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創新爭先獎,這個寧波人上榜!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
近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浙江共有8位科技工作者受表彰。其中,我市中機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偉民研究員獲創新爭先獎狀。在此次大會上,一批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
15位浙大人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領銜團隊創建傳染病防治中國模式,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展現中國力量,WHO評價堪稱國際典範,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目前高等教育系統、衛計委唯一獲此榮譽的團隊。她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中央電視臺年度科技創新人物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蘭娟院士主動請纓去武漢救治危重症患者,始終堅守在抗疫第一線。
-
同濟大學三位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全國科技工作日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在京舉行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頒獎大會,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名單揭曉。同濟大學3位科學家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他們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吳志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蔣昌俊,附屬東方醫院災難醫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急診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教授王韜。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
河北3名科技工作者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記者從省科協獲悉,河北農業大學孫建設、華北製藥集團新藥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張雪霞、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謝曉亮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重大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設立,每3年評選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個科研團隊並授予獎牌;表彰不超過30名科技工作者並授予獎章,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表彰不超過300名科技工作者並授予獎狀。
-
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全國共有181人入選。其中,被網友稱為「美貌與才華」齊飛的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候選人名單。胡海嵐,女,1973年出生,浙江東陽人。
-
喜報丨《腦出血》雜誌顧問謝鵬教授榮膺全國創新爭先獎
日前,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揭曉,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謝鵬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全國創新爭先獎於2017年由中國科協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設立,表彰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科普及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團隊,表彰周期為3年。
-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公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推薦名單
4月24日,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發布關於推薦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候選人及候選團隊的公示。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關於評選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27號)文件要求,中國複合材料學會評獎工作委員會對自主申報材料與依託科學技術獎、青年獎等獎項建立的人才庫遴選的提名人選材料進行了評審,擬推薦:清華大學黨智敏教授、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馮志海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張立群教授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
關於表彰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的決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決定,授予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創新團隊等10個團隊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授予丁健等28名同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並享受省部級表彰獎勵獲得者待遇;授予丁奎嶺等258名同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
我省九三學社社員胡海嵐榮獲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我省九三學社社員胡海嵐榮獲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授予朱婷等10人(組)優秀女性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授予孫志梅等300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授予北京地壇醫院重症醫學科等200個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
全國三八紅旗手胡海嵐,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獲得者李瑩
近日,全國婦聯表彰了300位「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和200個「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獲「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全國三八紅旗手 胡海嵐她潛心研究,開拓創新。致力於研究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在抑鬱症的分子環路機制和社會競爭的神經調控這兩個腦科學前沿方向取得了創造性、系統性的成果。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 量子領域再
11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傳來好消息,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科學家團隊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
-
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清華新聞網6月2日電(通訊員 田陽)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本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主要表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及團體,共評選產生10個獎牌獲獎團隊、28名獎章獲獎人選、258名獎狀獲獎人選。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分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獎狀。
-
金華70後院士潘建偉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近日,金華東陽籍科學家潘建偉獲得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獲獎者。1970年出生的潘建偉也是目前金華最年輕的一位兩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時才41歲。
-
喜訊:湖南大學陳政清院士、王耀南院士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5月30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舉行,我校陳政清院士和王耀南院士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由國家批准設立的一個重要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技人才大獎。
-
胡海嵐—讓全球三億多抑鬱症患者看到了曙光
近日,浙江大學一位教授受到關注,她就是獲得IBRO-Kemali國際獎的胡海嵐。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評獎委員會表示: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 " 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 "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
胡海嵐:深入分子層面,解讀情緒的密碼
浙江大學醫學院胡海嵐教授的工作,正是去解碼大腦對情緒的編碼和調控。在這位青年科學家看來,對這個神奇又複雜的問題的挑戰,帶給了她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胡海嵐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教育部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主任。畢業於北京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實驗室博士後。
-
兩名重慶籍科學家獲中國科學探索獎
【兩名重慶籍科學家獲中國科學探索獎】11月13日,第二屆中國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獎,傅堯、何旭華兩名重慶籍科學家獲獎。傅堯畢業於重慶市第一中學,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環保。大獎組委會肯定他在生物質資源轉化和利用方面的成績,支持他發展生物質基含氧燃料和呋喃基生物材料,為生物質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
安徽三人獲全國大獎
上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安徽省泗縣第三中學王威、省地質礦產勘查局朱恆銀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據悉,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於2017年批准設立的又一重大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