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人!浙大教授胡海嵐斬獲國際醫學大獎,如今有望入選院士

2021-01-13 笑霜話教育

「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這是《人民日報》對胡海嵐最高的評價。一個歌山西宅、聲明不顯的女性,為何會有如此評價。當我第一次看到胡海嵐的照片,我就覺得這位女性文質彬彬,內斂有深度。果不其然,年紀輕輕就獲國際醫學大獎,此獎項1998 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胡海嵐是亞洲第一人,這個稱號名副其實。

亞洲第一人!浙大教授胡海嵐斬獲國際醫學大獎,如今有望入選院士

胡海嵐是從小到大都很優秀的學霸,也處處得到老師的青眼。在1992年,考上北京大學也並不稀奇。社會還是存在一定的偏見,大部分女性像下餃子似的選擇文科,而她卻走進了生物系。2002年,胡海嵐憑藉努力,獲得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對她而言並不是終點。從2003年到2004年,這兩年的光陰,胡海嵐有機會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工作。這次機會帶給胡海嵐更多的、更深刻的知識,使她走進更廣闊的生物領域。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胡海嵐深刻地貫徹這一個道理。2004年至2008年,在這四年裡,胡海嵐在冷泉港實驗室,為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做準備,進行她博士後的工作。

2015年5月,胡海嵐加入浙江大學,任生物系教授。胡海楠在任教期間,不僅研究自己的實驗,而且還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她的工作的勤奮、對待科研精益求精絕不將就的態度、對待新知識的好奇,以及她在生活中的自律,可影響著她的學生們,讓他們對胡海楠老師敬佩非常。胡老師不僅給予她的學生知識上的指導,還給予了學生在科研道路上一個光明的開始,更重要的是她給了學生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勇氣、信心以及方法。這一點是很多老師都難以做到的。

在這種忙碌的教育工作條件下,她還能堅持不懈地開展她的實驗工作。實驗從第一篇文章到現在那麼多文章、那麼多課題的發展過程,這其中的艱難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胡海嵐老師以一種非常優雅的方式,張弛有度地控制著這些課題的進展。

這一路的風風雨雨,胡海嵐老師和她的團隊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了許多突破。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2018 年Nature一期雙刊的壯舉。這兩篇長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解決了世界性難題。抑鬱症一直是一個難題,世界上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因為抑鬱症而死亡。胡海嵐老師的發現,為抑鬱症患者提供了根治的希望。

1973年出生的胡海嵐老師,今年已經47歲,人這一輩子也已經走到了一半。前半生辛辛苦苦地為生物事業獻出自己的力量,後半生我們不知道她會做出怎樣的貢獻。但是我們只要知道這一點,胡海嵐老師的成就絕不會止步於此。可喜的是,由於她在醫學方面的傑出貢獻,胡海嵐入選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這位美女科學家有望評選成院士。

我永遠記得她說過,學生物,要麼繼續研究,要麼就到工廠研究豆瓣醬。只要胡海嵐老師選擇了繼續走下去,繼續她的生物研究,未必不能成為下一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希望在她的努力研究下,根治抑鬱症的藥品,能儘快研製出來。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只有身患抑鬱症的患者才知道這種病症的痛苦。如果抑鬱症能夠有藥可治,我希望在明天就能研究出來。也請胡海嵐老師和她的團隊繼續加油,為抑鬱領域貢獻出她們最大的力量來。

