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非常好奇,如果人類被科莫多巨蜥咬上一口,會不會一命嗚呼?
科莫多巨蜥生活在印尼小巽他群島,比如科莫多島、莫堂島等等,成年雄性體重在79~91公斤之間,平均尾長約2.5米,是所有蜥蜴中體型最為龐大的存在。
科莫多巨蜥全身被鱗甲所覆蓋,它們生活地區周邊的所有生物都沒辦法破防,並且科莫多巨蜥四肢極為強壯,粗壯程度堪比成年男子,此外它們還有大約60顆兇猛的鋸齒狀牙齒,大大增加了科莫多巨蜥的捕獵能力。
通常科莫多巨蜥的巢穴會選擇在巖石下或者樹洞內,早上科莫多巨蜥較為懶惰,因為它們會儘量吸收熱能,下午是科莫多巨蜥捕獵的高峰期,到了晚上,它們偶爾出來活動,大多待在巢穴中。
此外,科莫多巨蜥是獨居生物,所以你不會在野外遭遇一群科莫多巨蜥的情況,除非它們正在進食或者處於繁殖期。
在食物方面,科莫多巨蜥更加偏向於不勞而獲的腐肉,但你可以別小瞧科莫多巨蜥的攻擊力,如此粗壯的四肢以及利爪,不是跟你鬧著玩的!
在沒有腐肉的情況下,它們才會去攻擊捕獵其他生物,其中野豬、猴子、蛇等等都在它們的菜單中,對於能輕鬆拿下的獵物,科莫多巨蜥會毫不猶豫的進行壓倒性攻擊,最後將它們吞入腹中。
對於體型較大的獵物來講,科莫多巨蜥也從未怕過,它們粗壯的四肢、利爪及口腔都會作為攻擊手段,比如撕咬獵物後腿、喉嚨等等,如果長時間沒有攻下,科莫多巨蜥也只能放任獵物逃走,但它能通過敏銳的嗅覺跟在獵物身後。
因為在撕咬過程中,科莫多巨蜥口中的細菌及毒素,已經進入了獵物血液中,用不了多久,獵物就會死亡,到時候科莫多巨蜥就能大快朵頤。
那麼最關心的問題來了,科莫多巨蜥口中的毒液,到底有多強?
一直以來人們都覺得,科莫多巨蜥因為食腐,所以口腔中存在大量細菌,它在無法短時間拿下獵物的情況會選擇讓獵物離開,一方面是對自己的細菌很有信心,另一方面是不想過分消化能量。
所以網上就流傳著科莫多巨蜥唾液富含毒素的理論,但近年科學家在提取科莫多巨蜥唾液進行化驗後發現,雖然細菌種類確實不少,但這些菌落都是非常普通的,並不是導致獵物短時間內死亡的真正兇手。
那麼導致獵物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2009年,墨爾本大學一個研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科莫多巨蜥口腔中存在有毒腺體,其中富含毒素蛋白質。
我們都知道,毒素蛋白質需要跟血液正面接觸才能發揮作用,而在科莫多巨蜥撕咬獵物的過程中,它口腔中的毒素跟細菌都進入了獵物的血液中。
這些毒素蛋白質可以讓獵物肌肉麻痺、血壓降低以及血液無法凝固等等,而網傳被科莫多巨蜥咬傷的獵物死於敗血症,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科學家在研究了大量被科莫多巨蜥咬傷的已死獵物身上發現,在它們因為敗血症或者細菌感染死亡之前,就會因為科莫多巨蜥的毒素身亡。
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科莫多巨蜥唾液中的細菌,只是它食腐時留在口腔內的而已,科莫多巨蜥真正的殺招正是它的毒腺。
一條1.6米長的科莫多巨蜥,它體內毒腺的毒素含量就高達30毫克,別小看最後的單位是「毫克」,但只要16毫克的毒素,就能輕鬆毒死一頭40公斤的鹿。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就能清楚得知,科莫多巨蜥進食的首選就是腐肉,其次是直接捕獵,最後才是通過毒素。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人類被科莫多巨蜥咬上一口,還有救嗎?
在科莫多巨蜥生活為數不多的幾個小島上,確實發生過多起人類被科莫多巨蜥咬死的案例,所以附近的人都傳言科莫多巨蜥會食人。
但科莫多巨蜥的食譜中沒有人類,它們也不會冒然攻擊人類,多起傷人事件也只是偶然案件,並不能以點概面。
如果人類不小心被科莫多巨蜥咬傷,在可以及時就醫的情況下,人類是不會死亡的,但假如就醫地點距離較遠,那就要看,人體到底能不能撐到科莫多巨蜥毒素最終爆發的那一刻了。
2011年,一名32歲的印尼漁夫在小巽他群島捕魚時,遭到了科莫多巨蜥的襲擊,雖然最後逃過一劫,但在送至醫院的過程中不幸身亡。
但從1974年到2017年的數據來看,明確記錄在案的科莫多巨蜥傷人事件,大概有30起,其中只有5人不幸身亡,其餘25人均在治療後康復。
所以,人類在能及時治療的情況下,並不會因為死於科莫多巨蜥的劇毒之下。
在自然界,科莫多巨蜥令人聞風喪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們生活區域內沒有能與之抗衡的生物,而且根據科學實驗,科莫多巨蜥並不喜歡「出遠門」,它們更偏向於在巢穴周圍的1~2公裡範圍內活動。
再加上體內存在毒腺,以及動物界沒有醫院,所以科莫多巨蜥才能稱霸印尼群島,如果它們跑去非洲大草原,誰生誰死還真不一定。
不過科莫多巨蜥戰力還是一級棒的,它們擁有跟蛇類相似的毒素,卻沒有蛇類如此明顯的七寸要害,再加上一身鱗甲以及強有力的四肢跟尖銳的利爪,應該能進入」非洲動物界前三「!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