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界名醫都束手無策的癌症、糖尿病及特異性皮炎,就靠這種水真的能治好麼?」8月23日下午,福建省福州市富力中心18層,深圳市素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下稱「素綺福州公司」)高管魏能忠向前來旁聽的數百名消費者,大聲推廣著其公司主推產品——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以諮詢者身份,進入分享會現場進行了暗訪。
在魏能忠的講述中,量子原塑(礦物飲液)既是「微量元素水」,又是經過量子技術磁化後的磁化水,還是阿爾卑斯山的天然冰川水。一瓶90毫升的礦物質飲液要價990元,暗示對多種疾病均有作用。
激情澎湃的「分享會」一結束,不少旁聽者紛紛拿出手機排隊購買。購買者或許並不知道,量子原塑(礦物飲)和這家公司一直被福州高校兼職教授吳乃心不斷舉報。
為了舉報素綺福州公司,吳乃心收集了大量該公司的產品及相關舉報證據。除特殊備註外,本文圖片均由 澎湃新聞記者 王孟琦 攝吳乃心介紹,2017年4月他從電視臺退休,曾主持過一些素綺福州公司的活動。他認為,該公司推銷的所謂「量子」系列產品存在著很多問題,用違背常識的說法欺騙消費者,就開始舉報。「量子之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曾對媒體表示,所謂「量子」產品很多是商家誇大宣傳,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運動規律的一門物理學分支,是現代物理學概念,和食物飲料沒有任何關係。
面對吳乃心的舉報,素綺福州公司以「損害名譽權」為由與吳乃心對簿公堂,最終兩審敗訴告終。在吳乃心等人的舉報下,素綺福州公司曾遭到一些政府部門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然而,信奉者仍趨之若鶩。
8月29日,素綺福州公司總經理陳雪欽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不屬於藥品、保健品,屬於食品飲料類別,「量子」只是產品名稱,和「量子技術」並無關係。對於公司高管和員工多次提到的「量子技術」的說法,陳雪欽說不能代表公司意見,「應該是經銷商亂說話,我們還要加強引導一下」。
宣稱喝微量元素水可以餓死癌細胞
富力中心大廈A棟17層是素綺福州公司的辦公地,18層則有舉辦活動使用的會議室,8月23日下午召開的「健康事業分享會」就在18層召開。澎湃新聞以諮詢者的身份全程參與了這場分享會。
8月23日,素綺福州公司舉辦的分享會上,公司高管介紹量子原塑礦物飲原材料來源於法國阿爾卑斯山,採用的是「量子磁化技術」。主持人介紹,素綺福州公司2009年成立,致力於健康事業,至今已經過去十年多,由於低門檻等制度優勢組建了一批批團隊,「五年內集團將上市,上市時將為公司培養一批千萬富翁」。經歷一系列預熱後,穿著藍色西裝、繫著灰白領帶的魏能忠上臺演講,推介公司產品——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工作人員提供的素綺福州公司宣傳畫冊中顯示,魏能忠的身份是公司高管。
講座中,魏能忠推薦一本由日本醫學博士野島尚武撰寫、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微量元素水》。他稱,書中介紹了「怎麼樣通過喝水,來增加體內的微量元素,防治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等。」
魏能忠激情澎湃地說,能夠理解人們對「微量元素水」的疑惑和否定的心情,「希望患者朋友們不要一開始就抱著否定的心理,可以試著去嘗試一下」。
魏能忠稱,現代醫學的進步速度非常驚人,然而現代病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其實,以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例,這些困擾當代的大多數現代病,只需要通過攝取微量元素水,就可以真正地在短時間得到好轉或治癒」。他說書中有個案例,有人通過喝微量元素水,一個月就將癌細胞「活活餓死」,三個月後完全治癒。
「在日本,微量元素水可以直接治療癌症。」魏能忠說,由於中國的國情不一樣,「也許需要再過十年、二十年,但今天我們能這麼早認識這款微量元素水,都是有福之人」。
素綺福州公司產品展示牆上關於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的介紹上打著「FDA認證」。魏能忠介紹,公司主推的量子原塑(礦物飲液)既是「微量元素水」,又是經過「量子磁化技術」磁化後的磁化水,還是法國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天然滲透水。這款礦物飲富含百餘種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夠加速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能夠大量釋放負離子,增加細胞的含氧量,將體內自由基細胞還原成正常細胞。
