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下半場,流量都挺貴。如何快速解決APP的拉新需求,困擾著每一個運營人。
今天,醉絲路和大家分享:5個大招,快速解決工具類APP拉新需求。
什麼是工具類產品?
工具產品是指用戶在某一特定場景下使用,為了明確解決某一需求而誕生。其產品特徵就是:讓用戶用最短的操作路徑,快速解決需求。
工具產品都有哪些分類?
根據使用場景不同,工具類產品分為:生活娛樂領域、專業垂直領域、效率輔助領域、系統工具使用領域。
5種工具類APP拉新方式
拉新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產品,用戶增長方式也不同。我們討論5種當下最常見的拉新方式:
1、好友裂變邀請;
2、原生廣告信息流;
3、藉助媒體平臺;
4、明星流量擔當;
5、營造用戶口碑。
一:好友裂變邀請
邀請的本質是激發社交,存量帶動增量。
2018年來,如何激勵用戶形成裂變,成為大家都在玩的套路。我們要給用戶拋出一個利益點,或物質或精神激勵來刺激用戶,達到邀請目的。
目前形式主要有:
1. 物質獎勵類
① 簡單粗暴——撒紅包
春節期間,各大平臺的紅包大戰,想必你還記憶猶新。
確切來說,紅包拉新是最簡單有效的,也更容易吸引用戶。不過商家要考慮薅羊毛的羊毛支出,羊毛能不能出在羊身上。
②產品特權/功能體驗
這種運營手段,適合初期,經費不是很充裕的時候。可以開放APP頂級特權功能,吸引用戶。前提是,你需要邀請足夠多的好友來解鎖這一功能。
2. 精神激勵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除了物質獎勵,我們還可以驅動用戶心理(使命感/優越感/認同感/),在工具產品中引入社區,加入社交元素,比如:排行榜、稀缺頭銜等。
二:原生廣告信息流
什麼是原生廣告?它是一種讓廣告作為內容的一部分植入到實際頁面設計中的廣告形式。
你在刷抖音視頻、看頭條新聞、朋友圈廣告等偏內容向的廣告,都可稱為原生廣告。廣告形式一般表現為圖文類或者視頻類,點擊圖文或者視頻就可以跳轉到廣告詳情頁。
投放信息流,廣告成本較高。除非廣告視頻素材效果很好,信息流的獲客CPA低於其他渠道。
三:藉助媒體平臺
利用媒體傳播的方式,主要有:
①運營自家媒體官方帳號
兩微一抖是標配,知乎、小紅書、等熱門社交媒體也是拉新渠道。考慮到工具產品主打功能屬性,想要在社交媒體圈粉,比較考驗運營者的創意和持續的原創內容產出。
②找大號kol推廣
現在用戶對廣告免疫力極高且工具產品多,微博大號/網紅推廣的效果大幅下降。公眾號現在的推廣費用也不便宜,一個2-3w/篇閱讀量的頭條費用大概在5k-2w,按轉化率3%來算,並不划算。
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渠道目前還有流量紅利,商業化程度不高,倒是可以試試。
③優質軟文發布
在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號、uc大魚號、簡書、36kr、愛範兒、最美應用、apso等媒體鋪設軟文,利用長期流量來拉新。這個見效比較慢,貴在持久的產品曝光。
四:明星流量擔當
有些工具產品,差異化其實不大。利用明星,一方面可起到品宣作用,佔領用戶心智。另一方面,可最大轉化明星的粉絲群體,起到拉新和活躍作用,偶像在哪,粉絲就在哪。
五:營造用戶口碑
工具產品的核心是,能否幫用戶更高效的解決問題。若產品有不錯的產品體驗,且能超出用戶的預期,那用戶就會自然幫你傳播。
情感化設計、埋下彩蛋、驚喜的特色功能等,如何作出差異化,製造不經意的小驚喜顯得格外重要。
寫在最後:
由於很多初創團隊,並沒有足夠推廣資金費用,所以早期不建議花太多錢去試錯。可以先找些免費渠道,把產品體驗打磨好,再用低預算快速測出優質的拉新渠道。
免費補貼、流量互換、長尾流量、應用商店買量、一毛共享APP投放電子海報等,也是不錯的拉新方式,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和醉絲路一起討論。