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深海底隧道在哪裡?中國最深海底隧道長什麼樣照片曝光

2021-01-09 海峽網

奮戰1000多個日夜,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6日順利貫通。該隧道全長8.1公裡,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為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作為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2020年底1號線開通運營後,青島市民乘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

參與建設的中鐵三局青島地鐵一號線海底隧道項目總工程師張富強告訴記者,該海底隧道海底區間線路縱坡呈「V」字形,最深處的隧道上方每平方釐米至少承受4.2公斤水壓,相當於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輛小汽車的壓力。

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工程地質複雜,存在海水突湧、圍巖垮塌風險,海底隧道主要巖性為花崗巖、安山巖、凝灰巖,共穿越18條斷裂破碎帶,破碎帶和海水直接連通,施工中極易發生坍塌、滲漏、突水。

張富強介紹,為控制風險,施工單位組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地質探測和預報手段,通過系統性對比和分析,消除漏判和誤判,實現風險的精準預判和辨識,從而超前防控風險。

為超前處理不良地質體,施工單位採用了一整套硬巖海底隧道信息化快速注漿加固堵水技術,低爆速、不耦合裝藥、微差起爆和光面爆破等減震爆破技術,可減少隧道爆破開挖對圍巖的損傷。

據了解,該海底隧道機械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實現全程移動信號跟進覆蓋、全作業面視頻監控和智能化網絡化管理,形成了機械化、智能化、網絡化的高效流水作業生產線,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工使用。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深海底隧道貫通 2018海底隧道概念股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經過3年多建設,今天中國最深海底隧道正式貫通。據悉,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其中下穿膠州灣灣口長度3.49公裡,海底區間距海平面最大深度達88米。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
  • 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長54千米深達240米
    但想要修這條隧道絕非易事,因為津輕海峽雖然不寬,最窄處只有18千米,但一般水深有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449米。1964年5月,青函隧道開始挖調查坑道。經過7年的各種海底科學考察,專家們才最終選定了隧道位置。
  • 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央視網消息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深圳和中山的跨海大橋。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節沉管成功下水。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未來它將與其他31節沉管一起組成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這也將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沉管下水」也意味著它將第一次經歷在水中的密封性考驗。此前,它都是在陸地上進行施工建設。而密封性驗證不僅對沉管安裝至關重要,更是未來海底隧道安全運行的關鍵因素。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深埋沉管海底隧道,全長6700米,如果漏水怎麼辦?
    中國在建築方面具有世界領先的實力,在古代有震驚世界的建築,如長城。近代以來,出現了震撼人心的宏偉工程,如三峽大壩。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項目也由中國承擔,例如巴拿馬運河的拓寬。近年來,中國完成的最重要的工程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顧名思義,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跨海大橋。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是集「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裡。其中,海底沉管隧道全長5035米,由32節重約8萬噸的巨型沉管組成,是目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沉管隧道。工程建成後,從中山直達深圳,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2小時縮短為30分鐘,有效推進兩岸產業互聯互通及粵港澳城市群深度融合發展。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齊中熙 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在超過40米深的海水裡,港珠澳海底隧道是怎樣做到滴水不漏的呢?
    在超過40米深的海水裡,港珠澳海底隧道是怎樣做到滴水不漏的呢?目前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設計使用壽命最長,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等這些世界之最當之無愧屬於崗大橋海底最大橋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的全長約6.7公裡,最深處位於48米深的海底隧道,由33節預製沉管以及一個長約12米重達目前500噸的最終接頭拼接而成,有小夥伴就有疑問了港珠海底隧道周圍全是水,它會不會漏水呢?
  • 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
    以下由通哥來為你一一進行盤點:一、已建成世界海底隧道「十最」1、[世界上第一長海底隧道]青函隧道青函隧道是一座位於日本北部的海底隧道,是世界第一長的海底隧道,同時也是世界第一長的鐵路隧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寬敞的海底隧道。4、[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底隧道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於1942年,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一條掘進式海底隧道,日本在本州的下關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間修築了一條長6.3公裡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峽隧道。後來新建的日本新關門海底隧道全長近19公裡,其中0.88公裡在海底。
  • 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開始海底施工
    圖為海底隧道翔安段出口  豐曉飛 攝    我國大陸第一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施工順利推進,開始進入海底施工階段,其中進展最快的服務隧道已施工了1403米。    廈門翔安隧道全長9公裡,跨海主體工程長約6公裡,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工程總投資約32億元,是目前廈門基礎建設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海底隧道連接廈門島與翔安區,將成為廈門的第三條進出島通道。隧道計劃於2009年建成通車。(記者 蔣昇陽)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中國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
    6月13日下午3點58分,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苦戰1376天的中國鐵建18局和中鐵1局的施工人員在70米深海下勝利會師。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1.97億元,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由廈門本島至翔安,工程全長8.695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6.05公裡,跨躍海面寬約4.2公裡。該工程2005年9月6日開工,計劃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 大海這麼深,海底隧道是怎麼在海裡固定施工?今天總算知道了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強者獨領風騷,弱者退出江湖。表面上,市場在洗牌,其實背後在洗人,凡是懶惰的,浮誇的,投機的,貪婪的,傳統,不與時俱進,不跟隨腳步的,必將慢慢走進歷史,退出舞臺。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開掃海底「攔路石」
    新華網廣州7月26日電(記者田建川)為破解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槽施工中的難題,施工單位中交廣航局創造了一種「重型抓斗船+鑿巖棒」的組合開挖工藝,成為掃除海底「攔路石」的利器。  在建的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裡,包括6.8公里海底隧道和17.5公裡跨海橋梁。
  • [分享]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資料下載
    膠州灣隧道工程獲詹天佑獎頒獎現場 膠州灣隧道 膠州灣隧道內部圖 工人正在做膠州灣隧道日常維護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於1999年設立,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以表彰獎勵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為宗旨的獎項。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本月將上報國務院(圖)
    水母網8月19日訊  (YMG記者唐壽銳)煙大海底隧道近期再次成為社會焦點。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介紹,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本月以一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王夢恕同時介紹說,如果通過國務院批准,預計在3年後動工。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對於基建狂魔的中國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做不到。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
  • 屯門赤鱲角海底隧道堪稱「香港之最」
    中新社香港12月20日電 香港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將於12月27日通車,其中約5公裡為連接屯門南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屯門—赤鱲角隧道。這條隧道不單是全港最長和最深的海底隧道,其建造過程更採用首度引入的嶄新技術和設計,堪稱「香港之最」。
  • 海底挖好的隧道不會重新被水填滿嗎?海底隧道的建造方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海底隧道這種特殊的公路。相信每個人都一定很好奇,海洋充滿了水,那海底隧道是如何建造的呢?小科相信每個人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已經猜到了這個方法是什麼樣子。是的,&34;是預先為海底隧道的施工做好管道準備,然後沉入海底,最後進行平整、加固和保護等後續工作。因為當隧道下沉時水是流動的,這將推動隧道移動,所以這也是一項技術活動,非常困難。而沉管法就是將隧道直接推進海底分層推進,這樣隧道就不會漏水,仍然非常安全,很多海底隧道的建造方法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