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計劃用量子點技術徹底改造太陽能聚光器

2020-12-01 索比光伏網

據電子工程專輯報導,研究人員們正計劃用

量子點技術

徹底改造

太陽能聚光器

。經由內建的量子點採集來自太陽的光源,研究人員們期望能將窗戶變成高效率的太陽能板聚光器。

美國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與義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University of Milano-Bicocca,UNIMIB)合作,最近展示了為這種LSC窗戶實現大於10%的光學效率。其作法是將太陽光電(PV)電池放在注入量子點的窗戶邊緣,使其轉變成為發光的太陽能聚光器(LSC)。

透明的量子點窗格材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發光

圖片來源:LANL 

LANL先進太陽能光物理中心(CASP)的首席研究員Victor Klimov表示,「我們的裝置是一款光採集器——這款聚光器能夠從較大區域擷取光源並將其導入更小的PV電池。」 針對概念性驗證展示,Klimov的研究團隊們在UNIMIB的協助下,將量子點嵌入於一個邊緣圍繞PV太陽電池的透明塑料中。

量子點是高效率的發射器,可展現接近100%的發光效率,但以往嘗試用於實際尺寸的LSC 並未取得成功。其問題在於量子點重新吸收許多原應被邊緣PV電池採集的再發射光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Klimov與其同事採用斯託克斯位移(Stokes-shift)法,開發出可改變再發射光子波長的量子點。

利用19世紀愛爾蘭物理學家George Stokes發明的斯託克斯位移法,可設計成為結合硒化鎘(CdSe)和硫化鎘(CdS)兩種不同材料的量子點。小型的CdSe核心作為發射核心,而CdS厚殼則扮演集光天線的角色。由於CdS的能隙較CdSe更寬,由CdSe核心發射的光表現出更大的低能量轉移。該策略導致大量的斯託克斯位移,從而有助於減少吸收損失。