該款礦物飲外包裝顯示,產品類別為「果蔬飲料」。被宣稱帶有這麼多神奇功效的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價格不菲———90ml的飲液需要990元。除此之外,宣講人還推介了凝膠等其他產品。素綺福州公司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介紹,過去幾年素綺之所以有如此迅猛的發展,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公司的產品好;第二,公司的技術好,運用了「量子技術」;第三,公司的制度模式好。
素綺福州公司營銷模式中VIP客戶和加盟商分為6個層級。所謂的「制度模式」,公司根據消費情況和發展的「加盟商」的人數分7種級別——「VIP客戶」「加盟商」「特約加盟商」「準資深加盟商」「資深加盟商」「鑽石資深加盟商」。凡購買13200元產品成為該司「加盟商」;成為加盟商後每發展一個下線加盟商,就能獲得公司「補貼」4200元;發展7個下線加盟商,就能成為「特約加盟商」。下線加盟商商再進行銷售或者再發展加盟商,作為上線還能獲得一定的補助。發展到20個加盟商,就成為「準資深加盟商」;發展40個加盟商,就成為「資深加盟商」,再發展更多人數成為「鑽石資深加盟商」。值得注意的是,素綺福州公司的產品均未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而是在素綺福州公司自建的電商平臺中才能購買到。
高校兼職教授從參與者到舉報者
當天,兩位自稱飲用過產品後身體明顯改善的消費者也走上臺前做了分享。一名自稱福州下屬縣級分公司負責人的參會者稱,通過不斷推廣、不斷發展下線獲取分成,她從一個家庭主婦成為了企業高管,三年內實現了買車買房。宣講一結束,諸多旁聽者圍上講臺開始排隊購買。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個大約能容納兩三百人的會場座無虛席。一旁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次是受到疫情影響,所以在小會場辦活動,以前都在五星級酒店舉辦活動,經常都有上千人參與。
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是否真如宣傳的那麼神奇?今年63歲的吳乃心並不認同。
吳乃心是福州電視臺新聞高級編輯,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播音和主持專業的兼職教授,曾在電視臺主持多檔節目20餘年。2017年4月從福州電視臺退休。
吳乃心介紹,他的妻子曾購買了素綺福州公司的衛生巾產品,而成為其會員;繼而被發展成「經銷商」。在該公司總經理陳雪欽邀請下,吳乃心受邀擔任過公司活動和年終文藝聯歡演出的主持人,以及開辦國學課講座和禮儀講座等。
吳乃心說,經過一系列的接觸後,發現公司很多產品的宣傳都存在誇大甚至明顯欺騙的情況,在和總經理陳雪欽反饋後無果,最終決定和素綺福州公司分道揚鑣站出來舉報。
2018年10月8日,吳乃心向福州市臺江區市場監管局實名舉報素綺福州分公司的《量子原塑(礦物飲)》。
《海峽都市報》2018年11月8日曾以《「量子礦物飲」可包治百病?》對為題對素綺福州公司銷售的礦物飲提出質疑。該產品的包裝上顯示的生產商為「廣東大時代健康產業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大時代公司」)。海都記者聯繫了廣東大時代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稱,上述食品生產許可證號屬於該公司所有,但公司沒有生產過「量子原塑礦物飲」,也沒有相關資質,「是深圳素綺冒用了我們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號」。
隨後,海都記者從廣東省江門市食藥監局獲悉,廣東大時代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號,食品生產許可品種為茶(類)飲料、果蔬汁類及其飲料、固體飲料等,並沒有所謂的「礦物飲」。媒體報導後,福州市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介入調查。
但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這個調查遲遲沒有結論。吳乃心注意到,「量子礦物飲」則在外包裝方面進行了數次改變。從《量子原塑》到《量子原塑(礦物飲)》,再到《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產品類別也從「礦物質水」,變成「風味飲品」,再到現在的「果蔬飲料」。
