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一種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奇特生物,雖然它的個體不大但卻有著極強的毒性,也是世界上最具毒性的生物之一,英國科學家曾研究過一種藍色箭毒蛙,這種蛙一隻的毒性足以毒死10個成年人或2萬隻老鼠。不過人們在研究中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野生環境中生長出的箭毒蛙毒性十分強烈,但用人工飼養的方式養出來的箭毒蛙卻幾乎沒有什麼毒性,這又是為何呢?

自從「文明社會的人」第一次踏進箭毒蛙棲息的熱帶雨林開始,這種奇妙的小生物便立刻吸引到了人類的注意,由於箭毒蛙長得小巧精緻而且顏色鮮明好看,人類便開始把箭毒蛙作為寵物飼養了起來。而且能攜帶如此致命的毒液也讓不少生物學家為此著迷,希望能從它身上找到一些醫用價值,於是人工飼養箭毒蛙也便開始了。

可人們卻發現在人工飼養環境下長出來的箭毒蛙,幾乎沒有攜帶任何毒性,這又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他們懷疑箭毒蛙本來是不具有毒性的,也就是說箭毒蛙的毒來自於它的生長環境,是後天積累形成的。後來科學家在野生箭毒蛙的生存環境中發現了一些昆蟲,他們在這些昆蟲身上找到了與箭毒蛙攜帶的相同的化學物質,這樣一來便解釋得通為何人工飼養的箭毒蛙無毒而野生的有毒了。

人工飼養出的箭毒蛙它的食物來源是一些果蠅之類的無毒昆蟲,而野生的箭毒蛙則以一些特殊的樹皮或螞蟻,還有一些蜘蛛類的昆蟲為主。而這些樹皮、螞蟻和蜘蛛裡面大多都是攜帶有毒素的,箭毒蛙憑藉著特殊的「轉化能力」,將這些食物攜帶的毒素為己所用,從而來武裝自己,讓捕食者遠離自己。

科學家們還發現,就算是野生環境中的箭毒蛙,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沒有食用這些有毒昆蟲,只是食用無毒昆蟲,那這些野生箭毒蛙的毒性也會逐漸減弱,最後甚至會完全消失。這也是箭毒蛙的奇妙之處所在,因為它不但能克服食物本身攜帶的毒性,還能將這些毒性轉化為自己的防禦武器。科學家也希望能研究透箭毒蛙這特殊的免疫能力以及轉化能力,從而獲取一些造福人類的方法。

不過伴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有著特殊寵物偏好的人對攜帶毒性的箭毒蛙也是有著迷般的興趣,便開始打起了野生箭毒蛙的興趣。這也讓箭毒蛙曾在一段時間裡遭到了大量獵捕,但野生箭毒蛙對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以至於不少箭毒蛙都死於人類之手。想想這些曾經幾乎沒有任何天敵的小生物,如今它們之中的大多數蛙類卻已經掛上了瀕危物種紅名單的「頭銜」,也確實是令人惋惜。

不知各位小夥伴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