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男用公式搞定交通罰單 老師:加速度有問題(圖)

2020-11-30 網易新聞
理科男說,紅色虛線是警察觀察到的速度,其實他車速經歷藍線一樣的變化。

  被逮到違反交規怎麼辦?學物理的克裡科夫做了榜樣。昨天,「江寧公安」轉發了一條超級熱門的微博。學物理出身的美國人克裡科夫因被交警看到沒在「STOP」標記下按規定停車,要罰款400美元。克裡科夫寫了篇長達4頁,布滿

公式

和圖表的文章證明自己其實「停」車了,並最終免除罰款。「學好數理化,吃了

罰單

也不怕!」網友們紛紛表示要向理科生學習,用物理公式與交警周旋。對此,揚子晚報記者請南師大物理系老師熊燁,對該文章的真實性進行解讀。而江寧公安人員也表示,光看剎車印也能判斷其有沒有真的停車。  

1 網友膜拜公式搞定罰單

  昨天,「江寧公安在線」在微博上轉發了一條微博,說的是美國一位學物理的市民,因被指控在應該停車觀察的路段沒有停車,收到了400美元的罰單。自認沒違規的他,寫了篇長達4頁的學術文章,用大量物理公式和圖示推導出自己當時停車了,是交警誤判,最終說服法官免去罰單。「我查了一下,這篇文章最早是今年4月1日發表的,當天可是愚人節哦!」在網友一致盛讚理科男強大同時,也有細心的網友質疑,這條理科生大戰交規的消息是個玩笑。

  反映理科生生活的美劇《生活大爆炸》近幾年一直在國內熱播,用嚴謹的理科知識處理生活中的難題,讓不少人覺得既新鮮又實用。而這位名叫克裡科夫的理科男用物理知識挑戰交警罰單並成功,讓網友們再次見識了理科生的強大「能量」:「知識就是金錢!」「理科男認真了,你就輸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無論這條消息是否屬實,大多數的網友還是願意相信理科生的。掀起了向理科生學習,用數理化叫板交規的草根大討論。「如果闖紅燈,可以說:紅光波長>綠光波長。車子是迎向紅燈行駛的,速度達到某一特定值,由於都卜勒效應,會導致紅燈看成綠燈(藍移現象),所以我不算闖紅燈。」對於闖紅燈,甚至有網友搬出了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解釋,交警看是紅燈,但我看已經是綠燈了」……  

2 讓人頭昏的角速度、線速度

  昨天,記者在網上檢索到了這篇被網友稱為「讓人頭昏眼花」的文章。在美國開車碰上「stop」標記,必須停車讓行,不同於紅綠燈,沒規定停車時間(只要求看清路況)。也就是說,在這個標誌前只要車速降到0就可以。

  克裡科夫辯解說,當時他經過的道路有兩條車道,在他的車身較短的豐田雅力士和警察中間還有另外一輛車身較長的車在通行,兩輛車幾乎同時從停車標記通過。由於另一輛車的遮擋,完全存在著自己先停車再啟動的可能,只是警察沒看到這個過程,而誤認為他沒停。文中引用了很多類似線速度、角速度、瞬時加速度等專業術語,還有很多看似複雜的計算公式搭配著曲線圖,「圖文並茂」地解釋說他瞬間停車再瞬間加速到原來速度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文章還舉例解釋了線速度與角速度的差別,人站在垂直於軌道的方向的遠處看行進中的火車會覺得火車開得很慢,實際上火車在軌道上的速度很快。由於位置的不同,人的速度的感覺會產生偏差,人站垂直處看的是火車的角速度,火車自行前進的是線速度。經過文章這麼一「引導」,警察可能的確是看錯了。  

3 物理老師解讀:很可能法官被騙了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電話聯繫了南師大物理系老師熊燁,請他幫助解讀了克裡科夫說的是否有道理。「他很可能欺負法官和警察是外行。因為他的分析並非無懈可擊。最大的瑕疵就在加速度上。根據網上能找到的關於豐田雅力士的介紹,這車從100千米/小時減速到靜止要47.21米,對應的加速度和10米每平方秒接近。但從靜止加速到100千米/小時的速度大約需要10秒。也就是說,該車啟動時的最大加速度大約是3米每平方秒左右,不能達到克裡科夫宣稱的10米每平方秒。」熊燁老師認為,克裡科夫只是用物理知識使得法官和警察相信了這種可能性。  

4 南京警方:我們用電子設備

  通過熊燁老師的解讀,我們基本可以知道,法官也許是被大量的公式給繞暈了。而江寧公安官方微博的發言人則提了個更為簡單的方法「其實除了文章中指出的此人論證bug外,物理學告訴我們:如果他真的猛踩剎車停車,那麼由於摩擦力必然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剎車痕跡,只要確定這個剎車痕跡的位置、停車標誌位置、警察的觀察角度位置,就能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停車了。」

