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2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張元明副教授等與瑞典呂勒奧理工大學Alberto Vomiero教授和武漢理工大學龔曉教授合作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Gram-Scale Synthesi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with Large Stokes Shift Enables Fabrication of Eco-Friendly and High-Efficiency Luminescent Solar Concentrators」為題發表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doi.org/10.1039/D0EE02235G)上,該期刊影響因子為30.289。論文第一作者為趙海光教授。趙海光教授、Alberto Vomiero教授和龔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我校為第一作者單位。

太陽能螢光聚光器是一種大面積太陽光收集器,用於光-電轉換器件。與傳統光伏發電系統相比,太陽能螢光聚光器能夠利用任意角度的入射光,無需安裝太陽光追蹤系統,造價低、製備工藝簡單、質量輕便、弱光響應、透光度可調,能夠廣泛安裝在城市群,例如外牆、窗戶、屋頂等。太陽能螢光聚光器成功進入市場的關鍵是:(1)光電轉換效率高,(2)穩定性和耐久性強。量子點作為一種高穩定性、光學可調的發光材料,近年來被應用於太陽能聚光器件,成為納米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傳統的量子點材料含重金屬,易對環境與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亟需開發環境友好的螢光材料來替代傳統螢光物質。碳量子點具有吸收光譜寬、量子產率高、無毒、環保、成本低和合成方法生態友好等優勢。然而,與傳統無機量子點相比,碳量子點的斯託克斯位移相對較小,限制了大面積單層螢光聚光器的光電轉換效率。

本工作採用環保型檸檬酸和尿素作為前驅體,利用空間限制真空加熱方法一次性大批量地合成了量子產率高(65%)、斯託克斯位移大(0.53 eV)的碳量子點。利用超快激發態吸收光譜揭示碳量子點優異光學性能的結構依賴性。碳量子點基螢光聚光器(100-225 cm2)在自然光照(60mW/cm2)下轉換效率達到2.2%。該成果為製備高效率、低成本、環保的螢光聚光器的提供了理論研究方向和可行技術,對推動太陽能螢光聚光器的產業化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連結: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ee/d0ee02235g#!divAbstract


相關焦點

  • 青島大學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大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張元明副教授等與瑞典呂勒奧理工大學Alberto Vomiero教授和武漢理工大學龔曉教授合作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Gram-Scale Synthesi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with Large Stokes Shift Enables
  • 我校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報訊(肖克/文)記者日前從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我校理學院化學系李欣教授課題組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利昂• 斯皮西亞教授合作開展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相關工作近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十八烷基三氯矽烷表面改性調控基於水系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複合》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Chem.Int.Ed.2014
  • 三峽大學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三峽大學精細化工團隊鄭開波副教授、張諾諾副教授和劉湘博士合作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創新成果以「用於檢測羰基(包括甲醛、一氧化碳和光氣)的螢光探針的研究進展(Recent progress in
  • 青島大學趙海光教授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與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Federico,Rosei教授合作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Stable Hydrogen Evolution Based
  • 我校在木質素功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1-01-10 07:02:53 來源: 紫金 舉報   近日,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木質素功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東北師範大學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我校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植物多倍體、表觀遺傳變異研究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  在植物多倍體研究領域,實驗室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Diter von Wettstein教授實驗室、威斯康星大學蔣繼明教授實驗室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韓方普教授實驗室合作,發現非整倍體在新形成異源六倍體小麥中具有普遍性,並具有不同於已報導的植物多倍體的特殊現象和特有規律。
  • 李萬萬研究員團隊在液相生物晶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萬萬研究員團隊在液相生物晶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Precisely Encoded Barcodes Using Tetrapod CdSe/CdS Quantum Dots with a Large Stokes Shift for Multiplexed
  • 我校在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報訊(肖克 文/圖)記者日前獲悉,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戴志飛課題組在納米藥物載體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原始創新性研究,又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一年來,該課題組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最高影響因子達12.73,其研究成果被作為亮點報導介紹,標誌著我校在此領域的研究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科大在醫學電阻抗成像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在無損醫學電阻抗成像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該團隊基於自主研發的圖像重構框架成功實現了無損醫學電阻抗圖像在多個不同成像方式下的高分辨重建。醫學影像在現代醫學中廣泛使用,對於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無損醫學電阻抗成像技術作為新發展的影像技術,具備對人體無害、使用方便且設備價格相對低廉等核心優勢,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然而,該成像技術在臨床醫學上受制於成像精度低、魯棒性差等因素未能獲得長足的進步,因此開發魯棒、高分辨能力的成像算法是電阻抗成像領域的前沿難題和核心技術。
  • 我校中科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接受中科院組織的現場評估
    我校中科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接受中科院組織的現場評估  7月10日,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組織的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評估專家組一行十二人對我校中國科學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
  • 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取得兩項重要進展
    9月7日,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同期在線發表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陳衝教授、譚付瑞副教授兩個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近幾年光伏行業的明星器件廣受關注。
  • 科學家計劃用量子點技術徹底改造太陽能聚光器
    據電子工程專輯報導,研究人員們正計劃用量子點技術徹底改造太陽能聚光器。經由內建的量子點採集來自太陽的光源,研究人員們期望能將窗戶變成高效率的太陽能板聚光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與義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University of Milano-Bicocca,UNIMIB)合作,最近展示了為這種LSC窗戶實現大於10%的光學效率。其作法是將太陽光電(PV)電池放在注入量子點的窗戶邊緣,使其轉變成為發光的太陽能聚光器(LSC)。
  • 「前沿技術」用於中地球軌道高度衛星的發光太陽能聚光器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美國海軍學院和馬裡蘭大學的聯合團隊驗證了太陽能聚光器為中地球軌道高度衛星供電的可行性。現有太空飛行器一般用太陽能電池供電,發電效率易受空間輻射和溫度變化影響。發光太陽能聚光器(LSC)能吸收太陽能,並以一定波長重新發射光,耐輻射且發射光子結構在輻射環境中較穩定。
  • 半導體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半導體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半導體領域的科技競爭對於世界各國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儀器信息網特對半導體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情況進行盤點。  半導體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哪些?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合肥8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該成果8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
  • 中國科大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合肥8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該成果8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近日將成像空間解析度大幅提升,推進至~8?
  • 哈工大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楊玉林教授與範瑞清教授帶領的光電功能材料團隊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科研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275),並選為「Hot Paper」。
  • 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高分子材料,小到日用家居,大至航空領域,高分子材料廣泛應用於通訊、電子、電氣、醫療、化工、航空、航天、汽車、信息、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因此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儀器信息網特對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情況進行盤點。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近期,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