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範大學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21-01-12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近期,我校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植物多倍體、表觀遺傳變異研究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

  在植物多倍體研究領域,實驗室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Diter von Wettstein教授實驗室、威斯康星大學蔣繼明教授實驗室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韓方普教授實驗室合作,發現非整倍體在新形成異源六倍體小麥中具有普遍性,並具有不同於已報導的植物多倍體的特殊現象和特有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PNAS雜誌上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1300153110),第一作者為我校博士生張鏵坤,通訊作者為劉寶教授,Diter von Wettstein教授和蔣繼明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在該研究領域的另一進展是,我校教師徐春明參與的棉花多倍體基因組研究成果(實驗室為參與單位)發表在Natur雜誌上(2012 Dec 20;492(7429):423-7.doi: 10.1038/nature11798.)。

  在植物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實驗室(第二完成單位)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Diter von Wettstein教授實驗室合作,成功利用表觀遺傳操作(下調DNA 去甲基化酶編碼基因Demeter)培育出醇溶蛋白(prolamins) 含量比正常小麥減少76.4%的新型小麥材料,希望有助於最終培育出乳糜瀉(Celiac disease)患者可食用的麵包小麥。相關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2012 Dec 11;109(50):20543-8.doi: 10.1073/pnas.1217927109),並受到廣泛關注,第一作者為我校博士生文珊珊,王興智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在該研究領域的另一進展是,劉寶教授參與的番茄表觀基因組研究成果(實驗室為第二完成單位)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2013,31:154–159doi:10.1038/nbt.2462)。

  我校在植物雜交、多倍體、表觀遺傳變異與基因組進化研究領域,具有長期形成的特色和優勢。自2002年以來,我校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國家植物轉基因專項的大力支持,並得到了學校「十一五」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計劃的優先支持。

