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黨公認的3個數理化「硬核」難點,曾打碎了多少人的理科夢
很久以前在學生黨中就流行這樣一句話,都說「學好數理化,闖遍天下都不怕」,可見數理化在求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的確如此,數理化無論是在初中還是在高中階段,都是同學們難以輕鬆啃下的硬核內容,在高考中理科生更是大量流傳「得 理科者得天下」。所以數理化歷來受到師生的重視,儘管大家在數理化上面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有些內容對許多同學來說仍然很難理解,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學生黨公認的3個數理化「硬核」難點。
第一、函數硬核指數:★★★★★
一說到函數,大多數同學真的是一頭霧水,直接蒙圈了,書上對函數是這樣定義的:一般地,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量x與y,並且對於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唯一一個確定的值與其對應,那麼就說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這個函數的定義首先看起來有點長,吧嗒吧嗒吧嗒說了老半天,同學們也只記住了最後半句話「y是x的函數」。我們看到上面對函數的概念和定義具有有以下的特點:
1.描述性語句較長;
2.修飾詞和新詞語較多;
3.抽象化太深奧難以理解。
如果語文水平弱一點的同學都被繞暈過去了,這還不算什麼,數學概念有長有短有意有難。有好記的,也有不好記憶的,我們都見過。更要命的是函數這個東西,它把代數和幾何進行了一次完美聯姻,表面上看上去就是一個單項式加常數項的和,但是非要根據這個式子再給繪製出一個幾何圖像來。後來才知道這是迪卡爾這位奇人和偉人搞的這次聯姻,聯姻後生出了一個更讓同學們蒙圈的怪胎叫做「解析幾何」,到後來什麼橢圓啊、拋物線、雙曲線都跟代數式有關係了。所以同學們一提到函數就嗡嗡嗡腦袋都要炸了。
第二、牛頓第一定律硬核指數:★★★★☆
提到牛頓,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曾經被蘋果砸中了,所以才發現了萬有引力而聞名世界,於是大家都在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被橘子砸中……。言歸正傳,我們來討論「牛一定律」,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當同學們看完上面這句話後,大家開始議論紛紛,前半句還比較好理解,沒有受力、保持靜止,這兩個都能夠輕易滿足,可是勻速直線運動怎麼辦呢?從來沒有見過啊,腦筋也轉不過彎呀,只記得當時初中和高中老師都說過,在一個足夠光滑的平面上有一輛小車,你推它一把,它就會一直勻速直線運動下去,可我們一直讀到大學畢業也沒有見到老師找到一個足夠光滑的並且足夠大的平面,更沒有見到能一直做直線勻速運動動的小車。
對於這個概念不能夠完全理解,成為了許多同學們的遺憾。後來專家又在後面補充了一句是這麼說的。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得出的,不能夠用實驗來直接證明,這也讓許多理科弱雞們有所釋懷。
第三、混合物和化合物硬核指數:★★★★☆
看到上面的這兩個詞,有些同學已經醉了,光看名字都能發現這是一組容易混淆的概念,心想:「這一定是哪個整蠱專家搞出來的吧」。大部分同學都學到高三畢業了,還沒有搞清楚這兩個傢伙的關係,我們來看一下它們的學術定義:
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
化合物:組成中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淨物。(化合物定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如果只看上面的定義,大家能夠理解清楚什麼是混合物,什麼是化合物嗎?下面來看具體舉例和詳細點撥:
(1)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及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種類質量比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均是固定不變的,由於化合物的組成固定,所以可以用元素符號和數字來表示它的組成,這就是化學式。高錳酸鉀、碳酸鈉、水、硫酸銨等。
(2)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這些物質相互之間沒有發生化學反應,組成混合物的各種成分,保持著它們各自的性質,混合物沒有固定的性質。如:粗鹽、空氣、合金、溶液、泥土等。
通過上述的點撥和具體例子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混合物和化合物。
在數理化的學習道路上,有許多許多難點和重點知識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和掌握。我們要用嚴謹的治學態度,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勇於實踐敢於探索真理的勇氣去對待這些學科,一步一步啃下這些「硬核」難點知識,讓他們成為你走向成功之路的墊腳石。有道是:只要肯登攀,天下無難事。願同學們在學習之路上走得輕鬆順暢。
關於數理化難點「硬核」知識,你有哪些不同的觀點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喜歡請分享支持哦!
我是教育雜談369,與您分享教育教學故事,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