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鳥兒可以飛翔?「羽毛」為什麼超「耐撕」?

2020-11-26 中華網

每當看到鳥兒穿梭樹林,雄鷹翱翔天空,你在想什麼?你是否曾經想像自己像鳥兒一樣,擺脫重力的束縛,在天空中尋找自由的海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鳥兒可以飛翔?其實,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那是因為鳥兒有翅膀。鳥兒翅膀是由羽毛組成的,但是什麼造就了其長時間飛行,抵禦風吹雨淋,甚至叢林鉤掛的能力呢?

鳥兒翱翔天空(圖片來自網絡)

孩童時期,我們曾玩弄羽毛,將其拉開,還可以讓它恢復如初。

如下圖所演示的,當我們用一隻手固定羽杆,另一隻手沿羽尖向羽根方向拉扯羽毛時,羽毛會被拉伸(圖A),並在某個瞬間沿葉脈方向被拉開(圖B,紅色箭頭)。用手指輕輕地沿羽根到羽尖方向捋順羽毛,可以將其分開的地方修復(圖C,紅線)。更為不可思議的是,當再次拉扯羽毛時(圖D),羽毛會從另一個位置被分開,而不是之前的紅線的地方(圖E,藍色箭頭)。而分開的羽毛也可像前面一樣被修復(圖F,藍線)。並且,這個分離和修復的過程可以重複很多次,表明羽毛具有優異和穩定的自修性能。

手動演示羽毛的分開和修復

我們都知道結構決定性質,因此對於毛結構的探索從未止步。早在17世紀中期,英國博物學家羅伯特•胡克就利用顯微鏡觀察了鳥類羽毛的翅膀,並初步描繪出了羽毛的結構模型圖(精細結構未能觀察到)。自此,人們對羽毛的微觀形貌有了初步了解。

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電子顯微鏡的出現使得更多更小的微觀結構顯露在人們眼前。人們總結出,羽毛是由兩側平行的羽枝組成,而羽枝兩側平行排布著不同結構的羽小枝。朝向羽毛尖端的羽小枝具有很多鉤子(每個羽小枝有4-5個鉤子)從其中部向腹側伸出,被稱為帶鉤羽小枝(hookbarbule)。羽枝另一側的羽小枝具有邊緣捲曲的片狀結構,被稱為滑道羽小枝(bowbarbule)。基於此,人們提出了「鉤子-滑槽(hook-groove)」結構模型,用以解釋羽毛的自修能力。

Hooke描繪的羽毛模型圖

R.Hooke (1665) Micrographia, or, Some Physiological Descriptions of Minute BodiesMade by Magnifying Glasses with Observations and Inquiries Thereupon (The RoyalSociety, London)

羽毛結構模型的進一步完善

但其實,目前人們提出的「鉤子-滑槽」模型忽略了羽毛的精細結構,並不能很好地解釋羽毛的抗撕裂和超耐久性。近日,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實驗室王樹濤研究團隊利用X-射線顯微鏡和顯微作業系統,對羽毛的精細三維結構及其功能進行了觀察,發現了羽毛的羽枝間的一種新型機械互鎖體系:級聯滑鎖系統(由鉤子,滑道和滑道端部的級聯背刺組成),並闡明了級聯滑鎖結構的工作原理,成功揭示了羽毛抗撕裂能力和超耐久性的秘密(Repairable cascaded slide-lock system endows bird feathers with tear-resistance and superdurability, PNAS 2018, DOI: 10.1073/pnas.1808293115)。這種級聯滑鎖結構不僅保證了羽枝間較強的粘附力,同時保護了羽枝在分離過程中不受到損壞。

實驗測試表明,羽毛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並且經過1000次的分開/修復實驗,羽枝間的粘附力仍能達到初始值的80%以上。由此說明,這種結構促成了鳥類羽毛的抗撕裂能力和超耐久性能,使得鳥類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飛行。同時,這種級聯滑鎖結構為新型柔性織物和電子器件的設計製備提供了新的思路。

