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還原問題的探討《一》

2020-10-18 高玉彬2018

重力----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公式為G=mg

重力加速度---是一個物體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體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與重力加速度是兩個相關聯的物理關係。本文只針對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問題的探索,不涉及其他物理現象。

引力理論認為:從地表到地心即地球半徑的重力加速度g是一個遞減的過程,到達地心處重力加速度g趨於零,這是根據質量產生引力的原理,質量越小產生的引力越小,在密度不變從地表到地心,半徑越小質量相應減小,因此重力加速度也隨之減小。

那麼這個觀點成立嗎?

本文針對這個觀點是否成立給予論證,以下為四例物理試題:

設地球半徑6400千米,重力加速度g=9.8/2

1、一個密度與地球密度相同而半徑是地球1/2半徑的行星(半徑3200千米)求其重力加速度

2、一個半徑為地球1/2半徑的行星(半徑3200千米)其重力加速度為4.9/2,求距行星球心6400千米處的重力加速度

3、求地球1/2半徑的重力加速度

4、求地球1/2半徑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試題1

   一個密度與地球密度相同半徑是地球半徑1/2的行星(半徑是3200千米),求其重力加速度。

答:利用公式或萬有引力近似等於重力得GMm/R2=mg

GM=R2g

M=密度×體積=4/3PπR3   

G4/3pπR3=R2 g

G4/3pπR=g

所以g=R成正比關係因此當R變為1/2時,g也變為1/2,得行星的重力加速度為g/2=4.9/2

2、一個密度與地球密度相同的行星,其半徑3200千米為地球半徑的1/2重力加速度g=4.9/2,求距行星球心6400千米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

答: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距離增加一倍引力減小四倍,萬有引力近似等於重力,得高度6400千米的重力加速度為1.225/2

3、設地球重力加速g=9.8/2,求地球內部1/2半徑的重力加速度,經查閱相關資料,此題的算法同題1

Rg成正   R=g  得地球1/2半徑的重力加速度為g/2=4.9/2

4、在以上基礎上提出一個問題求地球內部1/2半徑對地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地球半徑的重力加速度為g=9.8/2

現在將地球半徑一分為二,上1/2半徑與下1/2半徑,那麼下1/2半徑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地球1/2半徑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是要跨躍地球上1/2半徑的距離,因此距離增加一倍,引力減小四倍,重力加速同樣減小四倍,得:地球內部1/2半徑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為1.225/2,這樣就引出一個新的問題,重力加速度的還原問題,我們都知道地表的重力加速度為9.8/2

地球下R/2半徑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為1.225/2,如果上R/2半徑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為4.9/2,那麼二者相加為6.125/2,這於地表上的重力加速度原值9.8/2不符。減小了3.675/2,減小的這部分重力加速度哪去了呢?為什麼重力加速度拆開後無法還原了呢?

分析:題12對一個密度與地球密度相同而半徑是地球半徑1/2的行星的重力加速度的推算是正確的,並且同實際相符合的。那麼為什麼題34對地球內部1/2半徑重力加速度的推算會得出一個與現實不相符的結果呢?

經研究,地球內部1/2半徑的重力加速度,無論取何數值均無法還原,那麼為什麼地球的半徑可以拆開而且可以還原R/2+R/2=R,而重力加速g是不可以拆的,在這裡可以得出一個觀點: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是不能被拆開計算的,但地球內部的重力加速度不可能是個未知數。

