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國門,然而嶄新的生活還未湧入我們的懷抱,國民黨反動派悍然撕毀和平條約向我黨我軍發動進攻,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僅僅用了4年就將國民黨反動派趕到臺灣去了。新中國溫暖的陽光開始普照神州大地,有句話說得好:有些陰暗的角落縱使陽光再明媚也是照射不到的。沒錯這就是陰暗角落。
1949年建國初期,我們大陸仍然還有部分國民黨殘餘勢力活躍在西南邊境的大山中,他們有的勾結土匪,有的自立為王,目的就是想破壞正處於搖籃時期的新中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就是國民黨最後一個被抓的將軍特務,他潛伏8年已經娶妻,暴露的原因卻令人感到意外,這也許就是天意。
在貴州省務川自治縣有這樣一位老人,每天清晨他都會獨自來南山公園,這裡的村民都知道他叫鄭蘊俠,不過村民們不知道的是這位老人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歷。
鄭蘊俠早年經歷
1907年,鄭蘊俠出生在江西省臨川縣一個官宦家庭,從小在四川、重慶兩地長大;父親鄭宗堯是留日東京帝國大學高材生,同盟會成員,回國後曾在孫中山的大元帥府任職。成年後,鄭蘊俠考入上海法學院法律系,後又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北伐戰爭打響後,他參加了北伐隊伍,在何應欽的第一軍軍法處擔任上尉軍法官。
1938年3月,臺兒莊大戰打響,鄭蘊俠奉令率領一支政工隊支援前線,參加了炮火連天的滕縣守城戰,苦撐到援軍趕來,曾目睹抗日名將王銘章壯烈殉國(腹部中彈30餘處);對此,曾經滿含仇恨地改寫嶽飛的《滿江紅》:「駕長車踏破富士山缺。壯志飢餐倭奴肉,笑談渴飲東洋血」以表達自己抗日之決心。
但抗戰勝利後,「反共」特務活動卻成了鄭蘊俠最主要的工作。當年重慶「滄白堂事件」、「較場口血案」這兩個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鄭蘊俠是其中的參與者和指揮者。
1946年2月6日,他接到上峰通知:中共10日要在重慶校場口舉行「陪都各界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大會」,要求他執行破壞。1946年2月10日7時,鄭蘊俠帶領大小特務進入會場。當民主人士和歡慶群眾相繼進場後,特務們走上臺肆意找茬,稱集會現場沒有懸掛總理遺像和國旗、黨旗。
大會主席、著名學者李公樸準備發言時,站在一旁的鄭蘊俠摘下帽子連揮三下,發出行動信號,早已布置在臺上的特務們一擁而上,對李公樸拳打腳踢。李公樸全身受傷出血,現場群眾見狀,高呼「不準特務行兇!不準打人!」這時,場外的特務也湧進來,對參加集會的民主人士和群眾一陣亂打。其間,鄭蘊俠見郭沫若受傷不重,便指使旁邊的幾個特務:「架到後面去,好好招待他一頓。」
到了1949年,國民黨在西南將各種特務組織組成的「重慶反共救國總隊」納入正式編制,擴建為「國防部新編反共救國軍第一軍」,他被任命為少將政治部主任兼軍特別黨部書記長。
後來,為了阻止解放軍西上東下,當時的「重慶衛戍總司令」楊森又召集鄭蘊俠組建一支「東西山遊擊縱隊」,妄圖阻止重慶解放。但解放軍一到,這支隊伍頃刻間土崩瓦解,如作鳥獸散。鄭蘊俠也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逃亡和潛伏生涯
1950年鄭蘊俠以「劉自剛」自稱成了街上一名走街串巷的雜貨郎,在這段時間他還娶了一位稱心如意的妻子,兩人婚後生活很甜蜜,1956年,全國開始搞對私改造合作化,由於鄭蘊俠走南闖北見識多,被派到縣裡學習。學成回來後,鄭便在濯水的合作食堂當會計,後來又被調到當地的公私合營商店。
事實上,這時濯水的不少居民,已經隱隱覺察到這位叫「劉正剛」的外來人非同一般。濯水街上的老居民付先生說,當時他的叔父也在食堂工作,「劉正剛」一直聲稱自己「初識字」,但教他打算盤,第一天還什麼都不會,第二天就能把加減乘除打得十分順暢。
一句成語暴露身份
直到1957年肅反開始前,鄭蘊俠一直過著這樣隱姓埋名的生活,直至有一天,一句「不翼而飛」的成語從其口中不慎露出,引起領導懷疑,上報了當地公安機關,被監控。
1957年的一天,鄭蘊俠接到通知要去縣裡「學習」,他意識到他成了「重點學習」對象,於是主動交代了自己的歷史,心想反正一個小縣城,還不能把他這種級別的人物直接宣判槍斃。學習結束後,鄭蘊俠一邊繼續他的會計工作,一邊等候上頭來人抓他歸案。
1957年5月19日,鄭蘊俠在務川落網,正式被重慶市公安部門抓捕歸案,至此,國民黨潛伏在大陸最後一個正式將級軍官落網。之後他被押往重慶市第二看守所關押,從此結束了他的潛伏生涯,等待法律的嚴懲。
1958年5月20日早上,蘊俠剛剛起床,從重慶專程趕來的兩名公安幹警終於出現在了他面前。當兩支黑洞洞的槍口抵住他時,鄭蘊俠這才意識到:這一天終於來了。
幸運的是,原本應該判處死刑的鄭蘊俠遇上了赦免通知,他被改判為15年有期徒刑,出獄後的鄭蘊俠專注於寫稿,向大眾講述了他傳奇而又不光彩的一生。2009年7月10日,102歲的鄭蘊俠走完了他的傳奇一生;他的親屬告訴記者:「他還有最後一個心願沒有實現,就是回校場口看看。他想站在歷史面前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