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人!胡海嵐—讓全球三億多抑鬱症患者看到了曙光

2021-01-17 三碼事兒

近日,浙江大學一位教授受到關注,她就是獲得IBRO-Kemali國際獎的胡海嵐。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評獎委員會表示: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 " 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 "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該獎旨在全世界範圍內表彰在基礎與臨床神經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45歲以下的科學家,每兩年評選一位。獎金為25000歐元,獲獎者將受邀在歐洲規模最大、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歐洲神經科學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2015年在中國科研圈中最轟動的挖人事件,當屬浙江大學從中科院神經研究所挖來了胡雪嵐教授,1974年出生的胡海嵐教授,1992-1996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生物系並取得該專業學士學位,之後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Corey goodman的指導下於2002年獲得了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


2009年加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至今為止,胡海嵐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已經發表了3篇《nature》和3篇《Science》頂級論文,並被這世界兩家頂級期刊聘為特約審稿人。


有人說現代中國社會女性的地位提升,女權主義者抬頭,但是實際的情況下,中國社會上的性別歧視隨處可見,大到中科院院士評選,小到企事業單位對未孕女性的挑剔。

中國的女博士們被冠以滅絕師太的名號,其實中國的女性是非常優秀的群體,我國30多個博士學位的大學者胡適最敬佩的就是他的母親,全球女性富豪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傳統讓中國的優秀女性們為了家庭而犧牲了自己的夢想,隨著中國現代社會的發展,優秀的女性們紛紛嶄露頭角。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估計

全球有逾 3 億人罹患抑鬱症

近十年來增速約 18%

很多嚴重的抑鬱症患者

因為不堪忍受疾病的痛苦和折磨

甚至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

據媒體報導說

張國榮在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隻言片語裡

寫下的第一個詞就是

「Depression」


一直到張國榮去世五年後

周潤發依然無法面對好友早已離開的事實:

「一個如此愛美的男孩,

我是很難接受他會選擇跳樓自殺。」 

胡海嵐2009年回國後,2012、2014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201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獲明治生命科學傑出獎。實驗室致力於研究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

在情緒影響學習記憶的分子機制(Cell,2007)、情緒效價的神經編碼(Nature Neuroscience,2014)、抑鬱症發生的核心分子機制(Science,2013),以及社會等級的神經環路基礎(Science,2011)等方向,取得了既有理論意義又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系統性原創成果。

2015年,胡海嵐教授應邀《細胞》雜誌子刊《神經科學動態》雜誌寫綜述,當時的封面就是胡海嵐實驗室的主角——小鼠。

胡海嵐團隊從快速抗抑鬱藥氯胺酮著手,在論文中首次揭示了外側韁核的一種特殊放電方式——簇狀放電是抑鬱症發生的充分條件,而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這一腦區的簇狀放電,且發現了T-VSCC是一個新的抗抑鬱靶點。

胡海嵐和團隊在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的分子機制及社會競爭的神經基礎等腦科學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論意義又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系統性原創成果。特別是發現人類抑鬱症的控制基因,找到了控制人類壞情緒的開關,為廣大的抑鬱症患者帶來福音。


這些成就得益於她對系統神經科學中尖端前沿技術的駕馭,而她本人正是這些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1973年出生的胡海嵐,從學生時代起就是學霸。她是全年級數學最好的女生,輕聲細語、從容淡定、漂亮聰穎。到了高中,她斬獲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學生物系。


曾經有朋友問胡海嵐,生物系畢業以後幹什麼,她笑嘻嘻地回答:「要麼研究細胞搞科研,要麼進醬油廠造醬油。」

直到10多年前,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時,胡海嵐的科研目標開始變得明確——揭開情緒的奧秘,掌控大腦神經環路的「編程」。

抑鬱症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發病率達11%,抗抑鬱藥物的銷售額每年以百億美金計,但即使如此,傳統抗抑鬱藥物起效均緩慢。


神經生物學是研究腦的科學。在胡海嵐看來,大腦是自然界最神秘最複雜的結構之一。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更是腦科學的世紀。這個領域不僅有太多的挑戰,更有太多的未知。


8月1日凌晨,「中科院之聲」微信公眾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共涉及181人。


在這181人的名單中就包括了剛剛收穫國際腦研究大獎的浙江大學女教授胡海嵐。

另據浙江大學官網介紹,胡海嵐於2015年5月加入浙大,主持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秀)、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並作為骨幹參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的研究工作。