吳乃心說,即使多次變更「馬甲」,也很明顯能看出這款產品的問題。這款量子原塑礦物飲的外包裝正面上,有三行英文標籤,「Quantum Royal Drink Product of France Healthy Care Function」(法國保健功能量子皇家飲品)。
「法國現在是共和制的國家,只有總統和總理,早就沒有了皇帝,哪兒來的『皇家』?」 吳乃心說。
澎湃新聞注意到,最近正在銷售的這款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在外包裝上明確標註產品類別為「果蔬飲料」,配料為:水、礦物質原液和檸檬汁,營養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的含量均為0。
「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吳乃心說,個別人使用後稱病情有所緩解,那就證明了一定是有往裡面添加了不明物質,「有效果才是最可怕的,一些患者把它當藥飲用,延誤就醫,後果不堪設想」。
今年6月5日,吳乃心拿著一瓶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到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進行合成著色劑和硒含量的檢測。最終報告顯示,並未在這款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中檢測出檸檬黃,檢測出硒含量為0.83mg/kg。「個人送檢的產品只能作為個人參考,不能作為投訴控告的依據,需要市場監督部門親自送檢調查,才能真正查出裡面到底裝了什麼。」吳乃心說。
涉事公司曾被行政部門處罰
澎湃新聞注意到,早在2018年9月25日,福州廣播電視臺《新聞110》欄目就曾以「量子產品包治百病?買了你就上當了」為題曝光了素綺福州公司推廣的「量子」系列產品。
吳乃心給澎湃新聞提供材料顯示,當年10月10日,素綺福州公司曾委託律師事務所給福州市廣播電視臺發去《律師函》。
《律師函》中稱,報導將素綺福州公司代理的「量子原塑」和「量子礦物飲」產品名稱中的「量子」二字抓住不放,將其與市面上其他宣傳依據量子領域科學原理進行銷售的其他產品相類比,屬於錯誤類比。《律師函》中稱,該司從未將量子力學等量子概念引入其產品的宣傳,所謂「量子」二字僅是產品註冊的名稱。
然而,2020年8月底,澎湃新聞數次前往素綺福州公司諮詢了解產品時,多位公司高管及講師仍對來訪者多次宣傳,公司量子產品優勢在於「量子技術」「量子磁化技術」等說辭。
2020年1年2日,福州市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出了對素綺福州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
《行政處罰結果告知書》顯示:經多方調查取證,證實深圳市素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未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銷售標籤含有虛假內容的「量子原塑礦物飲」違法事實成立。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兩項處罰:1,警告;2,罰款人民幣56700元。
「等了一年多終於等到處罰結果,內心有喜有憂。」吳乃心說,「喜」的是,有這個處罰決定可以讓一部分消費者了解更多信息;「憂」的是,這點處罰對於素綺而言就是「毛毛雨」,並沒有太影響其模式的運作。
吳乃心說,自己的持續舉報也引來了「同盟軍」,一些從素綺福州公司出走、質疑素綺產品的人陸續開始聯繫吳乃心,投訴產品誇大宣傳等問題。
素綺福州公司總經理陳雪欽曾上電視臺受訪,採訪背景中出現了非法社會組織頒發的「中國3.15誠信企業」的牌匾。 視頻截圖除了產品本身,吳乃心還發現素綺福州公司在媒體上也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2019年3月15日,福建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播出了素綺福州公司相關的電視專題片,節目時長近5分鐘左右。在採訪素綺福州公司負責人時,採訪背景中出現了該公司獲得《中國3.15誠信企業》的牌匾,時長約20秒。這塊牌匾頒發機構是有兩個—— 「中國品牌培育委員會」和「中國品牌調查統計中心」。澎湃新聞注意到,2017年3月15日,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曝光的第一批未在民政部登記的組織名單,「中國名牌產品培育委員會」「中國品牌調查統計中心」均在名單中,2018年2月,兩機構均被民政部列為非法社會組織。
