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夜,由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的最大斷面實現貫通,並創造了國內地鐵隧道控制爆破的最低振速記錄。
克難:爆破專家把關,創國內控制爆破最低振速紀錄!
青島地鐵1號線最大斷面全長344.5米,最寬處21.2米,開挖石方達4.8萬立方米,爆破施工最大斷面216平方米,能容納12輛家用汽車並排停放,是國內地鐵中罕見的超大斷面地鐵區間。「從功能上來說,又可稱為『渡線』,1號線線路比較長,需要中途設置存車線,方便列車檢修和調頭,還可以從這裡直接發車,縮短發車時間,方便市民乘車。」施工人員介紹說。
由於該區間所處的位置特殊,距離海岸線僅28米,穿越眾多建築物,地質複雜,密布人工堆積層、全新統海相沉積層、全新統衝洪積層等,巖體破碎,強度較低。「施工難度很大!」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項目經理高勇告訴我們,「地面上方居民樓比較多,道路兩側分布有熱力、電力、自來水等大量管線,此處的爆破作業,除了地質本身的問題還要考慮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邀請了全國著名爆破專家何廣沂前來研究專項方案,對於施工工法、爆破方案反覆研究論證並多次試爆後才開始實施。」項目部先後召開了26次專題會、3次專家論證會,經反覆論證,決定採用「水壓爆破和同列同段孔外等間隔控制微差爆破」方案,衰減振動波的傳播,從而減少對臨近建築物的振動,減弱對居民生活的幹擾。
「爆破前,項目部邀請何廣沂教授來指導,引進水壓爆破技術,充分利用TBM先行導洞作為臨空面,採用孔內微差、孔外延時,單孔單段起爆方案以及爆破網絡採用串並聯方式。」項目部總工程師王萬仁介紹說,「爆破時,遵循『多打孔、少裝藥、多分段、單孔單響、孔外延時』的原則,用足雷管段位,降低單段起爆藥量。」經檢測,項目部爆破的振速都控制在0.5cm/s以內,創造了國內控制爆破的最低振速紀錄。
歷時420天,1號線貴西區間爆破施工的過程,是與複雜地質、安全風險鬥爭的過程。據悉,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計劃年底建成通車,期待著貴西區間這個關鍵節點的完工,能夠推動地鐵1號線這條青島的南北大動脈早日通車!
關切:關注群眾生活影響,搭建和諧民企關係
「施工入場的時候,說實話我很愁,大斷面建設本身難度很大,還要充分考慮怎樣儘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怎樣順利施工又保證和諧」項目書記李峰說,「在進場前,我就開始研究群眾工作方法,我們與社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進行反覆溝通,確定了『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發動群眾參與地鐵共建』等工作思路,我們與一號線公司黨支部一起推出了『地鐵從我家門過,我為地鐵做貢獻』主題活動。這個活動得到了街道、社區、居民的肯定和支持,我們各項工作都先徵求群眾意見,也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施工4年時間裡,真的非常感謝廣大居民對我們的包容和理解」。
連結:一線連通東西海岸,是貫穿南北的交通動脈
青島地鐵1號線全長約60公裡,起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峨眉山路站,終至城陽區東郭莊站,共設置41座車站,均為地下車站。該項目下穿膠州灣,為連接西海岸中心區、青島中心區和城陽城區的南北向骨幹線路,沿線連接西海岸汽車東站、青島站、青島北站、汽車北站、流亭國際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全程有多個換乘站,實現了線網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也是青島近期線網中唯一過海連接西海岸新區與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線路。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白曉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