當CdS內部核心嵌入可將太陽能導入窗緣太陽電池的PMMA窗格時,CdSe量子點吸收光子,然後從CdS核心以不同的波長重新發射能量。

研究人員們證實了所取得的LSC設備可達到大約10%的光採集效率,以及幾乎無損失的再吸收。經由模擬顯示,這些裝置的實際尺寸還可擴展到超過1米。

LANL的研究人員們開發出厚殼的CdSe/CdS量子點,而義大利團隊們則負責將開發結果嵌入較大的PMMA組合物中。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量子點技術:讓你的窗戶與太陽能電池合二為一
    量子點技術已經徹底改變顯示器應用了,例如廣受喜愛的 Kindle Fire 電子書閱讀器的背光使用了Nanosys公司製造的量子點增強薄膜(QDEF)。如今,研究人員們打算用量子點徹底改造太陽能聚光器。
  • 青島大學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與傳統光伏發電系統相比,太陽能螢光聚光器能夠利用任意角度的入射光,無需安裝太陽光追蹤系統,造價低、製備工藝簡單、質量輕便、弱光響應、透光度可調,能夠廣泛安裝在城市群,例如外牆、窗戶、屋頂等。太陽能螢光聚光器成功進入市場的關鍵是:(1)光電轉換效率高,(2)穩定性和耐久性強。
  • 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張元明副教授等與瑞典呂勒奧理工大學Alberto Vomiero教授和武漢理工大學龔曉教授合作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Gram-Scale Synthesis of Carbon Quantum
  • 「前沿技術」用於中地球軌道高度衛星的發光太陽能聚光器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美國海軍學院和馬裡蘭大學的聯合團隊驗證了太陽能聚光器為中地球軌道高度衛星供電的可行性。現有太空飛行器一般用太陽能電池供電,發電效率易受空間輻射和溫度變化影響。發光太陽能聚光器(LSC)能吸收太陽能,並以一定波長重新發射光,耐輻射且發射光子結構在輻射環境中較穩定。
  • 澳洲科學家太陽能新突破:在地幔中鍛造「奇蹟材料」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0月20日報導,澳洲科學家們已經解決了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可再生能力的根本問題並實現突破:在地幔中鍛造「奇蹟材料」。,太陽能發展前景無限。
  • 山東省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技術升級
    1) 力諾集團   2007年是力諾集團涉足太陽能中高溫領域的起始點,這年12月,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清華力諾能源光電子研究所,集合雙方高水平的博士碩士研發團隊,重點進行太陽能中高溫集熱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 太陽能熱發電基本原理
    太陽能熱發電概述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能聚光器先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熱能,然後經過各種方式轉換為電能的技術形式。   太陽能熱發電包括: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CSP)、太陽能半導體溫差發電、太陽能煙囪發電、太陽池發電和太陽能熱聲發電等。
  • 全透明太陽能電池板
    2014 年8 月,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開發了一種完全透明的太陽能聚光器,它可以把任意窗戶或者玻璃板(比如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屏幕)變成一個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光伏術語和名詞解釋
    Duennschichtsolarzelle, 一種不用晶片, 而是才用超薄技術生產出來的超薄太陽能電池板, 其材料為a-Si:H, CdTe, CIS, GaAs。Duennschichttechnik, 生產超薄太陽能電池板的技術, 直接從便宜的基層材料製作, 比如玻璃, 金屬層, 塑料層。 優點是省材料, 能源, 可製作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
  • 太陽能跟蹤系統跟蹤誤差如何修正?
    槽式太陽能跟蹤系統的跟蹤誤差影響集熱器的運行效率,並且跟蹤誤差直接決定了太陽跟蹤控制系統是否滿足工程應用。跟蹤誤差主要來源於跟蹤控制系統誤差、機械部分傳動誤差等,機械部分傳動誤差可以通過跟蹤控制方式加以修正,而對採用視日運動軌跡進行太陽跟蹤的控制系統,其控制系統誤差主要是太陽位置的計算誤差。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項目「光伏光熱聯合供能(PV/T)關鍵技術研究...
    近期,科技部高新司在武漢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光伏光熱聯合供能(PV/T)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驗收會。    項目開展了基於反射式高倍聚光器的電池陣列設計、電池陣列冷卻散熱技術、高倍聚光GaAS太陽能電池基板串並聯結構設計、1MW光伏併網三相逆變器的關鍵技術、多臺併網逆變器交流側並聯技術及與外部監控中心通信技術、適用於分布式光伏系統的新型微逆變器研製及關鍵技術等相關技術方向的研究。
  • 可穿戴太陽能--每件衣服或都可以變成太陽能發電移動電源
    每件衣服或都可以變成太陽能發電移動電源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的研究人員成功地開發了一種類似於發光太陽能聚光器的材料,甚至可以應用於紡織品。這為直接在需​要的地方(即在使用日常電子設備中)產生能量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 【科普】太陽能發電原理與技術應用
    )太陽能電池是如何工作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就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學特性實現P-V轉換的固體裝置。(三)各部分的作用為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價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將太陽的輻射能力轉換為電能,或送往蓄電池中存儲起來,或推動負載工作。
  • 科學家打造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收集太陽光和熱量的效率可達85%
    據外媒報導,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它利用太陽的能量來製造電力和蒸汽。據報導,該裝置效率高,運行成本低,可以讓工業界更廣泛地利用太陽能。從太陽收集能量的最常見方式是通過光伏發電。這些太陽能電池從太陽光中產生電力,而且它們非常簡單,以至於從花園燈到電網本身,它們都內置在一切東西中。
  • 科學家打造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 收集太陽光和熱量的效率可達 85%
    據外媒報導,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它利用太陽的能量來製造電力和蒸汽。
  • 科學家打造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 收集太陽光和熱量的效率可達85%
    據外媒報導,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它利用太陽的能量來製造電力和蒸汽。
  •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現狀
    中國太陽能五大領域熱利用技術發展現狀        1.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商業化程度最高、推廣應用最普遍的技術之一。1998年世界太陽能熱水器的總保有量約5400萬平方米。
  • 科學家創造了一種高效的太陽能裝置來製造氫氣
    該系統採用增強型光電化學系統,與太陽輻射和智能熱管理相結合,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轉化率為17%。該團隊指出,17%是前所未有的效率。團隊創建的技術是穩定的,可以處理日常動態太陽輻射。該團隊創建的設備有一層薄薄的水,以冷卻太陽能電池,並且允許提升太陽能電池表現性能。由水提取的熱量被轉移到催化劑中,從而改善化學反應並增加氫氣產量。
  • 透明太陽能電池板可將窗戶變成能源收集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完全透明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一突破可以應用在建築領域以及移動電子或汽車行業等其他領域。MSU團隊開發了一種透明的太陽能電池板(TLSC),可以將其放置在窗戶或任何其他透明表面上。聚光器可以收集太陽能而不會影響光透射率。
  • 美澳科學家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突破光伏電池靈敏度的界限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美澳科學家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突破光伏電池靈敏度的界限 美澳科學家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突破光伏電池靈敏度的界限 發布日期:2020-11-22 0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