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生小陳
2020年結束了,這一年好短喔,短到我感覺大家還沒咋開始發力賣車就倒下了一批企業,東風雷諾、華晨、眾泰、力帆blabla十餘家主流或邊緣,巨人或侏儒接連倒下,寫破產聊重組都給我整出一套心得,但一貫清風拂袖去容易,此番洗牌影響到全國經銷服務商網點達2700餘家,留下遺孀一時半會兒不知道找誰改嫁好,人心惶惶。
我們要看誰銷量好,都幾乎不需要去檢閱數據,這就跟健美先生大賽一樣,把籠閘一拉,誰第一個衝出來的,必然是身材好那位,那些瘦若鵪鶉的選手,你只能在等月底實在拖不下去該交作業的時候,再去隱秘的角落發現它。
今天是孔雀開屏第六天。流通在市面上的通稿,看到大家拿出來最多的詞彙是「逆勢」「再創新高」,用一些巧妙的障眼法來抵消這個特殊時期帶來的低迷情緒。
今天我們不展望,只回顧,隨機挑選一些幸運觀眾進行公開行刑。
夢幻大盤,痛苦面具
最終數據還沒有落槌,但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經在近日舉辦的線下發布會上進行了預測:預估2020年汽車銷量下降2%,乘用車銷量下降7%左右。
數字還算美麗,因為在經歷過廣義至原油寶穿倉、美股十天四熔斷,狹義至晶片斷供、新勢力爆雷的疫情年份裡,大家對汽車總產銷的期望值一度悲觀到認為跌個10%不是夢。
形成這股「逆流」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一是疫情之後,大眾普遍意識到私家車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二是國家相繼啟動的大規模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
三是各個品牌以價換市的自救行為。
我貧瘠而有限的哲學理論知識提醒我,主觀能動性能動的幅度並不算很大,刺激市場消費的說白了跑不開兩個點,一是上層建築下達的政策,二是經濟基礎維穩的手段。
2020年初國務院就確定了促進汽車消費三大舉措:
一是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二是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
三是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
到11月18日,國務院又放了一波致命大招:鼓勵各地調整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
這屬於大政策,從三個維度「逼」你消費,你沒錢消費,我就補;你不肯消費,我就換著花樣補;你沒有權限消費,我就開放權限。
另外就是小政策,屬於因地制宜的局部行為了:
如北京地區發布「一人一指標」規定,促使多號牌人員名下指標轉移同時增加了更多人購買新車的機會,屬於從法規層面制裁道德層面上的佔著茅坑不拉屎;
還有上海限行新規中,調整高架限行管理措施,上海外地牌照限行時段擴大,明顯地促進了新能源車的銷售,不僅豪華新能源車收穫頗豐,也讓五菱在國際大都市打出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其意義如牛頭村張翠花搖身一變成了徐家匯Jessica一般,看看銷量報表就知道,它顯然就是我說的那頭衝出籠就開始秀肌肉的壯漢。
至於自救措施,我們率先把其中最具代(耍)表(流)性(氓)的例子——自降1/3身價只求對手一死的特斯拉Model Y排除掉。
為了力保全年目標,大部分品牌會選擇在賽末點以價換量,根據流通協會終端監測結果顯示,儘管車市快速回暖,但為進一步刺激購車,價格指數仍繼續呈下降趨勢。2020年12月,整體市場價格指數為95.5%,環比下降0.4%。
但是從另一面來看,豪車或成2020年最大贏家。
首先價格上來看,12月國產豪華車市場折扣率有所縮減,從價格指數來看,小幅回升0.1%。而進口車市場仍然存在缺車情況,整體市場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2%,目前保守預估全年同比增長可達20%。
二手車市場竟然很穩
有史可鑑,二手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或許是民智不斷靠近發達國家的一種表現。
流通協會預計,2020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將在143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3%-4%,但看在連百年巨頭赫茲租車都沒熬過的份上,拉後腿的上半年應該要被取消參賽資格。
11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為157.38萬輛,同比增長13.74%;12月銷量或創歷史新高,達到160萬輛。據分析,2021年二手車交易量有望達到1600萬輛,同比增長10%以上。
還是感謝政策。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二手車經銷增值稅減按0.5%徵收」政策,起到了極大的提振作用。
那蛋糕就這麼大,有人哭就有人笑,流通協會點名批評了一下嫁不出去的老光棍:2020年12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7%,環比微漲0.2%,同比上升1.7%,位於榮枯線之上。