  記者昨天致電南京交管局,工作人員說,南京暫時沒有單靠交警眼力判斷車主是否違法,「我們都有機器設備做保證的。」不過,昨晚記者上網發現,一位學理科的網友再次給交警信心滿滿地機器執法出了難題。「上大二學電磁波的時候,教授讓我們做的一個作業就是計算警方雷達測速的誤差。最後發現當時的雷達系統誤差為正負5公裡。因此10公裡內的超速,都應該不算的。」  

連結:學好數理化吃了罰單也不怕

  《生活大爆炸》的宣傳語上印著「Smart is new sexy」(聰明是種新性感)。在馬裡蘭州,一位名叫WillForeman的男士深受駕車超速之苦,他的車牌號屢屢被路邊的監控攝像頭拍下這些由Optotraffic公司開發的攝像頭檢測出所有超出限速12邁(mph)以上的車輛並每次拍下兩張照片以作為識別車牌的證據,然而,WillForeman卻反其道而行之,通過這些照片證明他並未超速。

  他的方法是:找出兩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相隔0.363秒然後將兩張照片疊加在一起,通過車輛長度來計算出兩張照片間隔時間中車輛的移動速度,將單位轉換為英裡每小時之後,就得出了結果:他當時的速度遠遠不到限速的35邁,跟罰單上寫的50邁更是天差地別。見證這一方法的法官們都很震驚,並信服地作出了罰單無效的決定。至今,Foreman先生已經K掉了自己的三張超速罰單,還幫助兩名路人各解決了一張,用他自己的話說:「超速監控可以是好事,但假如被濫用就會出問題。」(記者張筠 實習生 李顯彬)

