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決定著她的形象高度。長沙,這座魅力古城,傳承著千年文化,更塑造著獨有的湖湘文明。但文明長沙的建設從來沒有終點,這個創建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自我升華的蛻變,正向著愈發美好的方向前行。為留念,為回眸,更為遠望,近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以《文明長沙時刻相伴》為題展開報導,為城市生長,寫下註腳。
戴有紅袖章的志願者在清掃街道。
紅網時刻長沙8月21日訊(記者 張子夜)盛夏的天空烈日炎炎,一出門便能感覺到陣陣熱浪,在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能看到戴有紅袖章的志願者清掃社區,引導文明出行的身影。為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清水塘街道辦事處將文明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到街道的總體發展規劃,細化到各線各社區各責任人,融入到日常、經常、平常,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開福區乃至長沙市擦亮一扇靚麗的窗口。
城市一道紅服務全街道
「大娘,我幫您拿行李!」「您好,請您把車子放好,不要影響別人通行」「請把垃圾丟進垃圾桶」……眼下,在開福區清水塘街道社區內,穿梭著這樣一群人,你不知道他們是誰,只知道他們是手戴紅袖章的紅色志願者,他們用行動感動周圍的每個人。
走進清水塘社區,有一座並不太起眼的小房子以及一排排七支服務隊的紅色木板,吸人眼球。那就是清水塘街道的紅色服務站,也是街道依法治街的「紅窗口」。「紅課堂志願服務隊、紅領巾志願服務隊、紅綬帶志願服務隊、紅袖章志願服務隊、紅藝術志願服務隊、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紅扳手志願服務隊,七支紅色服務隊都有老一輩革命先烈的紅色印記,有新時代志願者的美麗傳承。」 清水塘社區黨委書記湯國清說。
如今,志願服務已成為清水塘街道的一道紅色的風景。文明創建以來,開福區清水塘街道以打造有文化底蘊的歷史名街為目標,由黨員牽頭發動,組織志願者成立了紅袖章、紅藝術、紅課堂、紅領巾、紅綬帶、紅十字、紅扳手和紅名片八支紅色志願服務隊,深入服務群眾。此外,街道還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底蘊,打造了「紅色志願服務」主題文化公園、「國是家」主題文化一條街、「紅色服務」志願服務品牌。
文創齊發力造「清水塘模式」
「現在和以前相比,在街道、社區環境、車輛停放、公共設施等方面,清水塘街道的變化顯著。街道做實事為民分憂,為我們解決了一件又一件事情,值得我們點讚。」社區志願者周進說。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清水塘街道多措並舉,努力營造百花齊放的創建氛圍,激發居民參與創建的熱情,成效日益凸顯。
「文明創建以來,清水塘街道構建了『1+7+8』工作體系,圍繞重點工作、重點任務,用倒逼方式抓整改,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對部門、社區的績效考核。此外,還加大了文明創建上的物質投入,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清水塘街道工委書記曾亮如是說。
清水塘街道自文明創建以來,深入開展「潔淨大長沙扮美中心城」和違規廣告招牌兩大專項整治行動,清理轄區內佔道經營20餘處,收繳佔道經營廣告燈箱、遮陽傘、桌椅等物品4車,先後開展「走進環衛體驗之旅」「做文明有禮的清水塘人——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宣傳活動,提升廣大居民的參與率,打造了「清水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