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科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接受中科院組織的現場評估
7月10日,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組織的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評估專家組一行十二人對我校中國科學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
校黨委書記許武教授出席現場評估會並致辭,對重點實驗室專家評估組到我校檢查和指導實驗室工作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中科院組織的重點實驗室評估對我校實驗室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希望專家們對實驗室多提寶貴意見,以進一步促進實驗室的發展。
中科院基礎局綜合規劃處處長黃敏就評估的目的、原則、重點、形式和程序等向與會人員作簡要介紹。評估專家組副組長麥振洪研究員主持上午的現場評估會。
實驗室主任李定教授作實驗室工作報告,詳細匯報了實驗室的總體情況、定位、研究方向、主要的研究成果以及實驗室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合作交流等情況。鄭堅、陸全明、朱曉東三位教授分別作了「高溫聚變等離子體物理工作進展」、「空間等離子體研究方向進展報告」、「低溫等離子體方向工作進展匯報」三個分報告,詳細報告了重點實驗室在這三個研究方面所取得成果及其影響,並回答了專家提問。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並審查了相關材料。
當天下午,評估組還實地考察了實驗室的空間物理研究部、聚變等離子體物理研究部、低溫等離子體研究部等三個研究部,聽取了各研究部關於科研進展、儀器設備、科研團隊等情況的介紹,查閱了實驗記錄、設備運行記錄和有關規章制度,並與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
評估組對實驗室的定位、實驗室取得的成果、承擔的課題、人才隊伍建設、與國內外的合作、實驗室的運行機制和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作用等方面的情況給予了客觀、公正的評價,並對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中科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2005年經中科院批准開始建設,圍繞國家在未來先進能源、國防高技術應用、和平利用和開發空間資源這三個方面的戰略需求,開展聚變等離子體物理、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和空間等離子體物理三個方向的研究。2004-2008年期間,實驗室主持(承擔)科研項目(課題)總數68項,總經費9749.48萬元;在國際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83篇,其中,41%以上的科學論文發表在影響因子大於2的國際學術刊物,這些論文被引用783次;獲2007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1人於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分別於2005、2006、2007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支持,另有1名「傑青」獲得者和2名「中科院人才計劃」入選者加盟實驗室;在培養的博士研究生中,2人獲得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獎,3名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3名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2名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獎;在培養的碩士研究生中,4人獲得安徽省優秀碩士論文獎。
(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