從分指數情況看,12月庫存指數明顯上升,環比上漲11%,經銷商為達成全年任務目標,拿到年終返利,渠道庫存明顯提升。從業人員指數、經營狀況指數環比下降,主要原因為降價促銷導致新車價格倒掛,經銷商盈利能力下降。但比較諷刺的是,市場需求指數、平均日銷量指數環比則分別大幅上升了17.6%和15.5%。
著實危險,雖然品牌方都開始走向春日,但經銷商們似乎還沒有走出陰霾。
新政加冕,做一個快樂的「備胎」
說到銷量喜報,五菱衝得最快。
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計銷量1,600,057輛,同比微降3.6%,但還是跑贏大盤。
其中,新寶駿品牌總銷量達154,005輛,同比增長70%。
寶駿表現雖然不錯,但最讓人上頭的還是五菱品牌,累計銷量為1,177,507輛,同比增長11.5%。
五菱宏光MINIEV年銷超過12.7萬輛,12月份再創新高達35,388輛,單日銷量最高突破了2000輛,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記錄。連續三個月蟬聯國內新能源銷冠,直接幫助上汽通用五菱拿下了國內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過半的佔有率(佔比高達51%)。
雖然財報跟特斯拉沒法比,但這種升維打擊著實是扇了馬斯克一個大耳光子。
一張口就是老凡爾賽了
魔幻2020,愛馬仕也跌得失去尊嚴。
但是中華地區的愛馬仕成了業績救星,當然並不是因為Kelly or Birkin,而是莫名有了一波諸如會在官網下單價值82萬人民幣愛馬仕沙發的新客戶。
中國的土豪愣是靠毫無章法的消費理念,養起了一方超一線奢侈品牌。
24小時隔離在家的生活,鉑金包再無用武之地,但昂貴的沙發卻能提供人間溫暖。
同理,還有在出行自由上提供更舒適的方式。
顯然在舒適性上有些反人類的法拉利千年熱銷的Portofino和488,在去年均只賣出了10幾臺,銷量嚴重受挫。但集美貌與智慧,豪華與GT於一身的賓利去年倒像開了掛一樣,不退反進,旗下SUV添越甚至一個月能穩定賣出100多臺,所以導致國內的庫存幾乎均被清零,而2-8月作為疫情恢復期,港口也幾乎沒有新車到港,對其後半年的銷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價格上更為親民一些的保時捷沒有懸念地留住了銷量第一的寶座,但也同樣因為新冠疫情蔓延,保時捷不得不在3月21日暫時關閉了祖文豪森和萊比錫兩座工廠,直至5月才得以恢復,所以保時捷的產量嚴重不足,國內不少經銷商甚至開始回收售出一年內的準新車,如果車況好,部分經銷商還願意加價一兩萬回收。
在最艱難的時刻裡,別人都是賣不出去車,超一線豪華品牌是掏不出來車賣。
依然是BBA相愛相殺的老劇本
在特殊年份,最高值和平均值都沒什麼代表性,唯一可以拎出來說一下的是中位數們。
那幾大細分市場裡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不出所料,依然是豪華陣營選手們——說白了主要就是靠BBA撐起了銷量奇蹟。
乘聯會數據顯示(這一part的時間節點皆截至2020年11月),去年11月,國內豪華車市場銷量約為25.28萬輛,同比增長24.9%,以高兩位數增幅領跑三大細分市場;1~11月,國內豪華車市場累計銷量約為228.03萬輛,同比增長13.8%。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內豪華車市場份額為13.4%,較2019年全年的10.7%提升2.7個百分點。
其中,BBA對豪華車市場增量貢獻率為48.2%。在11月國內豪華車銷量前十名中,寶馬旗下車型佔據4席,奧迪和奔馳旗下車型分別佔據3席。其中,奧迪A6L以近1.78萬輛的銷售成績位居榜首。
當然奧迪率先交了試卷,去年總銷量726,288輛,而目前奔馳的總銷量在58萬臺以上,寶馬的總銷量在56萬臺左右,光看現在這個數字,要追上奧迪似乎頗有難度。
去年奧迪大刀闊斧自我革命了一番,上汽奧迪經銷渠道建設塵埃落定,渾身清爽迎接新的一年,而寶馬與華晨的增資契約時限臨近,多方勢力也在擦拳磨掌躍躍欲試,這個相當放肆的教科書案例是不是會成為北汽與奔馳股比的談判資本也還是一團迷霧。
當然,這也不會是三者競技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幾年彼此膠著的數據上來看,也許新能源市場才將是BBA一較高下的新舞臺。
瓜很多,但房子沒塌
說到新能源,必然要聊一下去年的熱搜榜常客:造車新勢力們。
蔚來汽車全年累計銷量43,728輛,同比增長112.6%。雖然所有電動新勢力加起來差不多才頂上一家特斯拉中國的銷量,但李斌並不在意,畢竟蔚來三款車型的平均售價始終熬在40萬元以上,似乎與Model Y刺殺式的降價行為所帶來的爆炸性增長沒有什麼可比性。
理想汽車累計銷量為32,624輛。第一個完整的交付年裡,雖然總銷量低於蔚來,但理想ONE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單車銷量冠軍。而且12月6126臺的交付量,也創造了新造車勢力單月單車交付的紀錄。
小鵬汽車累計銷量27,041輛,同比增長112%,和蔚來汽車增幅相當。