利用X射線顯微鏡觀察並重構的羽毛的原位立體結構

羽小枝的精細結構。(A,B)單個羽枝的背側(A)和腹側(B)結構。(C,D)每個帶鉤羽小枝具有四個從其中部伸出的下垂向後的鉤子。(E,F)滑道羽小枝邊緣捲曲,捲曲的的邊緣在其端部轉變為4-5個曲面三角形狀的刺狀結構,稱為背刺。(G,H)鉤子和背刺具有匹配的尺寸和形狀。

羽毛的級聯滑鎖系統的簡化功能模型:當受到外力時,鉤子的帶狀部分被拉直,鉤子勾在滑道羽小枝的捲曲邊緣上(圖i)。隨著外力的逐漸增大,鉤子以捲曲邊緣為滑道,往端部滑動,並且羽小枝也逐漸彎曲變形(圖ii)。當力逐漸增大,羽小枝彎曲程度達到一定值時,鉤子滑到滑道端部的背刺位置並與背刺形成互鎖結構(圖iii)。由於背刺改變了滑道的方向,阻礙了鉤子因繼續滑動而從滑道羽小枝上滑離。若想鉤子從滑道上滑離,則需要增加外拉力,使得帶鉤羽小枝和滑道羽小枝繼續彎曲變形,當彎曲程度超過某個閾值時,鉤子和背刺的互鎖結構被打開,鉤子從滑道上滑離或勾在後面的背刺上重複這個過程,直至離開(圖iv-vi)。如果在鉤子離開滑道之前,外力消失,鉤子則會由於羽枝的回彈力回到接近初始位置(圖v-i)。

至此,羽毛的精細結構已被清楚闡述,級聯滑鎖結構模型也被提出,併合理解釋了羽毛的抗撕裂能力和超耐久性。這種級聯滑鎖結構模型為進一步人造羽毛的製備提供了新思路,使人們的飛翔夢想更進一步。

