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無噪音!記者試乘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

2021-01-21 半島網官網

半島網12月15日訊 12月15日,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舉行試乘活動。自即日起至12月23日,市民可通過「團體預約」為主、「個人憑票」為輔兩種方式參與試乘(點擊查看試乘指南)。記者試乘青島地鐵8號線,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整個過程行駛平穩,車廂內沒有產生太大噪音。

8號線北段: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平穩無噪音

上午9點半,記者乘坐地鐵3號線,在抵達終點站「青島北站」後,同站臺換乘,登上了地鐵8號線前往紅島方向的列車。「1號線和8號線北段開通後,大家的出行就更方便了。」參與試乘的市民周大爺家住李滄區,雖然平時經常乘坐3號線,但今天首次坐上8號線的列車,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地鐵8號線自「青島北站」至「大洋站」經過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記者留意到列車在經過這一區間時行駛平穩,車廂內的吊環扶手幾乎「紋絲不動」,整個過程也沒有太大噪音。地鐵八號線公司副總經理程學友介紹,8號線北段面臨穿越國內最長的過海地鐵海底隧道、與濟青高鐵並行施工、下穿已運營的地鐵3號線等一系列重大難題。針對過海段下穿9條破碎帶、地質非常複雜這一特點,公司邀請院士陳湘生、史玉新研究各類重難點技術和施工問題的風險管控,為過海段順利推進出謀劃策、「把脈會診」。根據不同地質同時採用礦山法、泥水盾構、TBM施工,最終攻克「咽喉」。

8號線北段在軌道交通領域創造多項「青島速度」:僅用3年半時間實現48.3公裡地鐵線路開通,在國內巖石隧道地鐵中是沒有過的;僅用2年零7個月,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在消除了大量重大安全風險源後,順利實現「洞通」,泥水盾構實現220米/月掘進速度,這在國內是最快的;僅用32天完成過海隧道5.8公裡軌道鋪設,創造行業新標杆。

一線建設者「釘」在工地上吃住在現場

8號線北段的開通離不開3萬餘名建設者1300多個日夜的辛勤工作。張磊是青島市地鐵八號線有限公司工程管理處的一名普通員工,身為「85後」,張磊已經有了不少白頭髮,說起這份「超越年齡的穩重」,他立即自嘲說「因為比較胖,所以看著又穩又重,其實就是顯老。」自從投入地鐵8號線建設,張磊的腦海裡就一直繃著兩根弦,一個是安全質量,一個是施工進度。為了讓這兩根弦保持平衡,張磊經常吃住都在現場,「釘」在工地上。

張磊所管轄的工區,包括大青區間東側過海段和青滄區間折返段,在這些工區內,有3個一級風險源和幾個一級風險點,且施工周期均在半年至一年,這無疑給了張磊不小的壓力。其中過海段海底段中,最大埋深為海面以下56米,多處處於不良地質——地質構造斷裂帶,不但地質複雜、湧水量大,而採用泥水盾構下穿膠州灣,施工難度異常艱巨。為了保證工程的安全質量和施工進度,張磊將工地當成了自己的家,以便隨時協調各方,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以保障現場施工。

問起讓張磊踏踏實實「釘」在工地上的底氣,他說這都來自於身邊領導同事的支持。「我非常感激大家對我的幫助,有些超出我能力範圍外需要各方配合解決的事情,領導都會親自調度、現場決策,這份效率和執行力,實在是很讓人提氣。這不止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我們公司上下所有人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在努力、在拼搏。」交談過程中不難感受到,面對這份「共同的事業」,張磊心存感激且鬥志昂揚。

可是,再堅強的「鐵人」也會有內心脆弱的一面。聊起家人時,看似「銅牆鐵壁」的張磊,眼睛裡的光漸漸黯淡了下來。張磊本計劃在青島穩定下來之後,便找機會將在廣東的愛人接到青島團聚,但一晃兩年多過去了,因為忙於工作,張磊還沒來得及實現家庭的遷居計劃,只能每天通過視頻電話和愛人見面。他甚至沒時間去老家聊城看望父母,逢年過節只能電話問候。有那麼幾次,還是老兩口專程跑到青島的工地上去探望的他。迄今為止,張磊已經在工地上度過三個春節了。