為此,吳乃心向福州市臺江區民政局進行了舉報,臺江區民政局也迅速介入進行了查處。素綺福州公司負責人在接受約談時承認,兩塊牌匾是從網上購買的,上交了虛假牌匾,並承諾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指控舉報人名譽侵權敗訴
面對吳乃心不斷的舉報,素綺福州公司坐不住了。
2019年2月,素綺福州公司以損害公司名譽權為由向福州市臺江區法院提起訴訟。素綺福州公司稱,吳乃心在公司任職期間,向公司領導索要股份被拒絕後,多次在有公司代理商和客戶的微信群裡散布公司涉嫌非法傳銷,以及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惡意舉報行為對代理商和客戶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發展,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索賠50萬元。
吳乃心表示,自己從未向素綺福州公司索要公司股份,確實曾向有關部門舉報過素綺福州公司涉嫌違規,有關部門也進行了查實,舉報行為合法。
2019年10月16日,臺江區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素綺福州公司訴求。臺江區法院認為,吳乃心實名向相關部門舉報產品存在的問題,舉報行為對素綺福州公司的名譽無構成侵權,也沒有證據證明吳乃心有對素綺福州公司及產品進行侮辱、誹謗、詆毀,造成素綺福州公司名譽損害的事實。
隨後,素綺福州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2019年12月25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二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駁回素綺福州公司訴求。
福州中院認為,該案的爭議焦點在於吳乃心的舉報是否構成對素綺福州公司的名譽的侵權。素綺福州公司稱吳乃心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國家職能部門多次惡意舉報其涉嫌非法傳銷,然該舉報材料的受理範圍僅限於相關組織,並非在公共信息平臺或其他渠道公開宣揚,素綺福州公司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證實吳乃心的行為造成了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對素綺福州公司的評價顯著降低,而導致素綺福州公司名譽權受到侵害。
分公司總經理稱「量子」只是產品名
8月29日,深圳素綺福州分公司總經理陳雪欽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對被舉報的事項進行了回應。
對於公司銷售的「量子」系列產品,陳雪欽說,「量子」只是產品名稱,和「量子技術」「量子磁化技術」並無關係,「我們只是賣產品的,不是做研發的,也不是做生產的」。
對於素綺福州公司高管、員工在其公司舉辦的分享會等場合宣揚產品來源「量子技術」,對於多種疾病有明顯作用等說法,陳雪欽說,「應該是經銷商亂說話,我們還要加強引導一下。有的經銷商是從外圍廠家拿貨,他們怎麼宣傳我就不知道了。」
陳雪欽坦言,這個產品不屬於藥品、保健品,是屬於食品飲料類別,所有材料在政府部門都有報備。她說,就像加多寶、紅牛,喝一下精神更好了,不會疲勞,「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相當於這樣子」。
那麼,這款產品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礦物質原液來源是不是阿爾卑斯山冰川水?陳雪欽稱,廠家有提供一些報關單給他們,但是這個要供應商才知道真正的情況。一瓶賣990元的定價,「這是廠家定位的,我們只是一個銷售者。」
素綺福州公司的運營模式也被一部分人質疑涉嫌傳銷,陳雪欽說,相關部門已經來查過,自己公司的運營模式並不存在問題,也不存在欺騙消費者,「你拿回去如果不滿意,我們60天無理由退貨」。
關於「315誠信企業」假冒牌匾一事,陳雪欽表示自己並不知情,市場監督管理局來查後,牌匾就「扔到垃圾桶」了。對於2020年1月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陳雪欽說,是因為供應商跟廠家糾紛的問題導致的,公司只是連帶責任。她認為,標籤不符被查並不意味著產品本身存在問題。
對於吳乃心的舉報,陳雪欽說,他是因為索要股權未果後的惡意報復,持續兩三年的舉報和政府部門的調查已經讓他們公司不堪其擾,公司曾經起訴過吳乃心,但是敗訴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