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蘭州布病事件」,近日有了最新進展。根據蘭州市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目前蘭州市布魯氏菌抗體陽性者共計3245人,對於受影響群眾,甘肅省、蘭州市疾控部門和權威專家,已經到事發的蘭州獸研所及周邊社區開展現場專題宣傳教育講座,設立諮詢點,一對一開展政策諮詢和答疑解惑。未來將督促涉事的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製藥廠按時足額落實補償賠償資金,相關工作將於10月份分批次開展。
根據調查組認定,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了過期消毒劑,致使廢氣排放時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被刮向藥廠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和附近小區,導致當地部分居民和學生接觸後產生抗體陽性。隨後,蘭州生物藥廠多個獸藥產品批准文號被撤銷,8名相關責任人被處理,並表示將積極做好善後處置和補償賠償工作。
事發一年多以來,當地部分受影響的居民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涉事工廠能給他們一個交代。
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報導,王女士的家距離事發的蘭州生物製藥廠有1公裡的距離,她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五口中,3歲的兒子和丈夫被檢測為抗體陽性,雖然目前沒有症狀,但她還是擔心孩子是否會留下後遺症。
王女士:我現在主要很想知道的是,抗體陽性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危害?因為我覺得大人沒關係,對他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很清晰的描述,但是我們家小孩才三歲,三歲的小朋友他會說什麼?
布魯氏菌病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多汗、關節痛和倦怠乏力,王女士的丈夫目前還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只要一流汗、發燒,她總是在擔心,是不是出現症狀了?
他也沒有什麼關節痛或者發燒這種,但是他多汗,然後我問他,多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他說是他一直有多,但是他現在就像就像平時20多攝氏度的這種天氣,他走在路上他也會出汗。但是我覺得他目前是有加重的症狀,怎麼辦?他會不會錯過治療期?
在蘭州生物製藥廠附近工作的許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確診後,已經出現臨床症狀,但是並不清楚蘭州有怎樣的治療政策,他覺得內蒙醫院接觸布病案例比較多,就自行選擇去巴彥淖爾治療。
許先生:主要還是關節疼痛,夜間盜汗,然後睡眠比較多,治療費用到現在沒有提過,然後我們當時查出來屬於是1:100一個加號,然後後面我去內蒙古那邊去單獨做治療,這邊我等不起,我去內蒙古自己做治療,查的是1:100三個加號,沒有降反而上升了。
同樣在附近工作的汪先生也說,他現在覺得身體有些乏力,希望未來不要留下後遺症。
汪先生:我希望未來這個病能好,然後對自己以後的生活各方面沒有啥影響。
16日,蘭州市衛健委專門在官方網站上針對受影響群眾的疑問作出回答,強調布魯氏菌抗體陽性和布魯氏菌病是有區別的,前者是細菌進入機體激發體液免疫反應產生的血清抗體,一般在3~6個月達到高峰值,6個月後抗體不易檢出,臨床上沒有症狀,不需要治療。
而布魯氏菌病,是布魯氏菌侵入機體引起的人獸共患傳染病,需要臨床規範治療。平時多由羊、牛、豬為傳染源,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播。
針對群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佑安醫院傳染科副主任醫師李侗介紹,由於布魯氏菌病的臨床症狀並不顯著,其他疾病也經常會導致此類症狀,所以需要專業團隊進行甄別,布病在我國並不罕見,也已經有成熟的治療方案,有症狀的只要及時治療,並不會產生嚴重影響。
北京市佑安醫院傳染科副主任醫師 李侗:應該是在半年左右,抗體的低度就會降得很低,如果它低度不下降,甚至有升高的趨勢,就是說有可能細菌是在他體內複製了,可能會需要治療。所以我們就說半年之後的複查是比較關鍵的。正規的治療就是說它是一種細菌感染,要用抗生素,確實是有副作用,但就是說如果是在醫生的這種指導下,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們其實每年布病的發病人數也不少,咱們治療的都是已經很規範很成熟了。比如說利福平它有肝損傷,那麼我們會監測肝功能,如果有問題的話,就及時給他更換其他的藥物,都沒有問題。
對於有些人擔心的布病後遺症,李侗告訴記者,這都是因為早年醫療技術不成熟,很多患者沒來得及治療所留下的,只要及時治療,就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
北京市佑安醫院傳染科副主任醫師 李侗:所謂懶漢症,留下那些後遺症的都是因為治療太晚了。過去在有一些地方他對這個病認識不夠,而且這個病它主要是變成慢性化之後,就沒有什麼特異性,我們說的乏力關節痛,因為很多人到了年齡大了之後,他本身可能就會有這些確實是關節炎什麼的,他有這些問題。好多就被誤診了、漏診了,然後等到已經發生關節破壞了,這個時候再治療,把布魯氏菌從身體裡經過治療清除了,但是那已經壞死的關節它是很難恢復的,確實是叫後遺症了。像這次這個事件,大家都能及時去發現,在出現這樣的嚴重的併發症之前,我們就給他抗生素治療,應該都是可以治癒的,不會發展到那種程度。
(總臺央廣記者 任夢巖)
(編輯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