「說不孤單也是假的,但好在我有一個好媳婦,不僅特別理解我,還會經常開導我,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地撲在工作上。」張磊說這話時,上揚的嘴角藏都藏不住。在張磊看來,對於工作日復一日嚴要求、高標準的這份堅持既是他的執念,也是在兌現一份內心的承諾。「雖然現在還顧不太上家裡,但是等8號線工程竣工後,我一定找機會把愛人接過來團圓。」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圓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穿過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是什麼感受?青島居民這樣說……
    昨天,山東青島兩條過海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同步開通運營,線路共計長70.2公裡。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此次開通的1號線北段全長21.9公裡,設15座車站。8號線北段全長48.3公裡,設11座車站。兩條線路的開通運營,極大方便了沿線居民出行。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最全信息來了,工程創11...
    8號線線路全長61.4公裡,共設18座車站,起點自膠州北站,終點至五四廣場,線路串聯膠州市、紅島高新區、李滄區、市北區、市南區等,是連接青島新機場、北岸城區、東岸城區的快速骨幹線路。其中,由中國建築、中國中鐵等單位參與建設的8號線北段(膠州北站至青島北站)48.3公裡,設車站11座,其中大洋站至青島北站設有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
  • 6條地鐵了!1號線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全省首次,連接兩大機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趙波 齊春贊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連續奮戰60小時 地鐵8號線百萬斤海底隧道排水管到位
    6月12日,經過近500名工人連續60個小時的奮戰,由八號線公司統籌、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負責施工的青島地鐵8號線機電安裝項目成功將3000餘根加厚、非常規,直徑為250mm,單根重量約562斤的排水管和直徑為150mm,單根重量約200斤的消防管,運入到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青島地鐵8號線海底隧道,為後面過海隧道實現電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這條海底地鐵隧道穿越了9條斷層破碎帶,總長5.4公裡!
    青島據《山東發布》報導:山東青島正在修建的這條地鐵,需要穿越了膠州灣,採用海底隧道的方式過海,海底隧道長度達到5.4公裡,其中,穿越9條斷層破碎帶,破碎帶長度達到1.5公裡,為國內施工難度最大,且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
  • 地鐵1、8號線下周免費試乘!北岸樓市將迎新發展機遇!
    組織市民群眾免費 進行試乘地鐵8號線和1號線。 據介紹,因本次展會選址紅島國際會展中心,為方便市民參會,地鐵8號線和1號線屆時將於展會期間將有組織地向市民開放試乘,市民可在青島北站乘坐8號線,至健身中心(紅島會展)站下車即可,地鐵1號線也可以通過換乘直達。
  • 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在山東青島貫通
    6日上午,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也是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是目前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隧道海底區間線路縱坡呈「V」字形,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隧道上方每平方釐米至少承受8.8公斤水壓,相當於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輛小汽車的壓力。它也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
  • 青島地鐵1號線創大斷面控制爆破最低振速記錄
    6月25日夜,由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的最大斷面實現貫通,並創造了國內地鐵隧道控制爆破的最低振速記錄。克難:爆破專家把關,創國內控制爆破最低振速紀錄!青島地鐵1號線最大斷面全長344.5米,最寬處21.2米,開挖石方達4.8萬立方米,爆破施工最大斷面216平方米,能容納12輛家用汽車並排停放,是國內地鐵中罕見的超大斷面地鐵區間。「從功能上來說,又可稱為『渡線』,1號線線路比較長,需要中途設置存車線,方便列車檢修和調頭,還可以從這裡直接發車,縮短發車時間,方便市民乘車。」施工人員介紹說。
  • 探秘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車站空間一體化設計
    中國山東網12月28日訊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青島地鐵集團創新團隊與青島地鐵藝術設計專家委員會將「空間一體化設計」為指導理念,將車站裝飾裝修、公共藝術、導向標識、服務設施、商業廣告、管線綜合等專業統籌一體設計,這在國內也是首次提出,提高地鐵建設和運營服務品質。
