式 生效。
  • 美國棉花現貨周評(10.22-28)
    美國棉花現貨周評(10.22-28) 2004-11-0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據美國農業部市場司報告,本周棉花現貨平均價格低於上周。
  • 建立科學和哲學結合的分析方法——專訪永安期貨棉花高級分析師宋煥
    原標題:建立科學和哲學結合的分析方法——專訪永安期貨棉花高級分析師宋煥   「她撰寫的棉花市場形勢分析報告觀點明晰、邏輯性強、產業內外影響因素一一點到,還會為產業企業提出有建設性的
  • 百隆東方觸及跌停 去年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浮虧7100萬元
    消息面上,百隆東方1月2日晚間公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根據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結算價計算,形成浮虧7108.74萬元。本次年底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浮虧(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將減少公司2018年度稅前利潤7108.74萬元,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 和訊網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作者:白金坤  和訊網消息 近日,中國最大的財經門戶網站——和訊網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在財經數據、行情信息等方面展開密切的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及時、準備的數據行情服務。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約定,倫敦金融交易所(LME)將為和訊網提供LME期貨指數數據。
  • 商品期貨小知識:影響PTA期貨因素有哪些?
    什麼是PTA期貨?  PTA是精對苯二甲酸的英文縮寫。PTA為石油的下端產品,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同時,PTA的應用又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於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PET)。  PTA的原料是PX,源頭是石油。滌綸用PTA佔總量的75%,而化纖中78%為滌綸。
  • 2015亞洲金融論壇-專題-新聞頻道-和訊網
    ·普裡斯瑪 菲律賓財政部長; 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主持 史蒂芬·邁耶爾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主席 蒂莫西·馬薩德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
  • 備戰新品種:棉紗期貨交易手冊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棉紗期貨將於2017年8月18日上市。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紗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棉紡織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棉紡織行業是紡織的基礎性行業,棉紗的產品鏈條可以簡述為:棉花-棉紗-棉布-服裝家紡,中間還有印染、後整理等環節。
  • 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對棉價影響幾何?
    來源:期貨日報美國政府長期炒作涉疆議題,今年9月就傳出消息美國計劃頒布「新疆棉花禁令」,如今又搬出「強制勞動」的藉口來加大對新疆棉花產業的打壓。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及棉製品提問。華春瑩表示,中方此前已就有關問題表明嚴正立場。美方一些政客炮製所謂「強迫勞動」假消息,目的是限制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遏制中國發展。美方做法違反國際貿易規則,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損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行為。
  • 外盤期貨合約簡介
    目前市場上最重要的咖啡期貨為美國NYBOT交易所推出的C型咖啡期貨。交易品種原油指數交易代碼CONC交易單位1000桶報價單位美元/桶上市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交割日期--品種概況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期貨是目前世界上商品期貨中成交量最大的一種。由於該合約良好的流動性以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價格被看作是世界石油市場上的基準價之一。
  • 期貨四絕『西狂』-林廣茂
    在畢業之後,林廣茂就直接進入了中紡,擔任操盤手職業投資人,是當時中紡棉花唯一操盤手,而且一待就是整整10年。而中紡棉花也是中國唯一擁有境外期貨套保業務經營權的棉花經營企業。 在這裡,林廣茂不僅熟悉了棉花生產加工等產業鏈內的各個環節,還為以後期貨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PTA期貨昨日登陸鄭商所
    化纖和紡織產業的重要原料——PTA(精對苯二甲酸)的期貨品種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全球第一個同類期貨品種。  棉花和滌綸是紡織工業的兩大主要原料,而PTA是生產滌綸的重要原料。鄭商所在世界上率先推出PTA期貨,旨在將鄭州打造成這種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的價格中心和信息中心,掌握國際市場PTA的定價權。
  • 供需雙弱主導金屬錫市場 滬錫期價修復持續不改-期貨頻道-和訊網
    現貨市場,截止至2020年4月10日,長江有色市場1#錫平均價為130000元/噸,相較於118500元的近期低價,已經上漲了9.7%;從季節性角度來分析,當前長江有色市場1#精煉錫現貨平均價格較近5年相比維持在平均水平,相較於125480元的最新期貨結算價,仍有4520元的期現套利空間,可繼續進行期現套利。
  • 國際棉花汙染情況報告美國棉花雜質最少
    國際紡織製造商協會(International Textile Manufacturers Federation)對全球23個國家的114家紡織廠進行了調查,通過測評72種棉花作物,發現其中有7%的棉花被異物嚴重汙染,如葉子、羽毛、紙片和皮革等。其它汙染物還包括塑料膜、棉布料,以及塑料繩或麻繩。另有15%的棉花被評估為中度汙染。
  • -新聞頻道-和訊網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銀豐棉花試水場外期權套保
    可是當進貨流程結束,大量棉花成為公司的存貨的時候,庫存棉花價格繼續下跌,就成為公司不得不面對的主要風險之一。理論上,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庫存棉花數量相等的棉花期貨,就能夠在棉花現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通過期貨空單的盈利對衝現貨貶值的損失。這種對衝操作就是產業投資者常用的套期保值策略,簡稱套保。
  • 大數據助力疆棉花產業 沙灣縣棉花生產出現新氣象
    幫棉農省錢的智慧農場的管理平臺,只是大數據服務棉花產業的一個作用。對於棉農靳長輝來說,之所以相信大數據有用,還得從兩個月前賣棉花的時候說起。當時,靳長輝著急賣棉花,但是大數據公司讓他再等等。  當時的棉花是6.6元/公斤,參照去年的價格,靳長輝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大數據公司建議他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