2020年對於新勢力的意義彌足重要,拜騰、博郡、賽麟、前途、長江等相繼爆雷,蔚來、理想、小鵬股價及銷量逆流而上,食物鏈的塔尖已定,下水道的碎渣也清乾淨了,騰出來了乾淨的空間任人發揮,威馬、零跑預備衝刺IPO,嵐圖、智己二次創業,破而後立。
新勢力續集上演。
就是弄你你也沒招啊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實際交付了499,550輛新車,創下了品牌誕生以來的紀錄,與50萬的銷量目標相比,幾乎一致。
如果說捷豹路虎的官方調控是為了最後撈自己一把,那特斯拉的一降再降,就是一種趕盡殺絕的win-win手段,從BBA未完全孵化的電動序列,到才算熬出頭的造車新勢力,乃至指望著彎道超車的中低端自主品牌,這是一種ACE式的無差別獵殺行為,目前來看,確實給特斯拉帶來肉眼可見的紅利。
從超百萬到不足三十五萬,從匯率原因到關稅壁壘消除,到現在直接不需要理由,特斯拉的標價,是每個電動人走過最長的套路。
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
2019年二線豪華好不容易回了口血,結果疫情時期一巴掌給它呼回岸上。
不完全糟糕。
比如兜售健康理念的沃爾沃品牌,在這個全民迷信的時期裡,成績不錯。2020全年,中國大陸市場總銷量166,300輛,同比增長7.6%,創歷史新高,其中XC90更是在部分地區實現脫銷的凡爾賽美夢。
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的膠著競爭仍是最大看點。11月,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分別在華銷售近2.43萬輛和2.06萬輛新車,同比增幅分別為45%和6.8%。但從前11個月累計銷量來看,凱迪拉克銷量約為20.25萬輛,雷克薩斯銷量約為20.26萬輛,二者之間差距縮小至164輛。
這意味著,兩大品牌最終誰能位列國內豪車第二陣營榜首尚存在不確定性,但是凱迪拉克的終端降價實在是出了名的過分,一番操作後幾乎與一些合資品牌差不了多少,與能端得住身段,還敢任性加價的雷克薩斯相比,孰為佳人,高下立判了。
剛過去的12月裡,林肯全系零售超7800臺,同比激增50%,連續5個月刷新單月銷量紀錄,8個月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豪華中大型SUV戰略布局和差異化定價策略讓林肯在細分領域上幾乎找不太到對手。
至於英菲尼迪和謳歌,好像有點查無此人了。
「老司機」的2020
一汽-大眾真的很機車,到處貼大紅色的海報炫耀自己奪得了中國車市2020年度的銷量冠軍,並成為2020年度國內唯一一家產銷量突破200萬輛的車企。
偏不誇你,跳過。
日系大佬,吾輩楷模
一汽豐田2020年全年累計銷量達80萬輛,以超額5%完成全年既定目標(77萬輛)。與去年相比,銷量同比增長9%,市場佔有率達到4.3%,其中銷量支柱卡羅拉全球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4900萬輛,常青不倒。
在幾乎沒有優惠的情況下,一汽豐田旗下中高端車型及混動產品依然供不應求,相比之下,靠基礎款車型砌量的廣汽豐田雖然銷量成績也不錯,但在品牌走高上還是欠缺一些力度。
截至目前廣汽豐田尚未公布具體數據,能看到前11月,廣汽豐田共銷售692,849輛,同比增長11%,雖然年初沒有立軍令狀,但現在看來肯定也是安全過線了。
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紅旗算是2020年悶聲發大財的黑馬選手了。
聖誕節的時候,一汽紅旗就宣布提前一周完成2020年度2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同比增長100%。根據官方之前公開的計劃,一汽紅旗的2021年銷量目標將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也就是40萬輛,直接碾過二線豪華,比肩BBA體量。
放在一年前可能會覺得這想法有點痴人說夢了,不過2020年發生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照這個形勢來看,倒是讓人願意押個寶看看紅旗的表現,畢竟能觸頂國際尖端品牌的,紅旗算唯一具備這個天然優勢的自主企業了。
三個不需要被操心的主兒
雖然長城還沒有update年度數據,但根據之前所公布的2020年銷量目標102萬輛來看,截至11月長城已經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94.26%。12月份,僅需要銷售6萬輛新車,即可達成年度銷量目標,這個形勢看來應該不成問題。
吉利同樣也是沒有公布2020年成績,1月至11月的累計銷售量超過1,231,524輛,完成了年度銷售目標的91%,而11月單月份的銷量更是達到143,234輛,環比增長了10%。
連續8個月實現正增長的長安汽車,公布集團2020銷量成功突破200萬,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突破150萬輛,在一水兒頭重腳輕的國有集團裡,長安汽車的自主化進程做得相當出色。
表現很穩定,好像外頭風起雲湧並沒有對它們造成多大的影響,老神在在。
宏光MINIEV的走俏,缺貨斷銷的賓利,以及求生欲爆棚的中產品牌們,不難看出這種蘋果型身材,似乎是中國車市一場令人頭禿的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