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5日,中國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榮獲第十二屆的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了自該獎成立以來,第一次打破了唯歐洲、北美洲獲得者論,這個獎項獲得難度極高,與數學界的菲爾茲獎一樣難得,因此這位浙大教授瞬間名揚海外……
這位浙大教授是浙大公認的「美女科學家」,她的人生也是一路充滿榮譽。
出生在江南的胡海嵐,就像江南的水一樣溫柔美麗,但這樣性情溫和的人更是一枚從小到大的學霸,在大部分女性的薄弱科目數學物理她覺得津津有味,並在高中時期就因為獲得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賽直接被保送進了北大的生物系。
大學畢業後,她的未來定位變得更加準確了,她要研究人類的情緒--大腦環路的編程,因此她畢業後去申請去了加州大學深造,在這裡,胡海嵐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成為了國際生物頂尖雜誌《科學》、《自然》的特約審稿人,並和她的團隊在同一期刊的時間內在《自然》上面發表了2篇有關神經學的長文,這兩篇文章直接將她的名字打響了。
2015年,浙江大學邀請胡海嵐回國成為了浙大的一名生物學教授,加入到浙大以後,有了胡海嵐教授的浙江大學在全球的排名都提升了很多。
回國以後,胡海嵐在2017年以浙江大學教授的身份在《科學》雜誌上面發表了一篇尤為重要的論文,它關係著之後對人類的情緒研究,這篇論文就是《勝負經歷重塑丘腦到前額葉皮層環路以調節社會競爭優勢》,以胡海嵐為首的團隊基於理論用小老鼠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在一個玻璃管中當2隻老鼠相逢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場較量,經過這場較量,就能夠分出老鼠的等次,而在當一隻老鼠抵抗進攻時,它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就會有明顯的增加,這一個研究發現明確的指出了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是調節社會競爭的腦區。
發現老鼠控制社會競爭的腦區後,該團隊就利用遺傳學的方法「操控」老鼠的輸贏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又發現了如果兩隻老鼠相差的等級越高,那麼就需要更多的「神經激活劑」,才能保證輸贏情況逆襲。
在這一重大實驗中該團隊發現兩隻老鼠在重複的勝利後,它的丘腦到前額葉皮層的聯繫會更強,在後期的不斷實驗中,他們得出了一個重要結果:「勝利者效應」,通俗的來說也就是「強者更強」的神經原理,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於人類,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比和他一樣學習的人強,那麼如果這個人重新選擇一個行業,也會比跟他相同起步的人強。
那麼,這個研究結論為何被評為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呢?
這一個研究成果向人類暗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是可以借用後天的教育手段,來改變自己先天智商不足、記憶力差等問題,因此也說明人是可以借用其他手段來實現突破。
儘管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難保我們都能運用到生活中,如何在強化一個人的能力更是一門玄學。舉個例子:在一場比賽中,如何保證一個人能夠取得好的名次?按照這個研究的「勝利者效應」,就需要對這個孩子從小灌輸一種勝利的意思,通過正向的讚揚他在完成一次小成果之後,那麼這個人在以後的人生中就會有一種相信自我勝利的「優越感」。
除了「勝利者效應」,胡海嵐團隊在抑鬱症也有卓越貢獻,她所在的團隊證實了抑鬱症的起源與人體大腦的一種蛋白激酶分子有關,並且還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原理。
這位年輕的教授,我們期待她們還會有更多的優秀成果!
從胡海嵐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個成功人士的關鍵標籤都是"興趣"。胡海嵐對生物學研究的興趣是她在神經生物學領域取得偉大成就的關鍵。因此,無論是學習醫學還是數學,物理還是化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從小培養學習的興趣。
然而,我們都知道數學是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各類科學的研究都離不開最基本的數學,因此從小打下紮實的數學基礎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提到對數學的學習,確實有很多學生感覺不到它的樂趣,能感到的只是它枯燥無味的複雜計算,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一落千丈。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光是胡海嵐,像楊振寧、陳景潤、華羅庚這些著名數學家,都是從對數學的興趣開始,一步一步潛心研究,才能破解難題,取得享譽全球的成就。
所以家長們想要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請家教或者去補習班可能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核心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孩子的興趣問題。
然而,說到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不得不說一下民國時期對我國數學教育產生重大影響的教育家劉薰宇。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建國前他曾在國內多所知名大學進行過任教。而他的數學的教育上更是有著很獨特的方式,與普通的數學教育不同,劉燻宇教導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講故事。在他看來,不管什麼學科,只有讓孩子產生了興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劉薰宇在書中往往會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來進行講述。比如他曾經為了解釋函數,讓學生提起興趣,他就想了一個妙招,給大家講段子,比如:
一個窮書生娶了一個富家千金當老婆,但老婆很兇,他常常被老婆指著鼻子罵。後來書生考中了狀元,也做了大官;但是書生老婆對他的態度卻沒有發生變化。於是就問老婆:怎麼我功成名就了,你還天天罵我。書生老婆一笑,說:「以前我嫁給了一個窮書呆子,那我就是窮丫頭;現在我嫁給的是大官了,就成為了官太太。這點常識你都不懂啊。」這個故事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函數的表達,你看,男人是x,女人是y,y一直隨著x而改變。
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一次演講中就說到:當初正是讀了劉燻宇先生的書,才激發了我對數學的興趣。當代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也是非常崇拜劉燻宇的,他說初中學習數學非常讓人頭疼,但後來,接觸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便覺得學數學既簡單、又有趣。
《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共3冊)是一套豐富有趣的數學故事書,特別適合5-12歲孩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