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到廣西參加龍州觀鳥賽,這是國內最虐的鳥賽之一,雖然鳥類種數非常多也很特別,但林中只聽鳥鳴,難覓鳥影。前面我來過弄崗三次,觀鳥之餘順手拍蝴蝶,收穫良多,圖片錄在《廣西弄崗丨多情蝴蝶趁花飛》文中。這次參加龍州觀鳥賽,默默地把目標定為「有鳥看鳥沒鳥拍蝶」。
弄崗保護區 喀斯特地貎和甘蔗地
在龍州縣城開完會,第二天我們出發去弄崗,賽期開始。
司機兼鳥導帶我們到達第一個比賽線路,一下車就收到此前沒見過的蛺蝶紅斑翠蛺蝶。飛翔的蝴蝶不好拍攝,但它只要停下來就好辦,先拍到回頭再查詢是哪種。
紅斑翠蛺蝶 雌
隨後的兩天半比賽,我們的足跡遍及龍州縣全域,從保護區到村莊再到中越邊境,看鳥的時段在清晨和傍晚,而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是蝴蝶活躍時段,晚上還有夜觀,每天的日程排得滿滿,收穫也滿滿。
弄崗汪那村的民宿和比賽用車
短短的幾天中我前後拍了2600多張蝴蝶照片,憑感覺應該有五六十種,比我們全隊看到的鳥種要多。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網名叫弄崗穗妹,她告訴我們夏季這裡一天就可以看100種蝴蝶,真是蝴蝶的天堂。
從廣西回來,花了十多天時間終於把蝴蝶圖片整理鑑定完畢,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種,完全超過預期!拍蝴蝶的故事可以講一串,不多寫了,曬成果與大家分享。
2020龍州觀鳥賽個人蝴蝶譜
先從我最喜歡的灰蝶開始,這類小小的蝴蝶肉眼看起來就像不起眼的灰姑娘,但是拍下來後欣賞,萬般風情。它們一般來說飛行不快,但抖上抖下飛個不停,不耐心守候等它落下停穩,會拍成這樣:
3.銀線灰蝶
4.豆粒銀線灰蝶
本種與銀線灰蝶不同,斑紋中的有幾條斷開了,像豆粒。5.鹿灰蝶
6.珍灰蝶
7.細灰蝶
8.蚜灰蝶
9.豹斑雙尾灰蝶
10.德拉彩灰蝶
11. 麻燕灰蝶
腹面和背面完全不同。拍它時的現場有一片藿香薊花開正盛,各種蝶混在一起,時間不夠用,經常顧此失彼。
13.鉑灰蝶
這隻也是混在同一叢花中,在整理照片時發現不一樣。可惜了,如果現場能認出,也許會花點時間試試能否拍到背面長什麼樣。14.白襯安灰蝶
15.鈕灰蝶
16.賴灰蝶
賴灰蝶是第一次見到,當時以為是之前拍過的白斑嫵灰蝶之類,只隨手按了幾下快門。17.曲紋拓灰蝶
18. 棕灰蝶
19.酢漿灰蝶
差不多是最菜的灰蝶,易見。但在弄崗也不算隨便能拍到的。20.尖角灰蝶
21.尖翅銀灰蝶
23. 波蜆蝶
24.蛇目褐蜆蝶
鳳蝶是大眾熟知的蝴蝶形類,一般體型都較大,這次記錄到的鳳蝶種類不算多。絹蝶現在加入到鳳蝶科,但是南方基本看不到絹蝶。
我第一次在海南見它時被它背面那兩個翠藍斑驚到,歐洲人稱這種顏色叫巴黎翠。後來見多了,發現分布廣數量也不算少,依然每次見到都喜歡。
26.寬帶鳳蝶
28.紅珠鳳蝶
30.統帥青鳳蝶
31.燕鳳蝶
粉蝶以黃白色為主,最常見的白蝴蝶菜粉蝶為大眾熟知。英文butterfly 一詞,據說源於鉤粉蝶淡奶油般的黃色。
32.安迪黃粉蝶
37. 黑脈園粉蝶
38. 優越斑粉蝶
39. 鶴頂粉蝶
蛺蝶的普遍特徵是前足退化,六足只剩下後面四足來行走。蛺蝶科是蝶類中的超級大戶,老的分類系統中的喙蝶、斑蝶、環蝶、珍蝶、眼蝶,都歸入到它的門下。
40.紅斑翠蛺蝶
41. V紋翠蛺蝶
42. 暗斑翠蛺蝶
43. 羅蛺蝶
44.波蛺蝶
本屬中散紋盛蛺蝶分布最廣,易見。
50. 中環蛺蝶
51. 小環蛺蝶
小環蛺蝶比中環要小一號。如果只看照片只看正面,那就看氣質了。53. 殘鍔線蛺蝶
54. 珠履帶蛺蝶
59.穆蛺蝶
這只是在隴亨的步道上看到,光線很暗以為是暮眼蝶打開的樣子,幸好隨手留了個影。
換個角度,藍色的輝光沒有了,白色的應該是性標,我的理解性標是不是能發出氣味的磷粉。
62.黃襟蛺蝶
之前在不同地方見過多次,隨手留張記錄照。
63. 斐豹蛺蝶
雌雄長得很不一樣分布很廣的蝴蝶,我能辨識認出的第一種蝴蝶就是它。64.黃絹坎蛺蝶
第一天剛到弄崗時在小樹林拍的,為此付出了一串蚊子包。悔啊,怎麼沒帶驅蚊水。一般它只給正面,熟悉後比較好認。掛在樹葉下的反面不認識,得問人。68.波紋眼蛺蝶
69. 美眼蛺蝶
74. 蒺藜紋脈蛺蝶
只看顏色,有時會與斑蝶弄混。細看斑紋,本種比較好認。76.虎斑蝶
斑蝶亞科的蝴蝶基本都有毒性,它們顏色豔麗,捕食者吃了難受下次就會記得這個警告色。其它一些無毒的蝶種會模擬斑蝶的色彩以避捕食天敵。78.絹斑蝶
82.旖斑蝶
83.擬旖斑蝶
旖斑蝶屬與青斑蝶屬,區別在前翅最上面那一道槓。而旖斑蝶和擬旖斑蝶的區別在第二道槓對著的那一塊斑的凹進深度。翻書多了,我也能記住一二。
84.異形紫斑蝶
85.妒麗紫斑蝶
幾種相似的紫斑蝶辨識,看圖看不懂,看書也沒看懂,我還是先放棄。85.睇暮眼蝶
86.白帶黛眼蝶
黛眼蝶是眼蝶中兄弟姐妹特別多的大家族,白帶黛眼蝶比較多見。87.曲紋黛眼蝶
88.三鍥黛眼蝶
89.矍眼蝶
90.小眉眼蝶
誰也不知道它的中文名叫啥,求蝴蝶科普跟上公眾需求。
貎不驚人的弄蝶,它們種類繁多,總是被當做蛾子。一些弄蝶需要在實驗室裡才能鑑定到種,攝影這種外貌協會的玩法沒辦法分辨。可是,我一點也不想捉住一隻蝶送去解剖。
以前拍到過幾次了,這回在龍州也多次遇到。
在神農架拍到過大襟弄蝶,兩者非常像。這次好好看書學習,對照圖鑑能分清了。對,生薑的姜,寄主是姜科植物。香港以前跟著大陸叫姜弄蝶,後來發現不對,繁簡字對照此姜非彼姜,現在叫薑弄蝶。
謝謝您能把如此枯燥的圖文看完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