本文轉載自網絡,經三碼事兒綜合整理編輯,上述觀點僅系原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本號支持和贊同上述立場。

相關焦點

  • 亞洲第一人!浙大教授胡海嵐斬獲國際醫學大獎,如今有望入選院士
    「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這是《人民日報》對胡海嵐最高的評價。一個歌山西宅、聲明不顯的女性,為何會有如此評價。當我第一次看到胡海嵐的照片,我就覺得這位女性文質彬彬,內斂有深度。果不其然,年紀輕輕就獲國際醫學大獎,此獎項1998 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 思政課 | 胡海嵐:亞洲第一人!這位站上世界之巔的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
    胡海嵐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位以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身份,斬獲這項大獎!可以說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人!而一直研究生物神經學的胡海嵐,希望能馴服抑鬱這條「黑狗」,為世界人民身心健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患者多達3.5億人,每年因抑鬱症自殺人數高達100萬。
  • 浙大美女教授因研究抑鬱症獲國際獎:成為亞洲第一人
    比如,今天編者要介紹的這位,就是浙江大學的一位美女教授,她的名字叫做胡海嵐。就在7月15日,她的對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的分子機制等腦科學前沿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潛在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系統性原創成果。她的工作得到了國際腦組織凱默理基金會評獎委員會的認可,她成為了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這個獎項你或許不熟悉,但是,這是這個獎項自從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次頒發給北美洲和歐洲以外的科學家。
  • 從物理奧賽全國第一到亞洲第一人,浙大美女教授鎖定2019院士名單
    亞洲第一人有人說女生數理化天生就比較差,然而現實中卻有很多優秀的女性科學家,美國華人女科學家吳健雄被譽為原子彈之母、物理學第一夫人。在美國的華人女院士數量也比華人男院士數量多,最近,浙江大學的女教授胡海嵐拿下了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了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歐洲和北美洲以外首位獲獎的的科學家,因此也被譽為亞洲第一人。2019年胡海嵐教授也成為新一期中科院院士增補名單中少數女性科學家中的一員,雖然中科院院士評選還需要一輪的淘汰,但是大家都認為胡海嵐教授已經提前鎖定了一個中科院院士的增補名額!
  • 亞洲第一人:她挽救3億患者,卻和曾經袁老一般,落選院士頭銜
    自小天資聰慧,縱觀胡海嵐求學時的學霸之路由於從小就十分聰明,胡海嵐在上學期間可謂是大名鼎鼎的「學霸」,在當年她求學的杭州二中至今還留有她的傳說,雖然相對於男生來說,女生可能在理科方面的能力較為薄弱,可胡海嵐卻絲毫不忌憚理科,她多次憑藉數學、物理等成績在全年級取得優異名次。不僅如此,在高中時期她就參加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
  • 成果將拯救數億人,獲得國際大獎的亞洲第一人胡海嵐到底牛在哪
    該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之前全球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僅有四位,沈樹忠是第五位,也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科學家。而19年初,23歲的曹原榮等《自然》雜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而 7 月 17 日,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隊又拿下了第一,來自武鋼三中的袁祉禎和樂清知臨中學的謝柏庭更是拿到滿分。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毅然回國,如今成果造福3億人
    亞洲首富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而毅然回國,如今成果惠及3億人IBRO-Kemali國際獎由國家大腦研究小組(IBRO-Kemali)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能拿到這個獎的科研者一般都是年齡在45歲以下,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科學家。
  • 浙大最美教授胡海嵐,研發的藥物可能改變三億人命運,卻落選院士
    今年的兩院院士增選已經落下帷幕,已經89歲高齡的諾獎得主屠呦呦教授和年輕女科學家顏寧作為備受矚目的優秀科研工作者,雙雙未能成功入列;除此之外,剛剛獲得國際腦研究組織頒發的IBRO-Kemali國際獎、被稱為「世界抑鬱症救星」、身為國際神經領域頂尖科研人才、被寄予高期望的浙大最美女神教授胡海嵐也遺憾落選,更是令人深感遺憾。
  • 胡海嵐為3.5億人帶來希望,成為「亞洲第一人」,棄美回國的科學家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了解一位讓北大引以自豪的學子,她就是胡海嵐。1973年出生在浙江省東陽市的胡海嵐,雖然現在已經46歲,但她的實力和顏值卻是雙爆表!曾拿獎拿到手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是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的獲得者。這個獎項是1998年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設立的。