相關焦點

  • 顏寧家喻戶曉,身為亞洲第一人的美女科學家胡海嵐的成績更為驚人
    但另一位完全能比肩顏寧的女性科學家,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吧,她獲得的獎項可是亞洲第一人。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顏寧在院士選拔時不幸落選,顏寧自此遠走普林斯頓,並終身列席普林斯頓教授。而幾年後的胡海嵐,同樣頂著巨大的獲獎榮耀光環,也不幸落選院士,所以就有了「浙大版顏寧」一說,當然這只是玩笑話。但這並不意味著她不夠優秀,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的內容非常複雜,需要考慮方方面面。
  • 浙大最美教授胡海嵐,研發的藥物可能改變三億人命運,卻落選院士
    今年的兩院院士增選已經落下帷幕,已經89歲高齡的諾獎得主屠呦呦教授和年輕女科學家顏寧作為備受矚目的優秀科研工作者,雙雙未能成功入列;除此之外,剛剛獲得國際腦研究組織頒發的IBRO-Kemali國際獎、被稱為「世界抑鬱症救星」、身為國際神經領域頂尖科研人才、被寄予高期望的浙大最美女神教授胡海嵐也遺憾落選,更是令人深感遺憾。
  • 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浙大女科學家在腦科學領域獲國際大獎
    昨天,人民日報官方微信發布一條官微:浙江大學醫學院求是特聘教授胡海嵐教授,獲得國際大獎。《人民日報》評價胡海嵐是「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胡海嵐教授獲獎,迅速成為網絡熱點,並且上了微博熱搜。這項大獎首次頒給亞洲人看到胡海嵐教授的報導,作為快報跑高校線的教育記者,我也很激動。
  • 浙大教授腦研究 浙大胡海嵐教授腦研究獲獎將有望治癒抑鬱症?
    【浙大教授腦研究】7月15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評獎委員會宣布: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 她是浙江大學最美教授,45歲成亞洲第一人,如今入圍院士候選人
    最近,科學界很受關注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國科學院公布了最新的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這次公布初步候選人名單共181人,其中有一位美女科學家非常受關注,那就是來自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
  • 她是浙江大學最美教授,45歲入選科學院院士,如今成為亞洲第一人
    文/教育站點「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的,卻偏偏要靠實力」,這是最近很多網友對來自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嵐的評價,在今年的科學院院士180多名候選人名單中,胡海嵐脫穎而出,成為候選人中最年輕最漂亮的美女教授,實力和顏值的擔當,著實讓人羨慕一直以來,胡海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的異常的優秀
  • 思政課 | 胡海嵐:亞洲第一人!這位站上世界之巔的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
    最近,就有這麼一位中國女科學家,摘獲國際大獎,連人民日報微信都發文稱讚她是:實力顏值雙爆表!這位女科學家,名叫胡海嵐。北京時間2019年7月15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評獎委員會宣布: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
  • 成果將拯救數億人,獲得國際大獎的亞洲第一人胡海嵐到底牛在哪
    最近中國科學家紛紛囊括大獎,充分彰顯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在科技領域的投入,效果在不斷顯現,前段時間,沈樹忠拿下了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該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之前全球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僅有四位,沈樹忠是第五位,也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科學家。
  • 從物理奧賽全國第一到亞洲第一人,浙大美女教授鎖定2019院士名單
    亞洲第一人有人說女生數理化天生就比較差,然而現實中卻有很多優秀的女性科學家,美國華人女科學家吳健雄被譽為原子彈之母、物理學第一夫人。在美國的華人女院士數量也比華人男院士數量多,最近,浙江大學的女教授胡海嵐拿下了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了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歐洲和北美洲以外首位獲獎的的科學家,因此也被譽為亞洲第一人。2019年胡海嵐教授也成為新一期中科院院士增補名單中少數女性科學家中的一員,雖然中科院院士評選還需要一輪的淘汰,但是大家都認為胡海嵐教授已經提前鎖定了一個中科院院士的增補名額!
  • 浙大美女教授因研究抑鬱症獲國際獎:成為亞洲第一人
    比如,今天編者要介紹的這位,就是浙江大學的一位美女教授,她的名字叫做胡海嵐。就在7月15日,她的對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的分子機制等腦科學前沿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潛在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系統性原創成果。她的工作得到了國際腦組織凱默理基金會評獎委員會的認可,她成為了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這個獎項你或許不熟悉,但是,這是這個獎項自從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次頒發給北美洲和歐洲以外的科學家。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讓全球三億多抑鬱症患者看到了曙光
    近日,浙江大學一位教授受到關注,她就是獲得IBRO-Kemali國際獎的胡海嵐。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評獎委員會表示: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 " 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 "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浙大教授胡海嵐上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8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 研究成果挽救幾億人,屢獲國際大獎的亞洲第一人胡海嵐牛在哪?
    2019年7月15日,中國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榮獲第十二屆的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了自該獎成立以來,第一次打破了唯歐洲、北美洲獲得者論,這個獎項獲得難度極高,與數學界的菲爾茲獎一樣難得,因此這位浙大教授瞬間名揚海外……這位浙大教授是浙大公認的「美女科學家」,她的人生也是一路充滿榮譽。
  • 浙大女教授獲腦研究國際大獎
    7月15日,浙江大學醫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執行主任胡海嵐教授獲得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旨在全世界範圍內表彰,在基礎與臨床神經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45歲以下的科學家,每兩年評選一位。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她是亞洲第一人!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毅然回國,如今成果造福3億人
    亞洲首富胡海嵐:放棄美國高薪而毅然回國,如今成果惠及3億人IBRO-Kemali國際獎由國家大腦研究小組(IBRO-Kemali)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能拿到這個獎的科研者一般都是年齡在45歲以下,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科學家。
  • 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全國共有181人入選。其中,被網友稱為「美貌與才華」齊飛的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候選人名單。胡海嵐,女,1973年出生,浙江東陽人。
  • 亞洲第一人!獲得國際大獎的浙大胡海嵐團隊到底牛在哪?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咪佳北京時間2019年7月15日下午3點,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評獎委員會宣布: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這是該獎自1998年【每兩年(偶數年)頒獎】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 浙大女博導顏值爆表,毅然棄美回國,人民日報稱「亞洲第一人」!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優秀人才,就是被視為「浙大女神博導」、人民日報稱為「亞洲第一人」的胡海嵐教授。 2019年7月,第十二屆IBRO-Kemali獎公布得主,中國科學家、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成為獲獎者。
  • 亞洲第一人:她挽救3億患者,卻和曾經袁老一般,落選院士頭銜
    最終,今年共選舉出新科學院院士達64名,候選人中有將近2/3的人落選,在比例如此之高的落榜名單中,胡海嵐教授的名字赫然在列,吸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還引發了部分網友的擔心通過傲人成就,成為亞洲第一人,為全球3億抑鬱症患者帶來希望在回到浙江大學擔任教授之後,胡海嵐的科研道路可謂是一帆風順,前後研究出許多重大成果,由於研究領域主要是針對抑制抑鬱症分子方面的研究,在2018年,胡海嵐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的同一期發表了兩篇高級別的文章,如此優秀的研究成果一時間在學術圈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也成功證明了胡海嵐研究領域的研究價值。
  • ...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共 181 人,浙大教授胡海嵐...
    IT之家8月1日消息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