相關焦點

  • 鳥為什麼可以在天空飛翔?
    當大家抬起頭,看見鳥兒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羨慕過它們呢?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也會飛就好了。那麼為什麼鳥兒可以在天空中進行飛翔?僅僅是因為有翅膀嗎?今天,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來學習鳥適於飛行的主要特徵吧!
  • 【學科】生物:鳥為什麼可以在天空飛翔?
    當大家抬起頭,看見鳥兒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羨慕過它們呢?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也會飛就好了。那麼為什麼鳥兒可以在天空中進行飛翔?僅僅是因為有翅膀嗎?今天,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來學習鳥適於飛行的主要特徵吧!首先,我們先觀察一幅圖片,想一下鳥的形態結構有哪些適於飛行?
  • 知識百科:為什麼鳥兒能飛翔?
    像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的飛翔是所有人的夢想。然而,人最終也只能借著「鐵翅膀」才能去領略天空的廣闊,不能真正自由的飛翔。鳥兒為什麼能夠自由翱翔呢?看了下面的文章,您自然就會明白了。   Everything about a bird is made for flight.
  • 原創:鳥兒的飛翔從來不需要人的證明的,只要去飛翔就可以了
    養鳥的成年人也不需要鳥兒有翅膀,於是我們常常看到他們津津樂道於如何從小捆綁鳥的翅膀,這樣鳥兒長大後就忘了自己原來有翅膀可以自由飛行這件事情。第二關,它要回答各種和飛翔無關的問題,來展現它是飛行領域的鳥,據說答對四道題才可以過關。第三關,要申請飛翔原創的認證,證明你的飛翔是屬於你的,據說這和它的觀賞者數量之類的有關。如果三關皆過,它就會被人類授予「會飛的鳥」的稱號,至於究竟這隻籠中鳥會不會飛並不重要。
  • 【開動小腦瓜】鳥兒為什麼會飛?
    鳥類的身體外面是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不僅具有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當他們上下扇動翅膀,能推動空氣,豉動氣流,產生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快速向前飛行。
  • 百科解答丨鳥兒為什麼會飛?
    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金魚在池塘裡歡快的遊泳,鳥兒神氣的在天上飛翔。人類非常羨慕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於是發明了飛機。 你知道小鳥為什麼會飛嗎,而人類就不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找找鳥兒會飛的原因吧。 不知道在小朋友們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說過構造決定功能呢?正是因為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才讓它們能夠飛翔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有一隻鳥兒,它在天空中飛翔
    ,它在天空中飛翔這是一隻嬌憨可愛的小鳥長著一雙美麗修長的翅膀白色的羽翼像純潔的希望黑色雙眸閃著熠熠的星光它的雙腿矯健而有力量它的頭顱一直望向遠方有一隻鳥兒,它在天空中翱翔它的飛翔,像個長長的驚嘆號划過高高的天幕帶著無盡孤獨藍色的長空更像一大段的虛無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無助它的身影,穿過那一縷縷的愁腸
  • 你嚮往鳥兒般自由自在的飛翔嗎?你知曉哪些類型的鳥兒呢?
    如果說和現在的生活相比,那童年在姥姥家度過的時光,可以說如鳥兒般自由自在、快樂無比,現在時常回想那一段時光,不禁羨慕鳥兒般的自由自在飛翔,更是嚮往鳥兒般的自由自在飛翔。將樹杈繫上繩子,支撐著網,留著一些空隙,忘裡面放些米稻穀之類,鳥兒愛吃的都可以。工作都準備好了,剩下的就是拉著繩子的一端,遠遠的躲起來不出聲,靜靜地等待鳥兒上鉤。
  • 1.3億年前這隻鳥羽毛為什麼那麼美?
    現在的鳥兒羽毛顏色變化多端,遠古時期鳥兒的羽毛什麼顏色?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泮燕紅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院士周忠和、山東臨沂大學教授鄭曉廷、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Mary Schweitzer通過研究證明,1.3億年前的始孔子鳥羽毛化石中的確存在β角蛋白和色素體。
