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強大腦」,家鄉為您驕傲 5名靖江籍科學家榮獲國家科技大獎

2020-12-02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10日在京揭曉悉,在這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靖江籍院士劉雲圻、劉秀梵、翟婉明,著名專家楊躍進、李衛星等5人入選其中。其中,1人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人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3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記者從表彰名單中看到,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實驗室研究員劉雲圻團隊實施的「石墨烯的可控生長及其性能調控」項目獲評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劉雲圻院士1949年生,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本次獲獎項目,劉雲圻院士團隊圍繞石墨烯的可控制備和性能調控這一挑戰性難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絕緣襯底上直接生長石墨烯的新策略,發明了石墨烯電子器件製備的新技術,取得了重要科學發現。劉雲圻表示,今後,他將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多為家鄉爭光,多為國家做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劉秀梵帶領團隊實施的「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的創製與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二等獎。劉秀梵1941年生,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著名動物傳染病學家。劉秀梵院士團隊聯合中崇信諾生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歷經18年攻關,成功創製基因VII型新城疫新型疫苗,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免疫雞群非典型新城疫和鵝新城疫防控重大問題,疫病淨化效果顯著,為我國《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中新城疫防治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楊躍進1958年出生,他作為第二完成人,參與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多年前,楊躍進原創提出「中藥通心絡有可能通過保護心肌微血管結構和功能完整性而防治心肌無複流」的研究假設,經過多年探索,完成了系列實驗研究,驗證了研究假設,為吳以嶺院士提出的中醫「絡病-微血管病變的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糖腎」等微血管慢病找到了結合點,探索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新模式,為中醫現代化和國際化闖出了一條新路。

  

  

  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翟婉明參與的「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翟婉明長期從事軌道交通工程動力學與振動研究,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次獲獎項目是由翟婉明的學生王開雲牽頭,在翟婉明院士指導下開展。「這個項目運用了我的機車車輛—軌道耦合動力學理論,提出了重載列車與軌道動態相互作用的系統研究方法,解決了重載列車運行的一系列安全技術難題。」翟婉明表示,能運用自己的理論為年輕人鋪路,心裡非常高興。

  

  靖江籍專家、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衛星參與的「面向製漿廢水零排放的膜製備、集成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李衛星1978年生,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首席科學家。「面向製漿廢水零排放的膜製備、集成技術與應用」成果針對工業廢水減排需求,提出了以化工產品生產方法將製漿廢水「吃幹榨盡」的研究思路,將工業廢水變成淨化水資源化利用,破解了製漿廢水零排放治理的國際難題。「參加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很榮幸,獲獎很興奮!」在北京領獎的李衛星告訴記者。

  

