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繼續講故事……
海蘆筍又名"海蓬子",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鬚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除了可以吃以外,它也是以前做古法馬賽皂的材料。
關於馬賽皂【起源】
關於肥皂,傳說很多,其中有一個是說公元前七世紀由埃及一個腓尼基廚師發現了」皂」這樣的東西,他因為不小心打翻了油不好清洗所以靈機一動加了點壁爐裡面的草木灰一起搓揉後卻發現了超級好用的皂液。這個由油加草木灰鹼而成的半液態皂就一直流傳使用著。不過傳說故事雖然是這樣說,其實歷史上這樣液態肥皂的做法在公元前兩千九百年前就在古巴比倫人的石板當中就有記載做法了。直到公元一世紀就有人開始陸續發明出使用動物性油脂加燃燒動物跟藥草儀式的灰燼混合後的肥皂用法,尤其是高盧人稱為soap這樣的名字。藥草界最知名的老普林尼的巨作《自然史》當中就因此提到了Soap這個字,說它是一種牛油加草木灰的一種洗髮膏。
除了這類油加草木灰的半膏狀肥皂之外,其實各個民族傳統上還有使用具有皂苷素的植物如肥皂草、皂莢、無患果等搓揉或者水煮後使用的液態皂清潔液。嚴格說起來,沐浴乳的使用其實比塊狀肥皂要來的早的很多。
據說塊狀肥皂被發明是大約在七世紀左右敘利亞地區所發明出來,不過真正確認塊狀肥皂的生產是在12世紀阿拉伯人化學技術的進步提煉出純鹼後,才有了塊狀肥皂商品大量地被生產,當時有幾個地區包括有名的敘利亞的阿勒頗、摩洛哥的費茲、巴勒斯坦的納布盧斯等都是著名的塊狀肥皂產地,中東地區使用的肥皂除了橄欖油之外還會添加月桂油。
這個肥皂連同珍貴的香料,經由十字軍東徵開始往西傳到法國馬賽跟西班牙,肥皂成為了歐洲皇室的珍品,法國甚至由皇室直接管理馬賽皂生產線並供應給皇家使用,製造出屬於馬賽的配方,正是現在馬賽皂的起源。而這塊著名的馬賽皂,還經由法王路易14發布官方公告,不得改變其作法,並指定要使用橄欖油或植物油,比例要在72%,不得使用動物油,或者添加任何的香料或香精成分,並且要使用鹽角草(Amaranthaceae Salicornia)植物的草木灰當中提取的灰鹼來製作,不得用其他的材料也不可以更改其配方。
很重要的"肥皂藥草"……
鹽角草,就是上面說的海蓬子或海蘆筍
Amaranthaceae Salicornia莧科鹽角草屬,肉質鹽生植物,生於鹽鹼地、鹽湖旁和海邊,有極高的耐鹽性,可以泡在海水裡不會死亡。
早期肥皂的鹼液就是從焚燒鹽角草的灰當中所提煉取得,後來科學家發明從海水當中提煉出氫氧化鈉後才不再使用鹽角草。
想了解手工皂和天然護膚品製作課程信息,點擊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