  • 你了解這些關於鳥類羽毛的知識嗎?
    大自然中有很多身著「彩衣」的鳥兒。披著華麗外衣的雄性極樂鳥;擁有一身夢幻藍紫色羽毛的紅嘴藍鵲;頭頂翠綠,拖著顏色鮮豔美麗尾屏的孔雀;還有身著黑白相間燕尾服在天空中盡情飛翔的燕子。那麼,為什麼大自然會賦予鳥兒絢麗的羽毛,它們又有什麼奧秘呢?  其實,鳥類羽毛所具有的顏色和色彩,主要取決於羽毛含有的色素體及其內部結構。
  •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時間:2015-12-10 13:3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很多人不明白,鴕鳥也是鳥,但為什麼不會飛嗎? 其實鳥兒能飛需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長有羽毛的翅膀;二是體態輕盈。
  • 攝影師駕到丨鳥兒飛翔
    11月20日 星期五 陰秋日的湖面上,一群可愛的鳥兒在飛翔,是這樣的愜意。《鳥兒飛翔》 洪躍林 攝於金華湖海塘《鳥兒飛翔》 洪躍林 攝於金華湖海塘《鳥兒飛翔》 洪躍林 攝於金華湖海塘《鳥兒飛翔》 洪躍林 攝於金華湖海塘《鳥兒飛翔》 洪躍林 攝於金華湖海塘
  • 鳥兒為什麼這樣紅?
    在挑選另一半時,很多雌性鳥類都會偏好那些羽毛或鳥喙顏色更鮮紅的雄性。也就是說,在鳥兒們眼中憤怒的小紅鳥其實是個大帥哥?圖片來自:The Angry Birds Movie鳥兒是如何披上紅裝的呢?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鳥類羽毛、皮膚中的紅色和黃色都來自從食物中攝取的類胡蘿蔔素。不過要想形成紅色,還需要在鳥類體內經過某種酶的代謝才行。色素的分子結構與顏色密切相關,酶把黃色調的類胡蘿蔔素氧化,就形成了紅色的酮基類胡蘿蔔素。
  • 小鳥為什麼會飛
    小鳥為什麼會飛呢? 鳥類有在天空飛翔的本領。
  • 鳥兒,睡覺嗎?
    答案是……是的,它們要睡覺的,可比起簡單的睡覺又要複雜一點點…… 鳥兒呢,有多種策略來應付需要閉閉眼睛的情況。看看下面有哪些吧!一隻紅尾鵟(亞成體)在ZZZZ~~~by Morgan Terrinoni
  • 坤鵬論:人類的教授教鳥兒如何飛翔!
    為什麼人們會接受和認同第二種知識呢?今天就來講講塔勒布對此的分析以及坤鵬論的思考。一、人類的教授教鳥類如何飛翔為什麼人們會接受和認同第二種知識?這就牽扯到了副現象。塔勒布舉了個例子,一群哈佛的鳥類學教授給鳥類上課,教它們如何飛翔。他們滿口專業術語,寫了很多數學方程式,揭示飛翔和羽翼扇動技術。課上完了,窗戶一開,鳥兒果然撲稜稜地全都飛了出去。這些教授興奮至極,趕緊著書立說,鳥兒是聽了他們的課才學會飛的。
  • 候鳥為什麼會遷徙?
    抬頭看天,很快便能再看到北歸的鳥兒了。  在國際上已知的9000多種鳥類中,4000種是候鳥,其他的則是留鳥(終年棲息於同一地區的鳥類,如喜鵲、麻雀和環頸雉等)。每年,幾十億隻候鳥組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隊伍。  候鳥遷徙的距離遠近不一,近的幾公裡,或者只是從山的南坡飛到北坡。遠的則可飛翔上萬公裡。
  • 鳥為什麼會飛?
    現在就讓我們從鳥類特有的身體結構,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它們的翅膀來飛行等角度,揭秘鳥類飛行的秘密吧。 鳥類飛行的秘訣在於翅膀的形狀和扇動方式 在天空飛行的生物有很多,常見的像昆蟲、蝙蝠。其他的還有鼯鼠、飛魚等等,都算是可以「飛行」的動物。但是,說起在天空中自由飛行,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鳥類」。
  • 給你一雙翅膀你就能夠飛翔嗎?--鳥類為什麼會飛行?
    那麼,鳥為什麼會飛呢?如果我們按照鳥身體和翅膀的比例量身定製一雙翅膀,是不是就可以飛呢?↓↓↓  鳥類之所以能飛跟他們的生理結構密不可分。  鳥類都有一雙長滿羽毛的翅膀。當翅膀展開時,外側羽毛覆蓋在相鄰羽毛內側的邊緣上,這樣每根羽毛都略有旋轉能力。兩翅不斷上下扇動,就會發生巨大的下壓抵抗力,從而快速向前飛行。而羽毛使鳥的外形呈現流線型,在空氣運動中時受到的阻力最小。
  • 鳥兒洗澡
    我在紹興拍攝鳥類也有很長時間了,有拍到過各種各樣的鳥兒洗澡。梳理羽毛和洗澡是鳥類最為要緊的行為之一,這種行為使得鳥類保持身體清潔、減少疾病。不管是威武的大型猛禽,還是各樣小巧的林鳥,甚至常在水裡的水鳥,都會梳理羽毛和洗澡。        首先科普一下鳥兒洗澡的原因吧!鳥類的羽毛不僅顏色豔麗豐富,而且羽毛內有羽小枝,枝上有類似的「鉤子」,把相鄰的羽小枝互相連起來,非常的堅固和有彈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