  作者:張筠 李顯彬

本文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理科男用公式搞定交通罰單 老師:加速度有問題
    克裡科夫寫了篇長達4頁,布滿公式和圖表的文章證明自己其實「停」車了,並最終免除罰款。「學好數理化,吃了罰單也不怕!」網友們紛紛表示要向理科生學習,用物理公式與交警周旋。對此,揚子晚報記者請南師大物理系老師熊燁,對該文章的真實性進行解讀。而江寧公安人員也表示,光看剎車印也能判斷其有沒有真的停車。
  • 英語不好被判交通違規 美華裔藍領打跑歧視罰單
    這就是洛杉磯華裔卡車司機經常遭遇的「歧視罰單」。  英文不好成交通違規  在由加州通往亞利桑那州的高速路段上,有一個檢查站,過往車輛均需進行常規的跨州檢查,尤其是貨運卡車。據不少華裔運輸業內人士反應,經過這一站點時,長著一張亞裔面孔的華裔司機們經常被叫下車,會被工作人員詢問很難的技術問題,而早已經考試過關的大卡車司機們,雖然駕馭車輛已經非常熟練,卻很難用英語回答包括大量專業詞彙的問題。於是,他們被認定駕照有假,不僅會被開一張數字很誇張的罰單,而且當場剪掉駕照。亞利桑那州是一個突出的典型,此外,類似狀況在全美各檢查站點均時有發生。
  • 「尖子班」物理老師整理:初中物理公式,搞懂成績90+!
    原標題:「尖子班」物理老師整理:初中物理公式,搞懂成績90+! 如果我說初中物理真的非常簡單,考不到90分以上的同學真是沒有好好學。當然聽到老師這樣說,很多同學都會生氣說不是這樣的。 可是真的不是這樣的嗎?初中物理能有多難?
  • 李振忠:「低頭族」罰單必先抬頭看法
    1月14日上午9點24分,在溫州市區學院路口,交警對斑馬線上的「低頭族」市民胡女士現場開具了處罰罰單。(1月16日 新華社)首先,這是一張具有開創意義的罰單,換言之,此前並沒有關於「看手機」被處罰的罰單。那麼,這樣的過馬路看手機罰單,到底於法律有沒有依據?人人都覺得低頭看手機過馬路不妥,但至少有一部分人正在做或者不小心這樣做。
  • 快速搞定各種數據分段-公式法
    介於以上的問題,今天數帥和大家一起探索Excel公式的強大。今天跟大家談到兩個鼻祖級的公式:IF、Vlookup。如果有人問我,Excel的公式(函數)那麼多,有沒有那些公式是一定要掌握的,那我會毫不猶豫的說這兩個函數。學好這兩個函數絕對會讓你比身邊大多數的同事的數據處理能力強出一個檔次。好了不賣關子了,開始今天的分享。
  • 高一物理:關於加速度的方向問題
    且不說高一第一章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只是加速度這一矢量的方向問題,就夠準高一學生懵圈了,特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計算出錯,就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我們來看看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速度的變化量與所用時間的比值——矢量。
  • Excel裡等號 = 就能搞定這些問題! - 張書樂
    溫馨提示:本文操作以 Office 2016 為例,其它 Office 版本操作或有略微差異。01.用含=的公式進行兩列數據核對從事庫管類工作的小夥伴經常會遇到這類頭疼的問題:庫存數量和帳面數量是否一致呢?單純靠眼睛去「找茬」,結果一定是眼花!
  • 怎樣判斷是物體否有加速度,試試新方法
    現在我們有了判斷物體是否有加速度的新方法就是看看物體——主要是固體物質自身的內部應力是否均勻對稱,對稱或均勻的就是靜止或勻速運動的。為了變於說清,還是以彈簧為例,因為一切固體都可以看成是彈簧。圖一圖二圖三都是靜止或勻速態,圖四是加速態。
  • 高考物理公式:平拋運動公式總結
    高考物理公式:平拋運動公式總結 2012-10-09 18:0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中三角函數公式大全:兩周搞定函數題型,高考數學提分30很輕鬆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我也遇到過很多學生有這樣的問題,後來我整理了一份三角函數公式給學生,讓他們背會,並且配合練習題,學生們用過後成績提升很明顯,說明公式是有效的。此外,如果家長您有任何關於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或者是需要其他學習資料,都可以通過文末的聯繫方式找我:高中三角函數公式大全:兩周搞定函數題型,高考數學提分30很輕鬆梓儀妹妹 2018-03-29 22:58
  • 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還原問題的探討《一》
    公式為G=mg重力加速度---是一個物體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體加速度用g表示。重力與重力加速度是兩個相關聯的物理關係。本文只針對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問題的探索,不涉及其他物理現象。答:利用公式或萬有引力近似等於重力得GMm/R2=mg GM=R
  • 2015精選中考理科數學公式
    精選中考理科數學公式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輔助角公式
  • 「萬能公式」的前世今生,怎樣用於解決萬有引力問題中的難題?
    在應用萬有引力相關知識解決問題時,「萬能公式」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先來看看「萬能公式」的來源。如圖所示:在地面附近的物體所受到的萬有引力F指向球心,其指向O/的分力F/,充當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力,另一個分力就是物體的重力G。
  • 物體是否有加速度?參照物不可靠,物體本身說了算
    現在我們有了判斷物體是否有加速度的新方法就是看看物體——主要是固體物質自身的內部應力是否均勻對稱,對稱或均勻的就是靜止或勻速運動的。為了便於說清,還是以彈簧為例,因為一切固體都可以看成是彈簧。圖1圖2圖3都是靜止或勻速態,圖4是加速態。當然,我們還可以找出很多很多靜止態或加速態彈簧形狀的例子,不能一一列舉了。
  • 合併求和有多難?挺簡單的,一個公式+自定義名稱就能搞定!
    填充公式出現的錯誤(圖2)杜子生:老師,通用公式求好了,怎麼啦?不會用嗎?哪你這講了半天不是白講了嗎?我心說:要是折在這,其不更丟人啦,既然這個表能做出來,肯定有方法填充公式,這肯定不是一個一個填充,不妨試試批量填充公式CTRL+ENTER方法,實在不行再到網上搜一下!心裡有了主意後,穩了口氣說:杜子生,問你問題,你沒有話,一遇到這事啦,你就來勁兒了,是嗎?
  •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說課稿
    《向心加速度》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本場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向心加速度》。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見解。
  • 如何快速提高英語水平,邏輯英語鍾平老師一個公式教會你
    其實不然,就像邏輯英語鍾平老師所說的,學習英語就相當於在學未來。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的英語不好的話是很艱難的,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東西方交流的增多,學習英語更準確的說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方式,東方和西方在思維方式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甚至有效時候是相反的結構,所以說,如果你想做一個當下時代的多面手,全球化的人才,學好英語是一門基本功。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數學:理科試題穩中有變難度略有提升文科試題...
    記者在考試後採訪到了哈三中理科和文科數學教師段祥英和姜丹,就今年數學試卷考題作出分析。2020年高考數學命題突出數學學科特色。試題形式新穎,將知識、能力與素質融為一體,注重多角度、多視點、有層次地考查學生的數學能力。試題在全面覆蓋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綜合性和應用性。試題以素養為導向,落實五育方針。2020年高考數學科目結合學科特點,在學科考查中體現五育要求。
  • 樓蓋振動加速度計算公式引發的吐槽
    《高規》附錄A給出了樓蓋結構豎向振動加速度的簡化計算公式。
  • 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所折射的中國性現實
    結果有觀眾一眼就認出這是男用自慰器。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這個現象本身所折射的中國性現實又是怎樣的呢?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所折射的中國性現實事件還原:女記者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西安電視臺新聞節目但飽暖之後必然有被窩子的需求。前段時間的博文中我曾寫到,看《非誠勿擾》解決不了罪犯的性需求問題。罪犯猶如此,那普通老百姓就更需求了。這應該不是我的臆想。2012年3月江蘇無錫新區某成人用品店老闆向警方報案稱,自家店鋪夜間屢遭小偷光顧。該名疑犯並不貪圖錢財,專偷男用自慰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