因此引力理論有缺陷,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重新認識引力理論。

相關焦點

  • 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
    對於地面附近的物體,所在位置的高度變化與地球半徑(約為6370km)相比極為微小,可以認為它到地心的距離就等於地球半徑,物體在地面附近不同高度時的重力加速度也就可以看作是常量。請注意教材中對重力的說明,重力並不等同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一、關於重力的定義問題1:我們是如何感知物體的重力的?
  • 重力加速度與自轉相關的問題1
    ============================================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F表現為兩個效果:一是重力mg,二是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力F向,如圖所示============================================【例題1】半徑為R的某均勻球形天體上,兩「極點」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極點」處的1/
  • 【微視頻】重力加速度
    1784年英國物理學家阿特伍德,發明了一種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的裝置,用細線連接兩個質量相等的重物,並繞過固定的輕滑輪,當在一個重物上放置一個輕小的物體,裝置將加速運動,通過測量這個較小的加速度,就可以推算出自由落體加速度的數值,這一裝置稱為阿特伍德機,雖然這一裝置無法避免系統誤差,但在當時,它幾乎是歐洲所有大學的標準配置。
  • 常識|重力加速度
    重力對自由下落的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矢量,也是對一般力學系統進行力學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在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將其作為常量處理所帶來的誤差較小時,重力異常可以忽略不計,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計算量。
  • 萬有引力與重力、重力加速度的關係
    1666年夏末一個溫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裡,坐在一顆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隻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
  • 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分析
    上期國考真題分析了關於「哲學思想觀點」的試題,今天我們分析一道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往期真題分析可到我的主頁查看。【2018年國考真題】假如地球重力加速度減為現在的一半,下列數值不會發生變化的是:A.魚在相同水深下受到的壓強B.船在水中的吃水深度C.人在體重計上的稱量結果D.人可以舉起的石塊的最大質量【2018年國考真題分析】這道題考查的是物理常識中地球重力加速度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 以重力加速度數值加速,一年後就是光速,這是巧合嗎?
    實際上這是一個不算問題的問題,以9.8的重力加速度加速一年時間,最後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裡多一點,雖然我們平時總說光速是每秒三十萬公裡,但實際上光速的精確值是比三十萬公裡小一點的,因此重力加速度與光速之間並沒有什麼巧合。
  •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令重力加速度 g = 9.8m/s2,由所求出的平均值4. 畫出『次數-周期』的分布圖(長條圖)5. 在間之周期有多少個?佔百分之多少?在間之周期有多少個?佔百分之多少?在間之周期有多少個?佔百分之多少?
  •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一致,兩者有什麼聯繫嗎?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完美一致,有沒有什麼聯繫?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這個梗,在打算討論這個話題之前,種花家特意拿起計算器算了一遍圓周率的平方約等於9.8696……還真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完美一致,這兩者真有關係嗎?
  • 圓周率的平方剛好是地球重力加速度,兩者之間有關係嗎?
    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平方約為9.87;而地球重力加速度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常數,但我們一般都取其為9.8,因此從數值上來看,圓周率π的平方確實和重力加速度比較接近。
  • 重力加速度等於圓周率的平方,實際是巧合
    因為,圓周率在宇宙中是個常數,是不會改變的,而重力加速度位置不同是不一樣的。況且,重力加速度是和星球質量相關的,如果離開地球,去了其他星球,因為各個星球質量很少有相同的,因此,其重力加速度也非常多樣,而圓周率在哪裡都不變。沒有任何聯繫,況且兩者還只是近似而已,再有各個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也不太一樣。
  • 在太陽內部,處於不同位置加速度變化不同,應作何解釋?
    網友提問:如果你在太陽內部做自由落體運動,靠近表面的物質不會影響你的加速度,但是靠近核心的物質會影響你的加速度。為什麼? 處於太陽內部,越靠近表面,你的加速度受到的影響越小;越靠近核心受到的影響越大。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 如何選擇合適的(G-sensor)重力加速度傳感器
    《慧眼網》鄧林供稿,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huiyannet  什麼是G-sensor  現在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設備都宣稱搭載了一款傳感器,叫G-sensor,那麼這什麼是一款什麼樣的傳感器呢?其工作原理如何?又有什麼作用呢?
  • 圓周率的平方與重力加速度非常接近,這其中暗含著什麼聯繫嗎?
    這個問題以前在悟空上碰到過幾回,當然了,問的方式更加直白,直接說:圓周率的平方等於重力加速度,問二者是否存在什麼關聯。實際上,這二者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圓周率本質上是純數學層面上的東西,而重力加速度則是客觀世界存在的一個量化產物
  • 圓周率的平方約等於重力加速度,這兩者有何關聯?
    只是一種近似的巧合罷了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平方約為9.87;而地球重力加速度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常數,但我們一般都取其為9.8,因此從數值上來看,圓周率π的平方確實和重力加速度比較接近。但也僅此而已。
  • 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的研製
    摘要: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是在原單擺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採用單片機和紅外光電傳感器實現對擺球的檢測和控制,進而實現自動釋放擺球、自動計數、自動計時、同時將檢測信號進行自動處理
  • 重力加速度g是什麼?竟然和圓周率π有關!
    通過萬有引力公式,人們計算出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那麼重力加速度g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表示地球對地球表面的每一個物體的吸引力,但它並不是一個常數。在高山上由於我們離地球比較遠,所以我們的g值會相對小一些。不同的緯度,g值也不一樣,由於地球是橢圓形的,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是最小的。
  • 在1萬千米高度的重力加速度還是9.8米/平方秒嗎?
    我們平時所說的重力加速度為9.81米/平方秒,這其實指的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在地球表面上方,受到的地球引力作用會小一些,所以重力加速度也就會比地表小一些。結合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可得如下關係式:這樣就會得到重力加速度公式:上式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地球的質量,r為與地心的距離。從重力加速度公式可以看到,只有r為變量。
  • 1g的重力加速度持續加速,一年後就是光速,真的只是巧合嗎?
    看到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以1個g的加速度持續不斷的加速一年,剛好約等於光速!而且地球環繞太陽也是萬有引力的結果,似乎光速和引力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聯繫,是不是發現了引力的秘密就能超越光速了?
  • 省常中學生測出常州重力加速度
    你知道常州本地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嗎?你清楚省常中校園植物灑金珊瑚的分布是否合理嗎?你設計並操作過自主實驗嗎?如果沒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省常中的科技節飽飽眼福吧。3月12日下午,不論是學校操場還是教室都在上演著一個個奇妙而真實的場景:一個重量不超過40克的用一次性圓竹筷子和膠水製作的結構,竟然承受了120公斤槓鈴片的重壓;一枚雞蛋從十幾米的高空拋下卻完好無損,同學們只拿著用A4紙和膠水製作的裝置演示「雞蛋撞地球」;在「水火箭」項目中,高一(1)班製作的「水火箭」的射程是最遠的,這個「水火箭」大體由兩個大的可樂瓶製成,兩個瓶中都裝有一定量的水,等氣壓打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