  • 佛山地鐵2號線軌道鋪設進展如何?記者帶你搭工程車「試跑」
    佛山日報訊 記者岑雪瑩 通訊員石薇、惠穩莊報導:進入第二季度,佛山多個在建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其中,最受市民關注的要數計劃明年通車試運營的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以下簡稱「2號線」)。軌道是地鐵列車的生命線,目前2號線軌道鋪設推進情況如何?
  • 穿越水下溶洞區,下穿既有運營線,地鐵3號線又有新突破
    (隋百龍 攝) 新湖南客戶端1月25日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趙娟)「這些形狀不同,硬度不一的石頭都是我們在修建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時,從阜埠河站至靈官渡站區間的水下溶洞裡挖掘出來的。」 今天上午,在中鐵十四局長沙地鐵3號線5標盾構工區,工區經理劉濱指著物架上的石頭向記者介紹道。
  • 西安地鐵二號線一期軌道貫通 昨日穿越古城
    地鐵二號線倒置水瓶「站得穩」舒適度一定是一流為檢驗平穩情況,施工技術人員現場演示:在平時用於運輸建設材料、機械的軌道車(內燃機)以平均每小時25公裡左右速度行駛時,駕駛室旁將一瓶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倒置,2分鐘內沒有倒下。
  • 中國最深海底隧道在哪裡?中國最深海底隧道長什麼樣照片曝光
    奮戰1000多個日夜,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6日順利貫通。該隧道全長8.1公裡,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為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作為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2020年底1號線開通運營後,青島市民乘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
  • 成功穿越國內最複雜水下溶洞群 長沙地鐵3號線湘江隧道貫通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齊中熙)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上午,隨著「湘盾二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擊破洞門,標誌著長沙地鐵3號線難度最大的湘江隧道順利貫通。  長沙地鐵3號線湘江隧道由中鐵十四局承建,是全線最大的控制性重點工程,施工中成功穿越國內最大最複雜水下溶洞區,標誌著國產盾構機水下施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師慶彬介紹,湘江隧道全長2.65公裡,隧道施工需要穿越橘子洲下方的湘江巖溶區。此區域的溶洞及溶蝕空洞位置和深度無規律分布,宛如一個巨大的蜂巢,平均每隔1米就有1個溶洞,施工難度在國內外罕見。
  • 試乘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坐上最高時速140km的地鐵是什麼感覺?
    9月17日,記者搶先坐上18號線試乘體驗,打探這條線路上的獨到之處。18號線與1號線南北客流的並行雙通道18號線首開段初期運營線路北起火車南站,南至三岔,呈南北至東南走向,串起了主城區、高新區、天府新區和東部新區。
  • 青島地鐵4號線三四區間右線大裡程貫通
    2021/1/8 16:52:33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
  • 廈門地鐵2號線3分鐘過海隧道挖了1137天 創造奇蹟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實習生 王麗娜 通訊員 李琳)從島內的東渡站到海滄大道站,地鐵2號線開通後穿海而過,僅需3分多鐘。然而,為了廈門市民能享受3分多鐘的這一便利,施工團隊用了1137天,打造了國內首條地鐵穿海盾構隧道,讓我國海底隧道建造技術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 青島地鐵6號線正式進入正線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青島西海岸報/西海岸新聞網記者 董梅雪1月6日上午,青島地鐵6號線全線首臺盾構始發暨黨建聯建啟動儀式在黃海學院站施工現場舉行,標誌著地鐵6號線工程正式進入正線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創造了地鐵建設「當年進場,當年具備盾構始發條件」的「青島速度」。
  • 兩條地鐵線通過火災熱煙測試
    兩條地鐵線通過火災熱煙測試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18 星期日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本報10月17日訊 近日,地鐵1號線北段和
  • 太原市民實地試乘地鐵3公裡,折返騎電動車坐公交,到底哪個快?
    進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距離太原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還有30天,地鐵究竟能帶來人們生活怎麼樣的改變?成為當下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瞧,已經有按耐不住的市民,抓緊試乘的機會,開始測試地鐵的速度,進行體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