  (生命科學學院)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曲阜師大曹博教授在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近日,曲阜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曹博教授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武漢大學等單位合作,在DNA表觀遺傳學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分別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Proc. Natl. Acad.
  • 多篇重要文章解析科學家們在表觀遺傳學研究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儘管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和無數資金的投入,如今科學家們仍然無法治癒阿爾茲海默病,阿爾茲海默病是一種最常見的老年痴呆症,但目前科學家們對該病已經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此前研究結果表明,阿爾茲海默病並不是一種可遺傳的疾病,但研究人員推測,表觀遺傳學機制或許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為了闡明這種情況是否屬實,研究人員重點對DNA甲基化進行了相關研究,DNA甲基化就是將一個甲基化基團添加到DNA核苷酸上
  • 表觀遺傳學:後基因組時代的領舞者
    孫方霖:表觀遺傳學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逐漸興起的一門新學科。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也將表觀遺傳學的研究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迄今,我們對表觀遺傳控制和它潛在機制的理解取得了相當的進步。表觀遺傳學已成為後基因組時代一個重要的新前沿,並已成為全球研究熱點。
  • 表觀遺傳學臨床試驗和標誌物研究一覽
    2014年8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年來表觀遺傳學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得到生命科學界的廣泛認同,其相關研究已成為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表觀遺傳學的理念和技術正呈迅速發展的態勢,預計未來十幾年內,隨著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強,在理論創新上將取得一些關鍵性的突破,帶動生命科學的下一輪重大發展。
  • 【綜述】胰島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學研究進展
    最新研究表明microRNA與胰腺發育、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抵抗均密切相關,在糖尿病的發病中可能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胰腺的發育過程取決於細胞中一系列基因被持續有序地調控表達。三、表觀遺傳學與2型糖尿病(T2DM)近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證實與T2DM相關的基因多態性至少40種以上。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表觀遺傳學機制可能影響T2DM的進展。(一)非遺傳因素的表觀遺傳學調控意義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引發T2DM的機制之一是表觀遺傳學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子識別與功能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程靚團隊長期從事該領域的基礎研究,發展了一系列針對重要RNA表觀遺傳修飾的高選擇、高靈敏、時空分辨的化學轉化、螢光標記的原理和方法。
  • 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醯基轉移酶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的研究論文,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肖菲博士為第一作者,李文利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Soc., DOI: 10.1021/jacs.0c07331)醯基基團是許多活性天然產物的藥效基團,催化醯基組裝的轉移酶因其寬泛的底物選擇性成為藥物研發中化合物結構多樣性研究的重要工具酶,但目前對於其底物選擇性的分子機制研究報導較少。
  • Nature:清華大學參與表觀遺傳學DNA甲基化的突破研究
    ,Gadd45a)的蛋白在活性DNA去甲基化(active  DNA  demethylation)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是表觀遺傳學DNA甲基化研究的一大突破。    這些研究成果都說明Gadd45a在DNA去甲基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這種作用是通過促進DNA修復,去除甲基化標記,從而減少表觀遺傳基因的沉默。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10-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在研究中,研究組進一步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激活FLC基因使下一代又需經歷冬季低溫才能在春季開花的分子機制。  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才能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階段生長的現象。植物如何響應並記憶長時間的低溫處理即春化作用,是表觀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的研究熱點。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谷 君 說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裡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
  • 《自然》專題:表觀遺傳學
    在基因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還有許多調控基因的信息,它們雖然本身不改變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過基因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和調節遺傳的基因的功能和特性,並且通過細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響遺傳。
  • 【專家論壇】靶向PRC2 相關蛋白小分子抑制劑的研究進展
    多梳抑制複合物(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PRC2) 的異常表達與多種疾病的形成、發展相關, 抑制正常或過度活躍的
  • 為表觀遺傳學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二、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機製取得突破性成果繼2013年報導了哺乳動物TET2蛋白與甲基化DNA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後,徐彥輝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綜合利用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和計算生物學等研究方法,首次報導了TET蛋白對三種DNA甲基化衍生物不同催化活性的分子機制,為基因組中5-羥甲基胞嘧啶相對穩定存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解釋。
  • 口腔鱗狀細胞癌的表觀遺傳學研究現狀和進展
    表觀遺傳學修飾的調節機制主要有:DNA的甲基化,組蛋白的甲基化及乙醯化修飾,以及非編碼RNA調控。表觀遺傳修飾可導致基因的沉默或活化,若體細胞內發生表觀遺傳修飾異常而導致某些基因表達異常,如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等,則可出現體細胞異常增殖導致腫瘤發生。近年來的研究也表明,許多惡性腫瘤的發生都與細胞基因組表觀遺傳紊亂緊密相關。
  • Nature創刊150周年—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裡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遺傳學對細胞記憶和可塑性的影響,同時我們還考慮了環境以及代際和跨代表觀遺傳學對生物學
  • 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8年度  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  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教技廳函〔2019〕13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8年9月至12月,我部組織對工程和材料領域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了五年定期評估。
  • 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醯基轉移酶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
    》)的研究論文,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肖菲博士為第一作者,李文利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Soc., DOI: 10.1021/jacs.0c07331)醯基基團是許多活性天然產物的藥效基團,催化醯基組裝的轉移酶因其寬泛的底物選擇性成為藥物研發中化合物結構多樣性研究的重要工具酶,但目前對於其底物選擇性的分子機制研究報導較少。
  • 2019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幹細胞與表觀遺傳學實驗室招聘...
    我們利用分子和遺傳方法研究DNA胞嘧啶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如何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調節基因表達,細胞分化和重編程。我們實驗室也運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攜帶人類遺傳突變的細胞和動物模型,包括免疫缺陷和免疫系統人源化的動物模型,用於剖析人類疾病的分子和表觀遺傳機制。在細胞臨床轉化應用方面,我們專注眼科細胞的疾病模型和細胞及基因治療的機理與產業化開發。
  • PNAS:揭示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
    2020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分子機制,DNA製造RNA進而製造蛋白質是分子生物學中的一項基本原理,基因表達的過程會以多種方式被嚴格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