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水壓爆破 18層爛尾樓只見晃不見倒
「5、4、3、2、1———起爆!」昨(28)日上午11時,成都機場路進都段附近的居民捂住耳朵,屏住呼吸,因為前方一棟18層爛尾樓將進行爆破。
「轟」的一聲巨響後,但樓房中僅噴出了汩汩清水,大樓仍巋然不動!
據負責爆破的負責人介紹,爆破失敗的原因可能是200公斤炸藥僅引爆60公斤。
屏呼吸 大樓就要倒下
上午10時,幾臺挖掘機到場,幾十名工人開始清理現場的建築垃圾。
上午10時40分,數十名交警對機場路進都段實行了交通管制,來往車輛都被堵在距離爆破點約500米處,不少司機也下車站在公路旁,一邊張望現場,一邊感嘆:「這麼高的樓,等會爆破時肯定很壯觀。」
10時20分,所有工作人員撤離到現場200米外,警察拉起了警戒線。剛才還喧鬧的人們,一下變得分外安靜。
10時59分50秒,負責人郭永新神態凝重看了看手錶,而此時手中的對講機驟然響起。「一切準備完畢,現在開始倒計時:5、4、3、……」隨著離「爆破」的口令一秒秒地臨近,眾人捂住了耳朵,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大家目不轉睛地望著這棟矗立了8年的高樓,緊張地期待著一觸即爆的炸藥以及爆破後大樓轟然坍塌時的「滂沱」場景。
超級暈 巨響後樓未倒
「轟———」一聲巨響,離現場較近的人們似乎都能感受到炸藥爆炸時的衝擊波。爛尾樓隨即輕微晃動了兩下,眾人的心快提到嗓子眼上,壯觀的景象馬上就要發生啦!1秒、2秒、3秒……時間就在一秒一秒中過去。然而,許久大樓卻安然無恙。「譁———」一股清水從爛尾樓背部噴湧而出。最終,大樓沒有坍塌,大家預料的「奇蹟」沒有發生。
「怎麼回事喲,怎麼了,沒有倒,炸藥是不是沒有炸完?」該工地按捺不住的10多名工人不顧危險,向爛尾樓奔去。負責人郭永新看到樓房沒有按計劃倒下後,立刻帶領3名爆破工人收拾爆炸設備,檢查這次爆破失敗的原因。
打孔難 採用水壓爆破
所要爆破的爛尾樓有18層,位於機場路進都段,該爛尾樓佔地800多平方米,目前已被廢棄8年之久,距離機場路約有20米。
負責此次爆破工作的是四川四海爆破有限責任公司。據該公司工程師郭永新介紹,常規樓房一般都是用鋼筋和水泥等建造而成,可是這棟樓房完全是用水泥所造,這給他們打空裝炸藥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採用在全國都處領先水平的水壓爆破。
根據這棟爛尾樓的特殊構造,這次爆破預計僅僅炸倒這棟爛尾樓的一半。「在成都還是首次用水壓爆破方式進行爆破如此高的建築物。」郭永新介紹說。
析原因 線路出現問題
「水壓爆破是目前公認的最先進的爆破技術,最近我們還成功地爆破了一棟樓房,所以在爆破技術上是不存在問題的。」對於此次爆破失敗的原因,經過現場勘測後,郭永新解釋道:由於爆破線路出現問題,導致200多公斤炸藥,僅引爆60多公斤,致使水的衝擊力不夠,才導致失敗。至於具體原因,還有待調查。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再次採用水壓爆破的方式對這棟爛尾樓進行爆破。
郭永新還提示,由於爛尾樓的主體結構並沒有動,還不能稱為危樓。但是,該工地的工人也不要輕易靠近這棟樓房,以免發生危險。
水壓爆破
就是把炸藥放到水裡,起爆後,利用爆炸對水產生衝擊,水的衝擊爆破物體。這種爆破方式不需要打孔。
水壓爆破優點:不會出現太多的灰塵,灰塵不會影響附近交通。
水壓爆破缺點:衝擊波太大,可能對爆破點周圍的建築造成破壞。
□相關連結
另一大樓未炸倒 負責人被拘留
2004年11月3日下午4時,四川川投工程有限公司對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內的亞洲第一大泥石流模擬實驗廳實施爆破。由於安放的炸藥數量不夠,炸藥僅炸塌大樓的西南角的一小部分,剩下大半棟樓難以安全拆除,造成周圍100多戶居民有家難回。
11月5日,成都市公安局以妨害公共安全為由,對該公司項目負責人譚能書實施治安拘留,並收回公安機關核發給該公司的《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責令該公司停業整頓。譚能書成為了成都第一個因爆破違規被拘留的人。
早報實習記者喬子軒記者陳東攝影劉筱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