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平時會做一些高難度的題,會參加省級的競賽,如果拿到不錯的成績,可以保送到非常不錯的大學,這一群人稱為「奧賽生」。在很多人的眼裡,奧賽生都是非常厲害的一群人,他們智商超群,智力過人。於是有人問,如果讓奧賽生和普通學生中的學霸同做一張試卷,奧賽生是不是要遠遠優於普通的學生呢?一起看看各位同學的看法。
學生A:
我就是一個化學奧賽生,有一次在課堂上,化學老師提問:烯烴和水反應生成了什麼,我的回答是「醇」,反應條件是什麼?我想他們可能還沒有講到路易斯酸這種東西,然後我的回答是「酸催化劑」。老師的回答是「催化劑」。這就是奧賽生特別典型的一個表現,因為我們學的一些東西是「超綱」的,所以就會不知不覺中以奧賽的思維解決高考的題目。在我們學校,數學最高分的不是搞數學的,物理最高分的不是搞物理的,化學最高分的也不是搞化學的。
學生B:
奧賽生所受到的訓練要高於普通的那些同學,做的題的難度和要求都要遠遠高於普通的同學。我認識一位學長,在高考之前,他都在準備奧賽,還拿了省級一等獎。參加完奧賽,他又回來準備高考,由於備戰奧賽花了他不少的時間,所以之後的課程大多數依靠的都是自學,在高考的時候他考的數學考了149分,理綜考了297分。以他的說法,奧賽生看著一些高考題真的很簡單,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學生C:
當時我們班有一位同學是參加奧賽的,而且成績還特別的優異,當時學校告訴他,想讓他參加高考,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學校的平均成績。當時他也去參加高考了,但是考出的成績並沒有想像中的優異,當時很多同學包括老師都以為他的數學可以考到140以上,甚至是接近滿分,但是他卻只考了130多分。那麼這真的是因為他的實力不行嗎?我覺得不是,首先他是一個奧賽生,平時的訓練與高考題不一樣,會學到一些超綱的東西,在解題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中把所學到的「超綱」的東西和解題思路運用到考試當中。其次,由於長時間準備奧賽,沒有學習或者說是研究高考的出題方向,也沒有對此作針對性的訓練,所以才可能比不過一部分優秀的學霸。
好了,小編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你覺得讓奧賽生與普通學生做同一張試卷,是否一定會比普通學生更加優秀呢?我們在評論區不見不散!
我是奕宏,是研究學習方法、分享學習經驗的教育原創作者,歡迎各位同學關注小編,也歡迎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