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關於0.22%錯誤率的爭論——黑洞融合是否會產生伽馬射線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黑洞融合有99.8%可能輻射電磁波?這個可能性足以證明嗎?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位於華盛頓州漢諾瓦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的先進LIGO探測器都探測到了一股猛烈、連貫、引人注目的引力波信號,這是這種事件的第一次直接觀測。在跨越了數十年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以及開發工作後,一個清晰的只持續了20毫秒的信號被這些上述的探測器中被連續捕捉到了。結果就是,我們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情景:分別有太陽質量36倍和29倍的兩個黑洞完成了它們的自轉而合併在了一起,最終產生了一個62倍太陽質量的大型黑洞,並以67%的光速旋轉;同時以引力波形式輻射出其餘的三個太陽質量,按愛因斯坦方程E=mc^2把質量轉化為能量。

理論上兩個黑洞融合時不應該有任何光信號產生,不會有任何的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或伽馬射線。但在美國物理學會四月會議上公布的一組數據中,來自美國宇航局費米衛星的學術團隊聲稱,他們觀測到了與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相一致的伽馬射線事件。這一消息就其本身而言,是既令人吃驚又引人注目。

圖源: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由瓦萊麗·康諾頓(Valerie Connaughton)領導的小組的一篇新論文,在同行審評中看到了一個薄弱點:伽馬射線包括一次超過50keV的高能輻射瞬時脈衝,約為電離氫離子所需能量的4000倍。由於費米只覆蓋了70%的天空,所以該事件的定位不充分,但是它所觀測的那一部分包含了LIGO觀測到的引力波事件GW150914可能的起源位置。關鍵發現呢?那一事件僅僅發生在LIGO觀測的0.4秒後。根據他們的研究,這一事件是虛驚一場的概率大約為0.22%,意味著有99.78%的可能表明這是真的信號,聽起來是很有可能的!

費米觀測到的事件的伽馬射線計數率

圖源:Figure 2 from V. Connaughton et al., 2016, under review.

但是從觀測的角度來看,有幾處問題

首先,0.22% 的「虛驚一場可能性」對於物理標準來說其實挺高的,當我們想聲稱一項事件是一個真正的觀測時,我們需要5σ顯著性上穩定的置信水平,這相當於0.00003%,或者說1/3500000的錯誤概率。但我們現有的只是一個1/454的錯誤概率,2.9σ顯著的事件。

其次,當伽馬射線監測(GBM)儀器覆蓋70%天空時,在較小的天空區域有一個最佳相應範圍——這個範圍不包括此次爆發的區域,正如論文作者自己說,「瞬間事件的持續時間和頻譜說明,這是一段弱的短伽馬射線,其爆發與費米指向方向呈大角度差異,在此處,GBM探測器的應答不是最優的。」換句話說,這項觀測是基於而費米衛星不可靠的數據產生的。

最後,還有一個競爭衛星項目——歐洲航天局的綜合衛星,明確指出沒有看到與LIGO事件相關的高能信號。發表在著名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第一作者沃洛迪米爾·薩夫琴科(Volodymyr Savchenko)得出以下結論:我們尋找了所有可獲得的綜合衛星的數據,但沒有發現任何與LIGO探測有關的高能放射的線索。

換句話說,這0.22%的機率事實上暗示著這個信號有很大可能是錯誤的。當然,如果是正確的,我們就可以縮小信號位置的範圍,但這需要一個很大的假設,因為現存的數據沒有足夠的合理性。

不是說這不可能是真的,也不是說費米的結果沒有暗示性。LIGO合作的下一個目標是把他們未來所有的引力波發現探測結果與電磁(基於光)信號結合起來。理論上,兩個融合的黑洞不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兩個融合的中子星——LIGO敏感的另一種引力波源,是可以產生的,也可以想到,雖然黑洞不會產生這些伽馬射線,但吸積盤或是起附近的環境可以。

途經的引力波對時空的「漣漪」效應

圖源: ESA–C.Carreau

來自這一事件的引力波肯定是真的,但電磁波就遠不能確定了。一如既往,兩個不同小組互相爭論誰的結果更好,是費米的還是綜合衛星的?這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來自隨後事件中更多更好的數據才有助於解決。引力波天文學這門學科最終還是進入了它的初期,這是進入下一步的一個嘗試。對於結果要我們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但也要對這些聲言極度謹慎,直到得到更佳的數據。

