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中國宣布將使用「天眼」(FAST)來尋找地外文明,這是中國首次公布關於尋找地外文明的計劃,同時也是人類整個探索計劃中的裡程碑。
事實上,在「天眼」還未建成的時候就曾有外國科學家表示,若以後真的接收到外星信號,天眼肯定是首要功臣。由此可見「天眼」在整個探索計劃中所佔的地位。
在對此感到自豪的同時,可能許多人心中難免產生一個疑惑:宇宙中除了人類以外,真的可能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人類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便已經開始了旨在尋找地外文明的「奧茲瑪計劃」。如果不是因為外星文明可能存在,科學家們為什麼會下大力氣進行尋找呢?更何況中國現在也加入了探索尋找的行列。
更主要的是,可能許多人對宇宙的大小根本沒有概念,不明白為什麼大多數科學家相信地外文明、相信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通過下面的介紹相信會有直觀的感受。
200多年前,法國天文學家查理斯·梅西耶在觀察夜空的時候,發現夜空中經常能夠看到一些暗淡的耀斑,為了將這些耀斑和彗星區分開不混淆,梅西耶製作了一個圖表,然後將這些耀斑的位置、大小詳細的記在了上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梅西耶在天空中發現的光斑越來越多,星表上記載的也漸漸從幾個變成了幾十個,直至最後到110多個。
開始的時候,因為人類對河外星系幾乎沒有了解,所以認為梅西耶星表上記載的耀斑不過是銀河系內的宇宙塵埃。
但是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革新,科學家們震驚地發現,原來那一塊塊暗淡的光斑竟然都是和銀河系一樣的巨大星系,並且每個星系中都包含了至少上億顆恆星,例如M49星系(NGC 4472)。
M49星系形狀呈橢圓形,直徑在16萬光年左右,距離地球約5590萬光年,它是室女座超星系團中最耀眼的星系之一。
如果在無雲的夜晚仔細觀察南天區域,那麼就能夠看到猶如薄紗一般的M49星系輕輕地浮在天空。
最近,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哈勃望遠鏡終於揭開籠罩在M49星系上的神秘面紗,拍到了它最清晰的模樣——2000多億顆恆星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輕紗」。
這片「輕紗」內大約有6000以上個星團,其中大部分都比太陽古老的多。甚至位於「輕紗」中心的巨型黑洞質量還是太陽的5億倍不止。
可能你覺得M49星系的照片已經很震撼了,但是其實早前歐洲航天局所拍攝的3.5億光年外的星系照片,更加能讓人感到宇宙的廣闊、人類的渺小。
可能很難以想像,但是照片中每一個光點都代表著一個不遜於銀河系的星系,哪怕這個光點再黯淡。
粗略數一下,這張照片中的光點數大約在1500以上,也就是說這張照片中擠了大約一千多個星系,而每個星系中的恆星數量又不少於1000億,可想而知其中究竟有多少行星、多少宜居行星。
一張小小的照片中星系的數量都多得嚇人,那麼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星系呢?事實上,想要知道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星系,就要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
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誕生至今已經有138億年的歷史,但是因為宇宙在不斷膨脹,並且誕生初期的膨脹速度遠超光速,所以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實際宇宙範圍約是一個直徑920多億光年的球體,而這個球體就是耳熟能詳的可觀測宇宙。
根據科學家多年的研究,認為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總數至少有2萬億。即便每個星系內僅有1000億顆恆星,整個可觀測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最少也有2000萬億億。
單純的看這個數字,可能根本無法讓人體會背後窒息的數量,所以我們可以進行類比。以地球上隨處可見的沙礫為例。根據推算,地球上所有的沙礫加起來約有50萬億億粒,也就是說整個可觀測宇宙中恆星的總數比地球上沙礫的總數還要多幾十倍,這是多麼讓人心驚的數字。
如果將整個可觀測宇宙比喻成地球,那麼太陽系在其中可能只能算半個沙礫,而地球則連塵埃都算不上。但是就是這個連塵埃都算不上且渺小的極致的東西上,卻生活著無數鮮活的生命。
那麼可觀測宇宙之外究竟有多大呢?目前還沒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可觀測宇宙外的空間至少比可觀測宇宙大很多倍,這就意味著整個宇宙中星系的數量,可能要在已經算出來的基礎上翻幾十倍、上千倍乃至上萬倍。
即便地球孕育出人類的概率極低、所需的巧合極多,但是在如此恐怖的基數面前,誰能肯定地說人類是宇宙中的唯一?至於為什麼說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極高,答案是否已經不言而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