  通訊員 靖報宣 賈秋敏 周澤彬 交匯點記者 顧介鑄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泰州靖江籍教授一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仲明供圖   在近日舉行的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靖江籍教授邵新宇帶領團隊研發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雷射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68年出生的邵新宇是靖江市東興鎮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靖江籍機械工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截至目前,靖江已先後有9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
  • 靖江「柔性引進」21名中外院士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介鑄 潘穎 朱凱) 近日召開的靖江市人才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該市通過項目合作、聯合攻關、技術顧問、諮詢服務、建工作站等多種方式,與中外院士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現已「柔性引進」中國兩院院士18名、外籍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3名。
  • 5名內江籍院士今日亮相「兩院院士四川行」,明天,家鄉人民將迎來內江驕傲——
    其中,匡廷雲、羅平亞、鄭皆連、幹勇、楊偉5名內江籍院士應邀出席,為四川創新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在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冶金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幹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偉作主旨演講。
  • 為靖江點讚!靖江這位「名匠」當選「最美泰州人」!
    1名「工匠」入選 來看看她是誰 她數十載如一日,專心、專業、專注在面點製作上,至今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在靖江傳統湯包製作技藝上,她從19歲開始學習做湯包,一直到現在,刻苦磨鍊,謙虛好學,敢於進取,終於成為靖江湯包的女傳人,並多次獲得技藝大獎。作為湯包製作的女傳人,她為靖江湯包之鄉的榮獲奉獻了青春和智慧。 1987年,19歲的丁美娟開始學習製作湯包,師承國家級點心大師陶晉良先生。
  • 江蘇靖江國際諮詢委員會成立
    江蘇靖江國際諮詢委員會於10月14日正式成立,包括兩院院士、行業領軍人士、知名企業家在內的31人受聘成為委員會委員,涵蓋科學、農業、經濟和管理、城市規劃與建設、法律、社會人文新聞傳播、網際網路發展、環境治理等多個領域的高端人才,其中有「兩院」院士6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名,在國外大學擔任教授或任職的
  • 兩名江西籍科學家獲300萬元大獎
    播報江西【兩名江西籍科學家獲300萬元大獎】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將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王開雲、黃芊芊兩位江西籍科學家獲獎。 王開雲,46歲,江西萍鄉人。
  • 斬獲科技大獎 這位桂林籍清華大學教授了不起
    圖為林波榮在龍勝留影。 (受訪者供圖)□本報記者 陳靜「各位老鄉好,我是來自廣西桂林的清華大學教授林波榮。」這兩天,一段錄製於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的視頻在不少桂林人的朋友圈刷屏,這位獲獎的桂林籍教授一口純正的桂林話讓家鄉父老倍感親切。
  • 驕傲!《最強大腦》第六季「全球腦王」是汕頭人!
    ▲鄭林楷問鼎「全球腦王」5月3日晚,江蘇衛視大型科學類腦力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六季總決賽中,來自清華大學的汕頭籍學生鄭林楷和其他中國選手組成的中國隊默契配合,穩定發揮,展現出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國際隊;鄭林楷更是憑藉過人的智力,在本季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燃爆全場,最終成為本屆腦王
  • 金華籍科學家胡海嵐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金華籍科學家胡海嵐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06-01 0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驕傲!2019國家科技獎揭曉,泰州元素至少亮相10次!
    驕傲!2019國家科技獎揭曉,泰州元素至少亮相10次!這場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盛典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就有不少泰州人的身影劉雲圻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獎項目:
  • 喜報:進賢籍科學家趙元富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進賢籍科學家、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時代民芯公司董事長趙元富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趙元富及其團隊通過技術發明、平臺開發、產品研製和型號應用的系統創新,攻克了抗輻射加固集成電路的重大技術難題,成譜系研製了數百款產品,為抗輻射加固集成電路國產化做出了突出貢獻;產品應用覆蓋了北鬥導航、載人航天、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為我國航天工程核心晶片自主創新發揮關鍵作用;產品批量供應俄羅斯、法國、德國
  • 喜報|進賢籍科學家趙元富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進賢籍科學家、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時代民芯公司董事長趙元富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趙元富及其團隊通過技術發明、平臺開發、產品研製和型號應用的系統創新,攻克了抗輻射加固集成電路的重大技術難題,成譜系研製了數百款產品,為抗輻射加固集成電路國產化做出了突出貢獻;產品應用覆蓋了北鬥導航、載人航天、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為我國航天工程核心晶片自主創新發揮關鍵作用;產品批量供應俄羅斯、法國、德國
  • 超微健康榮獲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雙重科技大獎
    2020年9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為期兩天,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2000多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與國家領導共襄盛會。超微集團旗下成員企業超微健康與眾多知名企業共同榮獲"2020中國科技創新示範單位"獎項,超微集團董事長兼超微健康創始人王國印先生榮獲"2020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個人"重磅大獎。
  • 驕傲!慈谿籍院士餘夢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驕傲! 記者從市科協獲悉,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慈谿籍院士餘夢倫獲得了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項。
  • 清華大學桂林籍科學家林波榮獲重獎
    兩位獲得2020科學探索獎的廣西籍科學家  他期待更多年輕人進行科學探索,  為中國科技創新作出更多貢獻。  林波榮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金委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餘項,發表SCI論文70餘篇,H-index30,高被引論文5篇,授權發明專利/軟體著作權十餘項,成果在國內外近5000萬平方米綠色建築重點工程中得到應用,主/參編國家/行業綠色建築、建築節能標準10餘部。
  • 1500獲獎者中,142名入選院士!這項大獎一直為國覓英才
    曾經像顏寧、許晨陽這種獲得國際大獎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出走的時候,我們堅信著他們出走是因為在國內沒有晉升、向上的機會。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國真的沒有給青年科學家晉升的平臺嗎?近日在溫州舉行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促進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青年創投家三界融合、思想碰撞,加速峰會成果落地。
  • 這位靖江籍院士功不可沒…
    高速磁浮試驗樣車 成功試跑 6月21日 這條消息全網刷屏 「貼地飛行」要夢想成真了 值得驕傲的是 此次成功試跑的背後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我的家鄉奔小康 | 小小樹苗助力生態建設:靖江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
    耐溼耐旱 一戰成名  如今,作為全國最大的中山杉繁殖基地,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生產銷售紅紅火火。然而,在其成立之初,發展卻不盡人意。  雖然優良雜交種中山杉早在1987年就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並於199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九五」林業科技成果推廣一百項之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一種「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