作者: Ethan Siegel Senior Contributor

FY: 趙丁丁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黑洞能否捕捉伽馬射線?捕捉後是否會影響黑洞內部運作?
    黑洞能否捕捉伽馬射線?捕捉後是否會影響黑洞內部運作?周圍有吸積盤的黑洞,靠近黑洞的吸積盤就在往外發射伽馬射線。不知題主對伽馬射線有什麼誤會,或者是想說伽馬射線暴?圖示:伽馬射線本質上還是電磁波,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我們的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 是否有一些黑洞變相的蟲洞?伽馬射線爆炸可能會提供線索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伽馬射線的不尋常閃光可能表明看似巨大的黑洞實際上是巨大的蟲洞。蟲洞是時空的隧道,理論上可以在時空的任何地方傳播,甚至進入另一個宇宙。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蟲洞是可能的,儘管蟲洞是否確實存在是另一回事。在許多方面,蟲洞類似於黑洞。
  • 暗物質是否是銀河系中心的伽馬射線源之一?
    伽馬射線源和暗物質的存在有何關聯伽馬射線又被稱為γ粒子流,從電磁波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一種波長比0.01埃更短的電磁波類型,這種射線一般會在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的時候釋放出來。關於銀河系中心處的伽馬射線過量現象事實上,在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這個銀河系之中,同樣也存在著許多我們難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其本質的神秘現象。銀河系中除了有大家較熟悉的超大質量黑洞存在以外,還有一個整體呈現出球形外觀、並散發出超強伽馬射線的特殊區域(GCE,銀河系中心過量)。
  • 是否有一些黑洞變相的蟲洞?伽馬射線爆炸可能會提供線索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蟲洞是可能的,但蟲洞是否真的存在則是另一回事。在很多方面,蟲洞和黑洞多有相似。兩者都密度極大,對和它們差不多大小尺寸的物體有極強的引力。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理論上,沒有物體在穿過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後還可以再出來。黑洞的事件視界是一個邊界,物體速度在這裡超過光速時可以脫離黑洞。而蟲洞的話,任何進入其中的物體理論上可以返回。
  • 宇宙中最強烈的伽馬射線爆殘留「黑洞墳墓」
    近期,兩項最新研究表明當伽馬射線爆發時,會部分形成像「宇宙墳墓」的黑洞,而其它一些恆星最終會以旋轉中子星結束生命。伽馬射線爆出現於一些超大質量恆星到達生命末期,並在它們內核的核子融合中耗盡燃料補給,期間不會克服引力作用產生核子融合向外的壓力。  在接下來發生的戲劇性崩潰效應中,像洪流般的高能量、短波伽馬射線光被釋放出來。
  • 科學家發現宇宙氣體伽馬射線出現頻率和臨近黑洞同步
    科學家探測到了一種神秘的 "伽馬射線心跳",它來自一個宇宙氣體雲。該雲團位於阿奎拉星座。伽馬射線心跳與鄰近的一個黑洞同步跳動。兩者之間的這種同步表明,這兩個物體是相通的。儘管彼此同步跳動,但兩個天體相距約100光年。科學家們不知道黑洞是如何為氣體雲內的伽馬射線心跳提供動力的。
  • 天文學家們從新的伽馬射線暴中探測到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光波
    數十億光年外,星系間兩個巨大的爆炸產生了宇宙中最明亮的光波,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直接觀測到這樣的現象。這兩個爆炸是伽馬射線暴----宇宙中最大能量光波的短暫爆發。在這兩次伽馬射線暴之前,科學家從來沒有探測到過超高能量的伽馬射線暴本身。在這天,兩個美國航天航空局的衛星探測到了來自一個40億光年外星系中的爆炸。尼爾·格雷爾斯雨燕衛星與費米伽瑪射線空間天文臺在22秒內就將這個爆炸的坐標發送給了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們。
  • 伽馬射線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奧秘,厲害了我的科學家們