  • 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浙大女科學家在腦科學領域獲國際大獎
    昨天,人民日報官方微信發布一條官微:浙江大學醫學院求是特聘教授胡海嵐教授,獲得國際大獎。《人民日報》評價胡海嵐是「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胡海嵐教授獲獎,迅速成為網絡熱點,並且上了微博熱搜。這項大獎首次頒給亞洲人看到胡海嵐教授的報導,作為快報跑高校線的教育記者,我也很激動。
  • 顏寧家喻戶曉,身為亞洲第一人的美女科學家胡海嵐的成績更為驚人
    但另一位完全能比肩顏寧的女性科學家,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吧,她獲得的獎項可是亞洲第一人。年5月加入浙江大學;2019年7月15日獲得「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但胡海嵐初心未改,一心只想著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所以她毅然決然的回來了,而且照樣在祖國的土地上研究出了重大的成果。
  • 北大學霸留學美國,學成後回國,為「抑鬱症」患者帶來曙光!
    雖然人各有志不便強求和道德綁架他們的想法和做法,但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名叫胡海嵐的人,她的做法就值得大家敬佩和稱讚!曾 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後赴國外留學的她,在學成以後果斷放棄國外的高薪待遇而選擇回國發展,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讓無數抑鬱症患者看到了曙光!
  • 她是浙江大學最美教授,45歲成亞洲第一人,如今入圍院士候選人
    一直以來,胡海嵐教授和她的科研團隊致力於研究腦科學,重點是在新型抗抑鬱藥物的研發,為更多的抑鬱症患者創造福音。 為了表彰她在腦科學領域做出的卓越蘇南,前不久,胡海嵐教授榮獲了著名的IBRO-Kemali國際大獎,成為了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洲科學家,成為亞洲第一人。
  • 北大才女胡海嵐!她的研究點亮3.5億人的希望
    而這一幹,就是4年多。2008年年底,胡海嵐捨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國發展。回國後的胡海嵐,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如果說到抑鬱症,可能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而胡海嵐的研究方向,與抑鬱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北大學子胡海嵐放棄留美優厚待遇,成為「亞洲第一人」,為3億人帶來...
    胡海嵐就是那眾多不一般學生中的佼佼者。 1973年,浙江東陽出生了一個小女孩,她就是胡海嵐。胡海嵐從小聰明好學,是師生眼中的「學霸」,曾經榮獲全國物理奧賽金牌。物理是一個比較難學的科目,能把物理學好的人,都是聰明絕頂的人。
  • 中國女科學家回歸祖國,研究成果造福億萬人,譽為「亞洲第一人」
    2002年時,胡海嵐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在2003年到2004年之間,胡海嵐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工作。從2004年到2008年,胡海嵐又在冷泉港實驗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
  • 她被稱為浙大最美教授,集美貌與智慧一體,如今又成亞洲第一人
    名氣並不重要,重大的成就感來自於,你是第一個發現了自然未知某個環節的人—— 胡海嵐她性格開朗優雅大方賦有女性的知性美;她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之後順利獲得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她前不久被新聞報導稱:胡海嵐教授榮獲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也是亞洲第一位獲得此榮譽的科學家
  • 胡海嵐團隊抑鬱症研究的重大突破——仇子龍特評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7年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億,約佔總人口的4.4%【1】。據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 Health)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抑鬱症用藥總銷售額約為 95 億美元,到2020年這一數值將上升至140億美元。   事實上,大部分的精神疾病用藥往往需要較長的時將才能起效,抗抑鬱藥物也不例外。
  • 被《人民日報》贊為「實力顏值雙爆表」的女科學家胡海嵐有何成就
    (說歷史的女人——第1310期)有人說,美麗就是女人的資本。所以,現實生活中不乏靠臉蛋吃飯的女子,或者叫「吃青春飯的人」。但偏偏有人放棄自己的美貌資本,以自己的智慧和奮鬥取得成就。本文講到這位美女,堪稱中國女神級科學家,她在其研究領域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研究成果惠及億萬人,被譽「亞洲第一人」。
  • 研究成果挽救幾億人,屢獲國際大獎的亞洲第一人胡海嵐牛在哪?
    2019年7月15日,中國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榮獲第十二屆的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了自該獎成立以來,第一次打破了唯歐洲、北美洲獲得者論,這個獎項獲得難度極高,與數學界的菲爾茲獎一樣難得,因此這位浙大教授瞬間名揚海外……這位浙大教授是浙大公認的「美女科學家」,她的人生也是一路充滿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