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是我國傑出科學家,有人形容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近日,錢學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講述了褪去偉人光環後,作為一名普通學生、普通教師的錢學森的生活趣事。
「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
以入學考試第3名的成績從北師大附中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的錢學森,是當仁不讓的「學霸」一枚。
是不是以為學霸在考試前從不複習?錯!錢學森曾在考前背下了一本近40頁、全英文的《分析化學》課本,甚至連課本注釋都沒落下,在同班同學抱怨考題中有未教過的內容時,錢學森卻得了高分,其認真學習的態度讓大家佩服不已。
不僅成績好,他在學習上還嚴格要求自己,書寫要工整,中英文要秀麗端莊,連等號都要寫得像直尺畫得一樣,各科老師都非常欣賞,說批改錢學森的試卷是一種享受。
這是一份錢學森大學三年級的水力學試卷,教授在講評試卷時宣布:第一名錢學森,滿分。在全班的熱烈掌聲中,錢學森卻滿腹狐疑,因為考完試他發現了自己在運算步驟上因一時疏忽,將一串公式中的「Ns」寫成了「N」,理應扣4分,而現在教授卻宣布自己滿分,難道是自己記錯了?
拿到試卷後,錢學森找到那道題,發現這處筆誤的確被教授疏漏了,於是他舉手道:「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當時全場譁然,教授亦愕然。
隨後,錢學森指出了筆誤,教授將成績改為96分後宣布:儘管錢學森同學被扣掉4分,但他實事求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習態度,在我心目中卻是滿分。
上海交大學生銅管樂隊合影(前排左一為錢學森)
這份被教授珍藏下來並捐贈給學校的試卷,現在陳列在交通大學檔案館,成為了一代又一代學生學習的榜樣。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回國後,錢學森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並親自當起了老師來進行人才培養。在力學所沒有房子的情況下,他轉借化學所的房子,辦起了工程控制論講習班,傳授最新的科學知識。
這門課程錢學森在美國時是用英語講的,當時回國還不到半年的他,能用中文講清楚深奧的內容麼?學生們不無擔心。當說著一口地道普通話的錢學森出現在講堂時,大家都非常吃驚。
原來為了講好課,錢學森在語言上花了很大功夫,他曾多次向人請教英語單詞在漢語中的意思,比如「randam」,他問了好多人,綜合比較不同的意見,最終確定用「隨機」這個漢詞。更令人佩服的是,錢學森講課從不帶書,就拿兩張紙和一支粉筆,板書寫得非常清秀、規範,講課詳略得當,引入入勝。講習班的開設,為我國培養大批自動化控制方面的人才,為中國的航天事業、飛彈研製和發展立了汗馬功勞。
在中國科學院享受特級研究員待遇且被增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的錢學森,當年的月薪加補貼共450元,屬於「高薪」一族。但他常說:「我姓錢,但我不愛錢。」他更願意把錢捐出去,幫助更困難的人。
1962年中央號召幹部減薪,錢學森聽聞後,便主動給力學所寫信要求給自己減薪,從每月450元減至331.5元,直到改革開放都沒有變過。
凡是與他人合寫的文章,錢學森總是讓出自己的稿費。在1990年前,錢學森與他人合作著書7部,他把自己應得的14238元稿費全部讓給了合作者。
1995年,在「萬元戶」還是人們奮鬥目標之時,錢學森卻捐出一筆巨款,將他獲得的首屆「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獎金100萬港幣,全部轉交給促進沙產業發展基金管委會,支援我國西部的沙漠治理事業。
正如錢永剛所說,錢學森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幾代中國人,錢學森留給我們的財富是很難用一句話說完的……
我們高中三年的努力就是考一所好大學,距離高考還剩7個月,衡水出身的北大學姐孫倩璐與20多個學霸一起總結了《逆向思維學習法》例如:地理「思維導圖」數學「十分鐘搞定選擇題」、「解析幾何必殺技」、物理「玩轉電磁場」、英語「作文超值模板大放送」等等,我可以不要 錢送給大家學習,回去刷一下這個題,會有很大提高!
添加微信:1298034269即可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