    說到伽馬射線,估計很多人都不熟悉,而只有那些比較熟悉天文的朋友或許會對這個了解一二。伽馬射線其實是一種能量很高的光,這種射線比我們平時所說的x射線還要厲害很多倍,因為這種射線可以輕易地穿過任何的金屬或者是那種很厚重的混凝土牆。那麼這種伽馬射線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奧秘呢?
  • 黑洞、蟲洞都很可怕:產生巨大引力波
    今年年初,科學家做出了「本世紀最大的科學突破」,發現了引力波的存在。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指出,這些引力波是由兩個大小約為太陽30倍的黑洞碰撞時產生的。但一項最新研究稱,其它現象也很容易產生引力波,如蟲洞或gravaster(一種內部由暗物質組成的天體)。
  • 宇宙中部分伽馬射線可能由暗物質產生
    來源:新浪科技宇宙中充滿了爆發性的、隱形的伽馬射線(圖中以紅黃兩色表示)。一項新研究稱,暗物質或許也能產生伽馬射線。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伽馬射線是宇宙中最明亮、能量最高的光線,但人眼看不見它們。
  • 愛因斯坦理論表明,蟲洞和黑洞十分相似,伽馬射線可以充當照妖鏡
    這些黑洞是宇宙中的怪物,質量通常在太陽的幾百萬到幾百億倍之間,並且普遍都位於星系的中心。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就有這樣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就是人馬座A*,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那麼,這些所謂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否有可能其實是蟲洞呢?
  • 暗物質會不會和伽馬射線暴有關?答案超乎想像!
    伽馬射線暴,宇宙中最強的光;暗物質,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這不僅讓人聯想到兩者是否存在著一絲關聯?一項研究表明,神秘的暗物質可能會影響伽馬射線暴!我們知道,伽瑪射線是宇宙中最明亮、最強大的光,划過人類肉眼無法識別的太空。
  • 宇宙中的怪物,伽馬射線暴,它是否駭人?
    伽馬射線暴將它們的能量集中到某個特定的波長上。因此,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強有力的事件之一,與此同時,產生這種射線的大爆炸在我們看來,會發出及其明亮的光彩。 天文學家們現在知道,這些大爆炸的誘因往往是一些非常超自然而雄偉的事物。當兩個高度磁化的物體,比如說黑洞或者中子星發生碰撞時,它們的各自磁場會互相融合,這就有可能引發一場伽馬射線暴。這種天體活動會引發一次巨大的噴射。將高能粒子與光子流集中起來噴離碰撞的中心地帶。這樣的噴射流會在宇宙中延伸許多光年。
  • 宇宙中的怪物,伽馬射線暴,它是否駭人?
    因此,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強有力的事件之一,與此同時,產生這種射線的大爆炸在我們看來,會發出及其明亮的光彩。對伽馬射線暴的解析是什麼導致了伽馬射線暴?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個謎。它們是如此的明亮,以至於人們在一開始認為它們可能發生在非常近的地方。
  • 奇怪的伽馬射線心跳讓科學家迷惑不解
    科學家已經探測到來自宇宙氣體雲的神秘伽馬射線心跳。阿奎拉星座的不顯眼的雲層正隨著鄰近前黑洞的節奏跳動,表明這兩個物體之間有聯繫,正如由DESY洪堡研究員李健和空間科學研究所(IEEC-CSIC)的ICREA教授迭戈·託雷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報導。
  • 來自小星系的黑洞可能會發射伽馬射線
    通常情況下,橢圓星系被發現有一個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0億倍。通過它們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引力,星系中心的黑洞會通過吸收和「吃掉」周圍物質的過程而變得更大。這就像你把水倒進廚房的水槽,你看到它形成一個螺旋,然後它就會進入下水道。類似的,物質在黑洞周圍形成吸積盤,然後黑洞就會迅速成長,變成一個怪物。
  • 「黑洞」形成中的超強伽馬射線爆發,差點讓前蘇聯背了「黑鍋」!
    但「黑洞」是無法通過光學手段看見的,天文學家只能利用間接的方法驗證它的存在,確定它的位置。「黑洞」屬於天體中的一類,自然會有生有死,但目前探測到的「黑洞」,最年輕的也已經幾十億年了。天文學家十分希望能找到正在形成中的「黑洞」,從而研究「黑洞」形成的機理。但通過理論分析,「黑洞」的形成也許時間極其短暫,現實是很難探測到正在形成中的「黑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